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

搜索文档
CFB集团首席执行官许惟抡:消费者需求变化快、体验经济盛行、全时段多品类是当下餐饮行业三大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4 12:14
外企连锁餐饮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动态 - 2025年外企连锁餐饮品牌在中国市场可能越来越多寻找本土特许经营方 包括哈根达斯门店考虑出售 星巴克中国拟被高瓴资本收购 汉堡王中国进行战略更新和高管调整 [1] - 这一趋势背后是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在口味和需求上变化速度加快 [1] DQ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 DQ在中国市场运营超过30年 目前门店数量接近1800家 计划未来3年新增800家门店 [1] - DQ门店全面重新设计装潢的速度从原来的一年半加速至一年 以更快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 [1]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但预计未来每年仍将保持至少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 [1] - 中国餐饮行业三大趋势:消费者口味变化更快创新需求更强 体验经济和尊重城市风貌 门店需提供多品类多消费场景产品 [1] 连锁餐饮品牌的多品类战略 - DQ门店不仅售卖冰淇淋 还拓展至蛋糕、饮料、汉堡等产品 [2] - 2023年连锁茶饮咖啡品牌如奈雪的茶、Tims天好咖啡、库迪均试水轻食品类 [2]
彻底玩完了!30万家理发店倒闭后,消费者给所有时尚沙龙上了一课
搜狐财经· 2025-06-24 07:50
行业现状 - 理发店行业出现大规模倒闭潮,部分门店从预约爆满到门可罗雀,高端服务如"神龙套"降价至10元/次 [1] - 2021年全国理发店数量达1144万家,但近年倒闭超30万家,2023年注销量同比激增482%至865万家 [16][36][37] - 行业同质化严重,服务项目集中于剪发、烫发、染发,高端店与路边小店差异化不足 [18] 消费行为转变 - 消费者趋向务实,减少高价发型消费,转向10-20元快剪服务,济南某10元快剪店客流量显著高于传统店 [3][4][6] - 自助美发兴起,电商平台电动理发器(几十元)、染发膏(百元内)销量增长,短视频教程普及使家庭美发替代率提升 [10][12] - 消费频次降低,从"每月一剪"变为"半年一次",颜值焦虑减少导致需求萎缩 [31][32] 竞争格局变化 - 快剪店凭借低成本模式(无需豪华装修/资深理发师)挤压传统店生存空间,房租与人工成本仅为传统店30-50% [6][21] - 高端连锁店与快剪店形成两端挤压,中小型理发店既无品牌溢价又无价格优势 [21] - 电商渠道截流烫染业务,染发膏DIY成本仅为理发店的1/10(店内588元 vs 自购几十元) [10][30] 行业内部问题 - 技术门槛崩塌,速成班理发师(数月培训)冒充"高级发型师",服务质量差致客诉率攀升 [24][22] - 定价体系混乱,标价588元染发实际成本仅几十元,138元基础剪发引发消费者抵触 [28][30] - 预付卡套路频发,充值后服务质量下降,隐形消费(高端洗发水/护理套餐)导致客单价虚高 [34][35] 成本结构压力 - 核心成本项持续上涨:市中心月租超1万元,人工成本占营收比达40-60% [26][28] - 价格战加剧盈利困境,传统店剪发价格从30-50元降至10元档,但成本刚性导致利润率跌破5% [6][21][26] 服务定价案例 - K hair salon基础剪吹69元(会员45元),高端烫染套餐达1280元(会员768元),价差达10倍 [31] - WATERY部分项目标价380-6588元,存在显著价格模糊地带 [35] 历史数据对比 - 2013-2024年行业注册量峰值出现在2021年(1562万家),但2023年注销量创纪录(865万家) [37] - 企业存量从2013年372万家增至2024年1288万家,但净增长率从2017年291%降至2024年16% [37]
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准考证经济”带动文旅消费热
中国青年报· 2025-06-20 22:44
文旅行业"准考证经济"现象 - 高考结束后"准考证经济"正撬动2025年文旅消费热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高考结束至志愿填报前的"空档期"高中毕业生旅游预订热度同比激增137% [1] - 广州正佳文旅集团旗下多个场馆为毕业生提供门票5折优惠,通过吸引价格敏感群体实现"以量补价",同时利用年轻游客的社交分享提升品牌影响力 [1] -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十大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免门票"政策(不含二次消费),有效期至8月31日,徽黄旅游集团计划通过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创收 [1] - 河南老君山景区推出毕业生免票政策,旨在优化游客结构与长期品牌建设,适应景区消费年轻化趋势 [1] 毕业生旅游消费特征 - 高中毕业生普遍预算有限,会主动搜索整理各地景区针对准考证的优惠活动信息,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目的地 [2] - 约80%的毕业生以2-3人同行的形式出游,体现出强烈的社交需求,对整体客流的促进效应较强 [3] - 毕业生游客群体既注重性价比,又愿意为兴趣和情绪价值付费,乐于追求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 [3] - 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既有自然风光又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偏好结伴出游并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 [2][3] 景区营销策略与效果 - 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实施优惠政策后客流增速明显,高中毕业生约占新增客流的25%-30% [2] - 多地景区推出差异化优惠政策,如青海茶卡盐湖、河南隋唐洛阳城、西藏林芝风景区等对高考生免票,山东崂山风景区等对中高考生免票 [3] - 景区通过门票减免引流,依赖二次消费回补收益,需要构建"体验-产品-服务"体系来留住游客 [4] - 企业需开发适合打卡分享的场景,提升增值体验如航拍、研学等项目,推动由"吸引人"向"留住人"转变 [4] 行业发展趋势 - "准考证经济"反映出文旅市场三大趋势: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消费群体年轻化需求个性化、旅游下沉市场潜力显现 [4] - 行业更注重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吸引二次消费与建立品牌认同,05后青年偏好研学游、国潮游等个性鲜明、参与感强的旅行方式 [4] - 企业需运用AI、VR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产品,强化社交属性,契合年轻人兴趣 [4] - "准考证经济"可视为行业送给毕业生的"成人礼",有助于培养国民旅游习惯并提升年轻人素养 [4]
国家吹响减肥号角!“减重经济”能否激发万亿级消费新浪潮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9 12:45
政策与市场背景 - 2025年"体重管理年"成为全国焦点,政策引领、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共同驱动"减重经济"浪潮,涉及健康食品、健身服务、医疗干预等多个领域,孕育万亿级新兴市场[4]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15个部门推出"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将肥胖问题上升为国家公共卫生战略[4] - 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超50%,若不控制2030年将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31.8%[6] - 肥胖相关疾病每年耗费医保资金超1.3万亿元,体重管理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预防为主"减少医疗负担[6] 五大关键赛道 医疗健康 - 减肥药物和手术成为医学干预主流选择,GLP-1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成为行业明星,国内二十余家企业布局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8] - 三甲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加速扩展,营养、运动、心理多学科协作模式普及,带动健康管理机构和远程医疗平台发展[8] 智能健康设备 - 2024年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9.3%,占全球市场32%,智能设备可监测心率、血氧、热量消耗等数据并同步至手机端[9] - AI健康App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AI与智能硬件让减肥过程可视化、互动化[9] 体育消费 - 2024年全国户外运动商户数量同比增长51.86%,城市建设加速健康公园、健身步道布局[10] - 传统健身房数字化转型,Keep智能健身设备销量同比增长超40%,居家健身成为年轻人新宠[10] 健康食饮 - 低脂、低糖、高蛋白、低GI健康饮食成为新主流,代餐轻食市场精细化发展[11] - 品牌如"奈雪的茶"推出能量碗,旺旺推出健康零食品牌Fixbody,涵盖21款粗粮饼干等产品[11] 助眠经济 - 助眠枕、香薰蜡烛、助眠仪等产品热销,成为"懒系减脂"新宠,健康产业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12] 消费趋势与技术驱动 - 智能体脂秤年销量突破4000万台,用户日均使用频次达3.5次,是传统体重秤的八倍,设备能监测32项指标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16] - Keep虚拟运动场景涵盖60多种运动类型,与50多款外部硬件设备互联,小红书"减脂打卡"话题浏览量超500亿[17] - Z世代消费者重视产品外观设计和潮流属性,"国潮养生"概念兴起,健康管理升级为文化消费[18] 行业升级方向 - 体重管理从"卡路里计算"升级为"精准健康管理",科技赋能、个性化升级与体验创新催生万亿级消费新蓝海[15] - 硬件厂商竞争焦点从"卖设备"转向"做数据",科技健康管理行业通过智能硬件数据反向定制代餐食品[16]
一亿中流战略入股国内领先工业人机界面设计企业“英特费斯”,探索中国智造升级新路径
江南时报· 2025-06-18 06:52
战略投资与合作 - 一亿中流集团完成对英特费斯的战略投资,后者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工业人机界面(HMI)设计与生态建设的创意服务商 [1] - 双方将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能用"向"好用+好看"的价值跃升 [1] - 资本注入将加速英特费斯团队扩张与市场渗透,重点补强交互设计、数字孪生技术、海外运营等能力 [2] 英特费斯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英特费斯旗下"拯救HMI"平台瞄准工业人机界面设计的痛点,如"重功能轻体验"、"审美滞后"等问题 [1] - 平台采用"设计服务+生态平台"双轮驱动模式,提供定制化设计服务、标准化素材、生态建设与营销赋能等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商业模式包括"ToB定制服务+ToC素材订阅+厂商生态共建",形成"流量-设计-交付-增值"的闭环生态 [1] - 英特费斯挖掘的是制造业的体验经济市场,聚焦工业人机界面的"体验革命" [1]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6.6万亿元 [2] -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HMI市场的软件与设计服务附加值快速凸显 [2] - 工业人机界面被视为设备"人机交互最后一公里",国产化替代加速推动行业发展 [2] 资本与产业协同 - 一亿中流集团董事长刘海峰提出"顺三势借三力高维战略方法论"等思维方法论,指导企业发展 [2] - 中流资本已主导参与多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S基金及直投基金,投资覆盖企业近100家,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20亿 [2] - 合作旨在打造国内首个以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为中心的工业人机界面展示中心,推动工业设计成为产业链的"超级接口" [3]
6月17日晚8点京东618最后28小时!进口大牌1元抢 国际大牌真5折
中金在线· 2025-06-18 03:22
京东线下跨境体验店开业 - 京东华北地区首家线下跨境体验店在北京双井京东MALL正式亮相,打造"不出国门购全球"的全新消费场景 [1] - 该店依托京东MALL约5万平方米沉浸式购物空间的区位优势,与富士instax博物馆、创业柜台复刻区、AI科技体验区等创新业态共同构成数字经济新地标 [1] - 店内汇集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全球50余国上万种热门商品,涵盖美妆个护、腕表配饰、母婴保健等品类 [3] 商业模式与服务特色 - 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打通从国际品牌直采、保税仓备货、海关申报到门店体验的全链路服务 [3] - 消费者可现场试用戴森吹风机、欧莱雅护肤套装等国际爆品,并在京东全球购线上下单,享受直发到家、正品溯源保障的一站式服务 [3] - 实现"线下种草、线上优惠、正品直达"的跨境购物闭环 [3] 开业活动与促销 - 开业期间推出"进口大牌1元抢"活动,任天堂Switch2、佳能相机等硬核单品限量秒杀 [5] - 松下、AGF、不二家等国际大牌在晚八点开启"真五折"价格直降 [5] - 全场跨境商品消费每满200减30元,满1000元可返100元优惠券 [5] - 京东618期间全球大牌满300减50,还有满300-60PLUS专享券 [5] 科技与体验创新 - 26款形态各异的机器人组成"赛博天团"表演后空翻与人机对弈 [3] - AI体验区可定制AI风格照片、体验智能翻译眼镜 [3] - 展区1:1复刻京东1998年中关村创业柜台,展示"从三尺柜台到科技商城"的蜕变 [3] - 联动京东校园之星电竞大赛总决赛、萌宠市集等主题活动,吸引年轻用户参观打卡 [3]
南京的商场,太好逛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02:41
空间之变 - 商业载体通过场景创新吸引客流,如金陵中环的《红楼回响》数字长卷和"时空列车"创意连廊成为打卡热点 [4][10] - 德基广场通过艺术装置、空中花园和德基艺术博物馆等场景升级,吸引游客参观打卡而非单纯购物 [6][8] - 玄武花园城以生态科普点为特色,打造"生命树"、楼顶花园和智能天文台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12] 内容之变 - 南京商业综合体注重首店经济,德基广场去年引入约50家首店,金陵中环以30%南京首店和超50家首发品牌吸引客流 [15][18] - 商业载体结合本地文化打造IP,如金陵长乐坊将打造沉浸式大明文化空间,融入"金陵四十八景"元素 [19] - 社区商业如紫金·钟爱里和瑞金里REPARK通过开放式场景和潮流感设计吸引年轻消费者 [23] 运营之变 - 南京入选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推动商业向融合型、时尚型、主题型方向升级 [24] - 商业载体注重"产商融合",如南京金陵天地将科技潮流与在地文化结合,打造区域新地标 [27] - 社区商业通过"小而美"的特色场景重新定义城市消费毛细血管,如三十四标商业街区等 [21][23]
1元门票带动8元酒旅消费,从“苏超”出圈看文旅跨界新范式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09:12
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行业趋势观察 - 南方都市报聚焦九大热门赛道包括颜值经济、运动户外、食品康养、智能消电、宠物经济、体验经济、兴趣消费、跨境出海、消费科技 [2] - 体验经济成为炙手可热赛道 以文旅消费为代表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为一家老店打卡一条街"等沉浸式消费成为新场景、新增量 [2]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吸引超18万名观众 带动主场城市周末游热度攀升 [2] 体育+文旅跨界联动 - "体育+文旅"构建沉浸式体验拉动消费 源于年轻人追捧个性化、多元化、体验导向型旅游 [3] - 旅游业突破单一业态发展模式 形成"旅游+百业"双向融合新格局 [3] - 旅游供给侧从传统单一功能供给转向挖掘新技术、新场景联动各产业 与游客产生深度情感共鸣 [3]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 - 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579.54亿元 大型演唱会贡献超四成增量 [4] - 1元音乐节门票带动举办城市7-8元综合消费 包括酒店、餐饮、购物等 [4] - 周杰伦三亚巡演吸引超15万人次 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 [4] - 五一各地超百场演唱会、音乐节拉动美团举办地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4] 年轻人体验消费特征 - 75.02%受访青年每年至少观看一次演出 74.79%认为演出市场繁荣源于文娱消费升级 [5] - 79.40%受访者认为演出带来情绪价值 治愈心灵 [5] - 95后占据演唱会人群65% 单次观演可触发4~5次社交传播 [5] 旅游平台业绩拉动 - 携程一季度音乐节、主题游等活动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400% [6] - 音乐表演产业"一业带百业"效应明显 是服务消费市场热点和经济增长新动力 [6] 酒店民宿转型体验空间 - 途家民宿近八成用户优先预订有附加特色体验项目民宿 相关标签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90%~170% [8] - 爱彼迎85%中国受访者曾因某项体验或活动专门前往某地旅行 [8] - 锦江酒店"酒+票"打包产品西安场预订人数超原定观众人数70% [9] 低空+文旅新范式 - 五一假期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 [12] - 广东韶关、湖南郴州联合开发直升机观光、热气球体验等低空旅游项目 [12] - 美团3月"低空旅游"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460% [13] - 成都1-4月低空文旅飞行达4.5万余架次 同比增长18.1% [13] AI机器人丰富旅游体验 - 泰山景区外骨骼智能助力设备日均租赁率达100% 每台设备平均周转率约150% [15] - 武夷山景区外骨骼装备单次租赁4小时100元 可降低登山疲劳度40%以上 [16] - 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2024年规模18亿美元 预计2030年突破1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28% [18]
多地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多点发力繁荣文旅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6-13 16:13
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 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旨在优化文旅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和业态,丰富票根经济联动消费 [1] - 支持开展"跟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活动,办好湾区音乐汇、广州艺术季等文旅活动 [1] - 落实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提升通关便利化服务,为国际中转游客提供免费广州一日游服务 [1] -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扩围拓品",推广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扩大外卡POS机覆盖率 [1] - 推动市内免税店尽快开业,争取开设更多口岸免税店 [1] 文旅消费升级与政策导向 - 扩大入境消费可以驱动文旅消费升级,离境退税、免税店布局应与核心景区等文旅资源绑定 [2] - 文旅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战略性地位,具有强大的产业关联性和经济乘数效应 [3] - 随着Z时代成为消费主力军,文旅消费"悦己"特点愈发凸显,产品和服务走向微观感知 [3] - 各地提振消费方案涉及文旅领域,如承德市推出"文旅+体育""文旅+农业"等多业态融合精品旅游线路 [2] - 上海市推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福建省打造"跟着高铁游福建""跟着赛事去旅行"等特色品牌 [2] 文旅消费发展趋势 - 优化文旅消费供给需要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通过科技赋能、挖掘地方文化IP打造差异化产品 [4] - 扩大入境消费强调便利化政策与服务升级,推动"文化+高端消费"融合 [4] - 深化文旅融合倡导"文旅+"跨界模式,结合区域特色实现生态协同 [4] - 以文化为内核、以科技为驱动、以服务为纽带,构建"商旅文体健"一体化生态 [4]
景区“一锤子买卖”如何破局?
消费日报网· 2025-06-13 02:34
景区商业模式转型 - 龙潭大峡谷通过1元冰棍和2.5元黄瓜等平价策略实现逆袭,展示消费平价策略下景区的破局之道 [1] - 国内景区普遍依赖高溢价二次消费维持运营,商品平均溢价率达三至五倍,商业模式呈现畸形发展 [1] - 游客评价要素中消费性价比权重超过景观独特性,体验型消费占比提升至65% [1] 平价策略的市场效果 - 抖音话题"景区1元冰棍良心价"累计播放量达4.2亿次,相关视频播放量超3亿次,用户自发传播占主导 [2] - 2023年重启运营后游客量同比增长327%,商品销售额提升40%,复游率达38%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 - 平价策略并非单纯让利,而是通过保障基本体验实现人气与收入双增长 [2] 体验经济创新实践 - 景区开发"龙潭秘境"沉浸式剧场、地质研学营、峡谷康养中心等创新业态,构建文旅融合场景矩阵 [3] - 联合周边村镇举办乡村振兴市集,形成政府、企业、居民的生态共同体 [3] - 从门票经济转向体验经济,核心是提升服务质量与游客满意度而非依赖商品溢价 [3] 行业转型路径启示 - 传统景区需转变营收模式,将山水景观与文化活动结合创造记忆点 [3] - 通过服务升级和特色体验实现引流-留存-转化闭环,复游率和消费频次显著提升 [1][3] - 硬件开发受限背景下,软件层面的场景创新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