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比

搜索文档
黄金险守3380支撑,避险光环为何失效?白银赶超破37关口,金银比又现大幅波动;市场开始定价战争模式,点阵图博弈再添变数,鲍威尔立场已提前透露风向,资金即将提前入场布局>>
快讯· 2025-06-17 13:53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价格险守3380支撑位但避险属性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1] - 白银价格突破37关口表现超越黄金 [1] - 金银比出现大幅波动反映贵金属内部走势分化 [1] 市场预期变化 - 市场开始对战争模式进行定价影响资产价格走势 [1] - 美联储点阵图博弈增加政策不确定性 [1] - 鲍威尔立场提前透露政策风向指引市场预期 [1] 资金动向 - 资金即将提前入场布局应对市场变化 [1]
白银凭什么强势崛起?
经济观察报· 2025-06-17 11:31
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预测,2025年全球白银仍呈短缺格局, 短缺幅度约达3660吨,基本面或为银价提供较强支撑。业内 人士认为,本轮"金银比"趋势收敛或由白银补涨完成,当前白 银基本面及货币环境有望对银价上涨形成共振驱动,白银价格 中枢有望逐步抬升。 作者:邹永勤 封图:图虫创意 白银一贯的"贵金属配角"形象,似乎正在发生变化。 根据万得数据,在2025年4月22日至6月16日期间,国内白银期货大涨8.37%,以8858元/千克报收,并在6月份多次刷新该品种上市以来的新高;同 期,黄金期货却下跌了4.71%,以792.30元/克报收。 外盘期货亦走出了"银强金弱"的格局。4月22日至6月16日,COMEX白银期货上涨了11.42%,报36.39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下跌了0.75%,报 3385.40美元/盎司。 白银虽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是重要的天然货币,但由于其金融属性不如黄金,因此价格走势往往跟随黄金而动。 此番金银"强弱 互换 "的背后, 究竟发生了什么? 银饰消费并未火爆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水贝,由于集聚了上万家黄金珠宝企业,是全国贵金属行业的风向标。6月16日,经济观察报记者来到了水贝进 ...
年内大涨超25%,白银涨幅直追黄金!又一个投资风口?
券商中国· 2025-06-16 08:32
核心观点 - 白银价格近期显著上涨 伦敦银现年内涨幅超过25% 最近1个月涨幅超过10% 现价达36.34美元/盎司 上涨由基本面支撑和投机资金共同推动 [1] - 白银兼具贵金属和工业金属双重属性 在逆全球化、去美元化背景下获得金融属性支撑 同时受益于工业需求复苏和经济回升逻辑 [1][5][7] - 机构看好白银中长期震荡上行趋势 当前金银比处于历史高位 白银存在估值修复需求 可能成为贵金属板块下一个投资风口 [6][8][9] 白银价格表现 - 伦敦银现年内涨幅超过25% 最近1个月涨幅超过10% 现价达到36.34美元/盎司 [1] - 端午节后5个交易日 沪银持仓量从87万手一度上升至107万手 显示资金关注度显著提升 [5] - 2025年4月金银比超过100 接近历史高位 1968年以来金银比均值在58左右 表明白银或被严重低估 [5][6] 基本面供需分析 - 2024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10.15亿盎司 其中一次矿山生产供应量占比81% [2] - 2024年全球白银总需求量11.64亿盎司 工业需求6.81亿盎司 占比58.5% 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光伏)、钎焊合金和焊料等领域 [2] - 2021至2023年白银总需求上升9540万盎司 其中工业需求上升9310万盎司 贡献增量的97.6% [2] - 全球白银2016-2024年供应总量CAGR为-0.5% 2024年矿产银成本下降 副产品收益为成本变动核心因素 [2] - 2024年白银工业需求同比增长3.6% 光伏需求为工业需求第一大增长极 预计2025年全球白银仍呈短缺格局 [3] 金融属性驱动因素 - 去美元化趋势下 美元美债维持弱势 黄金上行长线趋势不变 为白银贵金属属性提供支撑 [1][7] - 贵金属交易员2025年第一季度创五年来最佳表现 12家机构第一季度贵金属收入合计达5亿美元 为近十年来第二高纪录 [5] - 全球再通胀倾向、美联储货币政策局限性以及全球政治格局转变是驱动白银价格上涨的核心金融因素 [7] - 白银投资回报有望强于黄金 因存在相对溢价洼地 全球央行在去美元化背景下追求安全资产 [7][8] 机构观点与后市展望 - 白银价格上涨是贵金属板块内部补涨需求及工业需求支撑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8] - 2025年下半年美国降息预期及经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继续推动黄金和白银投资 高位的金银比将起助推作用 [9] - 白银具有高价格弹性特征 整体持仓较为集中 部分头部机构交易行为对其价格影响较大 [8] - 光伏银浆单耗现边际下降趋势 但受益于新增装机规模持续提升以及组件结构优化 光伏用银预计仍呈现一定韧性 [3] - 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市场交易需求 可能形成对白银价格波动的主要源泉 白银常被视为寻求弹性的投资工具 [10]
有色及贵金属周报合集-20250615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15 12:31
国泰君安期货·有色及贵金属 周报合集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有色及贵金属团队 王 蓉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02529 wangrong2@gtht.com 季先飞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2691 jixianfei@gtht.com 莫骁雄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9413 moxiaoxiong@gtht.com 刘雨萱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20476 liuyuxuan@gtht.com 王宗源 (联系人)从业资格号:F03142619 wangzongyuan@gtht.com 2025年06月15日 Guotai Junan Futures all rights reserved, please do not reprint 1 CONTENTS 01 黄金:地缘政治主导金价 白银:金银比重新回升 07 锡:价格修复,供给再出扰动 Special report on Guotai Junan Futures 2 2 02 03 铜:基本面现实海外偏强,但宏观存不确定性,价格持续震荡 铝:本周走势偏强,现实仍不弱,且交易因素助推 氧化铝:短期横盘,波动收敛,重心略小幅下移 04 铸造 ...
白银帝国崛起
搜狐财经· 2025-06-13 06:59
被低估的避险资产 - 白银长期处于黄金的"配角"地位,价格仅为黄金的百分之一,但2025年以来涨幅超20%,成为投资者寻求更高潜在回报的第二选择 [1] - 2025年第二周沪银主力合约创8855元/千克历史纪录,国际白银期货飙升至37.03美元/盎司,为2012年3月以来新高,年内涨幅超23% [2] - 白银市场规模远小于黄金,资金流入时价格波动更大,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后白银涨幅远超黄金 [2] 新能源核心金属 - 工业应用占白银总需求的50%以上,2025年预计升至56%创历史新高,光伏产业是重要驱动力 [4] - 2025年全球光伏将拉动6.6万吨白银需求,2030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较2023年增长近三倍 [4] - 电动汽车白银用量为25-50克/辆,远高于燃油车的1-2克,5G通信和AI等新兴技术也增加白银消耗 [4][5] 供需格局 - 全球白银矿产产量增长缓慢,主要银矿品位逐年下降,新矿开发周期长,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供给 [5] - 白银回收率较低,尤其电子产品中大量白银未被有效回收,2025年预计出现1.176亿盎司短缺 [5] - 白银工业库存持续下降,供需紧平衡预期进一步推涨价格 [5] 价格走势展望 - 2025年全球经济处于"滞胀"风险加剧时期,有利于贵金属表现,白银下半年可能继续走高 [6] - COMEX白银期货突破30美元/盎司关键阻力位,下一目标指向2011年历史高点49美元 [6] - 金银比维持在90左右,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的60,白银存在补涨机会 [6] 资金流向 - 机构投资者对白银配置比例仍低,全球最大白银ETF持仓量显著增加但相比黄金ETF仍有巨大差距 [7] -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沉淀资金是白银的2.38倍,更多机构配置可能推动白银价格大幅上涨 [7] - 白银金融属性和工业需求共同驱动,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备独特投资价值 [7] 行业地位 - 沪银市场资金沉淀量从年初180亿元飙升至390亿元实现翻番,仅次于沪金930亿元和沪铜403亿元 [3] - 白银与黄金、铜并称三大货币金属,在全球货币体系重塑和新能源革命背景下价值凸显 [8] - 白银兼具金融避险属性和工业需求属性,崛起时间可能拉长 [8]
研客专栏 | 贵金属上涨对有色板块价格中枢的影响
对冲研投· 2025-06-12 13:08
金属市场走势分化 - 2025年初以来金属市场走势明显分化,黄金受美元走弱及避险情绪影响持续拉涨,白银呈现补涨态势,铜铝等有色品种价格保持韧性 [3][18] - 国内定价的新能源品种及黑色板块重心下移,跌幅超过10% [3][18] 金铜比分析 - 金铜比是衡量黄金与铜相对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全球经济周期、通胀预期及风险偏好变化,黄金代表避险资产,铜代表风险资产 [5][18] - 历史数据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期间金铜比大幅上升,2021年经济复苏时金铜比下降,2025年受关税影响黄金走势强于铜 [5][18] - 经济向好预期易引发金铜比收敛 [5][18] 金银比分析 - 金银比直接反映两种贵金属相对强弱关系,黄金金融属性强,白银约50%用于工业用途,与经济周期正相关 [6][19] - 当前金银比达到90以上,白银相对黄金仍被低估 [7][19] 有色铜资产表现 - 2021年至今有色铜资产年度均价持续走高,2025年至今铜均价维持在77000元/吨以上 [9][19] - 近几年铜铝库存维持相对低位,反映出有色基本面较强,价格呈现较强韧性 [13][19] 总结 - 近几年黄金持续拉涨对有色价格中枢形成支撑 [19] - 当前金银比达到90以上,白银相对黄金仍被低估 [7][19]
研客专栏 | 贵金属上涨对有色板块价格中枢的影响
对冲研投· 2025-06-12 13:08
金属市场走势分化 - 2025年初以来金属市场走势明显分化,黄金受美元走弱及避险情绪影响持续拉涨,白银呈现补涨态势,铜铝等有色品种价格保持韧性 [1][5][19] - 国内定价的新能源品种及黑色板块重心下移,跌幅超过10% [1][5][19] 金铜比与金银比分析 - 金铜比是衡量黄金与铜相对价值的重要指标,反映市场对全球经济周期、通胀预期及风险偏好变化,黄金代表避险资产,铜代表风险资产 [7][19][20] - 2008年金融危机金铜比飙升至历史高位(铜暴跌,黄金抗跌),2020年疫情金铜比大幅上升(经济停滞,铜需求骤降) [7][20] - 2021年经济复苏引发金铜比下降(铜价强于黄金),2025年全球经济受关税影响,黄金走势强于铜 [7][20][21] - 金银比是贵金属市场最重要的相对价值指标之一,直接反映两种贵金属相对强弱关系,当前金银比达到90以上,白银相对黄金仍被低估 [9][21][22] 有色铜资产表现 - 2021年至今有色铜资产年度均价持续走高,2025年至今铜均价维持在77000元/吨以上 [2][10][22] - 近几年铜铝库存维持相对低位,反应出有色基本面较强,价格呈现出较强韧性 [2][14][22] 总结 - 近几年黄金持续拉涨对有色价格中枢形成支撑 [3][22] - 白银相对黄金仍被低估,金银比达到90以上 [3][21][22]
洪灏: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紧张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2025-06-12 07: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中国科技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香港金融市场、香港房地产行业、稳定币行业、白银行业 公司: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但提到一个香港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再融资,以及一个今年全世界最大 IPO 的新能源公司 [9][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税与贸易 - 观点:关税最差时间点已过,未来关税对市场干扰小于 4 月 [1][2] - 论据:解放日那周美股和港股触底后修复,特朗普提出的关税大战不能改变全球贸易平衡,且当前谈判与关税关系不大 [1] 中国经济与行业 - 观点:中国消费者和房地产行业更需帮助 [2] - 论据:未明确提及具体论据 香港金融市场 - 观点:香港市场流动性充沛,吸引投资者 [4][5][6] - 论据:HKMA 的基础货币 M0 涨到疫情最高峰的约三分之二,利率合约年化无风险收益可达四五个点,资金大量涌入使港元汇率在强方和弱方间波动,显示市场流动性旺盛 [4][5] - 观点:HKMA 无需过多市场干预 [4] - 论据:Paul 认为这是市场行为 [4] 香港房地产市场 - 观点:今年香港房价有望企稳反弹 [9][17][19] - 论据:利率下降减轻购房负担,房价下跌使住房可负担性优于 4 年前,内地优才和高才政策推动房价,租金收入租售比高于房贷利率,资本市场新贵可能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 [17][19] 稳定币行业 - 观点:稳定币对跨境支付有很大便利,但不能解决美债问题 [10][11][12] - 论据:稳定币交易量大,交易速度快,背后有安全资产作为抵押品;美债存量达 37 万亿美元,美国政府每年支付美债利息超 1 万亿美元,占 GDP 接近 7%,面临现金流问题 [10][12] 白银行业 - 观点:白银行情已启动,将创历史新高 [14][15] - 论据:白银已突破 37,技术图形胜率高,美元和美债不靠谱,金银比回到历史最高点,白银相对被严重低估,未来白银产量缩小,新能源车崛起需要大量白银 [14][15][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HKMA 的基础货币 M0 涨到疫情最高峰时的约三分之二,显示市场流动性大幅增加 [5] - 美国政府每年支付美债利息超 1 万亿美元,占 GDP 接近 7%,面临严重的现金流问题 [12] - 金银比回到历史最高点,相对用黄金定价的白银被严重低估 [15]
白银:工业属性渐显,静待价值重估
平安证券· 2025-06-12 02: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供给端供应刚性逐步凸显,成本中枢趋势抬升,全球白银2016 - 2024年供应总量CAGR达 - 0.5%,2018 - 2024年全球白银平均现金成本CAGR达14.6% [2] - 需求端工业需求增长持续,短缺格局或仍延续,2024年全球白银工业需求占比约58.5%,同比增长3.6%,预计2025年全球白银仍呈短缺格局 [2] - 银价方面工业属性助推白银补涨,金银比或逐步收敛,当前白银基本面及货币环境有望对银价上涨形成共振驱动 [2] - 投资建议关注兴业银锡、盛达资源,全球白银供需仍呈缺口,价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给:供应刚性逐步凸显,成本中枢趋势抬升 - 全球白银供给总量相对平稳,2016 - 2024年供应总量CAGR达 - 0.5%,2024年供给总量约3.16万吨,同比增加1.7%,矿产银占比达80.8% [9] - 伴生产量占比高,2024年全球矿产银总供给中伴生矿产量占比约72.2%,铅锌矿为主要伴生矿种 [15] - 供给结构决定白银供给对银价正相关性较弱,银价较难对白银产量形成正向驱动 [20] - 近年来白银成本中枢趋势抬升,2018 - 2024年全球白银平均现金成本CAGR达14.6%,维持成本CAGR达6.8%,亚洲及大洋洲成本优势显著 [24] - 2024年副产品收益为生产成本变动核心因素,矿产银开采全维持成本同比下降13%,至14.58美元/盎司 [25] 需求:工业需求增长持续,短缺格局或仍延续 - 需求规模抬升后近年边际下降,2024年全球白银总需求下降2.9%至3.62万吨,工业需求占比约58.5%,为主要下游需求领域 [33] - 工业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3.6%,光伏需求为第一大增长极,2024年光伏领域白银需求占工业需求达29% [34] - 光伏领域需求增速放缓,但受益于装机规模增长和组件结构优化,光伏用银预计仍有韧性 [38] - 珠宝加工需求或维持相对平稳,2024年需求规模达6491吨,同比增长2.8%,南亚地区为主要需求部分 [46] - 预计2025年全球白银仍呈短缺格局,短缺幅度较2024年收敛,约达3660吨,缺口占预计需求比重达10.2% [47] - 预计全球库存中枢仍将趋势下移,LBMA库存带动全球白银库存阶梯式去库 [53] 银价:工业属性助推白银补涨,金银比或逐步收敛 - 白银兼具货币与工业属性,历次集中上涨行情中货币属性驱动为美元信用松动和通胀走高,工业属性驱动为工业需求强劲 [56] - 金银比修复本质是白银工业属性的表达,2000年以来有四段趋势性修复行情,始于经济走弱后,伴随宽松政策和经济回升 [59][62][68] - 当前处于相对高位的金银比,后续有望在宽松环境及工业需求提振下实现趋势性收敛 [73] - 金银比收敛或由白银补涨完成,供给刚性,工业需求弹性有望释放,白银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7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兴业银锡、盛达资源,全球白银供需仍呈缺口,价格中枢有望逐步抬升,兴业银锡白银资源优势显著,盛达资源成长空间可期 [80]
白银:工业属性渐显,静待价值重估
平安证券· 2025-06-12 02: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有色金属强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银供应刚性凸显,成本中枢抬升,工业需求增长,短缺格局或延续,工业属性助推银价补涨,金银比有望收敛,建议关注兴业银锡、盛达资源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供给:供应刚性逐步凸显,成本中枢趋势抬升 - 全球白银供给总量相对平稳,2016 - 2024年供应总量CAGR达 - 0.5%,2024年供给总量约3.16万吨,同比增加1.7%,矿产银占比80.8% [8] - 2024年全球矿产银总供给中伴生矿产量占比约72.2%,铅锌矿伴生白银产量占比最高,原生银矿产量呈边际下滑趋势 [14] - 白银供给对银价正相关性较弱,银价走高难刺激产量增量释放,白银供给影响因素相对外生 [19] - 2018 - 2024年全球白银平均现金成本CAGR达14.6%,维持成本CAGR达6.8%,亚洲及大洋洲生产成本优势显著 [23] - 2024年矿产银开采全维持成本下降13%,至14.58美元/盎司,成本下降受副产品价格、产量及通胀影响,金属价格上涨使特许权使用费增加抵消部分收益 [24] 需求:工业需求增长持续,短缺格局或仍延续 - 2020年后白银需求中枢抬升,2024年总需求下降2.9%至3.62万吨,工业需求占比约58.5%,电力电子占总需求约40%,珠宝占比18%,实物投资需求占比约16% [32] - 2024年白银工业需求同比增长3.6%,光伏需求为工业需求第一大增长极,新能源汽车等终端需求也提振工业需求 [33] - 光伏银浆单耗下降,但新增装机规模和组件结构优化使光伏用银有韧性,202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预计达930GW,2024 - 2029年CAGR达9.3% [37] - 2024年珠宝加工需求规模达6491吨,同比增长2.8%,南亚为主要需求地区,中长期需求预计相对平稳 [46] - 预计2025年全球白银仍短缺,缺口约3660吨,占预计需求比重10.2%,供给增1.5%,需求降1.4% [47] - 近年来全球白银库存中枢下移,LBMA库存占主要部分,2021年底至2025年4月从3.61万吨降至2.29万吨,预计库存中枢仍将下移 [53] 银价:工业属性助推白银补涨,金银比或逐步收敛 - 白银兼具货币和工业属性,历次集中上涨行情中,货币属性驱动为美元信用松动和海外货币宽松通胀走高,工业属性驱动为工业需求强劲 [56] - 金银比走高由黄金带动,修复由白银补涨带动,2000年以来有四段趋势性修复行情,分别在2003 - 2006、2009 - 2011、2016、2020 - 2021 [59][64][67] - 金银比收敛始于黄金货币属性极致定价后,伴随宽松政策、经济回升和风险偏好修复,终点对应宽松周期结束或经济增长走弱 [68] - 当前金银比处于高位,宽松背景和工业需求提振有望使其趋势性收敛,国内货币政策宽松,海外通胀干扰下美联储或难结束降息,欧央行处于降息通道 [73] - 供给刚性,工业需求弹性有望释放,金银比收敛或由白银补涨完成,当前基本面和货币环境共振驱动银价上涨 [76] 投资建议 - 白银供给弹性难寻,国内政策发力和高端制造业升级释放需求弹性,海外制造业重建和宽松周期打开需求增速空间,建议关注兴业银锡、盛达资源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