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收入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5 06:54
财政数据核心观点 - 1-2月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1.6%,但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大幅提升至26.7%,创近10个月新高 [1] - 财政支出结构明显变化: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科技、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支出保持高增长 [10][13] - 税收收入呈现明显分化:证券交易印花税(+58.7%)和增值税(+1.1%)成为拉动项,而企业所得税(-10.4%)、地产相关税(-11.4%)和车辆购置税(-32.6%)构成主要拖累 [3][7] 税收收入分析 拉动因素 - 个人所得税26.7%的高增速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2025年春节较2024年提前),年终奖个税入库时间前移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2月+58.7%),反映"924"政策后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 [3] -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同比大增16.9%,显示出口支持政策持续发力 [14] 拖累因素 -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滑10.4%,反映企业盈利仍承压 [7] - 地产相关税整体下降11.4%,其中土地增值税(-22%)、契税(-21.7%)跌幅显著,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同步下滑15.7% [7][14] - 内需不足导致消费税(+0.3%)、车辆购置税(-32.6%)等大宗消费相关税种疲弱 [7]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支出削减领域 - 基建类支出同比增速从2024年1-2月的17.9%转为2025年同期的-6.2%,其中城乡社区事务(-6.6%)、农林水事务(-10.5%)降幅明显 [10][14] - 交通运输支出增速从2024年1-2月的4.1%放缓至2025年同期的2.4% [14] 支出增长领域 - 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0.5%(2024年同期为10%),保持双位数增速 [13][14] - 教育(+7.7%)、社会保障和就业(+5.5%)等民生支出增速较2024年同期(7.6%、3.7%)进一步提升 [13][14] - 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加19.7%,反映政府债务压力持续 [14]
今年预算案的“新鲜事”(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07 08:02
财政政策调整 - 2025年财政赤字率定为"4%左右",打破了过去刚性惯例,为年中预留调整空间,显示财政政策更加灵活 [1] - 中央财政预留充足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保留年中加码可能性 [1] - 名义GDP增速估算从2024年7.4%下调至2025年4.9%,GDP平减指数从2.4%下调至-0.1%,显示更务实态度 [4] 财政支出结构变化 - 财政支出更多向科技、安全、民生领域倾斜,教育、外交与国防、科学技术支出比例提升明显 [2] - 基建相关支出如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重要性明显弱化 [2] - 中央政府债券发行比例占56.2%,首次超越地方,显示中央承担更多逆周期调节责任 [5] 财政收入调整 - 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定为-14.2%,有意弱化其对公共财政收入的支撑 [3] - 除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外,预算草案对其他税种要求均为正增速 [3] - 政府性基金收入目标再次下调,但完成仍面临压力,需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加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