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

搜索文档
行业首发!广域铭岛超级智能体重构制造全流程:开启AI原生企业时代
江南时报· 2025-07-25 07:21
工业智能化发展 - 工业智能化与国家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同频共振 [1] - 大模型技术爆发为工业深度智能化带来历史性机遇 [1] - 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与全球治理的最新实践 [1] 广域铭岛的技术与产品 - 广域铭岛携"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1] - 公司推动AI深度融入工业制造核心环节,从局部优化迈向全链路质变 [1] - 工业AI落地面临挑战,包括私有化数据获取难、工艺知识与AI技术割裂 [1] 工业AI落地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制造企业对AI有迫切需求,但Chat类产品与业务流程脱节,难以融入每个环节 [2] - 大模型缺乏工业现场感知能力和工艺机理理解,无法带来实质改变 [2] - 工业AI落地需调整工艺模型、适配生产场景、构建知识库,技术门槛高 [2] - 稳健的平台底座是关键,需数据治理、知识体系构建等底层基础设施支撑 [2]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的核心能力 - 平台面向智能制造全栈领域,提供从AI基础设施搭建到智能体落地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6] - 三大核心能力:工业数据标准化、闭环知识封装与还原、"量体裁衣"式智能体开发 [7] - 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孕育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 [7] 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的应用效果 - 超级智能体覆盖企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业务场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 [8] - 排产智能体1-2分钟推荐最优约束组合,1小时内完成最优计划发送 [8] - 仓储智能体减少缺件导致的计划调整次数50%以上,风险件及时交付率提升至95%以上 [8] - 突发供应链中断时,12类智能体5分钟内协同生成应急方案并验证可行性 [10] - 某整车厂排产时间从6小时压缩到1小时,每月节省约60小时 [10] AI原生企业的定义与实践 - AI原生企业是"AI+企业"的深度融合,需理解业务流程并构建新生产力 [12] - 广域铭岛从具体岗位、流程、场景出发,训练能真正上岗的数字员工 [12] - 已赋能汽车、新能源电池、有色金属等行业,驱动全链路智能化升级 [12] 广域铭岛的行业影响 - 公司已赋能超过60家企业,积累大量真实场景实践 [13] - 为既有能力注入AI引擎,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数智化变革 [13] - "Geega工业AI应用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是技术里程碑,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14]
工业AI+“出海”重塑“中国制造”竞争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23:23
中国制造业出海与AI融合趋势 - 在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中国制造企业中77.9%已有或正在规划海外业务,54%正探索将AI融入"研产供销服"全流程 [1] - 工业AI与出海战略共同驱动全球制造业版图变革,IDC将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划分为产品(1.0)、供应链(2.0)、品牌服务(3.0)三阶段 [1][2] 出海1.0产品阶段 - 企业将出海作为业务增长新引擎,但需依赖云平台提供的合规解决方案(数据保护/隐私/行业合规)保障增长 [1] - 数字化工具需覆盖渠道投放、线索管理、客户转换、物流协作及售后等全链条 [1] 出海2.0供应链阶段 - 42%制造企业认为品质保证是建立海外品牌信任的关键,AI视觉质检方案已成熟应用 [2] - 大模型技术推动通用模型替代多个小模型,实现效率/成本/质量的"不可能三角"平衡 [2] 出海3.0品牌服务阶段 - 全球一体化创新平台通过正反向数字主线实现多地协同与本地化设计,建立敏捷产品开发模式 [2] - 产品/流程两类数字主线贯通助力企业结合区域市场特点 [2] AI+工业软件发展前景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阿里千问/华为盘古/百度文心)开源降低AI开发门槛,加速工业渗透 [2] - 2024-2029年中国AI+工业软件市场CAGR达41.4%,远超传统工业软件(19.3%),渗透率将从9%升至22% [2] - 工业AI不会完全替代传统软件,后者仍占80%市场份额并作为AI应用基础设施 [3]
赛意信息张成康:深化全栈自主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23 21:00
公司动态 - 赛意信息全球研发中心在佛山市顺德区奠基 占地11 72亩 规划总建筑面积达3 69万平方米 总投资3 3亿元 建设周期30个月 [1] - 研发中心将聚焦工业AI与前沿技术底座 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 核心工业软件产品研发等方向 打造数智化领域标杆研发中心 [2] - 公司计划在研发中心组建博士后基地及工作站 引育全球顶尖人才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2] - 研发中心承载公司"业务布局全球 产品服务全球 汇聚全球英才"的战略雄心 将统筹全球业务 加速产品迭代 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2] 公司业务 - 公司是领先的企业数智化转型综合服务商 构建覆盖23个重点行业 11条核心业务线的全场景产品矩阵 [1] - 在高科技电子 家电 光伏领域MES市场份额连续两年稳居行业第一 [1] - 自主研发的谷神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信部"双跨"平台认定 成为国产工业软件自主化进程标杆 [1] - 公司推出PCB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在胜宏科技等头部企业落地应用取得初步成绩 [2] 行业前景 - 工业软件市场空间广阔 国家发改委将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2] - 国内工业软件在部分领域市场占比较低 基础端相对欧美国家还需时间打磨 但中国制造业应用场景更丰富 [3] - 工业软件领域竞争加剧 众多大型企业数科公司进军此赛道 但市场空间足够容纳多方参与者 [3] 公司战略 - 公司将持续深化"算力+模型+AI工具链+制造AI积木应用"全栈自主体系 提供全业务链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 [1][4] - 以研发中心为依托 助力中国智造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 在全球竞争中抢占数智化转型先机 [4] - 目标不仅推动中国制造业世界领先 还要让中国软件引领世界水平 [4]
投资6310亿欧元!“为德国制造”倡议发布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3:58
投资计划概况 - 德国61家企业联合发起"为德国制造"投资计划 目标到2028年投资最高达6310亿欧元 投资范围包括计划投资 新增投资 研发支出和国际投资者承诺 [1] - 参与企业包括宝马 奔驰 大众 安联 空客 英伟达等知名企业 预计后续将有更多支持者加入 [1] - 该计划是德国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投资计划之一 由德意志银行CEO 西门子CEO等商界领袖联合发起 [2] 战略目标与意义 - 企业希望通过投资行动发出强烈信号 表明德国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旨在提振各界对德国经济的信心 [2] - 投资计划不仅为了动员资金 更希望通过实际行动扭转社会情绪 传递德国向前发展的积极信号 [2][3] - 最终总投资额可能高于当前公布的6310亿欧元数字 体现企业对德国作为商业驻地的信心 [2] 行业投资方向 - 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工业AI 微电子 生物技术 制药 量子计算和高端化学品等前沿科技领域 [4] - 西门子公司正在开发工业基础模型以提升生产效率 政府需要支持企业投资并吸引人才 [4] - 企业希望在工业AI等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维持德国在出口方面的竞争优势 [4] 政企合作机制 - 企业联盟寻求与政府建立持续 有建设性的合作关系 共同在数字化 资本市场 能源和劳动力市场等领域制定解决方案 [3] - 该倡议掀开了政商合作新篇章 需要政府大胆改革与企业积极投资的双向协作来激发经济活力 [2][3] - 企业认可新政府推出的多项举措 希望通过合作助力德国和欧洲实现经济增长 [3] 经济发展预期 - 企业目标在三年内使德国经济增长率稳定在2%以上 实现投资项目落地 信心恢复和消费增加 [4] - 计划旨在扭转资本外流趋势 使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工业和增长引擎 [3][4] - 企业认为新技术应被视为发展机遇 而非挑战 强调通过投资应对结构性挑战如高能源价格问题 [3][4]
英伟达250529
2025-07-16 06: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NVIDIA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数据中心业务** - **营收增长**:数据中心营收达390亿美元,同比增长73%,主要得益于AI工作负载向推理的强劲转变以及AI工厂建设的推动[2]。 - **产品表现**:Blackwell推动数据中心营收增长,本季度贡献近70%的计算收入,从Hopper的过渡基本完成;GB200 NBL实现架构变革,制造良率显著提高,机架出货量强劲[3]。 - **市场需求**:推理需求急剧增长,如Microsoft在Q1处理超100万亿个token,同比增长五倍;推理服务初创公司使用B200使token生成率和收入大幅提升[4]。 - **产品路线图**:GB300系统本月开始在主要CSP抽样,预计本季度晚些时候投入生产;公司致力于年度产品节奏,路线图延伸至2028年[3]。 2. **中国市场影响** - **出口管制**:4月9日美国政府对H20实施新出口管制,无宽限期处理库存;Q1确认46亿美元H20收入,同时因库存减记和采购义务确认45亿美元费用,无法发货25亿美元收入[2]。 - **市场规模**:预计中国AI加速器市场未来将增长至近500亿美元,失去该市场将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有利于竞争对手[2]。 3. **游戏和AI PC业务** - **营收情况**:游戏营收创纪录达38亿美元,环比增长48%,同比增长42%;AI推动PC和游戏变革,GeForce用户基数达1亿[8]。 - **产品推出**:本季度推出支持Microsoft Copilot Plus的AI PC笔记本电脑;GeForce RTX 5060和5060 Ti桌面和笔记本电脑上市;Nintendo Switch 2采用NVIDIA技术提升游戏性能[8][9]。 4. **专业可视化业务** - **营收表现**:营收5.09亿美元,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9%;关税相关不确定性暂时影响Q1系统,预计Q2营收将恢复增长[9]。 - **产品创新**:DGX Spark和DGX Station将AI超级计算机功能集成到桌面,分别提供高达1 petaflop和20 petaflop的AI计算能力;Omniverse与领先软件平台集成加深,在工业运营中应用广泛[9]。 5. **汽车业务** - **营收情况**:营收5.67亿美元,环比下降1%,同比增长72%,增长得益于自动驾驶业务的增长和强劲的终端需求[10]。 - **合作项目**:与GM合作构建下一代车辆、工厂和机器人;为Mercedes - Benz提供全栈解决方案;推出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基础模型Isaac Group N1和Cosmo World Foundation models[10]。 6. **网络业务** - **营收增长**:Q1网络业务营收环比增长64%至50亿美元,客户利用平台扩展AI工厂工作负载[6]。 - **产品优势**:NVLink Compute Fabric第五代带宽是PCIe Gen5的14倍,Q1出货量超10亿美元;Spectrum X营收年化超80亿美元,本季度新增Google Cloud和Meta客户;推出的Spectrum X和Quantum X硅光子交换机提升AI工厂扩展能力[7]。 7. **财务展望** - **营收预期**:第二季度总营收预计为450亿美元,上下浮动2%,各平台预计实现适度环比增长;数据中心业务中,Blackwell的持续增长将部分抵消中国市场营收下降[11]。 - **利润率**:GAAP和非GAAP毛利率预计分别为71.8%和72%,上下浮动50个基点;预计Blackwell盈利能力提升将推动毛利率适度环比改善[11]。 - **费用**:GAAP和非GAAP运营费用预计分别约为57亿美元和40亿美元;预计2026财年全年运营费用增长处于30%左右[11]。 - **其他**:GAAP和非GAAP其他收入和费用预计约为4.5亿美元;GAAP和非GAAP税率预计为16.5%,上下浮动1%[1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出口管制影响**:出口管制促使中国创新和规模发展,屏蔽中国芯片制造商与美国竞争会削弱美国地位;公司虽在探索有限竞争方式,但Hopper已无法在中国市场使用[13]。 2. **开源AI价值**:中国的DeepSeek和QN等开源AI模型在全球获得关注,推理AI推动推理需求激增;美国平台应支持与全球开发者合作,确保成为开源AI首选平台[14]。 3. **美国本土制造**:TSMC、Spill和Amcor等在亚利桑那州投资建设工厂,公司与Foxconn、Wistron合作在美国建设AI超级计算机工厂;公司为鼓励投资做出长期采购承诺[14][15]。 4. **AI扩散规则**:特朗普总统撤销AI扩散规则,提出新政策促进美国AI技术与可信伙伴合作;宣布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的AI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 5. **推理业务需求**:Grace Blackwell NVLink 72是推理AI的理想引擎,与Hopper相比,速度和吞吐量提高约40倍,可降低成本并提高响应质量[17]。 6. **企业AI发展**:企业AI准备起飞,RTX Pro企业AI服务器可运行企业和AI应用;企业IT包括计算、存储和网络,公司将三者整合推向市场[25]。 7. **工业AI机遇**:全球制造业回流和新工厂建设为Omniverse、AI和机器人技术带来机遇,每个工厂都将配备AI工厂[26]。 8. **网络平台优势**:公司有NVLink、SpectrumX、InfiniBand和Bluefield四个网络平台,Spectrum X提高以太网在集群中的利用率,从50%提升到85% - 90%[27][28]。
赛意信息全球研发中心奠基:汇聚全球英才 助力中国工业软件走向世界
广州日报· 2025-07-09 11:43
公司战略布局 - 赛意信息举办全球研发中心奠基仪式,标志着公司在深化产品研发、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布局全球化战略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2] - 全球研发中心承载"业务布局全球、产品服务全球、汇聚全球英才"的战略雄心,建成后将统筹全球业务、加速产品迭代、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2] - 公司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超过1000位研发人员,提升工业软件水平,致力于研发属于中国的、能走向世界的软件 [3] 研发中心规划 - 全球研发中心占地11.7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达3.69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亿元 [4] - 设计理念植入开普勒曲线概念,打造象征无限链接与科技未来的"赛意未来PARK" [4] - 中心将聚焦工业AI与前沿技术底座、工业互联网平台研发、核心工业软件产品研发等方向,计划组建博士后基地及工作站 [4] 工业软件发展 - 中国制造业品类齐全为工业软件发展提供丰富实践土壤,持续打磨可不断提升水平 [3] - 预计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工业软件有望逐步形成一定实力,甚至达到或超过国外水平 [3] AI技术应用 - 赛意深耕23个不同行业,积累大量行业经验,深谙新一代信息技术及AI技术发展前沿 [5] - 公司在PCB电子、家电等行业已开展AI智能体试点和共创,部分智能体投入应用并取得领先成绩 [5] - 未来将持续深化"算力+模型+AI工具链+制造AI积木应用"全栈自主体系,提供全业务链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 [5]
树根科技黄路川:民营经济迈入法治化新阶段 利好智能制造与国际化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07:34
民营经济促进法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进入法治化新阶段 尤其利好科技创新型企业 为企业提供更稳定的制度环境[1] - 该法确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破除市场壁垒 降低企业参与智能装备 工业大数据等关键领域竞标门槛[3] -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助力技术研发 强化产权保护保障科技型企业技术专利安全 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支持企业牵头国家级工业AI攻关项目[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优化未来3-5年战略规划 全力深化AI+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 凭借高质量数据资产加速推进多个大模型研发[4] - 推动新一代大模型工业智能在生产制造 销售 售后等全链条场景的智慧化变革[4] -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 公司自2019年开启海外市场开拓 已为众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提供服务 业务覆盖东南亚 欧美 中东 非洲等地区数十家跨国集团[4] 公司技术优势 - 公司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 联合三一重工打造挖掘机指数 对超百万台工程机械设备的工况进行数据分析和C端互联[3] - 挖掘机指数自2016年形成每月定期发布机制 通过海量大数据反映全国各地基建投资 进出口贸易 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的活跃态势[3] - 持续投入工业AI 数智化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 构建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方位闭环能力 在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具有推动作用[3] 业务覆盖领域 - 公司数字智能化解决方案覆盖纸业 林业 石油化工 工业园区 贸易进出口 玩具制造 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4] - 挖掘机指数描绘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数字全息图 反映基建投资 进出口贸易 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经济指标[3]
李斌:技术创新才是蔚来的底色
金融时报· 2025-07-04 09:18
技术创新 - 公司CEO强调技术创新是公司最大底色而非服务[1] - "魔方"车辆存取平台实现立体库存管理 设置6层753个车位 缩短20%工艺距离[1] - "飞地"智能装配岛采用并行制造方案 颠覆传统总装串行模式[1] - "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实现100%生产透明化 成本降低10% 效率提升10%[1] - "天探"AI检测系统3分钟完成超1000项功能检测 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1] - "天瞳"质量检验岛将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7%[1] - 工厂80%制造场景实现AI智能决策 依托自研工业AI算法与大模型技术[1] 生产运营 - 2024年安徽省内产值达598.3亿元 同比增长32.3%[1] - 提供近万个正式岗位 其中13%为高层次人才[1] - 累计新增超7000件知识产权[1] - 近3年安徽合作伙伴从60家增至143家[2] - 10家核心供应商入驻合肥产业园 形成"零公里物流"布局[2] - 近地化物流模式减少在制品库存 节约物流成本与面积[2] 行业影响 - 公司发展被视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缩影[2] - 产业链集群效应显现 带动座椅、电子等配套企业集聚[2]
打造工业AI“新基建”,“杨梅工业”平台上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3 14:38
平台发布与核心功能 - "杨梅工业"平台由北京工业软件产业创新中心自主研发,专注于工业智能体开发与部署,于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发展论坛正式发布并宣布开源 [1] - 平台核心价值在于将高校与行业专家的垂直领域知识封装为可复用的工业智能体,推动AI在工业现场的深度应用 [1] - 平台具备三大核心能力:智能体开发引擎(支持零代码方式创建工艺优化、智能排产、质量检测等场景的工业智能体)、敏捷部署与应用(适配PLC、DCS、CAD等主流工业资源)、开放产业生态构建(联合工业企业、软件商、高校及研究机构打造端到端对接生态) [1]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领域:开发工程图纸检测"纳豆"实现DWG图纸合规性自动化审查,零件智能布局APP驱动设计由经验转向智能驱动 [2] - 市政领域:开发污水智能加药"纳豆"实现加药流程精准控制,优化处理效果与成本 [2] - 化工领域: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模型框架开发算法解决燃料修正计算误差,显著降低工厂电耗 [2] 平台开放与开源 - 平台已免费开放注册,核心代码已在Github、atomgit、gitee三大开源平台发布 [2]
2025年上半年机构调研榜大揭秘,哪些个股成机构“心头好”?
华夏时报· 2025-07-01 09:31
机构调研概况 - 2025年上半年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迎来机构调研,其中1900多家仅被调研一次占比近50%,190多家被调研10次以上成为机构"心头好" [1][2] - 调研热度分化明显:1400多家被调研3次以上,690多家被调研5次以上 [2] - 安培龙、汇川技术、大族激光位列调研次数前三,分别被调研96次、67次、62次 [2] 头部被调研公司业务及财务表现 - **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与新能源产品研发,2022-2024年营收从230.08亿元增长至370.41亿元 [3] - **大族激光**:智能制造装备垂直一体化能力,同期营收从149.61亿元波动至147.71亿元 [3] - **安培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热敏传感器业务驱动营收从6.26亿元增至9.40亿元(2022-2024) [2] - **中控技术**:自动化主控设备业务,营收从66.24亿元增至91.39亿元,归母净利润突破11亿元(2024) [5] - **水晶光电**:精密薄膜光学产品,归母净利润三年增长78.8%至10.30亿元(2024) [5] - **迈瑞医疗**:全球医疗器械服务商,营收规模达367.26亿元(2024) [5] 机构调研集中度与类型 - 440多家公司吸引超百家机构调研,40家被超300家机构拜访 [4] - 汇川技术以1170家机构调研量居首,含107家证券公司、136家基金公司及外资机构 [4] - 中控技术、水晶光电、迈瑞医疗均获超600家机构调研 [4] - 立讯精密等6家公司调研机构数介于432-549家,澜起科技被调研12次 [5] 机构关注焦点与公司回应 - 机构偏好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强相关的行业,反映市场趋势 [7] - 汇川技术表示将通过多产品解决方案提升伺服系统等市场份额 [7] - 中控技术计划未来2-3年推动工业AI整合升级,研发时序大模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