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价无序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快递反内卷开启新一波涨价:单票成本不得低于1.4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04:29
快递行业新一轮涨价 - 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0.1kg不能低于1.4元 [1] - "通达系"于8月5日起开始涨价,0.1kg特价件提升幅度在0.4元~0.5元区间,每增加0.1kg价格提高0.1元/kg [1] - 设置15天锁盘期避免互抢客户 [1] - 浙江义乌快递底价从1.1元上调至1.2元人民币 [3] - 广东与浙江占全国快递产能近半,两地涨价可能推动全国性价格调整 [3] 行业低价竞争现状 - 上半年A股快递企业单票价格持续下滑,二季度部分企业月度单价跌破2元 [1][7] - 福建全省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41%,但单价同比下降4.5%(单票下降约0.32元) [4] - 部分地区出现"8毛发全国"极端低价,末端网点单票毛利低于0.1元 [4] - 2022年A股四家快递企业全年月均单票收入同比下跌0.52%,2023年同比跌幅达4% [6] - 韵达、圆通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因价格下跌同比下滑 [7] 监管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强调解决"内卷式"竞争 [1]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明确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2] - 2021年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 [5] - 2024年中国快递协会发布《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倡议》 [6] - 监管引导和托底效应制约单票价格下行,加速市场末位企业淘汰 [7] - "卷价值""卷服务"逐步替代"卷价格"成为行业主流 [7]
国家发改委:修订价格法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02:43
价格法修订进展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修正草案明确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 重点治理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为并将服务纳入规制范围 目前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 [1] - 修正草案将重点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而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 [1] 行业竞争治理措施 - 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行业开展成本调查 摸清生产经营情况 督促企业规范价格行为 [1] - 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 引导企业科学定价和理性定价 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1] - 低价无序竞争可能导致质量下降 服务缩水 侵权假冒等现象 损害消费者权益并拖累企业发展 [1]
公平竞争,做大外卖“蛋糕”
人民日报· 2025-08-04 04:40
行业竞争现状 - 三大外卖平台(美团、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京东)于8月1日联合发声,共同呼吁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明确表态抵制恶性补贴和不正当竞争 [1] - 近期外卖平台推出"0元购""1分钱抢购"等促销活动,实质是争夺从外卖到即时零售的流量转化和用户即时消费习惯,抢占本地生活服务"最后一公里"市场 [1] - 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规范促销行为 [1] 无序竞争的影响 - 低价无序竞争会扭曲市场消费结构、冲击商家正常经营,消费者虽获短期优惠但牺牲消费体验和更多时间精力 [2] - 订单量暴增给骑手带来安全隐患,平台自身也面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困境 [2] - 外卖行业连接商户、消费者和骑手群体,其健康发展事关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 [2] 规范竞争的意义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施行,明确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3] - 理性竞争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既让消费者得实惠,也保证企业获得足够利润继续创新 [2] - 规范竞争秩序引导平台从价格战转向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差异化发展和挖掘增量场景 [2] 行业发展方向 - 中国14亿人口市场足够容纳多家平台公平竞争,各平台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放共享做大市场 [3] - 行业应从争夺存量转向创造增量,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回归规范运营和良性竞争 [2] - 平台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开展理性竞争是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选择 [3]
持续补充完善扩内需政策工具箱
金融时报· 2025-08-04 02:54
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 [2] - 经济明显好于年初市场普遍预期 顶住了外部压力 [2] 消费领域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 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3]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二季度贡献率52.3% 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3]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通信器材增长24.1%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0.3% [3] 政策支持措施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 10月将下达第四批690亿元 全年计划3000亿元 [3] - 将持续发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2] - 将着力增强消费能力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优化消费供给 [4] 人工智能发展 -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穿戴 智能家居等智能终端推陈出新 智能机器人进工厂和家庭渐成趋势 [5] - 研究起草《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5] - 将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在算力 算法 数据 开源 人才 安全等方面夯实基础 [5] 市场竞争治理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明确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 将服务纳入规制范围 [7] - 选取问题突出行业开展成本调查 督促企业规范价格行为 [7] - 将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科学理性定价 [7]
公平竞争,做大外卖“蛋糕”(经济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8-03 21:46
行业竞争现状 - 三大外卖平台(美团、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京东)于8月1日共同发声,呼吁规范行业竞争秩序,明确表态抵制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1] - 外卖平台此前推出"0元购""1分钱抢购"等低价促销活动,目的是争夺从外卖到即时零售的流量转化,培养用户即时消费习惯,抢占本地生活服务市场 [1] - 市场监管总局多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严格遵守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1] 无序竞争的负面影响 - 低价无序竞争扭曲市场消费结构,冲击商家正常经营,消费者虽获得短期优惠但牺牲了时间和消费体验 [2] - 订单量暴增给骑手带来更多安全隐患,多方利益受损,平台自身发展也受到制约 [2] - 行业连接线下商户、消费者和骑手群体,无序竞争不利于促消费、稳就业、惠民生等社会效益 [2] 理性竞争的方向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施行,明确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3] - 平台应转向技术创新、服务升级、差异化发展,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挖掘增量场景 [2] - 中国14亿人口市场足够容纳多家平台公平竞争,建议通过开放共享做大蛋糕,共建良好生态 [3] 政策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 [1] - 相关部门引导平台企业摒弃价格战,回归规范运营和良性竞争 [2] - 平台自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被视为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选择 [3]
无序竞争无赢家,以为“低价”把命搭
搜狐财经· 2025-08-01 18:09
行业动态 - 美团、饿了么、京东等外卖平台联合发文呼吁抵制无序竞争,承诺杜绝"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活动 [2][4][6]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 [8] - 二季度三大平台投入补贴金额达250亿元,竞争激烈程度远超以往 [11] 平台策略 - 美团将规范促销行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 [2] - 饿了么承诺从消费者和商家需求出发合理规划补贴 [4] - 京东外卖坚持反内卷立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 [6] - 美团计划新增100亿至200亿元优化智能履约系统 [12] - 淘宝闪购依托淘天流量和饿了么运力,以大额补贴快速吸引用户 [12] - 京东外卖聚焦"品质堂食",通过零佣金和骑手保障政策打造差异化优势 [12] 商家影响 - 平台补贴导致奶茶店单量激增但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商家被迫关店 [10] - 部分商家通过减量或提高配送费来抵消平台折扣 [10] - 订单激增导致人手不足,商家面临运营压力 [10] 行业趋势 - 补贴大战实质是平台围绕"即时零售生态入口"的卡位战 [11] - 专家分析长期补贴模式将向"服务溢价"转型,企业需探索清晰盈利路径 [12] - 行业面临低水平低价竞争风险,需共同做大行业"蛋糕" [12]
刚刚,国家发改委回应经济领域热点问题!
金融时报· 2025-08-01 08:50
固定资产投资与资金下达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 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基本下达完毕 [2] - 第三批69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 第四批690亿元将于10月下达 全年3000亿元下达计划将完成 [2] - 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2] 物流成本优化 - 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至14% 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 为自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2] - 节约全社会物流费用超过1300亿元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研究起草《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 [3] - 发挥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优势 形成创新带应用、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 [3] - 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夯实算力、算法、数据、开源、人才、安全基础 形成动态敏捷治理格局 [3]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 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4] -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二季度贡献率52.3% 较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 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4] - 以旧换新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通讯器材增长24.1%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40.3% [4] 消费政策导向 - 推动增强消费能力 加快落实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 促进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5]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 推动地方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5] - 持续优化消费供给 培育国货"潮品" 发展"人工智能+"消费 完善充电桩、商贸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 [5] 市场竞争治理 - 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明确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 重点治理低于成本价倾销行为 [6] - 将服务纳入低价倾销规制范围 修正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 [6] - 选取内卷式竞争突出问题行业开展成本调查 督促企业规范价格行为 [6]
国家发改委将对内卷行业展开摸底调查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07:53
蒋毅介绍,一方面加快推进价格法的修订,修订草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 标准,将重点整治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并将服务纳入了低价倾销规制 的范围。 目前修订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他补充说,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 另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政策的宣贯和提示提醒,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和领 域,有针对性开展成本调查,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中经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 8月1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将选取内卷式竞争问 题比较突出的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开展成本调查,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 行为。 他表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良性竞争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和消费福利。然而竞 争也是有规律有底线的,如果过了头、越了界,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出现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 冒等现象,就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拖累企业自身的发展,让整个行业陷入低效甚至无效的内卷式 竞争。 据了解,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做出了明确部署。国家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 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
新华财经· 2025-08-01 07:16
政策法规修订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 修正草案进一步明确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 [1] - 新规将重点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而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 并将服务纳入低价倾销规制范围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已对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作出明确部署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方面抓紧落实 [1] 行业监管措施 - 将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的行业领域 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调查 摸清生产经营情况 [1] - 加强政策宣贯和提示提醒 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1] - 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 [2] 市场竞争分析 - 良性竞争能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和消费福利 但过度竞争会损害消费者权益和企业发展 [1] - 低价无序竞争可能导致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冒等现象 使行业陷入低效的"内卷式"竞争 [1] - 下一步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促进行业有序竞争 [2]
国家发改委:选“内卷”问题较突出行业,针对性开展成本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06:01
行业竞争治理 -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良性竞争能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和消费福利 [3] - 低价无序竞争会导致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冒等现象,损害消费者权益并拖累行业发展 [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治理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而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 [3] - 服务行业将被纳入低价倾销规制范围 [3] 政策法规进展 - 价格法修正草案正在修订中,进一步明确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 [3] - 修正草案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 监管措施 - 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的行业领域开展成本调查 [3] - 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3] - 将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 [4] - 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