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业务

搜索文档
创投机构布局上市公司定增业务 三大效应赋能一级市场投资
证券时报· 2025-09-05 00:07
定增市场回暖趋势 - A股市场行情走好带动定增市场呈现明显回暖趋势 [1] - 以定价基准日计算 今年以来发布定增预案的上市公司近90家 [2][4] - 已披露预计募资金额的32家公司总计募资约567亿元 [4] 机构参与情况 - 机构参与定增积极性增加 包括股权投资机构参与其中 [2] - 锡创投参与多家企业定增 部分收益已实现翻番 [2] - 国资和头部创投机构重启搁置业务或加码现有布局 [2] - 东方嘉富2023年下半年重启定增业务并发行多期定增基金 [4] 创投机构布局动因 - 流动性管理需求:定增资产锁定期为半年至一年半 相比母基金10-15年久期具有流动性优势 [5] - 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地方国资创投需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定增做并购和产能扩张 [5] - 收益补充需求:定增业务可提供短期现金流补充运营开销 弥补传统创投业务缺乏实际现金流的不足 [5] 市场参与者结构 - 主要参与者包括二级市场投资机构(公募、私募及通道型基金) [6] - 产业直投基金(企业CVC、国企直投基金) [6] - 股权投资机构虽占比不高但具备独特优势 [6] - 东方嘉富在一级市场投资超130个早中期项目 具备产业视角分析能力 [6] 投资策略优势 - 依托一级市场研究积累形成"一二级市场联动"独特打法 [8] - 项目开发阶段通过产业链研究比对挖掘投资机会 [9] - 赛道选择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9] - 锡创投基于半导体等领域成熟经验锚定优势赛道 [9] - 产业协同层面推动早期企业与上市公司联合研发和供应链协同 [9] 对一级市场的反哺效应 - 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一级市场投资标的情况 [10] - 通过上市公司产业链寻找一级市场投资标的 [10] - 积累上市公司和券商等资本市场资源 [10] - 为一级市场投资积累项目来源和退出渠道 [10] - 使机构更掌握行业动态 优化投资布局 [10] 业务实施门槛 - 需配置对资本市场和产业均有深度理解的专业团队 [11] - 需具备为投资标的提供投后赋能的资源与能力 [11] - 需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11] - 面临净值波动、非公开信息泄露和流动性三类主要风险 [11]
定增回暖!券商投行争抢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5:00
定增市场回暖表现 - 2025年以来A股定增市场明显回暖,截至7月27日已有74家公司完成定增,募资总额达6590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 - 年内逾九成定增项目实现浮盈,标志市场进入"量质齐升"阶段 [1][2] - 国有银行大额定增贡献显著,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合计完成约5200亿元定增 [3] 市场回暖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释放:2024年9月"并购六条"激活并购重组市场,带动配套融资需求激增 [2] - 监管松绑:放宽公募基金、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参与限制,审核效率提升缩短项目周期 [2] - 宏观经济改善:经济指标回暖带动企业融资需求增加,上市公司通过定增扩大生产规模的意愿增强 [2] 券商业务模式升级 - 从"资金通道"向"资本生态组织者"转变,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产业理解深度、资金匹配精度和技术应用强度 [1][8] - 项目筛选更注重科技属性(技术护城河、研发强度)和资金投向合理性(主业聚焦、项目可行性) [5] - 设立行业专班联合产业资本提前孵化项目,设计"并购+定增"组合方案提高融资效率 [4][8] 机构投资者行为变化 - 从"折扣套利工具"转向"基本面+折价率双重验证",险资/社保基金加强技术路线尽调 [7] - 公募基金提升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配置比例,注重定增标的与长期组合的协同性 [7] - 私募采用量化模型结合折扣率、行业轮动及ESG因子优化配置 [7] 券商差异化竞争策略 - 深耕行业研究:在关键赛道组建专业团队,建立产业估值模型量化技术差距和政策影响 [8] - 强化科技赋能: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智能尽调,采用动态定价系统实时调整发行底价 [8] - 构建评估体系:计算并购带来的供应链协同效益,增强资金方对定价合理性的认可度 [8]
赚超2倍!年内这项业务浮盈可观,仅一单浮亏
券商中国· 2025-07-07 07:16
定增市场概况 - 年内公募基金参与定增认购总额达26亿元,较去年17家公募参与的29.21亿元规模略有下降[1][4] - 易方达基金以11.62亿元成为年内定增参与额度最高的机构,旗下28只产品参与4家公司定增[4] - 鹏华基金、朱雀基金、华夏基金分别以1.93亿元、1.72亿元、1.6亿元位列第二梯队[4] 市场表现与案例 - 年内定增项目普遍浮盈,最高浮盈比例达205.79%(乐山电力案例)[2][8] - 乐山电力定增项目中,华夏磐润两年定开以800万元认购的股票当前市值超2400万元,或成其第一大持仓股[8] - 晶华新材、北方铜业、迪哲医药-U等项目浮盈分别达91%、50%以上[9] - 爱博医疗成为年内唯一浮亏案例(-14.28%)[10]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端:"并购六条"推动配套募资类定增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刺激高成长行业融资需求[5] - 折扣率变化:2025年上半年定增折扣较少,公募报价热情高涨,未出现追加情形[5] - 行业趋势: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定增项目占比持续上升[5] 未来趋势 - "小额快速"定增机制(≤3亿元且净资产20%以内)可能成为主流,简化流程提升融资效率[11][12] - 中证1000、创业板等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中枢或低位,市场回调时或现配置机会[11] - 机构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的细分龙头及经营质量改善的优质公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