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占用

搜索文档
*ST龙宇退市倒计时:董事长徐增增辞职,8.68亿元占用资金仍未归还
华夏时报· 2025-05-31 11:00
公司动态 - *ST龙宇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书 退市整理期交易起始日为6月10日 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6月30日 [1] - 公司创始人徐增增辞去董事长等所有职务 由董事刘策暂代职责 徐增增与刘策为母子关系 [2] - 公司因关联方资金占用9.18亿元未及时偿还 导致2023-2024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 触发退市条件 [5] - 控股股东原计划通过股权转让清偿债务 但因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方案搁置 [6] 历史沿革与业务转型 - 公司成立于1997年 2012年上市初期主营燃料油业务 2013年营收下滑42% 亏损5193万元 [4] - 2015年收购金汉王技术转型IDC业务 2017年设立上海策慧数据科技 2023年更名"龙宇股份" [4] 违规事件细节 - 2024年4月上海证监局指出公司存在未披露关联交易及无商业实质贸易业务 导致财报虚假记载 [5] - 自查发现控股股东关联方累计占用非经营性资金9.18亿元 剩余8.68亿元未偿还 [5] - 2024年12月因资金占用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5] 监管政策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2024年3月发文要求强化对资金占用的刑事追责 4月明确将大额占用不整改纳入强制退市考量 [10] - 2024年证监会查处35起资金占用案件 强调"追首恶""惩帮凶"原则 [10] - 专家建议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以防范资金占用问题 [11] 股东维权与法律后果 - 法律专家指出投资者可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索赔 退市后股东仍享有法定权利 [7] - 资金占用行为被定性为扰乱资本市场秩序 导致资源错配 [8] - 监管层对资金占用坚持"零容忍" 推动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司法解释 [9][10]
每周股票复盘:ST百利(603959)收到证监会处罚告知书,未触及退市
搜狐财经· 2025-05-31 10:0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 ST百利报收于4 13元 较上周的3 93元上涨5 09% [1] - 5月30日盘中最高价报4 14元 5月26日盘中最低价报3 81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20 25亿元 在专业工程板块市值排名37/39 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880/5146 [1] 公司公告 - ST百利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1] - 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期间 公司与七家供应商签订合同并支付预付款项共计19 191万元 但供应商未按约供货 款项被转至其他账户 用于偿还王海荣个人债务或出借第三方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王海荣已偿还全部本息 [1]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年度报告未按规定披露上述资金占用事项 存在重大遗漏 [1] 处罚决定 - 对ST百利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400万元 [1] - 对王海荣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600万元 还将被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1] - 对王伟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80万元 [1] - 对虞兰剑给予警告 并处以罚款50万元 [1] 公司回应 - 本次处罚未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1] - 公司将加强内部治理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1]
*ST正平: 正平股份关于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进展情况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2:25
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 公司因2024年度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存在违规担保情形,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2][5] - 违规担保余额为3,500万元,截至公告日尚未解除 [2][3]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且2024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2] 资金占用问题 - 2024年末控股子公司贵州水利被少数股东欣汇盛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余额为1,754.9219万元,截至公告日尚未收回 [1][2] - 公司正通过现金偿还、资产抵偿等措施协商解决方案,目前仍在推进中 [3] 募集资金未按期归还 - 公司1.9亿元暂时补流的募集资金未按期归还,截至公告日尚未解决 [3] - 公司计划通过稳固传统业务、拓展新业务、加大应收款项回款力度、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缓解流动资金压力 [3] 内部控制整改措施 - 公司成立内控工作小组,全面梳理内部控制情况,重点排查供应商及工程、担保、融资、法务等方面管理 [4] - 已初步制定并试运行诉讼(仲裁)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项目计量结算管理细则及流程 [4] - 其他制度流程正在修订完善中 [4] 信息披露安排 -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公司将每月披露一次其他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5]
剑指资金占用顽疾 监管层下重手要求上市公司整改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8 16:39
监管政策趋严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要求上市公司发现资金占用问题需及时要求归还并披露相关信息 [1] - 证监会表示将不断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加大对资金占用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 - 截至5月28日,监管层针对资金占用问题对上市公司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共48单,涉及37家公司,同时对165名自然人采取处罚措施 [1] 资金占用行为特点 - 资金占用是资本市场一大顽疾,部分大股东将上市公司资金视为私人财产,随意挪用导致公司经营困境 [2] - 资金侵占方式越发隐蔽,包括直接侵占、违规担保、关联交易、高溢价对外投资并购、高价收购关联皮包公司资产等 [2] - 48单处罚涉及的行为包括未披露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以支付设备采购款等名义提供资金、以收购股权方式占用资金等 [2] 监管打击措施 - 监管层坚持"追首恶""惩帮凶",严打资金占用,部分公司责任人已偿还占用资金 [3] - 监管层采取发函、通报批评等手段督促上市公司清收占用资金,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4] - 退市新规提到大股东大额资金占用且不整改的将考虑强制退市 [4] 退市风险与追责 - 退市新规发布后,上市公司实控人亟待解决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问题以避免退市 [5] - ST东时被要求在2025年6月19日前清收3.87亿元被占用资金,否则将面临退市风险警示 [5] - *ST龙宇因资金占用问题已触及财务类退市,但控股股东偿还义务和法律责任不因退市免除 [5] 上市公司应对措施 - 上市公司通过法律诉讼、股权冻结、股权质押等手段追回被占用资金,如广农糖业、华特达因已提起诉讼 [5] - 独立董事通过现场询问、督促函等方式敦促管理层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如ST长康三名独董提交《督促函》 [6] - 中证投服中心通过集体诉讼、股东代位诉讼等方式解决资金占用问题,如太安退代位诉讼追回5.72亿元占用资金本息 [6]
金花股份董事长遭立案重罚 信披违规、资金占用、募资炒股连环爆雷
新浪证券· 2025-05-28 10:35
公司治理危机 - 董事长邢雅江因涉嫌持股变动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并遭350万元顶格罚款 [1] - 邢雅江2024年4月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但迟至四个月后才向公司报告导致信披严重滞后 [2] - 邢氏家族通过西部投资集团逐步掌控董事会形成"父掌权、子控股"格局其子邢博越持股升至19.63% [2] 财务违规与资金问题 - 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公司通过预付款形式将5200万元转至董事长实控企业构成关联方资金占用 [3] - 挪用募资炒股后需向自然人借款3000万元填补窟窿 [3] - 2023年三季报隐瞒私募基金亏损将实际亏损499万元伪饰为盈利339万元业绩变脸幅度达247% [3] 审计风险与项目异常 - 会计师事务所对2024年报出具带强调事项的非标意见指出3003万元采购款商业合理性存疑 [4] - 3950万元定期存款是否被质押成谜 [4] - 2018年启动的6亿新厂建设项目四度延期投产日遥遥无期 [4] 业务与研发困境 - 金天格胶囊占据80%营收但2018-2024年研发投入始终低于营收3% [5] - 近四年营收在5.3-5.8亿元间徘徊净利润呈现"亏-盈-亏-盈"的过山车走势 [5] 系统性风险警示 - 公司治理危机已远超个案范畴涉及信披违规、资金乱象等多重问题 [6] - 实控人家族深陷司法调查审计机构连续拉响警报 [6]
ST华微、ST龙宇涉巨额资金占用且信披违规广济药业、祥源文旅涉信披违规且被查和被罚
新浪财经· 2025-05-19 23:21
监管动态 - 法治化进程进入"严监管、强震慑"阶段,财务造假、信披违规、资金占用等行为面临"零容忍"监管框架 [1] - 近期ST龙宇、ST华微、广济药业、祥源文旅等上市企业因信息披露违规被查,导致投资者损失 [1] ST龙宇违规详情 - 因涉嫌信披违规于2024年12月16日被证监会立案 [2] - 2023年8月现场检查发现两大问题:未披露大额关联交易(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部分贸易业务缺乏商业实质导致财报虚假记载 [2]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累计非经营性占用资金9.18亿元,已归还5000万元,剩余8.68亿元未清偿 [2] - 2023年审计机构对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否定,导致股票"披星戴帽" [2] ST华微违规详情 - 2024年5月16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4] - 自查发现14.35亿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资金往来缺乏商业实质(流出81.39亿元,流入68.52亿元) [4] - 资金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可能违反证券法 [4] 广济药业违规详情 - 2024年10月26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5] - 2023年因会计差错被湖北证监局警示,涉及子公司济康药业收入核算方法调整(总额法改为净额法),导致多期财报数据不准确 [6] - 2023年11月公司及三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 [6] 祥源文旅违规详情 - 2024年10月18日公司及实控人俞发祥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6] - 具体违规细节未披露,监管部门将全面核查信息披露合规性 [7] 投资者索赔条件 - ST龙宇:2023年4月28日-2024年4月29日买入且2024年4月29日后卖出/持有,或2024年12月16日前买入且12月17日后卖出/持有 [3] - ST华微:2016年4月23日-2024年4月29日买入且2024年4月30日后卖出/持有 [4] - 广济药业:2024年10月25日前买入且10月26日后卖出/持有 [6] - 祥源文旅:2024年10月18日前买入且10月19日后卖出/持有 [7]
深交所向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发出监管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3:09
公司违规行为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肖奋在2023年11月至2025年3月期间累计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955.98万元,截至2025年3月已全部归还本金及利息 [1] - 公司对回购股份费用的财务核算不规范,导致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1] - 公司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1条、第4.1.1条和第4.1.3条的规定 [1] 公司管理层责任 - 公司控股股东、董事长肖奋、总经理谢玉平、财务总监肖晓、董事会秘书周桂清未能履行勤勉尽责义务 [1] - 管理层行为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条、第2.1.2条、第4.1.3条、第4.3.1条第一款和第4.3.5条的规定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消费类电子占比66.27%,健康电器占比26.59%,其他业务占比6.08%,其他行业占比1.06% [2]
ST升达: 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四川升达林业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18 08:21
核心观点 - 公司因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现第一大股东华宝信托通过司法抵债方式入主后,已推动公司进行全面整改并采取追偿措施 [1][3] - 公司已就10项历史违规担保中的5项完成责任履行,另5项通过法院判决免除担保责任但需承担部分过错赔偿责任 [3][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对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余额9.21亿元,已通过诉讼等方式追回1,353.31万元,但因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暂终结执行程序 [10][12] 整改措施 - 全面修订内控制度:包括《资金支付审批管理规定》《关联交易管理制度》等6项核心制度,加强印章管理和用印审批流程 [5] - 建立持续监督机制:审计委员会定期核查关联交易,发现异常需立即报告董事会和监管机构 [5] - 开展专项培训:针对董监高及财务人员开展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专题培训 [5] 诉讼进展 - 厦门国际银行案件:涉及两项违规担保合计5.07亿元,子公司中弘达能源已向福建高院提起上诉,目前二审尚未判决 [14][17] - 富嘉租赁案件:一审判决公司承担50%过错赔偿责任约1.03亿元,公司已提起上诉,北京三中院正在审理中 [20][27] - 成都农商行案件:再审申请已获最高人民法院受理并中止原判决执行,公司主张不应承担9,750万元债务的50%赔偿责任 [32][33] 财务处理 - 预计负债计提:对富嘉租赁、成都农商行、马太平三个案件分别计提1.03亿元、1.28亿元和962.56万元预计负债,合计2.41亿元 [29][36][40] - 会计处理依据:按照法院判决的50%赔偿责任比例计提,未考虑债务人后续可能清偿部分,体现谨慎性原则 [29][36] 担保责任消除依据 - 法律关系层面:三项案件终审判决均认定担保合同无效,公司不再承担担保责任 [27][37][41] - 财务影响层面:已对可能承担的过错赔偿责任全额计提预计负债,不会对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1]
祥源文旅会计差错背后藏着实控人俞发祥资金占用 频繁并购经营质量待考
新浪证券· 2025-05-16 09:32
会计差错概况 - 2025年已有超40家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1] - 会计差错属于非故意过失,但近年部分公司滥用会计差错更正掩盖财务造假,如康美药业300亿现金会计差错和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案例 [1] 祥源文旅案例 资金占用问题 - 公司因实控人资金占用对2022年Q1至2024年Q3财报进行追溯调整 [3] - 2022年实控人俞发祥通过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4.1亿元,占当期净资产15.15%,资金本金于2022年底全部归还 [4][6] - 资金占用通过虚构股权意向金交易实现,涉及上海枫某、长沙友某等账户,单笔最高达1.5亿元 [5] 财务调整细节 - 其他应收款调整额增加5007.75万元至6115.54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减少5000万元 [4] - 未分配利润微增7.7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调整后为10.49亿元 [4] 业务转型与并购 并购活动 - 2017年祥源控股16.74亿元收购万家文化29.72%股份,后更名祥源文化 [7] - 2022年以16.32亿元收购5家实控人旗下文旅资产 [8] - 2023年5.3亿元收购碧峰峡旅游80%股权,3.13亿元资产置换文旅类资产 [8] - 2024年5773.73万元收购齐云山旅游100%股权,3.07亿元收购莽山旅游64%股权 [9] 业绩表现 - 2025年Q1营收2.12亿元(同比+55.22%),净利润3119.5万元(同比+158.67%) [10]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9.64%,但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25% [14] - 商誉持续增长至7.9亿元,占净资产比例从10.3%升至23.9% [11] 行业背景 - 会计差错更正现象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需警惕其被滥用于掩盖财务问题的风险 [1][2]
突发!600200,董事长被证监会立案!
证券时报· 2025-05-14 14:44
公司动态 - 董事长钱群山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立案仅针对个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2][3]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于2024年2月26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若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3] - 公司每周披露1次风险性提示公告,说明立案调查进展情况 [3] 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减少28.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8.35万元 [6] - 复基控股的其他关联方企业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7.69亿元未归还,导致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叠加其他风险警示 [6] - 全资孙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贷款逾期,导致公司及销售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可能影响融资能力和部分业务 [7] 业务情况 - 医药板块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主营业务涉及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等领域 [4] - 医美生物科技板块聚焦高端医美注射类产品,通过外部引进、合作研发和自主研发布局产品管线 [4] -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巩固医药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培育医美生物科技产业,形成"医药+医美"两大核心产业格局 [6] 法律风险 - 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司及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杨锋因协助实施骗取出口退税被起诉追究刑事责任,案件已于2025年4月22日第一次开庭 [7] - 公司银行账户可能存在被进一步冻结的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