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博弈

搜索文档
中美第4轮会谈刚结束,美国给欧盟“派任务”,美财长喊话27国:对中国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9-16 09:52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 - 第四轮经贸谈判未达美方预期 美方陷入被动并急于安排下一轮谈判[1] - 美方采用极限施压策略未能迫使中方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让步[1] 美国制裁措施与中方反制 - 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以增加谈判压力[3] - 中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 威胁其在华芯片业务[3] - 英伟达作为全球顶尖芯片制造商 在华业务面临严重威胁[3] 美国对欧盟施压行动 - 美方要求欧盟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 试图联合盟友对抗中方[3] - 美方将欧盟视为工具 反映其面对中国时的焦虑与无力[3] - 美国此前关税政策未达预期 反而使本国企业承受沉重损失[3] 欧盟面临的两难处境 - 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依赖中国市场 难以承受加税带来的成本提高[5] - 东欧国家因与美国关系密切可能支持提案 但可能导致整体利益损失[5] - 欧盟需要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点 面临重大外交考验[5] 贸易关系紧密性分析 - 中欧贸易关系紧密交织 加征关税将引发供应链灾难[5] -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情况下 失去中国市场将对欧盟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5]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自主研发能力提升 多个高科技领域取得突破[5] - 通过扩大内需和加强与东盟合作 中国积累了抵御外部压力的经验和资源[5] 中美战略博弈格局 - 中美经济争端已超越贸易问题 成为深层次战略博弈[7] - 中国坚持自主创新 围绕关键技术开展攻坚克难[7] - 美国依靠霸权施压面临越来越大困境 需要及时调整策略[7]
在中美金融终极对决之前,还要有一场武器性能的比拼!
搜狐财经· 2025-09-14 02:34
地缘政治战略博弈 - 美联储降息不会立即引发中美金融终极较量 金融全面对抗前将在其他领域先行战略博弈[1] - 中美防长深夜紧急通话显示双方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1] - 中国在南海黄岩岛划定管辖范围宣示主权核心利益立场[1] 军事技术合作与能源战略 - 俄罗斯向中国出售最先进航空发动机技术 标志两国军事技术合作达新高度[4] - 俄将输华天然气价格下调至比欧洲现货市场低30% 重大能源决策具深远战略意义[4] - 以色列行动显示美制武器系统较欧盟装备具显著优势[1] 战略博弈区域选择 - 俄罗斯与欧洲接壤广阔地带是最符合要求的战略博弈舞台[7] - 北约对俄罗斯无人机越境表示不构成实质威胁 态度出现微妙转变[4] - 在该舞台展示战略实力后 中美才可能在金融领域展开最终较量[7] 博弈结果决定因素 - 金融较量的胜负将完全取决于各自经济实力与金融智慧[7] - 任何一方不得在失利后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改变结果[7] - 普京参加中国抗战胜利日阅兵后的系列动作揭示战略博弈方向[1]
急疯了!特朗普玩脱了,全美50万豆农陷入绝望,美国认清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9-13 15:48
美豆农最近集体患上了"订单焦虑症"——本该是收钱收到手软的黄金季,如今地里的大豆都快发芽了,中国订单却硬是"零蛋"得像个笑话。要 知道,往年这时候中国可是能啃下美国大豆四分之一的"大胃王",九到次年一月间8%到9%的订单都来自东方,现在倒好,美国大豆协会主席 拉格兰直接摊手:"我们等来的只有西北风。" 美国农业向来是经济"定海神针",一年贡献9.5万亿美元,占GDP两成,养活数百万张嘴,单大豆出口就牵扯23万个饭碗。可如今这艘巨轮正 撞上冰山——中国买家集体"用脚投票",巴西大豆7月进口量直接创纪录,把美国挤下"头把交椅"。为啥?南美大豆不仅便宜,还包邮到家, 性价比直接拉满。反观美国货,关税叠罗汉似的涨到34%,谁会当冤大头呢? 这哪是单纯的大豆生意?分明是中美战略博弈的"小切口大舞台"。美国想靠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反而让南美捡漏,自己倒成了"搬起石头砸 脚"的典型。更妙的是,这场贸易战还重构了全球供应链——各国都在琢磨怎么把鸡蛋放更多篮子里,美国却还在"关税迷宫"里打转。 未来几个月的谈判才是硬仗。若特朗普还执着于"威胁式外交",不肯坐下来平等对话,美国农业怕是要"凉凉"。西北风喝久了衰落是必然的。 美国 ...
岛内“大罢免”失败,斗争到了关键阶段,特朗普不会允许铤而走险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59
人民币国际地位 -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仅为4.7%,远低于美元的57% [1] - 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已形成几十年,美国通过输出美元建立了汇率体系 [1] - 人民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国际货币地位仍然非常弱势 [3] - 改变现状需要与美国进行长期战略博弈,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3] 美元霸权体系 - 美国每年有巨额贸易逆差,但依靠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维持体系 [3] - 其他国家进入国际市场必须依赖美元,导致美元霸权难以打破 [3] - 美国需要逐步让出权力,才能让其他国家进入其建立的货币体系 [3] 两岸关系与政党格局 - 民进党计划"大罢免"国民党"立委"但最终失败,国民党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5] - 国民党依靠民众对民进党的反感勉强存活下来 [5] - 民进党一党独大可能加速大陆对台统一步伐,但当前并非武力解决的最佳时机 [7] - 国民党的存在可以制衡民进党影响力,有利于两岸关系长远发展 [7][9]
中方出手反将一军,李嘉诚180度大转弯,邀请中企入局收购港口
搜狐财经· 2025-07-31 11:15
交易背景与核心变化 - 长和集团原计划将43个港口(含巴拿马运河)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 [1][3] - 中方在7月27日交易截止前干预 要求中远集团参与否则直接否决 [3] - 长和集团于7月28日公告三项调整:结束与贝莱德独家谈判但仍继续 邀请中国投资者加入 强调需获监管批准 [3] 战略价值与地缘政治 - 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量 是中国20%对外贸易的关键通道 [3] - 交易涉及中美战略博弈 美国试图通过资本掌控关键基础设施 [3][9] - 中方通过市场规则与监管权力反制 确保航运安全与战略利益 [7][9] 交易结构调整 - 中远集团有望获得30%-35%股份 并在运价调整与军事船舶通行权上拥有否决权 [5] - 贝莱德与地中海航运对否决权范围存异议 但中方坚持中企平等参与或取消交易 [5][7] - 港口可能形成中美企业共同管理模式 避免完全被美掌控或交易流产 [9] 商业动机与行业影响 - 长和集团出售原因为港口维护成本高、回报周期长 变现可回笼大量资金 [5] - 交易反映跨国企业在全球化退潮背景下需平衡商业利益与国家战略 [7][9] - 事件开创中美在第三方市场合作新模式 竞争中有合作与制衡 [9][11] 企业战略调整 - 李嘉诚商业帝国近年频遇政治阻力 此次为重要战略转折点 [7] - 企业规模达到量级时需与国家利益交集 商业决策需兼顾社会责任 [9][11] - 引入中资既保障中国市场立足点 也避免舆论与监管风险 [5][7]
稀土和解落地?中国对美出口激增660%,态度明确!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08
稀土行业 - 中国对美稀土出口六月同比飙升660% 但实际出口量仅恢复至353吨 远低于正常贸易水平 [1][3] - 中国此前将七类中重稀土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导致五月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骤降至46吨 [3] - 当前供应量无法满足美国工业需求 特别是军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3] - 中国稀土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美国MP材料公司产品价格是市场价两倍 [7][8] - 美国国防部投资4亿美元扶持MP材料公司 计划年产1000吨商业磁铁 [7] 芯片行业 - 美国对华采取"有限供应"策略 仅批准英伟达H20等阉割版AI芯片出口 [6] - 该策略旨在维持中国企业对美技术依赖 延缓其转向国产替代方案 [6][10] - 英伟达CEO认为高压制裁长期无效 只会加速中国自主研发进程 [6] - 美国试图通过"喂食"策略保持中国AI产业"一线生机" 防止其完全脱离美技术生态 [10] 中美产业博弈 - 双方形成"致命依赖链" 中国依赖全球市场和技术 美国依赖中国关键原材料 [11] - 博弈焦点转向如何利用相互依赖关系消耗对方 而非彻底脱钩 [14] - 中国通过精准调控稀土出口量 既施压美国工业又避免刺激其重建完整产业链 [7][13] - 美国则通过芯片限供延缓中国技术独立 双方都在寻找承受范围内的施压平衡点 [10][14] 战略特点 - 采用"温控战争"模式 将冲突控制在系统不崩溃的临界值 [13] - 博弈核心从力量较量转为战略耐心和政策精算能力的比拼 [13] - "有限供应"成为共同策略 稀土和芯片领域均呈现精准调控特征 [6][7]
美财团退让、央企将入场,港口交易倒计时5天,李嘉诚全身而退?
搜狐财经· 2025-07-22 06:20
港口交易动态 - 贝莱德邀请中远集团合作收购李嘉诚旗下43个港口资产 交易价值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1][3] - 交易谈判最后期限为7月27日 可能成为李嘉诚退出交易的唯一机会[1] - 交易完成后长和集团将获得190亿美元现金 相当于公告前公司市值[8] 港口资产战略价值 - 标的资产包含巴拿马运河 连接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1920个港口[3] - 巴拿马运河每年承载全球约6%海运贸易 中国21%航运依赖此航线[3] - 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 甚至可能动用军事手段[3] 交易潜在影响 - 若贝莱德单独接盘可能巩固美国全球航运主导地位 对中国航运实施加征通行费 货物装卸设限等措施[3] - 中远集团作为100%央企 决策将服务于国家战略而非单纯经济利益[10] - 交易博弈天平倾向中远 贝莱德最多只能获得一半话语权[10] 李氏商业布局 - 长江和记实业控制香港港口 电力 零售 电信等民生命脉[5] - 近年布局大健康领域 和黄医药上市首日最高涨幅达111%[5] - 通过屈臣氏1.5万家门店推广干细胞相关口服产品 中信证券预估相关市场达270亿元[5] 技术发展背景 - 中国干细胞研究获美FDA成分认证 诺奖得主杰弗理・霍尔加入研发[6] - 相关产品通过京东 天猫国际进入内地市场 触达数百万消费者[6] - 产品满足精力提升 睡眠改善 气色改善等需求[6] 家族业务动态 - 长和集团主席李泽钜未获续任香港特首顾问团成员[8] - 李泽楷进军大陆保险市场计划因港口事件暂停[8] - 李嘉诚公开表示"我是纯粹商人"回应舆论批评[3]
锂反弹还是反转?
2025-07-21 14: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稀土磁材、锂 - **公司**:新钢股份、三钢闽光、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北方稀土、包钢股份、雅化集团、天齐锂业、赣锋、盛新资源、中矿公司、盐湖、藏格、雅宝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钢铁板块 - **观点**:看好后续表现,推荐低 PB 标的新钢股份、三钢闽光、华菱钢铁及南钢股份 - **论据**:当前库存处于 10 年期历史同期最低位,淡季无需求负反馈,基本面夯实;普钢 PB 达近十年 15%分位,依然偏低;上轮反内卷核心标的修复 20%左右,短期内无高幅度上涨但有催化作用,9 - 10 月旺季需求或更好,提前减产且政策限产落实后利润有望提升 [1][2][4] 稀土磁材板块 - **观点**:看好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 - **论据**:4 - 6 月中重稀土领涨因中美战略博弈,现阶段交易基本面涨价逻辑,美国国防部设定氧化钇价格底线 89 万元/吨,国内现阶段价格仅 48 万元/吨 [1][2][3][5] 锂行业 - **观点**:尚未达到供需反转状态,预计 2026 年可能去库,锂价有望上行至 7.5 万元,期货价格大概率在 7 万元上下震荡 - **论据**:宜春矿证停产风险及澳洲产量预测是关键变量;当前库存环比上升 1.3%,但总库存 140.2 万吨仅相当一个月需求量,合理且动态可调整;赣锋马里项目增量补充国内市场,压制价格 [1][2][6][10][11][12][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投资额 1.2 万亿元,雅化集团受益于民爆业务增长及碳酸锂价格上涨,其锂业务自有矿权益产量从 2024 年 0.5 万吨提升到 2025 年 3.1 万吨 LCE 当量 [2] - 锂行业投资机会:企业市净率低于 1 倍时可买入;已反弹股票可轻仓追涨并回调加仓;重置成本是投资参考指标,如盛新资源有优质资源未来成长可期 [14] - 主要锂业公司中报业绩:天齐锂业盈利转正显成本优势;赣锋三季度业绩或改善;盛新资源面临减值压力;中矿公司小金属业务优秀;盐湖和藏格凭借钾肥业务盈利保障高,今年预计利润超 50 亿元 [2][15]
不止越南,第二个东南亚国家对美国敞开大门,帮特朗普解稀土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7-21 03:46
美印尼贸易协议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印度尼西亚达成贸易协议,称之为"里程碑"式成就 [1] - 协议要求印尼向美国全面开放市场并缴纳19%关税,同时承诺采购400亿美元波音飞机等美国商品 [2] - 协议包含"双重关税"条款,对含有他国原料的印尼出口商品征收19%基础关税外加美国对该国的额外关税 [2] 协议战略意图 - 美国此前威胁对印尼商品征收32%惩罚性关税,突然降至19%被认为与印尼矿产资源有关 [2] - 印尼经济部长打出"稀土牌",希望通过与美国稀土合作换取关税优惠 [5] - 美国对印尼铜矿资源表现出明显兴趣,可能将此协议作为东南亚资源国谈判样板 [7] 稀土领域博弈 - 稀土问题是中美战略博弈核心战场,中国掌握关键技术和军工应用主动权 [5] - 印尼表态与美国合作开发稀土被视为在中美间选边站队 [5] - 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从开采到提纯的全产业链优势,印尼有矿但缺乏提炼技术 [9] 地区产业影响 - 中国6月刚帮助印尼建成投资59亿美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中心 [5] - 美国采用"大棒加胡萝卜"策略,先威胁高关税再抛出优惠协议,已在越南尝试类似手段 [7] - 协议可能分裂东南亚供应链,迫使地区国家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 [2]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在贸易争端中坚持原则立场,展现开放包容态度同时捍卫核心利益 [9] - 中国坚持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对损害利益行为保持反制能力 [9] - 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各国发展创造新机遇 [11]
5天3问紧盯稀土,美国情况危急,先把和中国的承诺兑现了再说
搜狐财经· 2025-06-01 01:24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61%,精炼稀土供应占全球92%,重稀土供应占全球99% [1] -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稀土储备和唯一完整稀土技术产业链,形成合法垄断地位 [1] - 稀土在军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被称为现代工业"维生素" [1] 美国产业依赖现状 - 美国F-35战机87%的稀土供应链依赖中国 [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因稀土短缺陷入困境 [2] - 半导体领域从智能手机到航天发动机等精密零件制造均依赖稀土材料 [2] - 美国军工、半导体、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5] 中国管控措施升级 - 5月9日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加强源头管控 [4] - 警告韩国企业不得向美国提供含中国稀土矿物产品 [4] - 5月9日和12日分别在深圳、长沙召开战略矿产出口管控会议 [8] - 明确反制措施调整取决于美方纠错进度,管控将持续收紧 [4][8] 中美博弈态势 - 美方试图以降低关税为筹码换取解除稀土管制,但策略已被识破 [5] - 美方对华政策反复无常,1-4月多次出现承诺与行动相悖情况 [6] - 中国将稀土管控作为维护国家主权手段,制裁参与对台军售企业 [8] - 中国强调谈要有诚意,打则奉陪到底,掌握战略主动权 [11] 市场影响 - 欧洲市场稀土价格已接连翻倍 [5] - 美国业界库存告急,稀土短缺成为产业发展瓶颈 [5] - 美国即便找到新矿源也缺乏加工技术,短期内无法实现"脱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