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战略

搜索文档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也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
搜狐财经· 2025-08-27 10:0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1] - 餐厅总数1363家,上半年净关闭5家(新开25家自营店+3家加盟店,关停33家)[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13] - 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13] 多品牌战略进展 - 旗下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2][3] - 子品牌收入占总收入比例2.9%[4]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上半年新开46家[5]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闭)、拾㧚耍烘焙、举高高自助小火锅、捞宝街[7][8][9] - 部分子品牌处于探索阶段,如苗师兄经历多次模式迭代[9] - 下半年将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及完成重点孵化品牌原型店打造[10] 加盟业务拓展 - 加盟餐厅数量41家,同比净增40家,上半年新开加盟店仅3家(主要为直营转加盟)[13] - 加盟业务收入9084.9万元,较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长约47倍,占总收入0.4%[13] - 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至子品牌发展[11] 外卖业务增长 - 外卖收入9.27亿元,较去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14] - 外卖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为第二大收入来源[14][16]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55%的外卖收入[14] - 正在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拌饭专营店)及自制饮料[17] - 未来计划打造"外卖超级厨房"和"卫星店"新模式,并整合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17]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开设超50家鲜切主题店(牛肉/海鲜/鸡肉/脆鲩鱼工坊)[18]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及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18]
比音勒芬(002832):电商靓丽,加大投入致盈利承压
华泰证券· 2025-08-27 07: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0.70人民币[1][5][9] 核心观点 - 公司主品牌收入增长稳健 多品牌战略成效显现 上装类产品优势突出 线上渠道快速发力[1][5][6] - 短期盈利能力受电商及品牌推广费用投入影响承压 预计26-27年业绩逐步改善[1][5][7] - 基于2026年PE 15x给予目标价20.7元 维持买入评级[9]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1.03亿元(yoy+8.6%) 归母净利润4.14亿元(yoy-13.6%)[1][5] - 2Q25营收8.17亿元(yoy+22.3%) 归母净利润0.83亿元(yoy-29.3%)[1][5] - 下调20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7.0/7.9/9.1亿元[9] 产品结构 - 上装收入同比+12.4%至11.1亿元 占比52.9%[6] - 外套收入同比+7.4%至3.1亿元 占比14.7%[6] - 下装收入同比+1.0%至4.6亿元 占比21.6%[6] - "小领T"超级单品连续七年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6] 渠道表现 - 线上收入同比+71.8%至2.1亿元[6] - 直营收入同比+10.6%至14.1亿元[6] - 加盟收入同比-10.3%至4.6亿元[6] - 总店数1,328家 较24H1净增34家[6] 盈利能力 - 1H25毛利率75.9%(yoy-1.9pct)[7] - 销售费用率41.4%(yoy+2.5pct)[7] - 净利率19.7%(yoy-5.1pct)[7] - 2Q25净利率10.1%(yoy-7.4pct)[7] 运营指标 - 存货同比+36.1%至10.39亿元[8] - 存货周转天数354天(yoy+45天)[8]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8天(同比持平)[8]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36亿元(yoy-36.9%)[8] 估值预测 - 2025-27年预计EPS 1.23/1.38/1.60元[4][9] - 当前PE 13.52/12.04/10.36倍[4] - 可比公司2026E PE均值11.8倍[11] - 期末现金及等价物4.9亿元(yoy+46.8%)[8]
火锅生意不好做,海底捞要靠外卖和“副业”创收了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55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核心指标同比下滑 [1] - 公司通过多品牌战略和外卖业务寻求突破,子品牌收入同比增长227%,外卖收入增长59.6% [1][11] - 主业火锅门店面临压力,翻台率及客流量下降,但人均消费从97.4元增至97.9元 [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净利润17.54亿元,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1] - 自营餐厅收入占比89.8%,外卖业务收入占比4.5%,其他餐厅经营收入占比2.9%,调味品及食材销售占比2.2%,加盟业务收入占比0.4% [13] - 加盟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189.9万元增至9084.9万元,增长约47倍 [9] 门店运营 - 上半年关停33家餐厅,新开25家自营门店和3家加盟门店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3家餐厅 [1] - 自营餐厅整体翻台率为3.8次/天,同店翻台率3.8次/天,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10] 多品牌战略 - 旗下有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1] - 焰请烤肉铺子门店数量达到70家,占子品牌总门店数一半以上 [2] - 2025年新孵化4个品牌,包括嗨妮牛肉麻辣烫、拾耍SCHWASUA、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和捞宝街 [4][5] - 部分子品牌如嗨妮牛肉麻辣烫已关门,苗师兄门店模式几经转变 [6] - 公司计划将加盟模式推广到子品牌发展,并聚焦优化现有品牌单店模型 [7][8] 外卖业务 - 外卖业务收入为9.27亿元,较上年同期5.81亿元增长59.6% [11]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11] - 外卖已成为公司营收占比第二的业务 [12] - 公司测试外卖新品类,如海底捞·拌饭专营店,并探索自制饮料 [13] - 计划打造海底捞外卖超级厨房,探索卫星店新模式,并打通第三方平台与会员体系 [14] 门店体验创新 - 推出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打造鲜切牛肉工坊、海鲜工坊等主题店,已开出超50家鲜切主题店 [15] - 改造近30家夜宵场景主题店,推出亲子互动、宠物友好等主题店型 [15]
安踏集团:上半年收入超385亿元,增长14.3%
新浪科技· 2025-08-27 06:1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加14.3% [1] - 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增加14.5% [1] - 经营利润101.31亿元,同比增长17%,经营利润率26.3%,高于市场预期 [1][5]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4.5%至70.31亿元,高于市场预期 [5] - 经营现金净流入109.3亿元,自由现金流入75.5亿元 [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定存及已抵押存款合计达555.8亿元 [5] 品牌收入 - 安踏品牌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涨5.4%至169.5亿元 [3] - FILA斐乐品牌收入创历史新高,同比涨8.6%至141.8亿元,超市场预期 [3] - 所有其他品牌收入同比大涨61.1%至74.1亿元 [3] - 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3.5%至27.09亿美元 [4] - Amer Sports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42.4%至8.56亿美元 [4] 战略布局 - 坚定"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聚焦主业,以多品牌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3] - 加速全球化进程,深耕东南亚市场,在中东开设分公司,在北美及欧洲进驻Foot Locker及DSG等渠道 [3][4] - 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筹备北美首家安踏品牌旗舰店 [4] - 完成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组建联合管理团队并制定3-5年复兴计划 [3] - 与韩国时尚集团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MUSINSA中国",安踏持股40%,主导自有品牌及多品牌集合店在中国市场发展 [4] 运营效率 - 安踏品牌经营利润率23.3%,FILA斐乐品牌27.7%,所有其他品牌33.2% [5] - 员工总数约65,500名,新吸纳超1000名高校毕业生,产业链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0万个 [5] - 过去十年累计创新投入200亿元,上半年投入近10亿元用于创新研发 [5] - 升级开放式全球创新网络,启动行业首个体育用品产业创新加速器,实现新科技面料及科技专利重大突破 [5] 社会贡献 - 上半年集团及和敏基金会双公益平台共捐出超3.6亿元,累计捐赠额已超30.4亿元 [6] - 和敏基金会截至2024年向社会捐赠资金超6.5亿元,2025年预计捐赠资金11.3亿元 [6]
珀莱雅2025年半年报:中期分红比例创新高 赴港上市全球化再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05: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 [2] -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 [2] - 经营性现金流12.93亿元,同比激增95.34% [2][3] - 毛利率提升3.56个百分点至73.38%,净利率升至15.41% [3] 业务结构分析 - 洗护类产品营收同比激增131.25%,美容彩妆类增长25.79% [3] - 主品牌珀莱雅营收39.7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4.27% [3] - 天猫旗舰店成交额稳居美妆类目第一,抖音品牌成交额位列第二,京东跻身国货美妆第一 [3] 多品牌战略进展 - 彩棠品牌营收7.05亿元,同比增长21.11%,粉底液、妆前乳稳居天猫国货底妆类目第一 [5][6] - Off&Relax品牌营收2.79亿元,同比增长102.52%,天猫双店成交额位列美护发行业第六 [6] - 悦芙媞品牌营收1.66亿元,原色波塔品牌营收同比增长80.18% [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35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15项),累计专利达240项 [7] - 自研木蝴蝶籽提取物、高纯度卡瓦胡椒根提取物应用于产品,胶原蛋白研究成果登国际期刊 [7] - 启动SAP升级与PLM项目,落地智能客服系统,推进AI配方大模型与BI系统迭代 [7]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推出中期分红方案每10股派8元,分红总额3.1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近40% [4] - 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旨在拓展国际融资、治理升级及海外品牌影响力 [4] - 短期聚焦产能释放与H股上市,中期布局国内高端市场与海外渠道,长期目标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 [8]
安踏集团上半年业绩再创新高,三大核心能力构筑增长韧性
格隆汇APP· 2025-08-27 05:11
核心观点 - 安踏集团在2025年体育小年实现逆势增长 收入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 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至101.31亿元 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6.3% [1] - 国际头部运动品牌表现疲软(如耐克中国销售额同比下滑21%)而中国运动龙头保持增长态势 [1] - 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 各品牌收入均创新高 其他品牌(可隆/迪桑特)收入同比增长61.1%至74.1亿元 [3] - 三大核心能力(多品牌协同管理/多品牌零售运营/全球化资源整合)支撑高质量增长模型 [7]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385.4亿元 同比增长14.3% 与耐克中国收入差距扩大至150亿元以上 [1] - 经营利润101.31亿元 同比增长17% 经营利润率26.3%超市场预期 [1]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5.4%)斐乐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8.6%)其他品牌收入74.1亿元(同比+61.1%) [3] - 亚玛芬体育收入27.09亿美元(同比+23.5%)其中大中华区收入8.56亿美元(同比+42.4%) [3] 多品牌战略 - 多品牌协同优势显著 其他品牌在2024年营收超百亿基础上仍保持高增速 [3] - 安踏竞技场/殿堂/冠军等新店型流水大幅增长 成为渠道端核心动能 [4] - 斐乐开设FUSION先锋店与儿童美术馆店 可隆落地Kolon Kraft旗舰店 迪桑特推进"大店升级计划" 年店效超5000万元门店持续增加 [4] - 产品创新成果显著:安踏PG7跑鞋与"安踏膜"科技、儿童足弓PRO跑鞋、斐乐科技融合类爆品(老爹鞋/POLO衫/菁英跑鞋)驱动销量增长 [5] 全球化与品牌拓展 - 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 定位大众户外市场 产品线覆盖徒步/自行车/滑雪/露营场景 [7][8] - 与韩国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 拓展运动+时尚赛道 Musinsa Standard为韩国年轻人喜爱品牌 [7][8] - 北美市场通过Foot Locker/DSG等头部经销商战略合作 筹备洛杉矶比弗利山庄旗舰店 [8] - 东南亚市场采取积极开拓策略 同步推进线下实体店与电商平台 [8] - 零售网络已覆盖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埃及/肯尼亚市场 [9] 行业趋势 - 体育小年行业整体表现平淡 但凸显企业韧性与行业结构性变化 [1] - 运动鞋服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细分赛道释放碎片化增量机会 [7] - 国际品牌在华表现疲软 中国本土品牌通过多品牌协同占据竞争优势 [1][3]
海底捞交出上半年成绩单,“红石榴计划”夯实第二增长曲线
贝壳财经· 2025-08-27 01: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1][5] -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减少13.7% [1][5] - 翻台率从4.2次/天降至3.8次/天 [5] - 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但增速明显放缓 [5] 多品牌战略成效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开设126家餐厅 [2][6] - 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1][6] - 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多元消费场景 [8] - 品牌案例包括焰请烤肉铺子(融合烤肉、酒吧及洗发服务)、从前印巷砂锅菜(杭州两店开业首两日翻台近5轮)、SHUA BAKERY面包店(拓展烘焙市场) [8] 行业背景与竞争态势 - 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7月增速放缓至1.1% [5][7] - 餐饮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消费者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 [7] - 头部企业如百胜中国通过多品牌矩阵(如塔可贝尔、Lavazza咖啡)覆盖多元需求 [7] - 单一品牌难以覆盖全场景需求,多品牌战略成为行业生存必选题 [7] 战略执行与未来规划 - 内部创业模式通过完善制度与平台赋能员工创新 [8][9] - 注重项目可复制性及高质价比品类,优化单店模型与原型店打造 [9][11] - 计划引入加盟商参与第二品牌扩张,加速市场下沉 [11] - 定期评估筛选品牌,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以强化协同效应 [11]
哈森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0:1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03%至6.99亿元,主要因新增精密金属结构件及自动化设备业务贡献收入,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仍为亏损171.04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013.88万元 [3][10] - 公司传统鞋类业务收入下滑,线下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0.82%,线上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6.00%,但通过新增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收入占比42.71%)和自动化设备业务(收入占比5.89%)实现业务转型 [10] - 公司持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拟发行股份购买辰瓴光学100%股权和苏州郎克斯4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但截至报告期末相关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10][1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67.03%,主要因新增精密金属结构件和自动化设备业务 [3][10] - 营业成本4.30亿元,同比增长120.09%,因新增业务导致成本增加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04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013.88万元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64万元,同比下降94.65%,因新增业务投入增加 [3][10] - 研发费用1,525.16万元,同比增长2,010.10%,因新增业务研发需求更高 [10] 业务构成 - 鞋类业务以中高端皮鞋为主,采用多品牌策略,拥有哈森、卡迪娜等自有品牌并代理PIKOLINOS等国际品牌,通过百货专柜和线上渠道销售 [6][7] - 精密金属结构件业务由子公司苏州郎克斯主导,产品包括手机边框、笔记本电脑外壳等消费电子部件,以来料加工模式为主,客户包括比亚迪电子、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 [8][10] - 自动化设备业务由子公司哈森工业负责,产品包括工业自动化设备及工装夹治具,应用于消费电子并延伸至汽车、新能源领域 [9][10] 行业环境 - 国内皮鞋行业处于自由竞争状态,消费者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舒适度,线上渠道竞争加剧,休闲运动鞋对传统皮鞋需求产生冲击 [4] - 精密金属结构件行业受益于消费电子产业发展,需求稳定增长,AI技术应用有望带来新机遇 [5] - 自动化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随着智能制造升级需求增长,市场前景良好 [6] 重大事项 - 公司完成现金收购苏州郎克斯45%股权和哈森工业55.2%股权,自2024年11月30日起纳入合并报表 [10] - 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辰瓴光学100%股权和苏州郎克斯4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但重组进度延迟,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10][13] - 子公司江苏郎克斯引入投资者对扬州郎克斯增资1,900万元,后因触发回购条款拟回购股权 [13] 资产与投资 - 货币资金1.6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7.13%,因购买固定资产及偿还借款 [11] - 应收账款4.15亿元,占总资产23.36%,主要来自消费电子客户和百货渠道 [16] - 存货3.87亿元,占总资产21.77%,存在跌价风险 [15] - 对外投资包括设立哈森三维、哈森高科等子公司,拓展3D打印和新能源业务 [13] 子公司表现 - 苏州郎克斯净利润1,794.02万元,是主要盈利子公司 [14] - 东台鸿宇净利润1,725.18万元,贡献较大利润 [14] - 哈森工业净利润-38.23万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14]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韧性,多品牌驱动初见成效
智通财经· 2025-08-26 07:1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03亿元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 股东净利润17.6亿元 利润率分别为11.63%和8.5% [1] - 拟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38港元 派息率高达96.6% 股息率(TTM)超过6% [1][5] - 近三年平均派息率超过90% [5] 业务结构 - 餐厅经营为核心业务 上半年收入185.8亿元 占总收入89.8% [1] - 外卖业务收入增速59.7% 其他餐厅经营业务收入增速227% 合计收入份额提升3.9个百分点至7.4% [1] - 多品牌战略下其他餐厅收入增幅超2.2倍 [3] 运营策略 - 实施"千店千面"体验策略 推出创新概念店打造"餐饮+娱乐+生活"新生态 [2] - 深化"啄木鸟计划" 主动优化门店网络 截至2025年6月经营1363家自营餐厅及41家加盟餐厅 [2] - 整体翻台率3.8次/天 整体顾客人均消费97.9元 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人均消费同比提升 [2] 多品牌发展 - "红石榴计划"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计126家餐厅 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等新品牌 [3] - 焰请烤肉铺子上半年新开46家 门店总数达70家 [3] - 利用成熟供应链体系降低创业者边际成本 通过制度优化加速品牌孵化 [3] - 加盟模式助力多品牌复制扩张 形成"基本盘+增长盘"双驱动格局 [4] 行业地位与估值 - 火锅行业处于持续探底阶段 面临较大生存挑战 [1] - 多品牌战略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业绩韧性领先同行 [2][4] - 估值筑底牢固且具备向上空间 多家投行目标价超20港元 [5]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降了,但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六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6 03:0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核心经营利润24.08亿元同比下降14% [1] - 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外卖业务收入增长近60% [2] 运营指标 - 整体翻台率3.8次/天 接待顾客总数近1.9亿人次 两项数据均同比下降 [1] - 截至6月30日经营1363家餐厅 含自营餐厅1322家及加盟餐厅41家 [1] - 上半年新开自营餐厅25家 加盟餐厅3家 同时关闭部分表现不佳门店 [1] 业务发展 - 开放加盟采用老店加新店组合模式 保证加盟店与自营店运营标准统一 [1] - 孵化14个餐饮品牌共126家餐厅 焰请烤肉铺子新开46家达70家门店 [2] - 下饭火锅菜外卖贡献超过55%的外卖收入 主打一人食场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