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

搜索文档
用友网络涨2.05%,成交额2.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16.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16.89元/股 成交2.14亿元 换手率0.38% 总市值577.1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16.3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68% 大单买入占比19.0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7.41%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0.54%/15.29%/25.30% [1] -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8日净卖出1.72亿元 卖出总额占比14.8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达19.87万户 较上期增加12.95% 人均流通股减少11.47%至17193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28亿股 较上期增持2021.69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2] - 万家优选基金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78亿元 同比下降21.22%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5.58亿元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5.09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04亿元 [2]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1995年1月18日 2001年5月18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及香港铜锣湾 [1] - 主营业务覆盖企业云服务与软件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ERP/SAAS/AIAgent/工业软件/智慧医疗等 [1]
延华智能2025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绿色双碳与数字能源业务进行显著
全景网· 2025-08-22 02:0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8.40万元,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2亿元,同比大幅改善70.19% [1] - 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贡献投资收益,同时强化费用管控降低整体支出 [1] 业务进展 - 绿色双碳与数字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84.95万元,同比增长40.46% [1] - 重点布局大型建筑及重点用能单位市场,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降碳管理与服务 [1] - 覆盖碳审计、碳核算、碳监测、碳报告、碳交易、碳清缴等碳资产管理全流程 [1] 战略定位 - 围绕"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建设、运营和服务的综合提供商"战略定位 [2] - 聚焦智慧城市与云平台、智慧医疗与大健康、绿色双碳与数字能源三大业务板块 [2] - 提供"安全、智能、绿色、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建设、运营和管理服务 [2]
超研股份涨0.11%,成交额2.12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5879.24万
新浪财经· 2025-08-20 09:09
公司基本面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掌上式无线彩超、便携式彩超、推车式彩超、全容积乳腺超声成像系统等医用设备,以及数字超声探伤仪、超声成像检测仪等工业设备 [2][3][7]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9843.24万元(同比增长28.69%),归母净利润3932.20万元(同比增长47.70%)[8]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医用超声50.32%,工业超声19.04%,X射线16.30%,配附件12.52%[7] 市场表现 - 8月20日股价涨0.11%,成交额2.12亿元,换手率12.93%,总市值120.87亿元[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891.66万元,但近3日、5日、10日、20日均为净流出状态[4][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28.05元,当前股价在压力位28.63元和支撑位27.85元之间波动[6] 业务亮点 - 开发"宏云"系统支持5G远程传输和"麦粒医生"平台提供在线诊断指导,增强便携设备竞争力[2] - 海外营收占比达55.26%,受益于人民币贬值[3] - 参加国际兽用医学影像展会,展示宠物/马匹/家畜医疗影像创新成果[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68万(较上期减少46.67%),人均流通股2047股(较上期增加87.50%)[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44.84万股[8] - 上市后累计分红4368.96万元[8]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7] - 概念板块覆盖:智慧医疗、医疗器械、专精特新、人工智能、机器人概念等[7]
深圳医师军团再扩容6%,每万人标配6个“健康守门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0 06:28
医师数量与结构 - 截至2024年7月31日深圳市注册医师总数达77865人 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6% [1] - 执业医师占比94.37%达73478人 执业助理医师4387人占5.63% [1] - 临床类医师48376人占比超六成 中医类15156人 口腔类10893人 公共卫生类3440人 [1] 全科医师建设 - 2024年底深圳全科医师突破1万人达10645人 相当于每万深圳人标配6名全科医生 [1] - 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6名以上目标 [1] - 宝安区2437名全科医师全年累计提供1131.77万人次诊疗服务 [5] 高端人才引进 - 深圳通过特聘岗位评聘为卫生健康系统引进837名高精尖缺人才 [1] - 2023年单年评聘317人 比2022年增长近15.7% [1] - 人才选拔标准包括手术能力、患者口碑、科研突破及基层诊疗特长 [1] 医疗管理专业化 - 深圳组织五批职业化培训 累计培养院长106名、后备人才144名 [2] - 2024年培训毕业院长20名和后备人才30名 [2] - 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名、深圳市特殊津贴专家36名 [2] 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 龙岗区10628名医师服务约400万居民 推进智慧医疗与学科人才培养 [3] - 宝安区9967名医师中本科以上占比94.9% 年门急诊总量2734.85万人次 [5] - 宝安区社康机构覆盖10个街道124个社区 2024年社康门诊占区属公立医院总量52%以上 [6] 妇幼健康服务 - 宝安区13家助产机构2024年迎接4.29万新生命 [6] -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与覆盖29家医院的危重儿童救治网络投入运营 [6] -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孕产妇建册量占全市四分之一 系统管理率94.5% 产后访视率97.4% [6] 专项健康干预 - 宝安区对40万中小学生开展"健康体重"倡议 超重学生经3个月干预平均BMI下降1.02 [6] - 完成7万多名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匹配筛查 建立动态数据库 [7] - 2024年全区儿童脊柱侧弯筛查39.8万人 形体指导干预3651人次 [7] 智慧医疗与便民服务 - 宝安区推行"526项目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及"一次挂号管三天"等10项便民行动 [8] - 诊间结算与住院一站式结算措施减少医师非诊疗事务负担 [8] - 社康100%提供儿科服务 睡眠门诊全覆盖 心理热线提供7×24小时服务 [8]
海尔生物与泰国RAM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协议,深化东南亚市场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8-20 03:37
全球医疗科技市场发展 - 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医疗新基建加速推动中国医疗科技企业以技术创新和本土化深耕拓展全球市场 [1] - 东南亚地区凭借6 7亿人口基数 10%以上老龄人口增速及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医疗产业最具潜力增量市场之一 [3] - 泰国作为区域医疗枢纽 医疗服务体系成熟但药房自动化和智能医疗设备升级需求迫切 为中国企业提供战略窗口 [3] 公司战略合作 - 公司与泰国RAM医疗集团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药房自动化和智慧医疗全场景深度协同 [1] - RAM医疗集团为泰国第二大私立医院集团 运营50家医院 7800张床位 需求与公司技术储备高度契合 [3] - 合作将率先试点药房自动化解决方案 覆盖门诊药房系统 智能库存管理模块及集成化工作流程工具 [4] 公司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 - 公司作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 产品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核心优势在于定制化技术+本土化运营 形成适配全球市场的产品矩阵 包括低温存储 实验室解决方案等 [3] - 在东南亚市场针对气候特征 医疗流程等定制解决方案 如优化热带地区药品存储的智能冷链系统 [4] 海外战略深化 - 此次合作是公司"一国一策"海外战略的实践 以泰国为支点构建定制化产品+本地化运营+区域辐射布局 [4] - 通过建立本地化运营中心实现从卖产品到做服务的转型 与RAM共建合作基地形成区域辐射机制 [4] - 规划逐步引入全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 涵盖生命科学 医疗创新等领域 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共建 [5] 行业价值重构 - 合作超越商业意义 为东南亚提供可复制的智慧医疗范本 重塑中国医疗科技出海价值逻辑 [6] - 公司以技术定义标准 场景创造价值的姿态 将中国数字化经验注入东南亚市场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安全 [6] - 未来有望以泰国示范效应撬动东南亚6 7亿人口医疗需求 深化"一国一策"战略拓展新兴市场 [6]
北医三院海淀北部院区病房已启用
新京报· 2025-08-18 05:37
医院扩张与设施升级 - 北医三院海淀北部院区病房正式启用 实现血液内科 神经内科 心血管内科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消化科 康复医学科 骨科等科室空间扩展 [1] - 院区占地面积9600余平方米 规划总床位400张 配备先进医疗设备 覆盖门急诊 检验检查 住院 手术及多学科综合诊疗体系 [1] - 全面部署电子病历 移动支付 线上复诊等智慧医疗应用 深入探索智慧院区建设 [1] 运营模式与服务体系 - 院区由医院本部垂直管理 出诊专家均来自医院本部 医疗 教学 科研工作与本部同质化发展 [1] - 作为海淀区北部医疗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六里屯南路6号院 于今年6月18日正式开诊 [1] - 依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资源和学科优势 立足区域服务全国 提升对辖区百姓医疗服务品质 [1]
乐心医疗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35% 深化布局AI慢病管理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7 11:4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4.57% [1] - 归母净利润4229.04万元,同比增长21.35%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807.09万元,同比增长17.5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6.80%,达到4825.39万元 [1] 核心业务布局 - 构建"硬件+数据+AI+服务"的健康管理闭环体系 [1] - 家用医疗设备覆盖电子血压计、体脂秤、血糖仪、智能手环等核心品类 [1] - 与博朗、飞利浦等国际品牌合作拓展市场影响力 [1] - 远程健康管理(RPM)业务持续服务Teladoc、Livongo等重要客户 [2] AI数字慢病管理进展 - 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筛查及远程心电服务方面加速落地应用 [2] - 构建从数据采集到AI干预的完整技术链条 [2] - 强化AI算法在慢病干预中的有效性和覆盖面 [2] - 在心血管垂类大模型、CMR图像生成、房颤筛查等方向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 [2] 研发投入与产品布局 - 持续投入研发智能戒指、多道心电图机、远程血糖仪等重点项目 [2] - 布局"血压+血糖+心电+体脂"的多元化健康监测场景 [2] 股东回报政策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 [2] - 预计分红总额约2824.77万元 [2] 未来发展战略 - 发挥智能硬件、数据整合与AI算法协同优势 [2] - 扩大市场覆盖能力,夯实"智能健康+医疗服务"双轮驱动业务格局 [2]
思创医惠涉嫌欺诈发行证券 被公安局调查
中国基金报· 2025-08-16 01:31
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 - 杭州市公安局正在侦办公司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 并已调取相关证据材料 [1][4] - 案件目前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 尚未有明确结论 [4] - 浙江证监局2024年1月8日已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 确认公司存在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 [6] 财务造假细节 - 2019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492.94万元 虚增利润3302.17万元 [8] - 2020年前三季度累计虚增营业收入6096.02万元 虚增利润5237.07万元 [8] - 2019年年报 2020年年报及2021年可转债《募集说明书》均存在虚假记载 [8]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及2021年可转债募资中 除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他项目均未按计划投入 [9] - 2021年可转债募资8.17亿元中 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创新运营服务项目仅投入228.55万元(原计划3.33亿元) [10][11] - 营销体系扩建项目仅投入68.56万元(原计划1.31亿元) 新一代智慧医疗应用研发项目仅投入176.42万元(原计划1.70亿元) [11][1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6.91亿元 同比下降31.33% [1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亏损 分别为-8.78亿元 -8.74亿元 -5.02亿元 [13] - 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1955.90万元 [13]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568.30万元 同比下滑402.72% [14] 市场数据 - 截至8月15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3.97元/股 总市值44.38亿元 [1]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达7.38万户 [1]
和仁科技股价微涨1.21%,临床数据中心成智慧医院核心模块
搜狐财经· 2025-08-15 19:1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股价报13.4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6元,涨幅1.21% [1] - 当日开盘价为13.25元,最高触及13.51元,最低下探13.20元 [1] - 成交量为6.41万手,成交额达0.86亿元 [1] 行业与业务 - 公司属于软件开发行业,专注于智慧医疗领域 [1] - 提供医院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业务涵盖临床数据中心、医院信息系统集成等 [1] - 致力于医疗数据的标准化与互联互通 [1] 产品动态 - 临床数据中心是公司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模块之一 [1] - 该模块通过集成平台与医院各类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1] - 构建标准化、结构化的院级临床数据中心,支撑医疗数据应用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32.09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100.96万元 [1]
深夜突发!300078,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公安出手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16:08
思创医惠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 - 公司收到杭州市公安局《调取证据通知书》,涉嫌欺诈发行证券案正在调查中[2][4] - 这是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首次在公告中提及该案件[4] - 案件目前处于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尚未有明确结论[9] 财务造假情况 - 公司通过虚假业务虚增收入:2019年虚增营收3492.94万元,虚增利润3302.17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虚增营收6096.02万元,虚增利润5237.07万元[15] - 造假行为导致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2019年和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16] - 2021年发行的可转债募集说明书中包含虚假财务数据[16] 募投项目执行情况 - 2019年非公开发行和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多数未按计划投资[18] - 2021年可转债募资8.17亿元,除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他项目仅零星投入[20] - 具体项目投入金额远低于计划: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项目计划3.33亿元仅投入228.55万元,营销体系扩建项目计划1.31亿元仅投入68.56万元[20][22]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持续亏损: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8亿元、-8.74亿元、-5.02亿元[23] - 2024年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下降31.33%[24] - 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亏损1955.90万元[23]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3.97元/股,总市值44.38亿元[5] - 截至3月31日,公司股东人数达7.38万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