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机场群

搜索文档
一座超级机场背后的广州航空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5: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在国际客流复苏背景下展开竞争 上海浦东机场凭借国际旅客增长优势在客运吞吐量排名中登顶 广州白云机场通过扩建提升单体机场规模以增强竞争力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机场群协作模式冲刺"世界级机场群"目标 [1][5][6][11][12] 民航业恢复与枢纽竞争格局 - 中国民航业加速恢复 国际客运航线网络拓展 国际航班量和旅客量增加 [1] - 2024年上半年上海浦东机场以4116.1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一 同比增长11.6% 广州白云机场4003.59万人次居第二 同比增长7.03% 北京首都机场3417万人次排第三 同比增长4.5% [6] - 全球机场客运吞吐量排名中 上海浦东机场以7679万人次位列第十 较2023年上升11位 广州白云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分列第十二和第十六位 [6] 双机场城市发展现状 - 中国拥有双机场的城市仅上海、北京、成都 2024年上海双机场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9% 北京双枢纽旅客吞吐量时隔5年再次破亿 入境游客增长186.8% 成都达8733.6万人次 [7] - 双机场可通过功能分工提升航班准点率和服务体验 并形成航空经济区吸引产业集聚 例如成都东部新区围绕天府机场构建"一核四区"发展格局 双流区对标上海虹桥商务区规划"一港三区"战略 [7][8] - 南京和重庆规划双机场建设 南京将启动禄口机场三期工程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 重庆计划新建璧山国际机场 [8] 广州白云机场发展战略 - 白云机场通过扩建提升单体机场规模 T3航站楼竣工后进入"三航站楼、五条跑道"阶段 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1.2亿人次 货邮吞吐能力达380万吨 规模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1][11] - 白云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 虽为全球超级枢纽型单体机场 但较双机场城市仍有差距 [6][7] - 广州新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位于佛山高明 预计2028年投产 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3000万人次 2050年超6000万人次 将成为大湾区国际航空枢纽组成部分 [11][12] 机场建设与区域协作 - 中国多地加速机场建设或扩建 "十四五"期间规划73个机场重点项目 包括39个新建项目、10个迁建项目和24个改扩建项目 [10]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座运营机场 包括广州白云、深圳宝安、香港三座枢纽机场 以及珠海金湾、澳门两座干线机场和惠州平潭、佛山沙堤两座支线机场 [11] - 2024年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超2.14亿人次 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 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五大机场建立"A5联动机制" 通过协作提升区域民航竞争力 [11][12]
“单骑”战“双雄”:一座超级机场背后的广州航空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3:40
行业复苏与竞争格局 - 中国民航业加速恢复 国际客运航线网络不断拓展 国际航班量和旅客量进一步增加 [2] - 上海浦东机场上半年旅客吞吐量4116.1万人次居首 同比增长11.6% 广州白云机场4003.59万人次居第二 同比增长7.03% 北京首都机场3417万人次居第三 同比增长4.5% [5] - 上海浦东机场以7679万人次位列全球机场客运量第十 较2023年上升11位 广州白云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分别位列第十二和十六位 [5] 机场建设与扩容战略 - 白云机场T3航站楼竣工联合验收通过 三期扩建后将形成三航站楼五跑道布局 年旅客吞吐能力提升至1.2亿人次 货邮吞吐能力达380万吨 [2] - 中国十四五期间规划73个机场重点项目 包括39个新建项目 10个迁建项目 24个改扩建项目 [8] - 广州新机场(珠三角枢纽机场)位于佛山高明 预计2028年投产 规划2035年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 2050年达6000万人次以上 [12] 双机场城市发展态势 - 中国拥有双机场的城市为上海 北京和成都 2024年上海旅客吞吐量超1.2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29% 北京双枢纽旅客量破亿 入境游客增长186.8% 成都达8733.6万人次 [6] - 南京加快启动禄口机场三期工程 适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 重庆规划建设璧山国际机场 [7] - 双机场城市通过功能分工提升航班准点率和服务体验 并形成航空经济区吸引产业集聚 如成都东部新区构建以天府机场为核心的一核四区发展格局 [7] 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目标建成世界级机场群 现有7座运营机场包括3座枢纽级机场(广州白云 深圳宝安 香港)2座干线机场(珠海金湾 澳门)2座支线机场(惠州平潭 佛山沙堤) [10] - 2024年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超2.14亿人次 航线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城市 [11] - 广州 深圳 香港 澳门和珠海五大机场建立A5联动机制 在安全保障和运行协作方面互为支撑 [13] 行业活动与影响力 - 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在广州举行 吸引70多个国家和地区170多家机场及190多个民航关联企业代表 [4] - 白云机场荣获千万级以上优秀服务机场称号 并凭借大湾区经济环境与吞吐量增长赢得国际大会主办权 [4]
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05 22:22
大湾区机场扩建进展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于2024年7月30日成功试飞 成为中国第二座、大湾区首座五跑道机场 [2]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于2024年8月3日完成飞行校验 为年内投用奠定基础 [2] -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于2024年11月正式启用 大湾区机场跑道总数将达15条 [2] - 惠州机场改扩建后停机位从8个增至14个 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工程动工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 [2] 机场群运输规模与定位 - 2024年大湾区7座机场旅客总吞吐量突破2亿人次 [3]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30年大湾区航空客货运需求量达3.87亿人次和2000万吨 [5] - 形成"香港国际中转+广州亚太枢纽+深圳新兴市场直航"的多层网络定位体系 [5] 交通网络协同发展 - 香港国际机场建立海陆空联运网络 深圳机场在中山/江门启用两座航空港并开通机场快线 [4] - 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规划引入6条高铁和3条城际铁路 [4] - 深圳机场东站规划6台14线 实现空铁联运5分钟内换乘 半小时可达广州南沙自贸区 [4] 区域协同机制建设 - 建立珠三角五大机场主席会议机制 每年召开会议促进合作交流 [5] - "经珠港飞"政策实施后 经港珠澳大桥往香港机场无需办理出入境手续 [5]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累计服务超过300家大湾区外贸企业 [5] 机场群经济价值 - 机场群扩容使大湾区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的航空物流枢纽 [5] -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5] - 带动临空经济发展 促进消费升级 推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 [5]
明确了:上海机场集团控股上海“第三机场”、嘉兴南湖机场试飞成功!世界级机场群又上新
解放日报· 2025-08-30 09:02
长三角机场群建设进展 - 嘉兴南湖机场验证试飞成功 标志着从建设阶段转入运营阶段 锚定2025年年底前正式通航[5] - 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8月15日成立 上海机场集团控股该被称为上海"第三机场"的项目[5] - 蚌埠滕湖机场完成第二批竣工预验收 冲刺年内通航目标 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80万人次 货邮吞吐量1万吨[5] - 丽水机场于7月18日正式通航[5] 机场群发展必要性 -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超3100万人次 已接近4000万人次设计上限[8] -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主要机场持续逼近容量极限[8] - 粤港澳大湾区7座机场2024年旅客总吞吐量突破2.14亿人次 长三角机场群存在明显发展差距[8] 机场群协同发展战略 - 南京禄口机场三期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审批[8] - 淮安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取得进展[8] - 采用差异化定位策略:芜湖宣城机场 扬州泰州机场为跨市共建案例[9] - 南通新机场定位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组成部分[9] - 嘉兴南湖机场专注航空物流和特色客运 与周边枢纽机场形成互补[9] - 黄山屯溪 池州九华山 丽水机场明确为旅游支线机场 承接文旅消费客群[9] 区域规划背景 - 2021年8月《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打造世界级机场群目标[5] - 江苏省现有9座民用机场 密度极高 仅宿迁 镇江 苏州未设机场[5] - 通过协同运行和差异化经营实现亚太门户复合航空枢纽定位[8]
聚焦大湾区丨蓝图变实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呼之欲出
新华社· 2025-08-25 09:23
机场基础设施扩建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成功试飞 成为中国第二座、大湾区首座五跑道机场 [1]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飞行校验完成 预计年内投用 [1] -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2024年11月正式启用 大湾区机场跑道总数将达15条 [1] - 惠州机场停机位从8个增至14个 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填海工程动工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 [1] 客货运量增长态势 - 2024年大湾区7座机场旅客总吞吐量突破2亿人次 [2]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30年航空客货运需求量达3.87亿人次和2000万吨 [4] 多式联运网络建设 - 香港国际机场建立海陆空联运网络 深圳机场在中山江门启用两座航空港 [3] - 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规划引入6条高铁和3条城际铁路 [3] - 深圳机场东站规划6台14线 可实现5分钟内空铁中转 [3] - 深圳机场东站半小时可达广州南沙自贸区 1小时可达江门 [3] 协同发展机制 - 建立珠三角五大机场主席会议机制 每年召开会议促进合作 [4] - "经珠港飞"政策实施 经港珠澳大桥旅客无须办理香港入出境手续 [4]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累计服务超过300家大湾区外贸企业 [4] 战略定位体系 - 形成"香港国际中转+广州亚太枢纽+深圳新兴市场直航"多层网络 [4] - 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及新兴市场 航线网络遍及全球200多个城市 [1][4] - 机场群建设促进物流成本降低 带动临空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 [4]
没有“双机场”的大湾区,都在加速扩建跑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47
大湾区机场扩建与容量提升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五跑道完成试飞 即将成为全国首个五跑道单体机场 [1][3][4] -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完成飞行校验 计划年内投用 T2航站楼设计容量3100万人次/年 [1][3][5] -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 年客运量提升至1.2亿人次 货运量提升至1000万吨 [4] - 珠海机场T2航站楼2025年启用 年接待能力超2700万人次 澳门机场扩建2030年完成 年接待能力1300万人次 [4] - 惠州机场停机位增至14个 佛山机场新航站楼年吞吐量达260万人次 [4] 客货运量增长与枢纽地位 - 2024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 同比增长20.89% [4] - 2024年上半年白云/深圳/香港机场旅客吞吐量分列全国第2/4/5名 总量超1亿人次 [7] - 香港机场上半年货运量240万吨 同比增长1.9% 深圳机场货运量增速14.1% [7][8] - 深圳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量305.4万人次 同比增长30.7% 国际航班量超2万架次增26.1% [8] - 白云机场口岸2024年进出境货运量超140万吨 增长20% 跨境电商业务破千亿元 [8] 国际航线网络拓展 - 白云机场上半年新加密19条国际航线 每周国际航班超1600架次 [8] - 深圳机场东南亚航线客流量超150万人次 占国际客流50%以上 通达16城17航点 [9] - 深圳机场东南亚货运航线11条 每周出港70班 越南前置仓提升中转效率 [9] - 香港机场新增慕尼黑/布鲁塞尔/梳邦等国际航线 [8] 战略规划与基础设施投资 -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总投资537.7亿元 终端容量达1.4亿人次/600万吨货邮 [4][5] - 深圳规划2035年机场年吞吐量1亿人次/货邮350万吨 国际旅客占比20% [5] - 大湾区通过单体机场扩建提升容量 以协同发展替代双机场模式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