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AI

搜索文档
固生堂(02273.HK):业绩稳健增长 “国医AI分身+院内制剂”有望打造成长新动能
格隆汇· 2025-09-04 03:5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95亿元 同比增长9.5% [1] -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同比增长41.6% [1] - 经调整净利润1.70亿元 同比增长15.2% [1] - 毛利率达30.6% 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1] - 经营性现金流3亿元 同比增长111% [1] - 自由现金流2.1亿元 同比增长466% [1] 业务收入结构 - 线下医疗机构收入13.67亿元 同比增长11.1% [1] - 同店同比增长8.3% [1] - 线上医疗健康平台收入1.27亿元 同比下降5.2% [1] 门店网络扩张 - 新增7家门店(自建4家 并购3家) [2] - 新进驻成都 汕头2座城市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共拥有83家线下门店 覆盖全国及新加坡 [2] 医疗资源建设 - 新增9家医联体合作单位 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人民医院等 [2] - 累计合作医联体单位达37家 [2] - 医生总数达41,743人 新增1,501人 [2] - 线下医生新增648人 同比增长23.5% [2] - 名中医工作室141个 [2] 客户运营指标 - 新客户人数约45.3万 同比增长7.77% [2] - 客户就诊人次达274.7万 同比增长15.27% [2] - 客户回头率69.3%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会员就诊人次108.0万 同比增长15.14% [2] - 会员回头率85.0%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 会员收入达6.2亿元 同比增长6.3% [2] 产品研发与创新 - 院内制剂等自主定价产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9% [3] - 2款院内制剂取得医疗机构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凭证 [3] - 累计完成备案的院内制剂达14款 [3] - 护发益发颗粒通过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认证并上市 [3] 人工智能布局 - 发布10大国医AI分身 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领域 [4] - 中医AI模型底座支持多模态数据解析与模型升级 [4] - 中医医疗服务multi-agent智能体实现诊疗流程闭环 [4] - AI分身专家模拟一致性达86%以上 [4]
固生堂(02273):业绩稳健增长,“国医AI分身+院内制剂”有望打造成长新动能
长城证券· 2025-09-03 07:2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个月内股价相对行业指数涨幅15%以上 [5][11][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4.95亿元 同比增长9.5%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 同比增长41.6% 经调整净利润1.70亿元 同比增长15.2% [1][2] - 毛利率达30.6% 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 经营性现金流3亿元 同比增长111% 自由现金流2.1亿元 同比增长466%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5亿元/40.14亿元/48.26亿元 同比增长12.7%/17.9%/20.2% [1][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5.33亿元/6.77亿元 同比增长32.5%/31.1%/27.1% [1][11] - ROE持续提升 从2023年10.9%升至2027年预计17.0% [1][12] 业务运营进展 - 线下医疗机构收入13.67亿元 同比增长11.1% 同店同比增长8.3% 线上医疗健康平台收入1.27亿元 同比下降5.2% [2] - 新增7家门店(自建4家 并购3家) 新进驻成都 汕头2座城市 截至2025H1共拥有83家线下门店 [3] - 新增9家医联体合作单位 累计达37家 医生总数达41,743人 新增1,501人 其中线下医生新增648人 同比增长23.5% [3] - 名中医工作室141个 客户就诊人次达274.7万 同比增长15.27% 会员回头率达85.0% [3] 创新业务发展 - 院内制剂等自主定价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09% 2款院内制剂取得备案凭证 累计完成备案达14款 [9] - 护发益发颗粒通过新加坡卫生科学局认证并上市 [9] - 发布10大国医AI分身 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领域 AI分身在专家模拟一致性上达86%以上 [10] - 自主搭建中医AI模型底座和中医医疗服务"multi-agent"智能体 实现中医AI诊疗流程闭环 [10] 估值指标 - 2025年9月2日收盘价33.04港元 总市值77.98亿港元 [5] - 2025-2027年预计P/E分别为17.8X/13.6X/10.7X P/B分别为2.6X/2.2X/1.8X [1][12]
固生堂(02273.HK):业绩符合预期 AI分身如期落地
格隆汇· 2025-09-02 11:5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9.52%,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41.9%,经调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归母净利率达10.1%,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毛利率30.6%,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11.8%(+0.1pct)、管理费用率6.3%(-1.8pct)、财务费用率0.8%(+0.2pct) [1] 业务运营情况 - 线下医疗机构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1.1%,线上机构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5.2% [1] - 总就诊人次27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客单价544元,同比下降5.1%,客户回头率69.3%(-0.2pct)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83家国内医疗机构(较2024年底增加5家),覆盖20座城市,另在新加坡运营1家机构 [2] 技术创新进展 - 2025年6月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至8月已发布10个AI分身,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 [2] - 通过AI技术赋能中医,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 [2] - 上线AI健康助理,进一步完善患者端服务体验 [2]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在政策持续支持下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2] - 公司作为国内连锁中医医疗服务龙头企业,具备优秀的跨区域经营能力和业务模式复制性 [2] - 在品牌、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长期增长潜力充足 [2] 盈利预测调整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亿元、4.92亿元、5.88亿元(前值预测为4.28亿元、5.69亿元、7.42亿元) [2] - 下调盈利预测主要考虑短期内客单价扰动因素 [2]
固生堂(02273):2025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AI分身如期落地
华福证券· 2025-09-01 09: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 核心观点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符合预期 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9.52%) 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41.9%) 经调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5.2%) [3] -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 政策持续支持下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9] - 作为国内连锁中医医疗服务龙头企业 跨区域经营能力优秀 业务模式复制性突出 在品牌、人才、资源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长期增长潜力十足 [9] 财务表现 - 线下医疗机构实现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1.1%) 线上机构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5.2%) [5] - 就诊人次274.7万人次(同比增长15.3%) 客单价544元(同比下降5.1%) 客户回头率69.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率11.8%(同比+0.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6.3%(同比-1.8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8%(同比+0.2个百分点) [6] - 毛利率30.6%(同比+1.2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10.1%(同比+2.3个百分点) 经调整净利率11.4%(同比+0.6个百分点) [6]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8亿元、4.92亿元、5.88亿元 [9] 业务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国内共拥有并经营83家医疗机构(较2024年底增加5家) 覆盖20座城市 在新加坡拥有及运营1家医疗机构 [7] - 2025年6月发布首个"国医AI分身" 至8月已发布共10个"国医AI分身" 覆盖8大中医核心专科 [8] - 通过AI技术赋能中医 增加优质中医服务供给 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问题 [8] - 上线AI健康助理 提升患者端诊疗体验 [8] 行业前景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52亿元、41.15亿元、48.15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4%、19%、17% [10]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2元、2.01元、2.40元 [10]
AI开方,年轻人看病:问止中医头顶超4亿亏损二闯IPO,背后投诉有点多
搜狐财经· 2025-08-21 01:3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问止中医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疗的企业 成立于2018年 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以及线下诊所提供服务[2] - 公司是2023年和2024年中国内地最大的人工智能辅助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 市场份额分别为1.5%和1.3%[2] - 公司运营十一家线下实体诊所和四家煎药中心 覆盖深圳、广州、厦门、成都、郑州、长沙、济南、西安、咸阳及杭州等城市[2]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收6216.9万元 2023年1.89亿元 2024年2.36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1亿元[3] - 线上中医医疗服务贡献近九成收益 2022年线上收入占比93.8% 2023年92.5% 2024年89.2% 2025年前五个月88.9%[4] - 2022年亏损1.54亿元 2023年亏损1.94亿元 2024年亏损4536.7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4384.1万元 累计亏损超过4亿元[3] 业务模式与运营数据 - 线上渠道是营收绝对主力 患者就诊次数线上占比94.1%(2022年)、93.0%(2023年)、89.1%(2024年)、89.2%(2025年前五个月)[4] - 公司仅聘有93名全职医师 所有医师均借助中医大脑系统提供咨询及处方服务[4] - 中医大脑是中国内地首个及唯一通过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并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评审的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4] 技术平台与产品 - 中医大脑分为临证管理模块、方剂模块、学习模块和针灸大脑模块 支持方证解析、药证解析、单味药解析、专病专药、中西汇通等功能[5] - 系统配备中国内地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最大的临床知识图谱[4] 人力资源与团队结构 - 医师团队平均年龄30岁 以应届中医学硕士毕业生为主 女性占比58%[8] - 年龄30岁以上占38% 硕士博士学历占56% 公司强调唯才论而非唯学历论[9] - 医疗部主任陈志耿32岁 2021年7月加入 入职9个月后获委任为医疗部主任[9] 争议与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有36条投诉 理由包括延误治疗、服药无效、副作用大、过度医疗、服药后身体不适等[10] - 有患者投诉称服药后病情未好转且出现新症状 差评被屏蔽 质疑公司夸大疗效和医术良莠不齐[12] - 行业人士建议对根治攻克等宣传语保持警惕 AI辅助诊疗长期效果需更多实践验证[12]
问止中医再闯港交所:现金储备1亿,流动负债5亿
搜狐财经· 2025-08-11 13:1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0.62亿元增长至2024年2.3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32% [1] - 2024年毛利为1.40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毛利为0.62亿元 [2] - 累计亏损近4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4.37亿元,同比激增17倍 [1][3] - 流动负债净额近5亿元,现金储备仅1.15亿元 [1][3] 成本结构 - 2024年销售开支2887万元,研发投入1048万元,营销费用为研发投入的两倍有余 [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仅为4.9% [4] - 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导致重大账面亏损,2024年该项亏损达9569万元 [2] 业务运营 - 拥有93名全职医师,包括癌重症专科24名、疑难症专科27名、全科42名 [6] - 医师团队平均年龄32岁,依赖中医大脑AI辅助系统进行标准化诊疗 [6] - 多次因虚假宣传、夸大疗效等问题被投诉 [5] 资本压力 - 若2027年1月前未成功上市,需赎回优先股并支付8%利息 [5] - 现金流紧张且造血能力不足,偿债压力持续增大 [5] 技术定位 - 标榜"中医AI第一股",AI技术主要用于解决中医资源稀缺和诊疗标准化问题 [5] - 实际技术贡献与市场宣传存在脱节,医疗本质仍依赖疗效 [5]
问止中医更新招股书 冲刺“中医AI第一股”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08:43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 包括线上互联网医院和线下中医诊所 同时拓展中医生活产品和中医大脑订阅服务[1] - 公司自主研发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 通过深度学习超过百万例临床案例构建包含3000余种病症的中医知识图谱 可模拟资深中医师辨证思维[1] - 公司通过自营互联网医院提供视频问诊 智能诊疗 药品代煎配送一站式服务 90%诊疗收入来源于线上渠道[2] - 线下支撑体系包括全国12家自营诊所和4个区域煎药中心 构建覆盖全国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2]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收益为6216.9万元 2023年度增长至约1.89亿元 2024年度进一步增长至约2.36亿元[1] - 2024年前五个月收益为8984.8万元 2025年同期增长至约1.0亿元[1] - 中医医疗服务板块以90%营收占比成为核心业务引擎[1] 业务拓展 - C端延伸领域布局中医生活产品业务 通过自营电商平台销售中医轻养消费品[2] - B端市场推出中医大脑订阅服务 以SAAS模式向中医医疗机构输出智能辅助诊疗能力 采用年费制收费[2] - 中医大脑订阅服务正逐步打开增量空间 基于核心业务积累的AI技术研究成果[2]
固生堂(02273):2025一季度点评:诊疗量增长稳健,门店持续扩张
华福证券· 2025-05-06 03: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客户就诊人次121万,同比增长12.7%,业务量增长符合预期 [3] - 门店持续扩张,业务版图持续拓展 [4] - 持续加码中医AI,优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和客户精细化服务 [6] - 中医医疗服务行业需求旺盛,政策支持下将高速发展,公司作为龙头企业,长期增长潜力足,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动态跟踪 - 2025年4月19日,公司西南区域首家分院成都大源分院开业,当天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署捐赠合作协议,签约成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技术协作单位,并成立“固生堂成都区域专家委员会” [5] - 成都分院开业后,公司已在全国20余个城市及新加坡开设超80家分院 [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考虑股权激励费用、新门店爬坡、AI研发对利润端影响,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为38.1/48.4/60.9亿元,归母净利为4.28/5.69/7.4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2,323|3,022|3,812|4,838|6,087| |增长率|43%|30%|26%|27%|26%| |净利润(百万元)|252|307|428|569|742| |增长率|38%|22%|39%|33%|30%| |EPS(元/股)|1.03|1.25|1.75|2.32|3.03| |市盈率(P/E)|30.0|24.6|17.7|13.3|10.2| |市净率(P/B)|3.3|3.2|2.9|2.4|2.0|[10] 财务预测摘要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百万人民币)|1,116|1,188|1,634|2,303| | |应收款项合计(百万人民币)|465|572|708|868| | |存货(百万人民币)|179|217|268|327| |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人民币)|1,813|2,013|2,652|3,549| | |固定资产净额(百万人民币)|142|171|195|216| |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人民币)|1,843|2,018|2,138|2,219| | |资产总计(百万人民币)|3,656|4,031|4,790|5,768| | |负债总计(百万人民币)|1,280|1,418|1,640|1,908| |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百万人民币)|2,376|2,612|3,150|3,860| |利润表|营业总收入(百万人民币)|3,022|3,812|4,838|6,087| | |营业总支出(百万人民币)|2,685|3,295|4,144|5,173| | |营业利润(百万人民币)|337|517|694|913| | |除税前利润(百万人民币)|363|513|692|913| | |所得税(百万人民币)|56|86|123|171| | |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百万人民币)|307|428|569|742| | |EPS(最新股本摊薄)(元/股)|1.25|1.75|2.32|3.03| |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452|595|792|9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267|-298|-282|-253|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人民币)|-375|-225|-64|-63|[12]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营业收入增长率|29.9%|26.1%|26.9%|25.8%| | |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21.6%|39.4%|33.1%|30.3%| |获利能力|毛利率|30.1%|31.3%|31.6%|32.0%| | |净利率|10.2%|11.2%|11.8%|12.2%| | |ROE|13.1%|17.1%|19.8%|21.2%| | |ROA|8.7%|11.1%|12.9%|14.1%| |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35.0%|35.2%|34.2%|33.1%| | |流动比率|2.4|2.2|2.2|2.4| | |速动比率|2.1|1.9|2.0|2.2| |每股指标(元)|每股收益|1.3|1.7|2.3|3.0| | |每股经营现金流|1.8|2.4|3.2|4.0| | |每股净资产|9.7|10.7|12.9|15.8| |估值比率|P/E|25|18|13|10| | |P/B|3|3|2|2| | |EV/EBITDA|38|31|24|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