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级市场联动

搜索文档
创投机构布局上市公司定增业务 三大效应赋能一级市场投资
证券时报· 2025-09-05 00:07
定增市场回暖趋势 - A股市场行情走好带动定增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趋势 [1] - 以定价基准日计算 今年以来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近90家 [2][4] - 已披露预计募资金额的32家公司总计募资约567亿元 [4]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参与定增积极性增加 包括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2] - 锡创投参与多家企业定增 部分收益已实现翻番 [2] - 国资和头部创投机构重启搁置业务或加码现有布局 [2] - 东方嘉富2023年下半年重启定增业务并发行多期定增基金 [4] 创投机构布局动因 - 流动性管理需求:定增资产锁定期为半年至一年半 相比母基金10-15年久期具有流动性优势 [5] - 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地方国资创投需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做并购和产能扩张 [5] - 收益补充需求:定增业务可提供短期现金流补充运营开销 弥补传统创投业务缺乏实际现金流的不足 [5] 市场参与者结构 - 主要参与者包括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公募、私募及通道型基金) [6] - 产业直投基金(企业CVC、国企直投基金) [6] - 股权投资机构虽占比不高但具备独特优势 [6] - 东方嘉富在一级市场投资超130个早中期项目 具备产业视角分析能力 [6] 投资策略优势 - 依托一级市场研究积累形成"一二级市场联动"独特打法 [8] - 项目开发阶段通过产业链研究比对挖掘投资机会 [9] - 赛道选择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9] - 锡创投基于半导体等领域成熟经验锚定优势赛道 [9] - 产业协同层面推动早期企业与上市公司联合研发和供应链协同 [9] 对一级市场的反哺效应 - 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一级市场投资标的情况 [10] - 通过上市公司产业链寻找一级市场投资标的 [10] - 积累上市公司和券商等资本市场资源 [10] - 为一级市场投资积累项目来源和退出渠道 [10] - 使机构更掌握行业动态 优化投资布局 [10] 业务实施门槛 - 需配置对资本市场和产业均有深度理解的专业团队 [11] - 需具备为投资标的提供投后赋能的资源与能力 [11] - 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11] - 面临净值波动、非公开信息泄露和流动性三类主要风险 [11]
君龙人寿的破局路:一个长期主义者的坚守与蜕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8:21
纵观君龙人寿的崛起路径,其核心在于"保险+医疗"的产品差异化战略,以及一二级市场联动的长期资 本思维。王文怀深厚的投资背景也为君龙人寿构建专业投资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曾管理近250亿元 资金,参与投资基金超100只,参与投资企业200余家(其中有40家成功上市)。从建发新兴投资的掌门 人,到带领险企转型的操盘手,他深知,真正的成长永远发生在舒适圈之外。 随着上海分公司的设立,君龙人寿正积极整合股东建发集团在医疗、投资等领域的资源,积极搭建"主 动干预式健康管理"的生态圈,以数字化能力和专业产品创新,持续探索中小险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而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创新气质,也将为这家勇于突破的险企注入新的活力。 开业当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进君龙人寿上海分公司办公室,与王文怀就君龙人寿的转型成长及未 来的市场拓展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关于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和基于长期主义的投资思考,为中小险 企在低利率环境下的突围提供了一份参考样本。 正如上海市保险行业公会副秘书长胡晓东所言,上海作为全国保险业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人身险法人 机构和分支机构管理严格,保费深度和密度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君龙人寿的到来,不仅为上海保 ...
*ST华嵘,新主“浮出水面”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23:50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因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自8月4日起停牌 并于8月6日公告继续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1] - 交易对手方为海南伯程汇能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拟受让控股股东浙江恒顺投资及一致行动人上海天纪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25%股份[1] - 海南伯程汇能科技中心实控人为林木顺[1] 交易对手方背景 - 林木顺担任法定代表人或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存续企业达13家 关联企业多达40家[2] - 林木顺现任德晖资本合伙人 并担任上海德晖投资管理、上海德晖声远投资、厦门福慧达果蔬供应链、瑞达股份等多家企业高管职务[2] - 林木顺曾任职宝姿国际集团业务发展部经理 主导收购多家百货公司 包括厦门中山巴黎春天百货、厦门来雅百货等[2] 行业动态 - 2023年创投人士入主上市公司案例频现:启明创投邝子平1月入主天迈科技 梅花创投吴世春1月参股梦洁股份(第二大股东)并于3月入主ST路通 嘉道资本龚虹嘉5月通过破产重整入主*ST长药[2] -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获政策明确支持 一级市场投资人或更多通过类似模式向二级市场延伸整合 探索一二级市场联动价值[2]
奇瑞旗下CVC,买了一家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6-12 15:33
并购市场动态 - 鸿合科技被瑞丞基金以15.75亿元现金收购25%股份,取得控制权,这是"并购六条"政策后首单由CVC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事件 [1] - "并购六条"政策出台以来已有6单创投机构收购上市公司案例,并购市场逐渐升温 [1][3] - 2025年1月启明创投以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26.10%控制权,德弘资本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78.7%股份 [4]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通过青云投资买下梦洁股份10.65%股份并竞拍成为ST路通第一大股东 [4] - 知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通过破产重组入主*ST长药和*ST开元两家上市公司 [5] 交易双方分析 - 鸿合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35.25亿元同比下降10.29%,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31.20%,但现金流良好且负债率低 [2] - 公司正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和AI战略,有转型升级诉求 [2] - 瑞丞基金由奇瑞资本与管理团队共同设立,实际控制人为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车,管理9只产业基金和30多个投资项目 [2] - 奇瑞近年来在资本市场动作频繁,包括递表港交所、收购万德斯等,展现产业整合雄心 [3] 产业协同与整合 - 鸿合科技的交互显示技术有望应用于奇瑞新能源车智能座舱系统,双方国际化渠道可互补 [3] - 瑞丞基金董事长吴晓东有京东方、蔚来汽车等重大项目操盘经验,资源整合能力突出 [7] - 创投机构拥有300-800家被投企业资源,为并购整合提供项目储备和技术协同可能 [7] - 产业链整合已成趋势,通过并购可实现资本退出和产业资源重组 [8] 创投机构并购优势 - 产业资源整合能力:长期聚焦特定赛道形成上下游项目储备 [6] - 专业交易能力:政策研究、合规把控等经验保障并购规范性 [6] - 战略升级赋能:行业技术趋势洞察可帮助上市公司拓展第二曲线 [6] - 相比国资和产业资本,创投机构在整合管理能力和产业深度介入方面存在短板 [8] 行业趋势与挑战 - 一级市场存在"项目堰塞湖"现象,IPO退出困难推动并购成为多元化退出路径 [5] - 传统"投早投小"模式风险高企,创投机构转向成熟项目产业链整合 [5] - 并购后整合是最大挑战,需从"投资思维"转向"产业思维" [8] - 一二级市场联动可能成为未来重要趋势,单纯一级市场投资难度加大 [8]
奇瑞旗下CVC,买了一家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 2025-06-12 15:32
并购市场动态 - 瑞丞基金拟以15.75亿元现金收购鸿合科技25%股份,取得控制权,这是"并购六条"发布后首单由CVC发起的上市公司收购事件 [1] - "并购六条"政策出台以来已有6单创投机构收购上市公司案例,并购市场逐渐升温 [1][3] - 奇瑞近年来在资本市场频频出手,包括递表港交所、收购科创板公司万德斯等,展现产业整合雄心 [3] 交易双方分析 - 鸿合科技主营业务为教育信息化产品及服务,2024年营收35.25亿元(同比下降10.29%),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下降31.20%) [2] - 鸿合科技现金流状况良好,过去三年均为正,负债率较低,属于控股权交易中较好的资产 [2] - 瑞丞基金由奇瑞资本管理,管理9只产业基金,投资项目超30个,2025年以来已出手6家企业 [2] - 瑞丞基金董事长吴晓东是产业投资资深操盘手,曾主导京东方、蔚来汽车等重大项目 [7] 产业协同效应 - 鸿合科技的交互显示技术有望应用于奇瑞新能源车智能座舱系统 [3] - 双方国际化渠道与经验互补,将助力鸿合科技开拓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增长点 [3] - 交易有助于鸿合科技优化资产、提升经营治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3] 创投机构并购案例 - 启明创投以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26.10%控制权 [4] - 德弘资本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78.7%股份 [4] -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通过青云投资买下梦洁股份10.65%股份 [4] - 知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通过破产重组入主*ST长药和*ST开元 [5] 并购驱动因素 - 一级市场存在"项目堰塞湖"现象,大量成熟项目面临IPO退出困境 [5] - 政策持续释放并购支持信号,推动退出路径多元化 [5] - 传统"投早投小"模式风险高企,创投机构转向成熟项目的产业链整合 [5] - 产业链竞争加剧,并购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并实现产业升级 [5] 创投机构优势 - 产业资源整合能力:长期聚焦特定赛道形成上下游项目储备 [6] - 专业交易能力:在政策研究、合规把控等领域经验丰富 [6] - 战略升级赋能:对行业技术趋势的长期洞察可帮助拓展第二曲线 [6] - 覆盖全行业的被投企业资源为并购整合提供充足项目储备 [7] 行业趋势展望 - 产业链整合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创投机构通过并购实现存量项目注入上市公司 [8] - 一二级市场联动可能成为未来重要趋势,单纯苦守一级市场的投资人需转变思路 [8] - 创投机构需加速能力迭代,构建从项目筛选到投后整合的全链条能力 [8]
天迈科技易主新进展 多路大咖“入伙”并购基金
证券时报网· 2025-05-25 11:12
交易概述 - 苏州启辰将收购天迈科技26.10%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 启明创投实控人邝子平将成为天迈科技实际控制人 [1] - 交易对价4.52亿元 对应上市公司交易市值为17.32亿元 [2] - 若交易完成 将成为"9.24新政"后A股首个纯投资机构收购上市公司案例 [1] 交易主体 - 苏州启辰为苏州启瀚设立的并购基金 成立于2024年1月23日 出资额4.6亿元 [2] - 启明创投管理资产总额达95亿美元 已投资超580家企业 近期参与迈瑞医疗66亿元并购案 [2] - LP包括元禾鼎盛基金(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昆山创业控股(国有独资) 文艺馥欣(精品投行) [2][3] 行业意义 - "9.24新政"明确支持私募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 [1] - 案例为投资机构提供业务转型新思路 探索一二级市场联动新模式 [1] - 在IPO放缓背景下 并购退出路径受关注 该交易具有风向标意义 [4] 公司现状 - 天迈科技连续两年亏损 2023年营收2.2亿元 扣非净亏5487万元 2024年营收1.637亿元 扣非净亏6083万元 [3] - 苏州启辰表示将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改善经营现状 把握行业机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