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

搜索文档
陈绍良入选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从原创术式到国际认可,中国心血管学科的突破之路
江南时报· 2025-08-27 07:14
院士增选与候选人背景 -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其中医药卫生学部91人 [1]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绍良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名单 为心血管领域代表性专家 [1] 学术成就与国际影响 - 陈绍良现任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欧洲心脏学会(ESC)委员 并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临床研究学组组长等多项国内重要学术职务 [3] - 提出"双导管双支架挤压术(DK CRUSH)" 被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全球推荐 [3] - 主导研发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 于2022年被写入《ESC/ERS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 为首个进入国际权威指南的中国原创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方案 [3] 科研产出与学术贡献 -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00余篇 连续十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医学类榜单 单篇论文引用次数超千次 [4] - 2024年在《柳叶刀》连续发表两项突破性研究成果 2020年位列全国心血管病专家学术影响力百强第二名 [4] - 主持完成《中国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指南》 参与制定指南及共识15项 [4] - 组织开展国际性、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18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及面上项目5项 [4] - 取得医疗器械及新药研究等专利30余项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4] 政策契合与行业意义 - 个人成就与"健康中国2030"及"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高度一致 体现从临床需求到国际指南认可再到产业化转化的完整创新路径 [5] - 入选院士候选人不仅是对个人学术贡献的肯定 更是对中国原创心血管技术国际影响力的认可 反映中国医学创新力的集体崛起 [5]
嘉实基金:汇聚长钱活水精准赋能自主可控产业突围
第一财经· 2025-08-25 10:17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 大国重器技术突破包括C919碳纤维机身、龙芯处理器、港珠澳大桥钢梁和北斗卫星原子钟,均体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关键作用[1] - 自主可控是产业安全生命线和大国博弈决胜点,公募基金通过市场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自立自强[1] 半导体芯片产业战略地位 - 半导体芯片是数字时代新基石,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国防安全和产业升级[2] - 国家政策如《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明确构建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材料装备的自主生态闭环[2] - 国产替代是半导体领域核心主线,对应安全维度的超级机遇[2]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和科创板融资通道加速产业发展[2] 嘉实基金半导体领域布局与成果 - 2017年将半导体列为科技成长五大核心方向之一,2019-2021年关注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龙头[3] - 组建产业研究小组,跨行业(互联网、汽车、机械、化工)进行半导体供需交叉验证[3] - 电子行业配置占净值比例5.75%,为申万行业中最高配置方向[3] - 布局信息安全ETF(159613)、中证芯片产业指数(015336)、半导体指数增强(014854)、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集成电路ETF(562820)等产品[4] - 科创芯片ETF(588200)规模超318亿元,居同花顺主题ETF榜首,近一年涨幅101.83%[4][5] - 集成电路ETF近一年涨幅89.60%[5] 高端装备与稀土产业投资 - 高端装备涵盖精密机床、航空航天发动机、机器人、医疗设备,决定产业链韧性和制造业高度[6] - 稀土在军工、新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不可替代,嘉实2021年成立稀土ETF(516150),规模超53亿元,近一年涨幅104.13%[7] - 稀有金属ETF(562800)近一年涨幅75.36%[7] - 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通过制造升级股票基金(018240)和机器人ETF(159526)支持产业发展[7] - 高端装备ETF(159638)覆盖航空航天装备和军工电子,军工板块基本面持续向好[8] 产业前景与投资策略 - 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2023-2028年智能算力复合增速预计达46.2%[6] - 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是国产替代深度与需求高度的核心交集领域[5] - 基于芯片设计公司底层第一性原则筛选创新企业,而非依赖景气度追热点[6] - 金融活水持续引导至半导体芯片与高端装备等战略产业前沿[9]
陕西代表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佳绩
陕西日报· 2025-08-25 00:24
赛事概况 - 第39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8月19日在内蒙古闭幕 由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内蒙古政府共同主办[1] - 大赛主题为"勇担时代使命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围绕国家科技战略方向和产业一线真实问题开展个人及团队科技挑战[1] - 赛事吸引57支国内代表队和18支国际代表队参赛 国际队伍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四大洲[1] 赛事成果 - 陕西代表队获大赛最高奖"中国科协主席奖"2项 专项奖8项[1] - 首次实施"青少年成长支持计划" 动员40家高科技企业及基金会举办双选会[1] - 为优秀选手提供学术交流 实习实训 研学参访 岗位就业等全方位支持[1] 赛事发展 - 大赛创办于1982年 历经数十年发展成为国内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重要品牌活动[1] - 会旗交接仪式确认第40届赛事由陕西主办 正式进入"陕西时间"[1] - 陕西承诺协调各方力量精心筹备 旨在呈现高水准特色科技盛会 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2]
懂“铁牛”轰鸣,闻稻菽芬芳(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40
农业现代化与人才培养 - 农业现代化核心依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 关键在实现从机械化向智能化、单一作业向系统集成的跨越[1] - 当前农林机械装备领域存在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 急需人才培养模式调整[1] - 需要从国家战略找准方向、产业需求补齐科技短板、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动能三个维度进行改革[1] 技术研发突破 - 高端农林机具过去主要依赖进口 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零部件受制于人[1] - 针对丘陵山区油茶采收难题 研发自走式油茶果采收机系列产品 解决手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果实损耗高等问题[1] - 油茶机械化采收技术与装备被列为十大林草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之一 产品已进入小批量市场投放[1] 产业应用创新 - 开发林果品质无损检测与智能分选装备 通过光谱信息分析技术识别糖度、色泽、大小等指标[2] - 解决人工分拣存在的损耗大、选品标准不一导致果品价值低估等问题[2] - 实现智眼光测的精准智能分选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标准化水平[2] 产教融合模式 - 采用产业链筑基、创新链赋能、价值链铸魂的融合育人模式[2] - 通过科教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的实践育人新思路 将课堂延伸至乡间田野和企业园区[2] - 具体项目包括自走式大白菜收获机、芦苇机械收储运装备、茶油品质鉴伪速测仪、农林产品仿生嗅觉检测分析仪等[2] 人才培养方向 - 要求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和龙头企业 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装备研发等实践成果[2] - 人才培养既要顶天对接世界科技前沿 又要立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实践[2] - 目标培养既懂机械技术又熟悉农业场景的新型农林人才 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3]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关注“自主”科技和小金属涨价-20250824
东吴证券· 2025-08-24 07:55
市场表现 - 全A日均成交额达2.59万亿元,较上周放量4856亿元[8] - 科创50指数周涨幅达13.31%,领涨主要指数[11] - 北证50指数周涨幅为8.40%,表现突出[11] - 基金重仓指数周涨幅4.52%,跑赢市场[20] - 两融余额增长至接近2.15万亿元[28] 产业趋势 - 国产算力卡技术突破,DeepSeek-V3.1采用UE8M0 FP8技术优化推理效率[42] - 稀土板块受2025年第一批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下发推动[42] - 消费电子板块因华为Mate80配置曝光(麒麟9030+双层OLED)受关注[42] 政策与风险 - 外部不确定性放大,科技自立自强成为重点方向[45]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可能加剧市场不确定性[48] - 海外政策及地缘政治风险或对资金面造成负面影响[48]
中国攻克50年材料大坑,2万年无限能源梦成真,美国看傻眼!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29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发出新型合金材料 解决了钍基熔盐堆高温熔盐腐蚀的核心技术难题 使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3][7] - 该技术突破将管道寿命从3个月提升至30年 腐蚀速度降至每天0.01微米(原为每天1微米)[7] - 中国建立起全球领先的钍基熔盐堆全产业链 已探明钍储量可供使用两万年[13][15] 技术突破 - 新型镍基合金加入铬钼钨等元素 接触高温熔盐时表面生成致密保护膜[7] - 腐蚀速度降至原百分之一(每天0.01微米) 五年仅腐蚀一张打印纸厚度[7] - 管道寿命从3个月大幅提升至30年 达到商业化运营标准[7] 安全优势 - 被动安全设计实现全自动化运行 极端情况下液态燃料自动流入地下储存罐终止反应[12] - 600-700摄氏度高温运行支持风冷散热 摆脱对水源依赖[12] - 选址自由度提升 可建设于甘肃武威等缺水地区[12] 产业优势 -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废渣可提取钍资源 提取成本仅为铀矿十分之一[15] - 年产500吨金属钍车间建设中 可满足10座百万千瓦级反应堆需求[15] - 掌握提炼制备及后期处理全环节核心技术[15] 国际地位 - 美国2030年才计划运行实验堆 中国技术领先超过五年[17] - 印度采用固体燃料棒技术 效率比液态熔盐低20%[17] - 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专家已赴甘肃武威考察学习[17] 应用前景 - 2030年目标实现并网发电 上网电价预计降至每度0.3元[17] - 超高温度可应用于高效制氢和海水淡化等领域[17] - 为西北地区风电光伏提供稳定备份 解决弃风弃光问题[12]
岚图汽车将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 岚图估值表现或将跃升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23 14:41
上市计划 - 岚图汽车将以介绍方式登陆香港联交所 采用股权分派加吸收合并的组合模式 [1] - 本次交易通过腾笼换鸟 岚图汽车投资价值将进一步锐化 价值发现有望带来估值表现跃升 [1] 业务表现 - 岚图汽车2024年实现交付85697辆 同比增长约70% [3] - 2025年以来实现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3] - 已完成高端SUV加MPV加轿车三品类产品布局 包括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及全新岚图知音 [3] 技术研发 - 正向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生智能电动整车架构ESSA架构 [3] - 打造软件定义汽车、中央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 [3] - 自主开发兆瓦级品牌超快充桩岚图VP1000 [3] - 发布岚海智混技术 作为智能超混800V技术 具备全域800V系统、5C超充及大电量电池综合技术方案 [5] - 在中大型混动车上实现360-410公里纯电续航 超过1400公里综合续航 最快12分钟从20%电量充至80% [5] 企业战略 - 坚持长期主义战略定力 三年三品类、五年五款车产品战略稳步推进 [3] - 融合央企底蕴与市场活力 传承东风56年造车底蕴 打造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供应链及高标准质量管控 [5] - 建立快速响应决策流程及扁平化组织管理 兼具央企稳健根基与新势力市场敏锐度 [5]
民企座谈会暨全国高校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
南京日报· 2025-08-23 01:26
行业政策与战略方向 - 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被定位为全力攻坚的产业赛道 重点围绕5G/6G 未来网络 卫星互联网 算力 光通信 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发展 [2] - 政府正加快打造全球6G之城和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高地 依托紫金山实验室和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构建技术转移转化体系 [2] - 通过"宁工品推"活动扩大场景供给 完善"概念验证—场景测试—产品推广"创新链条 [2] 产学研合作与生态建设 - 信息通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与北京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推进高校成果转化 [1] - 整合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资源促进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 强化平台支撑作用 [2] - 建立科学家 企业家 金融家融通互补机制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 企业参与与资本支持 - 中兴通讯 纳特通信作为链主企业提出发展建议 六幺四 迈矽科微电子 紫金星宇等高成长性企业提出技术攻关与场景验证合作意向 [1] - 紫金山科技产业发展集团和华瑞私募基金建议加强产业链招商并强化对初创企业的资本支持 [1] - 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早期 小型 长期和硬科技项目 [2]
5000亿政策金融工具来袭?半导体涨势如虹,20CM硬科技宽基——双创龙头ETF(588330)猛拉3.8%
新浪基金· 2025-08-22 02:49
市场表现 - 科创综指上涨超过3% 创业板指上涨超过1.5% [1] - 双创龙头ETF(588330)场内价格盘中大幅拉升3.86% 实时成交额超过3500万元 [1] - 半导体行业龙头股表现突出 海光信息上涨超过18% 盛美上海上涨超过16% 寒武纪上涨超过13%创出新高 中芯国际和润泽科技等个股跟涨 [1] 政策动向 - 市场传闻将推出5000亿元规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3]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投向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和消费领域 [3] - 自5月以来多地已开展政策宣讲会或项目筹备会 [3] 行业前景 - 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 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成为政策鼓励方向 [3] - AI和创新药等新兴产业有望形成新增长叙事 推动科技属性宽基指数持续受益 [3] - 成长风格可能相对占优 高景气度板块仍是市场关注焦点 [4] - 建议关注反内卷 科技自主和创新药等景气度向好的方向 [4] 技术发展 - DeepSeek发布最新大语言模型DeepSeek-V3.1 引入混合推理架构和增强的智能体能力 [3] - DeepSeek-V3.1使用UE8MO FP8 Scale参数精度 专门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3] 产品特征 - 双创龙头ETF(588330)从科创板和创业板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 [5] - 产品覆盖新能源 半导体和医疗设备等热门主题 实现跨市场多元配置 [5] - 标的指数采用20%涨跌幅限制 具有较高弹性 投资门槛不足100元 [5] - 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 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提升 [5]
院士专家共话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中国化工报· 2025-08-22 02:30
会议背景与主旨 - 十余位院士及专家学者齐聚南京工业大学围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座谈交流 [1] - 会议期间回顾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作为生物化工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的贡献 其培养3位院士及一批杰出人才 [1] 科技产业化成果 - 应汉杰院士团队历经12年攻关提出物质—能量协同调控绿色生物制造理论体系 突破传统发酵效率瓶颈 [2] - 建成国际最大核苷酸生产线 全球每4罐添加核苷酸的高端奶粉中就有1罐使用其产品 [2] - 黄和院士团队开展裂殖壶菌生产DHA油脂产业化研究 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 科学家精神与战略方向 - 元英进院士强调科学家需具备前瞻思维和战略谋划 在产业化进程中释放科技势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2] - 谭天伟院士指出科学家应具备为国家科技发展建言献策的战略眼光 并承担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使命 [2] - 南工大表示将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 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