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

搜索文档
连板股追踪丨A股今日共123只个股涨停 天普股份收获7连板
第一财经· 2025-09-01 07:36
连板股表现 - 9月1日A股市场共计123只个股涨停 [1] - 天普股份以7连板成为最高连板股 所属汽车零部件行业 [1] - 德创环保以5连板位列第二 涉及钠电池与环保概念 [1] 连板股行业分布 - 汽车零部件行业出现7连板个股 [1] - 环保板块出现5连板及2连板个股(德创环保、飞马国际) [1] - 固态电池概念有2只连板股(国轩高科、德新科技) [1] - 创新药板块出现2只连板股(英海药业、康辰药业) [1] - 机器人概念有2只连板股(德新科技、凯迪股份) [1][2] 连板天数结构 - 7连板个股1只 [1] - 5连板个股1只 [1] - 4连板个股1只(建业股份) [1] - 3连板个股5只(*ST威尔、三维通信、*ST惠程、兆新股份) [1] - 2连板个股12只(含国轩高科、飞马国际、江海股份等) [1][2] 特色概念板块 - 卫星通信概念出现3连板个股(三维通信) [1] - 液冷服务器概念出现2连板个股(荣亿精密) [2] - AI相关概念出现2只连板股(江海股份-AI服务器、吉视传媒-AI智能体) [1] - 充电桩概念出现3连板个股(*ST惠程) [1]
万联晨会-20250901
万联证券· 2025-09-01 00:40
市场表现回顾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涨0.37%至3857.93点 深证成指涨0.99%至12696.15点 创业板指涨2.23%至2890.13点 [1][4][6] - 沪深两市A股成交额约2.80万亿元人民币 超3900只个股上涨 [1][6] - 申万行业涨幅前二为综合与电力设备 家用电器行业领跌 概念板块中兵装重组概念、钠离子电池、石墨电极涨幅居前 [1][6] - 港股恒生指数涨0.32% 恒生科技指数涨0.54%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 道指跌0.20% 标普500跌0.64% 纳指跌1.15% [1][4][6] 卫星通信产业政策推动 - 工信部发布《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目标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业态规模应用 [8][10] - 政策从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拓展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19条具体建议 促进卫星通信与5G/6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 [9][10] - 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 [10] - 明确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 通过共建共享利用高低轨卫星资源 加速卫星通信向大众领域普及 [10] 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动态 - 2025年7月27日至8月26日期间完成6次发射任务 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10组共6组卫星 反映组网进程提速 [11] - 政策将加速低轨卫星组网进程 同时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 [11] - 推动手机、汽车、船舶、飞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的推广应用 促进天地融合与地面移动通信深度结合 [11] 产业投资关注方向 - 关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游成本降低和技术突破 [12] - 重点关注"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等低轨卫星"星网"的加速部署 [12] - 跟踪应急通信、惠民领域等场景的卫星通信应用创新发展 [12] - 关注地面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及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的创新突破 [12] - 聚焦手机、汽车等终端直连卫星应用的商业化规模化落地进程 [12]
晚报 | 9月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31 14:16
有色金属 - 截至8月28日,A股116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中72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家同比增长超100% [1] - 上半年国内现货铜均价7.76万元/吨同比上涨4.2%,铝均价2.03万元/吨同比上涨2.6%,黄金均价725.6元/克同比上涨46.8% [1] - 全球经济复苏支撑工业金属需求,国内重点项目加速推进释放需求,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需求韧性较强 [1] 卫星互联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指导意见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 [2] - 政策旨在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产业战略地位凸显,业务准入工作持续优化,牌照发放或将加快 [2] - 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 [2] 3D打印 - 瑞典科学家研发可通过3D打印制成皮肤移植物的"注射器式皮肤"凝胶,美国康奈尔大学创造3D打印超导体磁场强度纪录,明尼苏达大学团队融合3D打印与干细胞技术修复脊髓损伤 [3] - 2020-202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CAGR近20%,2024年总规模超400亿元 [3] - 消费级3D打印受益于设备及材料技术迭代、成本降低,整机厂业绩快速释放且盈利水平较高 [3] 电视面板 - 7月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21.3M片同比上升7.8%环比上升4.2%,逆转二季度低迷趋势 [4] - 7月中国大陆液晶电视面板厂全球市场份额达74.3%同环比分别提升9.3和2.2个百分点,京东方出货量约570万片同环比分别增长19.7%和2.5% [4] - 购物旺季等因素带动第三季度电视面板出货量预计环比增长3%-4%,价格有望企稳回暖 [4] 算力 - 阿里云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333.98亿元,分部及外部客户收入均实现26%同比增长,增速创三年新高 [5] - 阿里云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同比增长,25Q2资本性支出386.76亿元同比增长220% [5] -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投资超1000亿元人民币,计划推进3800亿元资本支出 [5] 存储 - 美国政府撤销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中国业务的"验证最终用户"授权,政策变动120天后生效 [6] - 新规限制两家公司在华生产线技术革新或扩充,直接影响科磊、科林研发和应用材料等美国设备制造商 [6] - 三星与SK海力士占据全球近70% DRAM市场和近50% NAND Flash市场,VEU撤销可能引发存储器供给紧张 [6] 宏观行业新闻 - 证监会召开"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 [7]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7] - 交通运输部审议《"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全国首个低空经济共保体成立 [9]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开发新款AI芯片正在测试中,旨在填补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空白 [14] - 腾讯元宝建立AI生成内容标识管理体系,对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及隐式标识 [14] - 小米召回146891件MI牌PB2030MI型充电宝产品,并向安普瑞斯启动经济追偿 [14] 市场数据 - 宁德时代股价创三年新高,多家锂电池龙头中报业绩大增 [13] - 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寒武纪登顶A股新股王 [16] - 市场成交连续突破三万亿元,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 [16]
通宇通讯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8.9%,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33亿元 同比下降2.55% [1] - 归母净利润2178.6万元 同比下降8.9%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82亿元 同比下降9.12%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60.41万元 同比下降44.24% [1] - 扣非净利润496.68万元 同比下降69.15% [1] - 毛利率24.08% 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净利率4.1% 同比下降6.39个百分点 [1] - 三费总额6278.29万元 占营收比11.79% 同比下降7.94个百分点 [1] - 每股收益0.04元 同比下降8.95% 每股净资产5.34元 同比增长1.31%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3元 同比改善78.52%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5.59亿元 同比下降27.35% [1] - 应收账款5.35亿元 同比下降4.93% 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292.09% [1][4] - 有息负债101.34万元 同比下降97.75% [1]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7.94% [4] 现金流变动原因 - 财务费用下降66.17% 主因外汇波动损益及大额存单收益 [3] - 所得税费用增长160.48% 主因海外分子公司汇率波动收益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78.52% 主因本期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加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下降93.8% 主因投资理财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增长174.28% 主因吸收投资活动现金增加 [3] 投资回报与商业模式 - 2024年ROIC为0.97% 资本回报率不强 历史中位数ROIC为6.4% [3] - 2024年净利率3.47% 产品附加值不高 [3] - 商业模式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3] 卫星通信业务 - 产品覆盖"星-地-端"三大场景 包括地面站终端 卫星通信载荷及终端应用 [5] - 卫星通信载荷主要为星载有源相控阵天线 支持Ka/Ku频段 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 [5] - 终端产品包括列车车载天线 船载天线及卫星便捷站等 [5] - 2024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突破4000万元 [5] - 地面站产品实现小批量交付 新中标项目稳步推进 [5] - 2024年4月中标垣信应用终端设备采购项目 [5] - 通过投资蓝箭鸿擎 已涉足国家前三大卫星星座发射计划 [5]
通宇通讯上半年营收5.33亿元 卫星通信等新业务拓展成效初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8-30 02:3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33亿元,归母净利润2178.60万元,经营稳健 [2] - 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归母净利润1060.41万元 [2] - 海外地区营收达2.66亿元,同比增长47.77%,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49.93% [3]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28.56%,较境内收入毛利率高出8.95个百分点 [3] 传统业务发展 - 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业务实现收入3.7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71.14% [3] - 微波天线业务收入1.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4.36% [3] - 研发费用金额达4497.99万元,持续投入基站天线技术研发 [3] - 成为全球首家实现AFU天线批量商用企业,推出多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3] - 产品覆盖5GHz—80GHz频率范围,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传输需求 [3] 海外市场拓展 - 通过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设备集成商和沃达丰、阿联酋电信等系统运营商认证 [4] - 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 核心产品通过技术认证与本地化服务,适配海外4G/5G网络升级需求 [4] - 在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区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4] 卫星通信业务 - 战略级布局卫星地面站、卫星通信载荷天线及卫星应用终端等方向 [5] - 推出星地互联通信解决方案,覆盖地面站终端、星上载荷及终端应用核心领域 [5] - 融合低轨与高轨卫星技术,具备全空域覆盖、多星快速切换等特性 [5] - 地面站产品已实现小批量交付,新中标项目稳步推进 [6] - 2025年上半年卫星通信业务收入2608.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9% [6] - 成功跻身垣信应用终端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与国内前三大卫星星座计划达成全面合作 [6] 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 - 参股卫星整星制造企业鸿擎科技以强化协同效应 [6] - 与武汉洪山国资合资成立湖北中洪通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深化区域产业联动 [6] - 联合华真资本设立空天产业基金,首期资金已投向卫星通信企业上海京济通信 [6] 高铁天线与特殊场景产品 - 研发高增益窄波束天线,精准应对高铁高速移动场景信号切换难题 [7] - 中标中国移动2025—2026年高铁天线集中采购项目,金额达1.57亿元(含税) [7] - MacroWiFi产品实现2公里超远传输与200+用户并发接入,融合低轨卫星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 [7] - 产品在东南亚完成规模化商用部署,进入俄罗斯、中东及非洲市场 [7]
卓胜微上半年营收17.03亿元 射频前端突破与产线优化助力长期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5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2.5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30% [3] 产品结构优化 - 射频模组收入占比提升至44.35%,较上年同期的36.34%显著增长 [2] - 全国产供应链L-PAMiD通过部分主流客户验证并进入量产交付阶段,集成公司自产MAX-SAW滤波器 [2] - WiFi7前端模组实现规模化量产,蓝牙前端模组及UWB芯片完成客户端验证 [2] 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 - 研发投入4.07亿元,累计获得专利200项(国内发明专利9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62项 [3] - 12英寸产线达5000片/月产能规模,产品良率与产线良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3] - 6英寸滤波器产线实现双工器、多工器及模组产品规模量产 [3] 战略布局与增长驱动 - 采用Fab-Lite模式实现研发与产能精准协同,持续推进芯卓半导体产业化项目建设 [3] - 新兴市场布局覆盖AIoT、汽车电子、卫星通信及AI终端领域 [2][3] - 产品结构优化与技术突破为盈利能力回升奠定基础 [1]
连板股追踪丨A股今日共80只个股涨停 天普股份收获6连板
第一财经· 2025-08-29 08:37
市场交易表现 - 8月29日A股市场共计80只个股涨停 [1] - 汽车零部件股天普股份收获6连板 [1] - 钠离子电池股德创环保斩获4连板 [1] 连板个股明细 - 天普股份连续6日涨停 所属汽车零部件概念 [1] - 德创环保连续4日涨停 所属钠电池概念 [1] - 云南能投连续3日涨停 所属光伏概念 [1] - 建业股份连续3日涨停 所属芯片材料概念 [1] - 中国稀土连续2日涨停 所属稀土永磁概念 [1] - *ST威尔连续2日涨停 所属铝塑膜概念 [1] - 三维通信连续2日涨停 所属卫星通信概念 [1] - *ST惠程连续2日涨停 所属充电桩概念 [1] - 兆新股份连续2日涨停 所属新能源发电概念 [1] - 长飞米红连续2日涨停 所属光纤光缆概念 [1] - 爰普股份连续2日涨停 所属香精香料概念 [1] - *ST沐邦连续2日涨停 所属机器人概念 [1]
卫星通信产业获政策扶持 利扬芯片抢抓细分市场机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07:03
行业政策与发展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到2030年实现四大核心目标 [1] - 目标包括管理制度与政策法规体系完善 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1] - 目标包括经营主体创新活力释放 技术突破与产品迭代加速 [1] - 目标包括基础设施 产业供给 技术标准 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1] - 目标包括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实现规模应用 卫星通信用户数量突破千万级 [1] -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增强基础元器件 芯片 关键终端设备供给水平 [1] - 提升卫星通信技术性能 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推动技术持续迭代演进 [1] 公司技术优势与市场定位 - 利扬芯片为北斗短报文和卫星通话芯片提供高质量测试解决方案 [2] - 公司独家为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及射频芯片提供专业量产测试服务 [2] - 解决卫星通信芯片量产过程中的测试瓶颈问题 [2] - 公司自2012年涉足北斗相关芯片测试方案开发 拥有十余年技术积累 [2] - 2023年独家为智能手机卫星通信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提供量产测试服务 [2] - 成功切入手机直连卫星新业态 锁定千万级用户规模背后的测试需求增量 [2]
睿创微纳上半年营收25.4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6.46%
巨潮资讯· 2025-08-29 03:1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5.44亿元 同比增长25.82% 主要因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销售收入增长[3][4] - 归母净利润3.51亿元 同比增长56.46% 扣非净利润3.28亿元 同比增长57.96%[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28.46%[4] - 总资产93.44亿元 同比增长6.11% 净资产57.61亿元 同比增长6.6%[3][4]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5.08亿元 同比增长36.95% 研发人员1738人 占比51.54%[5] - 非制冷红外器件完成8μm系列量产 1920×1080等三款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第二代8μm 200万像素探测器完成样品开发[5] - 完成12μm 640×512面阵高帧频小型化陶瓷封装探测器开发 384×288面阵SWLP产品实现小批量生产[5] - 光子器件领域研制10μm 400×400及1280×1024 InGaAs探测器 成功开发30μm 320×256高温中波超晶格气体成像探测器[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第三代红外图像处理SOC芯片架构持续优化 AI-ISP底层架构达国际先进水准[7] - 完成近内存计算单元原型设计 通过CIM技术降低芯片功耗[7] - 推出行业首个红外热成像 可见光与4D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融合算法与产品[7] - 在机器人领域投入智能感知 多模态分析与决策等算法研发[7] 车载业务进展 - 车载红外热成像实现全分辨率覆盖 256×192至1920×1080分辨率产品完备[8] - 8μm热成像芯片和ISP专用芯片通过AEC-Q100 Grade2车规级认证[8] - 完成第一代车载4D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FA77研制 采用先进CMOS制程及FMCW体制[8] - 完成第一代4D毫米波成像雷达产品RA223F研制 第二代RA225F启动研发[8] 微波技术突破 - 化合物半导体扩展GaAs MMIC GaN MMIC等产品线 获得头部客户合格供应商认证[9] - 完成卫星互联网宽带终端中频芯片项目验收 与合作伙伴协同研制基带模组[9] - 推出X波段20W DS-SiP原型产品 显著提升SWaP-C指标[9] - Ku及Ka频段低轨卫通相控阵终端完成原型机测试 成功实现卫星连通并完成基础业务验证[9] 产品线扩展 - 激光测距产品线布局铒玻璃激光器及测距模组 能量覆盖100μJ-1mJ 最大测程1-20km[10] - 产品应用于民用无人机 光电吊舱转台 边海防等多个领域[10]
时空之星 | 又一家独角兽拟港股IPO!飞骧科技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出货量全球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29 02:46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国信证券(香港)担任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的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 专注于设计、研发和销售射频前端芯片 下游应用涵盖移动智能设备、Wi-Fi产品、智能家居、物联网、车载通信及卫星通信等 [1] - 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的收益计 公司位居全球第五 在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 按2024年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的出货量计 公司位居全球第一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线覆盖5G、4G、3G、2G、Wi-Fi、NB-IoT等多种网络标准通信制式 兼容主流蜂窝基带通信平台及Wi-Fi平台 [2] - 2020年成为中国首家推出完全支持所有5G频段的5G射频前端解决方案的本土企业 [2] - 在泛连接领域拥有高附加值产品线 涵盖Wi-Fi系列、卫星通信及车载通信等终端应用 产品已被应用于领先移动科技品牌 并被批准为知名ODM制造商的合资格供应商 [2] - 采用无晶圆厂业务模式 将晶圆制造、封测及其他生产流程外包 专注于芯片研发、销售及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 [3] - 先进的射频技术聚焦于PA、LNA、高功率调谐开关、滤波器、集成模组及先进封装 研究成果包括降低功耗、提升线性度、减少插入损耗并增强带外抑制与隔离性能 [3] 财务表现 - 2022年度、2023年度和2024年度分别实现收益约10.21亿元、17.17亿元和24.58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5.1% [2] - 同期年内溢利分别约为-3.61亿元、-1.93亿元和7629.5万元人民币 2024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2] - 2025年1-5月实现收益7.56亿元 期内溢利1331.7万元人民币 [2] - 毛利率从2022年的13.3%提升至2025年1-5月的20.0% 产品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2] 业务风险与挑战 - 收入高度集中于PA及PA集成收发模组产品 占比超过90% 且移动智能设备应用占比极高 [3] - 客户集中度较高 五大客户收益占比达到73.8%至79.7% [3] - 此前曾连续亏损 银行及其他借款未偿还结余不断增加 资本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 [3] 行业前景与增长动力 - 全球射频前端芯片行业正随着5G技术广泛应用、无线通信标准演进及应用场景向传统移动设备以外领域扩展而加速增长 [4] - 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59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9年的2343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为10.1% [4] - 中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33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9年的530亿元人民币 复合年增长率为12.1% [4] 资本市场历程 - 此次赴港IPO是公司资本市场的又一次尝试 此前曾计划冲刺科创板 申请文件于2022年10月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但在2024年9月撤回申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