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防范

搜索文档
召开成都市县域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据悉,近年来,成都全面加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金融业 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月末,成都本外币贷款余额6.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 市中居第2位。截至2月末,成都科创、绿色、普惠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增长14.6%、19.4%、 12.2%、16.7%,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24年,成都金融业增加值2311.3亿元,同比增长4.1%,占GDP 的9.8%,金融业成为全市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24天府金融指数 报告》显示,成都市金融指数居全国第5位,连续8年居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杨喜亭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与成都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签署了《金融工作合作备忘录》,明 确市级、部门、县域等3个层面的合作机制,重点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区域金融 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外汇管理、信息共享与调查等13个方面开展工作推进,双方将在金融服务与管理 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确保机构改革后对成都市及各区(市)县的金融服务不断档、金融支持不减弱,共 同推动成都金融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县域金融服务工作,助力成都经济 ...
桃香飘处 金融守护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5
蜜桃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蜜桃种植面积达71万亩 年线上销售突破4亿斤 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4] - 产业贷款余额1.56亿元 支持种植购销储藏运输全环节 全县拥有果品批发市场1300余处 加工企业100余家[4] - 果农户均年收入4.6万元 蜜桃贡献超八成收入 产业从业人员超过26万人[4] 金融支持措施 - 组建11支防非宣讲队 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累计1.8万人参与防非知识答题[2] - 创新推出"电商贷""鑫果贷"等特色产品 推行无感授信7.48万户 授信金额26.57亿元[4][6] - 为蜜桃交易市场提供零费率结算服务 覆盖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渠道 已与10个市场达成合作[7] 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 - 建设蜜桃产业基地项目 获批贷款6.8亿元 首笔投放0.52亿元 配套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和观光采摘园[5] - 深加工能力达30万吨 支持开发桃脯桃汁桃酒等产品 扶持企业包括山东欢乐家食品等[6] - 发放贷款1044.93万元发展农家乐民宿 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创建省级精品采摘园41家[6] 市场体系与数字化建设 - 莲汪崖黄桃市场成为江北最大交易市场 旺季日均交易量20余万斤 收购价较其他市场高0.3元/斤[3] - 发展果品电商微商5600余家 与邮政阿里巴巴京东深度合作 良种覆盖率超95%[4][6] - 开发蜜桃交易平台系统替代手工记账 提升结算效率 推动全县特色产业数字化复刻[7]
严格机构准入标准 优化调整业务范围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2
监管框架更新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以加强监督管理 规范经纪行为 防范金融风险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1] - 新规适度提高注册资本金要求 延展经营范围 细化业务规则并加强风险监管[1] - 货币经纪公司定义为经批准设立 专门为金融机构间货币 债券 外汇等市场交易提供经纪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 准入与资本要求 -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从2000万元人民币大幅提高至1亿元人民币[2] - 优化出资人资质条件 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2] - 明确经纪业务品种准入要求 需取得相关金融管理部门许可或备案并向监管派出机构报告[2] 业务范围扩展 - 允许为货币 债券 外汇 黄金 衍生品等市场交易提供撮合服务[3] - 新增允许向金融基础设施运营机构 估值机构 信息服务机构及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服务[3] - 明确禁止直接或间接从事任何金融产品自营业务[3] 业务规范与限制 - 开展境内外场外金融衍生品经纪业务时排除权益类和商品类衍生品[3] - 要求确认金融机构已获市场准入资格且交易人员取得授权后方可提供经纪服务[4] - 明确14类禁止性事项 包括禁止向不具备资格机构提供服务 禁止传输虚假报价信息 禁止通过撮合交易赚取价差收益等[6] 运营管理强化 - 增加"经纪人管理"专章 要求建立合规培训 激励约束 廉洁从业和监督问责机制[6] - 加强业务权限管理 对岗位变动或离职经纪人及时调整或终止其业务权限[6] -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 要求遵守商业道德 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确保数据规范使用[3] 监管协同要求 - 要求各金融管理部门在市场准入 业务管理和风险处置等方面加强监管协作[5] - 对银行间市场 交易所市场等开展的经纪行为进行联合监管和检查[5] - 完善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操作风险 合规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等方面的监管要求[4]
守护老年金融安全,共筑幸福生活防线—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适老化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商报· 2025-08-05 01:14
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通过"金融科普+文化体验"融合模式开展老年客户专属活动 提升金融风险意识和财产安全防护能力 [1][2][4][6] - 活动形式包括伞舞文化传承、插花艺术、反诈座谈等 结合真实案例解析骗局和金融知识普及 [2][4][6] - 公司展示适老化服务举措如敬老专区、手机银行大字版、语音播报等功能 提供手把手教学 [2][4] - 未来将继续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 通过常态化多样化实践营造温情服务环境 [7] 活动内容与形式 - 鲁谷支行联合街道开展古典伞舞文化传承与金融防诈课程结合活动 邀请20位退休阿姨学习《彩云追月》舞蹈片段 [2] - 东三环支行举办"花香为伴 财富守护"主题活动 将插花艺术与金融反诈知识相结合 [4] - 大兴支行走进养老院举办专场金融知识教育活动 包含反诈讲解和真假币对比教学 [6] - 活动设置反诈知识问答互动环节 老年人积极参与热烈讨论 [2] 金融服务与教育 - 针对养老诈骗、虚假投资、保健品投资、以房养老圈套、公检法来电、中奖通知等常见骗局进行案例解读 [2][4] - 普及转账核实、信息保护、银行卡及密码保管等实用技巧 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原则 [2][6] - 现场演示手机银行大字体模式、语音播报等便捷操作 提供手把手教学服务 [2][4] - 通过水印清晰度、安全线嵌入方式、光变油墨数字变色效果等特征进行真假币对比教学 [6] 客户参与与反馈 - 活动让老年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 [2] - 工作人员协助录制学习视频、整理动作图解 帮助课后巩固练习 [2] - 活动赢得养老院管理方和长者们的高度称赞 [6] - 为老年客户退休生活注入艺术与趣味元素 强化金融风险认知与防范能力 [2]
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新华财经· 2025-08-02 01:20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1] - 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 - 持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培育政策利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1]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 [6] -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6] 金融服务与结构转型 - 加强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统筹,聚焦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 [2]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2] - 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额度 [2] -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2.3%、43%、11.5% [2] - 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较快增长 [6] 金融风险防范 - 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重要成效,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2] - 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2] -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 [6] - 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宏观审慎管理 [6] 金融开放与国际化 - 持续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和发展,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上线 [3] - 实现与多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数字人民币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场景不断丰富 [3] - 深化银行外汇展业改革,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扩面提质 [3] - 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7] - 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7] 金融改革与市场建设 - 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7] - 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制度框架,加快推进票据法、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 [7]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7] - 统筹推进重点立法修法项目,规范高效推进行政执法 [8] - 建设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系,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8] 金融管理与服务 - 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统计全面落地实施,首次形成统计全景图 [4] - 强化支付市场严监管,精准治理涉诈涉赌"资金链",保障现金供应,优化现金服务 [4] - 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国家金库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4] - 加强征信业管理,优化征信市场布局,不断完善反洗钱法配套规章制度 [4] - 抓好数字央行建设重点任务落实,构建全方位的涉诈涉赌"资金链"治理防护网 [8]
央行发声!货币政策,重要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5:06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管理 - 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领域 [1][13]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匹配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 [1][13] - 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工具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1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5%、25.5%、12.3%、43%、11.5% [14] - 设立债券市场"科技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6][19] - 调增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强化对"两重""两新"领域融资支持 [2][19] 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 - 持续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有序处置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 [4][14] -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14] - 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监管 [14][19]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开放 - 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外上市管理政策,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 [5][19] - 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实现与多国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15] - 深化贸易外汇业务改革,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19] 金融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 - 加快推进票据法、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 [7][19] - 建设安全高效跨境支付体系,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20] - 加强数字人民币研发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 [16][20] 国际金融合作与治理 - 建立中欧央行行长年度会晤机制,推进中欧金融工作组合作 [15] - 推动清迈倡议下新设以人民币等货币出资的快速融资工具 [15] - 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 [20]
人民银行定调!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北京商报· 2025-08-01 12:54
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 - 会议总结2025年以来工作并部署下一阶段任务 [1] - 强调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1] - 持续推动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1] - 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 [1] - 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宏观审慎管理 [1]
防范“高评高贷”衍生房贷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7-27 22:17
行业现象 - 不法中介机构通过"高评高贷"手段故意拉高房产评估价格 使银行批复贷款额度超过实际购房成本 实现购房者零首付并套取额外资金 [1] - 当前房贷首付比例已下调至15% 若将600万元市值房产评估至800万元 按15%首付计算可获120万元首付和680万元贷款 买家除覆盖全款外可套取80万元超额资金 [1] - "高评高贷"现象长期存在 房价上涨时可掩盖风险 但房地产市场下行时潜在金融风险将凸显 [1] 监管政策 - 监管政策明确禁止"零首付"购房 严禁房企、中介违规提供首付融资 禁止互金机构和小贷公司提供"首付贷"等购房融资服务 [2] - 金融监管部门需出台配套政策打击套贷骗贷 强化监管并加大处罚力度 对金融机构配合造假行为予以打击 [2] - 金融机构需严格审核房产评估报告 发现评估价明显高于市场价值或存在虚假信息时应停止放贷 [2] 法律后果 - 买卖双方共同造假参与"高评高贷"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买家断供套贷或涉嫌贷款诈骗罪 卖家配合操作或构成共犯 [3] - "高评高贷"导致合同因虚假陈述损害银行利益时 交易可能失去法律效力 金融机构可要求提前还款 卖家需承担返还款项和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远离非法中介,守护自身权益——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7•8金融风险提示
齐鲁晚报· 2025-07-21 08:51
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 - 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持续发布以案说险和风险提示 旨在提高市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和反诈防骗意识 本期主题为"远离非法中介 守护自身权益" [1] - 非法中介活动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并扰乱金融秩序 常见类型包括"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 [1] 非法中介活动类型及危害 - "代理退保"陷阱中不法中介以"全额退保"为诱饵 怂恿消费者中断正常保险合同 要求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并诱导编造理由恶意投诉 导致消费者失去保障且未来可能面临保费增加或被拒保 [1] - "代理维权"陷阱中不法分子通过恶意投诉举报向金融机构施压 索取高额维权费用 同时可能泄露消费者隐私导致更多骚扰和诈骗 [1] - "减免债务"骗局中不法中介宣称能协商减免债务 要求预付高额手续费但无法履行承诺 导致消费者债务未减且额外损失 [1] 消费者防范措施 - 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核实机构资质并拒绝"三无"中介 [2] - 警惕"高收益"承诺 避免陷入非法金融活动陷阱 [2] -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保单号等敏感信息 不点击不明链接 [2]
民生银行临沂月亮湾社区支行:守护居民“钱袋子”共筑安全金融网
齐鲁晚报· 2025-07-21 03:26
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 公司于2025年7月在临沂月亮湾社区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 消保护航千万家"主题教育活动,重点针对中老年人和新市民等易受骗群体[1] - 活动采用面对面讲解、案例剖析、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常见诈骗手段如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并讲解安全用卡常识和理性投资理念[1] - 现场设置案例警示展板展示养老理财骗局、征信修复诈骗等真实案例,并通过有奖竞答环节发放环保袋、消毒湿巾等礼品吸引约200名居民参与[1][2] - 针对老年人和个体工商户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咨询,解答手机银行安全使用和诈骗电话应对等问题[1] 活动效果与未来计划 - 居民反馈活动效果显著,学会了识别非法金融广告和验证金融机构资质的方法[2] - 公司计划建立常态化教育宣传机制,定期开展金融知识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社区金融安全防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