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精准防控重点领域风险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18:29
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 -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落实"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防利益输送和财务造假 [1] - 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畅通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循环 [1] - 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和科技监管能力 [1] 风险防控与开放 - 统筹化解房企债券违约风险,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1] - 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1] -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完善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布局,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拓展跨境合作 [1] 监管机构自身建设 -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巩固中央巡视整改成效,强化政治意识和担当 [2] - 深化作风建设,整治重点问题,完善"过紧日子"制度,改进监管服务,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2] - 推进反腐败工作,深化证券发行审核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堵塞漏洞,加强公权力监督 [2] -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励担当作为,锻造"三个过硬"监管铁军 [2]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
东莞证券· 2025-07-24 01:38
报告核心观点 - 周三市场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行业板块涨少跌多,资金面成交额连续5日破1.5万亿,技术面短期有调整压力但中长期上行趋势未改,建议关注TMT、机械设备、煤炭、金融等板块 [1][2][4]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582.30点,涨0.01%;深证成指收盘11059.04点,跌0.37%;沪深300收盘4119.77点,涨0.02%;创业板收盘2310.67点,跌0.01%;科创50收盘1020.86点,涨0.45%;北证50收盘1435.74点,跌1.58% [1] - 申万一级涨幅前五的行业为非银金融(1.29%)、美容护理(0.59%)、家用电器(0.58%)、银行(0.40%)、环保(0.37%);跌幅前五为建筑材料(-2.27%)、国防军工(-1.60%)、机械设备(-1.29%)、电力设备(-1.20%)、社会服务(-1.19%) [1] - 热点板块涨幅前五为高压氧舱(1.55%)、互联网保险(0.56%)、细胞免疫治疗(0.56%)、基因测序(0.44%)、CRO概念(0.43%);跌幅前五为兵装重组概念(-4.64%)、海南自贸区(-4.19%)、中船系(-2.76%)、成飞概念(-2.50%)、特高压(-2.38%) [1] 后市展望 - 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高开0.20%,深成指高开0.01%,创业板指低开0.12%,午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站上3600点,午后冲高回落仅沪指收红,行业板块涨少跌多,超4000只个股下跌 [2] - 超级水电概念股维持强势,券商、保险等金融股集体走强,钢铁股冲高回落 [2] 海南自贸港动态 - 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确定,封关运作后将扩大零关税商品,发展服务贸易,打造投资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出台新一批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建立投资便利制度 [3] 资金与技术分析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8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84亿,连续第5个交易日突破1.5万亿元,交投情绪活跃 [4] - 大盘在3600点附近遇阻回落,技术面短期调整压力显现,但中长期上行趋势未改,需关注量能变化及政策落地节奏 [4] 市场总体态势 - 自6月末以来,A股总市值持续稳定在100万亿上方,反映市场规模扩张,彰显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成效及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4] - 在宏观经济回升向好、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和一揽子稳市政政策落地见效驱动下,资本市场呈现结构优化、企业价值提升、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态势,市场信心提振,投资者情绪回暖,中国资产吸引力上升,估值有望修复 [4] 板块选择建议 - 建议重点关注TMT、机械设备、煤炭、金融等板块 [4]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资本市场结构向好生态向优
经济日报· 2025-07-22 22:04
A股市场总市值增长 - A股总市值自6月底站上100万亿元后持续上行,截至7月18日达105.5万亿元,反映市场规模扩张和全球资金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1] - 多重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回升、资本市场改革推进、稳市政策见效,推动结构优化、企业价值提升和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 [1] 上市公司提质增效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焦点,上半年涨幅最高个股主要来自科技创新领域,科技企业占千亿元市值公司比例从10年前的12%提升至27% [2] -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0%,全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40% [2]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行业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5%和17.9%,2024年近六成上市公司营收正增长 [3] - 截至7月16日约1500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近半成业绩预喜 [3] 投融资功能协调发展 - 2024年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平均股利支付率37.78% [4] - 超过320家上市公司发布中期利润分配计划,数量较上年同期翻倍 [4] - 今年以来上千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近800亿元,贵州茅台等公司回购金额超10亿元 [5] - 中国诚通拟使用1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资金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5] 常态化稳市政策 - 多部门推出稳市"组合拳",包括政策对冲、资金对冲、预期对冲,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 [7] - 年内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形成"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良性循环 [7] - 最高人民法院和证监会联合印发文件强化司法与行政协同,夯实资本市场司法保障 [7] 市场展望 - 威灵顿投资管理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乐观,中国资产将迎来重估 [8] - 前海开源基金认为A股总市值达100万亿元是重要里程碑,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8]
引导险资长期稳健投资 资本市场再迎重磅利好
证券日报· 2025-07-13 16:17
政策调整内容 - 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注重稳健经营 增强投资管理能力 [1] -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指标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1]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险资投资行为趋于长期稳定 减少市场短期波动 成为"稳定器"和"压舱石" [2] - 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生态优化 险资投资行为具有示范效应 吸引其他资金效仿 引导市场资金结构向长期化 机构化转变 [2] - 促使上市公司更加关注长期业绩和价值创造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良性发展 [2] 资金规模与潜力 - 截至2024年底 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为11% 距离25%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3] - 今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若增配1%股票资产 将为市场带来约3500亿元增量资金 [3] - 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显著提升险资投资A股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持 [3] 政策意义 - 是前期各项相关政策的延续和深化 体现监管部门引导险资长期稳健投资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 [3] - 为险资长期稳健投资提供制度保障 为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 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近100位高管齐聚一堂、回复率超92% 第13届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圆满落幕
全景网· 2025-07-12 10:59
内蒙古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 - 活动由内蒙古证监局主办 内蒙古上市公司协会 证券时报及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协办 29家上市公司近100位高管参与线上交流 [1] - 内蒙古证监局强调落实"长牙带刺"监管要求 提升监管效能 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推动提升投资价值 [1] - 活动设立演讲环节 全景网和证券时报专家分享"数字化赋能上市企业价值提升"和"合规有效科学做好市值管理工作"主题 [6] 内蒙古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 - 2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1.02亿元 净利润367.03亿元 其中26家盈利 盈利面显著高于全市场七成水平 [2] - 23家公司派发现金红利301.77亿元 3家实现一年多次分红 8家开展股份回购10.77亿元 7家公司股东或高管增持37.85亿元 [2] 投资者关系管理举措 - 内蒙古上市公司协会开展强化培训交流 助力建立投资者关系管理机制 引导积极回报投资者 拓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3] - 全景网17年来举办420余场集体接待日活动 上市公司参与2.1万家/次 累计提问超100万条 回复近73万条 [6] - 2024年内蒙古地区收到投资者提问2586条 回复2525条 平均回复率97.64% 互动质量效率全国前列 [6] 活动交流数据 - 两个多小时交流中 投资者提问884个 上市公司回答818个 答复率92.53% 体现良好互动 [7] - 上市公司高管通过网络平台就公司治理 经营状况 财务报告 发展战略等投资者关心问题进行实时交流 [7] 未来工作方向 - 内蒙古证监局将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举措落实落地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投资者保护体系 [3] - 内蒙古上市公司协会将持续加强上市公司培训指导 强化监管执法协作 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 [4] - 全景网表示将持续创新升级业务平台 助力内蒙古上市公司传递发展信心 推动高质量发展 [6]
媒体视点 | 高分红折射市场共建共享新生态
证监会发布· 2025-07-10 09:03
中国上市公司分红趋势 - 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将派发共计3万亿元股息,派息规模达历史新高[1] - 2024年A股平均股利支付率升至37.78%,1277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1] - 2024年上市公司合计派现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336家公司提前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安排同比增加155%[1] 政策驱动与市场生态变革 - 新"国九条"推动资本市场进入"重回报"阶段,建立分红与减持挂钩的约束机制[1] - 对连续3年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实施ST警示,简化中期分红程序推动春节前分红[1] - 2024年1000多家公司实施中期分红频次创纪录[1] 投资者行为与资金结构变化 - 2024年红利指数基金规模同比增加一倍多,险资、养老金增配高股息标的趋势显著[2] - 约四成投资者偏好稳定高分红公司,超八成基金经理选股更关注分红因素[2] - 对一年多次分红企业的持仓周期平均高于一年一次分红的公司20天[2] 市场表现与国际资本流动 - 2024年沪深300股息率最高达3.58%,股债利差创近年来新高[3] - 外资通过沪深港通增持高股息标的规模同比翻番[3] - A股上市公司现金储备超18万亿元为持续分红提供基础[3] 行业分化与龙头企业表现 - 各行业龙头企业分红增幅普遍高于行业均值[3] - 33家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3] - 市场形成"优质企业—稳定分红—估值提升"的正向循环[3] 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特征 - 分红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印证资本市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4]
保护投资者利益没有局外人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52
市场数据与投资者行为 - 6月A股新开户数达165万户 同比增长53% 上半年累计新开户1260万户 同比增长33% [1] - 新增投资者数量反映对资本市场信心 源于宏观经济回升向好预期及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1] - 投资者参与被视为资本市场发展关键要素 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及金融强国建设 [1] 监管与市场规范 - 监管部门需强化"零容忍"执法 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传统违规行为 同时应对配合造假、高频量化交易等新型问题 [2] - 强调"惩防治"结合与"行民刑"协同监管 通过严管重罚建立市场新秩序 [2] 上市公司责任 - 上市公司需聚焦经营治理与业绩提升 抵制财务造假等行为 强化股东回报能力 [2] - 投资者信任支撑上市公司融资与估值 要求企业主动承担重回报责任 [2] 中介机构职责 - 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需强化内控 避免违规营销 履行"看门人"审慎尽责义务 [3] - 中介机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被监管处罚暴露 需加强造假风险拦截功能 [3] 投资者教育 - 投资者应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避免追涨杀跌 根据自身条件理性决策 [3] - 投资成果取决于知识储备与风险认知 需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3] 市场生态建设 - 投资者保护需多方协同 涉及监管、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投资者自身 [3] - 投资者规模扩大反映市场发展成果 保护工作需持续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3]
三大底气有望夯实券商中期业绩
证券日报· 2025-07-09 16:19
核心观点 - 上市券商中期业绩预计显著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或达20%左右 [1] - 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行业转型深入共同支撑业绩高增长 [1] 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 - 货币政策持续宽松 5月15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A股市场交投活跃 日均成交额稳定在1.3万亿元以上 新增开户数突破1260万 两融余额维持1.8万亿元高位 [2] - 交易活跃度提升带动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增长 两融业务规模扩张贡献利息收入增量 [2]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革 - 科创板深化改革推出"1+6"措施 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 [3] - 上半年券商A股股权承销额合计7098.54亿元 其中IPO承销额380.02亿元 同比增长25.53% [3] - 投行业务在IPO 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领域迎来机遇 收入来源进一步丰富 [3] 行业转型纵深推进 - 证监会拟完善分类评价制度 新增"服务国家战略"指标 引导行业向质量提升转型 [4] - 头部券商强化全业务链服务能力 中小券商聚焦财富管理 产业投行等细分赛道 [4] - 国际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受益于"A+H"上市热潮及跨境并购需求增长 [4] 业绩评价维度 - 需综合考量执业质量 风控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指标 [5] - 短期业绩高增需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夯实资本实力和专业能力是关键 [5]
证监系统严打财务造假一年合计罚没37亿元
长江商报· 2025-07-07 23:37
财务造假监管政策与执行成效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旨在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监管协同机制、构建长效机制 [1] - 一年内监管部门开出165张财务造假罚单,罚没金额合计37亿元 [1] - 建立"三位一体"立体化追责体系,包括行政执法、民事追责、刑事打击 [1] 监管机制完善与责任压实 - 发布《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加强中介机构监管,防止利益捆绑 [2] - 最高法联合证监会发布指导意见,要求严格财务造假案件审判尺度,限制缓刑适用 [2] - 行政监管部门与司法机关完善协作机制,建立第三方造假线索移送机制 [2] 典型案例与司法震慑 - 最高检发布3件中介组织财务造假犯罪典型案例,强化"看门人"责任 [3] - 证监会与最高检联合发布8宗证券违法犯罪指导性案例,其中4宗为刑事犯罪 [3] - 公安部公布5起上市公司犯罪案例,4起涉及财务造假且责任人被定罪 [3] 跨部门协同与长效机制建设 - 加强部际协同和央地协同,推动建立常态化财务造假防治机制 [1] - 坚持"追首恶"与"打帮凶"并重,全链条打击造假犯罪 [1] - 通过文件发布和案例指导展现从严打击立场 [2][3]
证监会: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
快讯· 2025-07-02 12:22
证监会会议核心内容 - 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1] - 会议强调维护市场稳定是监管工作首要任务 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 [1] - 重点防控债券违约和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 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 - 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和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 [1] - 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领域高效集聚 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