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搜索文档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
中国能源报· 2025-09-23 03:06
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核心内容 - 政策旨在推动工业园区特色化、集约化、数智化、绿色化、规范化发展 为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3][4] 产业发展导向 - 明确园区产业定位 聚焦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 避免低水平同质化竞争 [4][5] - 强化产业链式集聚 建立"链长制"工作体系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 [5] - 提升产业能级 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布局 [5] 空间治理优化 -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 通过弹性出让和存量盘活等方式拓展产业空间 [5] - 优化空间布局 科学建设基础设施和完善生活配套设施 [6] 企业主体培育 - 健全梯度培育机制 支持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发展 [6] -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体系 [6] - 优化企业服务体系 引入知识产权、金融信贷等专业服务机构 [7][8]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加强创新资源建设 鼓励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和中试平台 [8] - 强化人才引进培育 建设人才实训基地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 [8] 数字化转型升级 - 推进5G、千兆光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 - 建设高质量数据集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9] - 推动企业设备数字化改造和产业链"链式改造" [9] 绿色低碳发展 - 加快绿色设施建设 包括屋顶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和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设施 [1][10] - 构建工业绿色微电网、零碳能源供给系统和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1][10] - 加强固废收集处置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建设 [1][10] - 推广企业清洁能源替代和节能节水改造 创建绿色工厂 [11]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不仅是发电站更是生态枢纽 中国大坝的绿色蜕变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02:25
水电行业生态化转型 - 水电工程建设从单一发电功能转向发电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构建鱼类洄游通道成为核心生态措施[1] - 乌东德水电站创新设计尾水集鱼系统 利用发电尾水实施诱鱼 累计集运鱼种类突破60种[1] - 金沙水电站建成1486米生态鱼道 2021年至今过鱼量达42万尾 有效保障圆口铜鱼等珍稀物种洄游[1] 生态工程技术突破 - 银江水电站通过1003米蜿蜒鱼道设计 创新设置"休息驿站" 精准模拟自然河流梯度环境[1] - 成功化解18米落差洄游挑战 实现都市核心区工程与生态融合[1] - 鱼道系统构建生态廊道功能 形成鱼类洄游"高速通道"的工程技术标准[1] 生态效益量化成果 - 乌东德水电站尾水集鱼系统实现60种鱼类保护 维系金沙江下游生态平衡[1] - 金沙水电站鱼道年均过鱼量超14万尾 2021年以来累计42万尾鱼类通过生态通道[1] - 三大水电站分别针对峡谷、平原、都市不同地貌开发生态技术解决方案[1]
从一部片子看美丽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3 02:18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进入新时代,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成功的密码,就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的科学指引。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之 际,十集电视专题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以下简称"讲读")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 注。 讲读以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的"十个坚持"为根据来谋篇布局,大家从中可以感受到新时代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真理深度"。 讲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破题和开局,突出"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以诗意般的语言 展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逻辑。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到"建设生态文明 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厚人民情怀;从"建设美丽中国"到"共建清洁 美丽世界",展示出中国的开放视野和博大胸怀,推动全球形成气候治理新范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讲读将美丽中国建设的点滴故事浓缩于一处,让观众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 建设的"实践力度"。 曾几何时,"不见长安见尘雾"。党中央及时发出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动员令,国务院系统出台了"大气 十条""水十条" ...
首个央企牵头聚乳酸瓶装水瓶项目落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01:43
此次三方将依托各自核心优势展开全方位合作: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生物制造领域龙头 企业,将凭借成熟的产业布局与生产经验,推动技术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 发展有限公司将整合文旅资源与生态资源,助力项目实现"科技+产业+文旅"的多元价值融合;北京嘉 禾沣源科技有限公司将发挥生物材料聚乳酸全产业链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优势。 中化新网讯 9月16日,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嘉 禾沣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蚌埠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我国首个由央企牵头推动的聚乳酸瓶装水瓶重点项 目正式落地。 三方代表表示,将以此次协议签署为起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为我国饮用水 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年产2万吨聚乳酸瓶装水瓶坯及瓶盖的产能,依托自身 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实现从秸秆、玉米等可再生资源到环保包装产品的全产业链绿色生产,为包装行业 绿色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浙江临安:“大树王国”书写生态共富答卷
中国青年报· 2025-09-22 22:57
近日,杭州市区气温直逼40摄氏度,而在仅一小时车程的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凉风习习,成 为众多游客纳凉避暑的理想去处。 "我们月亮桥村紧邻天目山保护区,作为缓冲区,村民生态保护意识很强。山下怎么发展?就搞旅游 业。"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卫荣介绍,通过"千万工程"和农村风 貌提升,村里整体环境大变样。通过流转闲置房和土地,引进民宿产业,成立强村公司开发漂流项目, 带动了旅游热潮。今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预计能达到150万元。 金华退伍军人吕瑞豪在月亮桥村承包了200亩生态农田。他在部队炊事班时就与生态农业结缘,被月亮 桥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区位优势吸引——这里背靠天目山,山泉清澈、空气优质,距杭州市区仅 一小时车程,供应链畅通。1998年出生的他是团队中最年长的,带领一群00后伙伴,坚持自然农法种植 稻米和小香薯。他们通过构建稻蛙田、稻鸭田和稻螺田实现种养循环,杜绝使用化肥农药。目前,这片 农田年产稻米约4万公斤,并生态养殖约300只鸭、60万只青蛙和35万只田螺。 走在山间小路上,天目山保护区科研科科长赵明水对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如数家珍。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 自然保护区之一 ...
讲好乡村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21
秋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在各地富有地域特色的庆祝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宜居宜业和 美乡村的画卷。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便是千千万万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乡村之一。 当晨光漫过燕山南麓,村庄市集上飘来手冲咖啡香,研学木工坊里传出沙沙声。这是辛庄村的寻常周 末。近年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带动下,一批高学历新村民来到辛庄村,在政府引导下参与建 立整村运营机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子,在原有的草莓种植之外,培育了新业态。今年"五一"假 期,辛庄村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辛庄村的变化启发我们思考:现代化的乡村是什么样 的? 先说"业"。乡村土地"长"出新产业新业态,离不开包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北京市昌平区、大兴 区、密云区的很多村庄,一方面可以看到草莓、西瓜等农业产业正朝着数字电商和农文旅融合的方向转 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经现代艺术、美学设计、文化创意元素改造过的乡村新型文化空间,民宿、 餐饮、手作、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再看"村"。人们向往的乡村,一定是环境优美的乡村。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 境,实践空间广阔。 ...
重庆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精绣巴渝山水图(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16
大江东去,穿巫山、削三峡,奔流至海。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 道关口。 谁能想到,这里曾因开采石膏矿,处处都是"天坑""白肚"。2017年,猎神村痛定思痛,先后关停5座石 膏矿。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 生态屏障。"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重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 效能治理,奋力建设美丽重庆。 以底线思维防治污染,绘就生态底色—— 漫步长寿区桃花溪两岸,碧波荡漾,草木繁茂,飞鸟翩然。 作为长江一级支流,桃花溪曾被沿岸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多病"缠身。"看起来又黑 又脏,都不想往那边走。"附近居民张霞回忆。现在她常来河边散步,"这是家门口的幸福。" 为恢复清水绿岸,长寿区开展桃花溪污染综合整治行动,连通水系,整改小水电站23座,改造污水处理 厂,建设二三级污水管网。连续5年,桃花溪年均水质稳定达Ⅲ类。 桃花溪的蝶变,是重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生动实践。 助绿水长流,重庆排查整治1.5万个入河排污口,搭建数字化监管平台,守好入河"关口";促蓝天常 ...
互利共赢 谱写中国东盟合作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02
"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其中高科技领域合作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本届东博会 不仅分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先进成果,还能激发创新创业的想象空间""希望借助东博会这样的平台,推 动更多商品进入中国"……日前闭幕的第二十二届东博会取得丰硕成果,各方给予高度评价。 东博会的亮眼成果,展现了中国与东盟持续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贸合作,正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 更加务实的举措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谱写合作新篇章。 打造新兴领域合作新范式 从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会务流程,到具身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明星产品精彩亮相,东博会上处处涌 动着科技创新的活力。 含智量更高—— 人工智能在本届东博会上"唱主角":首设人工智能专馆、首次推出"AI会展"智能体、首次举办中国—东 盟人工智能部长圆桌会议。与会嘉宾表示,中国与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正在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区域合 作新范式。 作为中国信息基础设施企业,中科曙光大力布局智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中科曙 光副总裁魏振国介绍,东博会人工智能专馆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展示和需求对接平台。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说:"智能体技术一旦在广西形成场景化优势,将为中国东盟合作 ...
“十四五”期间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09
污染防治成效 - 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2] -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较2020年分别下降18%、10%和20% [2] - 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和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七大流域及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2] -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90% [2] - 完成10万余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5%以上 [2] - 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3] 减污降碳协同进展 - 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 [3][5]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提前完成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4] - 将煤矿瓦斯排放限值从30%加严至8%以控制甲烷排放 [4] 碳市场体系建设 - 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7.14亿吨 累计成交额489.61亿元 [5] - 新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 覆盖范围扩大至6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 [5] - 制定30余项制度规范 形成多层级碳市场法规体系 [5] - 上线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 发布100多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 [5] 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 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明确中长期目标任务 [6] - 深化39个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建设 加强青藏高原等区域气候风险评估 [6]
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名单正式发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2 13:14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9月22日,2025北京绿色发展论坛现场传来重磅消息——2025"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名单正式发布, 徐伟、李莹莹、綦玖竑、马兰、张剑辉、刘波、皮猛、李文宇、柳学信、蓝艳等10位深耕绿色发展领域 的优秀代表获此殊荣。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吴计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秀玲,北投集 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石银峰,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望才出席仪式,为获奖人物颁发奖 杯。 本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北京节能环保中心承办,是首都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想、锚定"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选树标杆、推广典范,首都绿色发展正凝 聚起更广泛的社会共识,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行动力量。据悉,"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选树 宣传活动今年是首次举办,未来将每年组织评选"北京绿色发展榜样人物",让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在 全社会蔚然成风。 聚焦五大领域 选树行业标杆 汇聚榜样力量 夯实绿色根基 徐伟、李莹莹、綦玖竑等绿色技术创新先锋,分别在绿色建筑、新蛋白生物研发制造、绿色金融领域实 现关键技术突破与转化应用,为绿色发展筑牢技术根基;马兰、张剑辉、刘波等绿色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