循环农业

搜索文档
山东沾化:盐碱地里产出60亿“富民产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07:35
中新网滨州9月20日电(周艺伟)枣园连天碧,枝头接地红。时值金秋,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迎来冬枣集 中采收季。在这片曾"不长庄稼只长草"的黄河盐碱滩上,冬枣早已从零星种植的果树,长成覆盖30万亩 土地、产值突破6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富民产业",成为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金果果"。 在物联网智慧大棚里,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滴灌,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手机端即可实现一键调 控。耿涛算了笔账,24亩高标准大棚不仅能防雨防雹,还能让冬枣提前半个月上市;配合30个冷库锁 鲜,冬枣品质常年保持稳定。"2024年,合作社净利润达160万元,带动农户亩均增收2000元至3000 元。" "以前最怕下雨,一场雨可能让一年收成泡汤。如今随着设施农业的普及,冬枣种植已告别'看天吃 饭'。"滨州市沾化区生源冬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耿涛介绍说,合作社借助90万元"齐鲁富民贷",建成8 个物联网智慧大棚,棚内培育的"沾冬2号"亩产1500斤,亩均收入达3万元。 产业融合进一步延伸了冬枣的"甜蜜价值"。上述合作社将128亩种植园发展成1200亩的农业田园综合 体,集鲜枣采摘、枣木雕刻、青少年研学等业态于一体。其"枣恋谷"项目重点打造优质冬枣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长子:校地合作深化 “农用酵素”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23:34
校地合作模式 - 山西长子县与中国农业大学自2021年开启校地合作 以农用酵素技术为纽带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科研成果转化[1][3] - 中国农业大学在长子县设立教授工作站 派驻驻站团队在各乡镇设点示范并提供入户技术指导[3][5] 技术核心与工艺流程 - 农用酵素技术利用残次果蔬按红糖 废弃物 水1:3:10比例发酵 通过微生物将废弃物转化为富含益微生物 养分和有机酸的活性物质[3] - 发酵工艺需首月每日开盖排气 后续密封发酵两个月 三个月后获得成品酵素液[3] - 集成酵素发酵 堆肥及配套种植管理技术 采用酵素微生物保氮发酵工艺使有机堆氮含量提升31.4% 氮损失减少26.8%[5] 经济效益与产量提升 - 南漳镇酒村5亩大棚使用酵素种植西葫芦亩均增产73.28公斤 肥料成本大幅下降[4] - 丹西龙鑫园区黄皮羊椒采用农用酵素管理亩产较传统管理增加100公斤[4] - 技术突破生物制剂成本高和不稳定的瓶颈 实现低成本高质量与抗病促生双重目标[7] 推广规模与应用成效 - 长子县已推广至60多家示范主体和37个农业园区 农用酵素制作总量达130余吨[7] - 8个实施主体制成酵素堆肥2020余立方米 9个乡镇15家农户免费领取堆肥200立方米[7] - 技术显著促进作物生长 防治病虫害 提升抗逆性 改良土壤结构和提升农产品品质[3][7] 生态效益与资源循环 - 有效破解农业资源浪费难题 将废弃果蔬 秸秆 粪便 猪血 豆渣 海带等分类制作成不同菌剂[5] - 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 为乡村生态振兴注入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叠加的绿色动能[3][7]
河南虞城县:工商联服务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网· 2025-09-04 06:42
核心观点 - 虞城县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和渠道创新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实现农业产值提升和农民增收 [1][2][3][4][5] 科技赋能农业升级 - 食用菌种植基地采用智能温室大棚实现温湿度光照精准调控 显著提升产量和品质 [2] - 金隆菇业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引进"菇粮轮作 过菇还田"技术 构建循环农业新模式 荣获河南省科技扶贫基地称号 [2] - 新技术使食用菌产量翻一番 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年产值近1000万元 带动500余人就业 人均增收2万元左右 [2] 产业融合发展 - 钢卷尺产业从单一生产拓展至完整产业链 形成原材料供应 生产加工 物流配送和线上销售体系 [3][4] - 拥有160余家生产及配套企业 年产钢卷尺15亿只 占全国市场份额85%以上 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通过物流和电商对接 实现产品快速发往全国及海外 订单持续增长 [4] 渠道创新与物流建设 - 发展"企业团购+公益助农"模式 引导爱心企业产地直采 精准对接供需 [5] - 虞城南京商会组织企业采购鲜梨10余吨 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5] - 数字技术赋能农产品上行 支持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新业态 加强产后分级 包装预处理和品牌建设 [5] - 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 建设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为农产品高效流通提供支撑 [5]
京基智农2025年上半年营收23.87亿元 多维举措构建新周期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3: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87亿元,净利润2.2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3元/股 [1] - 养殖业务营收19.25亿元,同比增长11.13%,毛利率19.35%同比增长3.27%,营收贡献占比80.67% [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3.80元,总派发1.97亿元,以5.19亿股为基数 [1] 生猪养殖业务 - 销售生猪106.21万头(仔猪15.31万头),生猪销售收入18.95亿元同比增长11.65%,毛利率19.84%同比增长3.72% [1] - 商品猪销售价格持续领先行业,1-6月均价超15元/kg,7月均价达15.66元/kg [2] - 战略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凭借产业链话语权优势获取高溢价 [2] 轻资产运营模式 - 通过"公司+农户"代养、轻资产母猪场合作及家庭农场三种模式快速扩张 [3] - 在两广地区设立超12个服务部,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养户批次存活率达98% [3] - 依托自有饲料厂辐射200公里范围,优化资本结构并强化高价市场竞争力 [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投入2393.65万元,获得实用新型30项、软著21项、发明专利3项 [4] - 生物发酵技术将菠萝加工废料转化为饲料,实现废弃资源100%利用 [4] - 使用菠萝渣饲料后猪只日增重提高5%-10%,料肉比降低0.05,单吨饲料成本降超10元,年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 [4] - 饲料豆粕用量降至4%,降低对进口豆粕依赖 [4] 多元化业务探索 - 跨界发展潮流时尚艺术IP业务,采用"顶流IP合作+自有IP孵化"双轨运营 [4] - 落地港星演唱会、艺术家儿力力个展《星愿》及空山基成都艺术展 [4]
金融滋养的麦浪乐章
金融时报· 2025-08-08 02:29
农业现代化转型 - 河南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 粮食单产比散户提高15%以上 [2] - 农机服务站配备联合收割机 精密播种机 智能灌溉设备 无人机飞防系统等现代化装备 [2] -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推进 包括粉碎还田和集中供热等循环农业模式 [2] -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优质专用小麦种植 提高农民收入 [8] 金融支持农业 - 农发行每年投放约500亿元收购贷款支持夏粮收购 [4] - 采用"封闭运行"等创新举措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4] - 2016年投放369亿元信贷资金解决小麦品质下滑问题 支持收购293亿斤小麦 [4][5] - 信贷管理方式革新 从钢钎测容发展到系统联网远程监控 [3] 区域农业特色 - 豫东地区呈现规模化收购场景 售粮车队排队长达1公里 [6] - 豫北滑县以优质强筋小麦著称 按绿色有机标准种植 供应知名酒厂 [6][7] - 豫北因市场价格高于最低收购价 农民更倾向卖给民营企业或观望 [6] 粮食收购体系 - 质检员 会计人员 装卸工人各司其职保障收购流程 [3] - 国有收储企业与民营企业并存 形成市场化收购格局 [6] - 政策金融支持土地流转 整治和生产 促进标准化生产 [2]
沙漠绿洲的奇迹:中国乳业如何生产世界品质好牛奶
新京报· 2025-08-04 02:30
核心观点 -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正通过循环农业模式改变中国乳业全球地位 成为全球最大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1] - 蒙牛公司以生态保护为基础 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产品与品牌体验 [1] 生产模式创新 - 采用"种树治沙、牛粪养田"循环模式 颠覆传统农业想象 [1] -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理念深化产业链协同 [1] 产业链布局 - 实现"种养加、草牧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以产业链思维构建从牧场到消费端的完整体系 [1] 行业地位 - 生产基地被定位为全球最大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1] - 通过创新模式提升中国乳业全球坐标与世界品质 [1]
法塞特酒转型农业公司,“搞副业”成红酒企业救命稻草?
贝壳财经· 2025-06-20 01:12
公司更名与转型 - 公司全称由"宁夏法塞特葡萄酒庄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宁夏法塞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法塞特酒"变更为"法塞特" [1] - 转型原因在于葡萄酒业务增长乏力,需通过多元化布局开辟新增长点 [1] - 经营范围新增智能农业管理、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食用农产品批发等 [2] 公司历史与业务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营葡萄酒生产销售,主要品牌有"黄羊滩""法塞特""贺兰鹰""农城"等 [3] - 2016年挂牌新三板,提出"致力于成为我国葡萄酒市场第一家高端私人定制酒庄" [3] - 连续9年亏损,2021年-2024年连续4年期末未弥补亏损超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4] - 2022年国产葡萄酒销售收入、产量均不到之前的五分之一水平 [5][6] 转型农业的具体措施 - 发展循环农业项目,包括建设年存栏1万头生猪养殖场、年产5000吨微生物菌有机肥加工厂、年产1万吨酵素菌配方饲料厂等,计划总投资1.07亿元 [7] - 联合5家科研院所和3家微生物菌研发单位展开合作 [7] - 未来希望从微生物技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兴技术领域进行学术成果转化 [8] - 资金方面可能利用股权融资、项目定增、低息贷款等多种手段 [8] 葡萄酒业务调整 - 利用循环农业降低种植成本,主做低端精品葡萄酒,或将有机产品转变为绿色产品 [9] - 开发啤酒、饮料等产品,拓展渠道定制业务 [9] - 计划将酒庄加工能力提升至1500吨/年 [8] - 联合县域经销商开展"葡萄酒+餐饮"体验活动,培育家庭消费场景 [8] 行业背景与同业案例 - 葡萄酒行业规模萎缩,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在其他行业找业绩增长点 [12] - 通葡股份2024年电商平台营收约7.92亿元,远超酒类行业营收约7622.75万元 [10] - 莫高股份2024年最大营收来源为可降解材料,葡萄酒营收规模排到最末位 [10] - "搞副业"并未给莫高股份、通葡股份带来显著业绩改善,2021年-2024年连亏3年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