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自研

搜索文档
零跑汽车 | 毛利率大幅改善
数说新能源· 2025-05-20 03:36
财务表现 - 2025Q1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毛利率14.9%同比提升16.3个百分点,归母净亏损1.3亿元同比收窄87% [1][5][7] - 整车毛利率环比2024Q4略有回调,战略合作业务对整体毛利率提升贡献显著 [23][25] - 2025Q2销量指引13-14万辆,毛利率环比回落,目标实现盈亏平衡;全年销量目标50-60万辆,毛利率10%-12% [2][24] - 截至2025Q1在手资金25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亿元同比改善 [7][22] 产品与技术 - LEAP3.5架构采用高通8650+8295芯片组合,较3.0架构成本下降30%-40%,计划2025H2推出城市记忆通勤功能 [2][12][42] - B10车型配备激光雷达+8650芯片,上市首月获18项奖项,中高配版本占比超预期 [10] - C10改款升级600km续航+800V高压平台,C16获C-IASI三项安全"优秀"评级 [11][26] - 2025年智驾投入超8亿元,计划2026H1推出城市NOA功能 [12][29] 销售与渠道 - 2025Q1交付87,552辆同比增162%,C系列占比77.5%;4月全球销量约3,000辆 [8][33] - 截至2025Q1销售门店756家+服务门店449家,单店效能同比提升50%,2025年目标突破1,000家 [4][13][37] - 2025年五一假期订单超18,000台,C11单日订单达1,099台 [8] 海外拓展 - 2025Q1出口7,546辆,4月批发6,000辆;海外网点超500家,欧洲占比90% [17][33] - 马来西亚C10本地化项目2025年底启动,欧洲工厂2026年中量产 [17][31] - 出口业务当前毛利率较低,战略侧重市占率提升 [28][32] 战略合作 - 与Stellantis联合开发新产品,具体内容受保密协议约束 [28][35] - 合作业务显著提升当期毛利率,但未披露具体收入占比 [23][25][36] - 合作模式注重长期竞争力而非短期毛利最大化 [36]
零跑C10焕新:以“换代式”升级重塑14万元级家用SUV市场格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6 06:57
产品升级 - 2026款零跑C10实现换代式深度革新,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提供超越同价位竞品的产品体验 [2] - 四大核心升级点:续航、智能、空间、性能/驾控全面领先 [2] - 纯电版续航里程最高达605km(CLTC工况),搭载74.9kWh大容量电池组,支持800V快充技术,16分钟完成30%-80%充电,充电10分钟可补充137km续航 [4] - 增程版综合续航1190km,纯电续航210km,快充时间优化至18分钟 [5] - 智能驾驶搭载高通8295P芯片+激光雷达组合,算力达200TOPS,配备28颗感知硬件,支持26项辅助驾驶功能 [6][10] - 智能座舱采用Leapmotor OS 4.0 Plus系统,新增实时3D桌面、双屏SR环境模拟和双AI大模型语音助手 [8][10] - 空间表现突出,轴距2825mm,二排腿部空间1050mm,头部空间1015mm,后备箱容积领先同级 [13] - 采用婴儿可啃咬级有机硅座椅面料,获得OEKO-TEX®STANDARD 100认证 [15] - 纯电版峰值功率220kW,零百加速5.9秒,配备LMC一体化运动控制底盘和爆胎稳定控制系统 [16][18] 市场竞争 - 纯电版续航和快充性能显著优于同价位竞品比亚迪宋PLUS EV(520km续航,30分钟快充) [4] - 智能驾驶配置相比同价位长安深蓝S05(采用华为ADS SE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具有明显优势 [10] - 以12.28万元起售价将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5.9秒破百等高端配置下放至14万元级市场 [26] 公司战略 - 坚持全域自研战略,掌握发动机、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芯片等核心技术 [21] - LEAP 3.5技术架构实现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突破,降低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成本 [23] - 2025年4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产能持续攀升 [24] - 2026款C10是全域自研战略与体系化能量的集中体现,重塑14万元级SUV市场价值标准 [26] 市场表现 - 三四月份登顶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21] - 1-4月获得新势力出口销量冠军 [21] - 2025年以来股价领跑中国汽车品牌 [21] - B系列车型在海外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23]
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的比较
数说新能源· 2025-05-06 06:36
市场定位与产品策略 - 零跑汽车专注于10-20万元大众市场 主打高性价比车型如C系列 以"半价理想"标签吸引家庭用户 2025年计划推出B10车型渗透10-15万元入门级市场 [1] - 零跑汽车产品矩阵覆盖轿车和SUV 全域自研策略显著降低成本 [1] - 小鹏汽车覆盖15-35万元中高端市场 强调智能化与驾驶体验 如P7+和MONA M03车型突出XNGP系统 2025年计划推出G6+/G7等新车型 [2] - 小鹏汽车此前因SKU设计混乱导致销量波动 需平衡研发投入与成本控制 [2] 技术路线与研发投入 - 零跑汽车采用全域自研模式 垂直整合度达70% LEAP3.0平台集成CTC电池技术减少零部件数量 2023年研发费用19.2亿元仅为小鹏的36% [3] -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技术领先 XNGP系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2023年研发投入52.8亿元 与大众技术合作基于G9平台开发新车型 [4]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 - 零跑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全年营收超305亿元 毛利率提升至8.1% C系列销量占比77% 2025年目标销量50万辆同比增长70% [5] - 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总收入161.1亿元同比增长23.4% 净亏损收窄至13.3亿元 通过降价策略刺激销量 2025年1月交付量3.03万辆 目标销量35万辆 [6] 合作与国际化战略 - 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借助全球渠道布局海外市场 2024年在13个国家建立400个销售网点 [7] - 小鹏汽车与大众达成技术合作 输出G9平台和智能驾驶技术 获得大众注资7亿美元 合作聚焦中国市场 [8] 未来挑战与机遇 - 零跑汽车需突破品牌认知度低的瓶颈 高端化尝试面临消费者对性价比的固有认知挑战 [9] - 小鹏汽车需解决"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问题 智能化技术的持续领先是维持竞争力的关键 [10] 行业动态 - 比亚迪出海战略发力东南亚市场 [16] - CATL在储能市场的增长高于动力电池市场 [18]
零跑朱江明:红海竞争没有退路,销量是第一性原理
钛媒体APP· 2025-04-30 04:5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进入极限内卷新常态,预计全年将有600-700款车型上市(含年度改款),严格意义上的全新车型约120款 [2][3] - 行业形成新势力车企、传统中国车企与海外车企三大竞争阵营,未来三年销量表现将决定市场格局 [3] - 价格战不可避免,各大车企疯狂推出新产品以抢占市场份额 [3] 零跑汽车销量与目标 - 2024年公司销量达293,724辆,同比增长1038%,新势力销量排名前三 [4] - 2025年一季度交付87,552辆,同比增长162% [4] - 2025年销量目标为50万辆(接近翻倍增长),其中海外市场目标7-8万辆 [4] 产品战略与规划 - B平台三款新车2025年上市:B10(已上市)、B01(7月上市)、B05(11月预售),预计贡献40%增量 [4][5] - B10定位紧凑级SUV,价格区间98-1298万元,上市一小时大定超1万辆,首月产量达1万辆 [5] - 高端化布局:计划推出D系列全尺寸旗舰SUV,对标理想L9/问界M9,售价20-30万元,12月亮相 [5] - 坚持全域自研+成本定价策略,高端产品将采用业界最优技术 [5]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 - 端到端辅助驾驶是行业制高点,但需避免夸大宣传(如"车内睡眠"等误导性功能) [6] - 车企因贴近用户场景成为智能驾驶主导者,数据积累是技术迭代核心 [6][7] - 预计3-5年内L3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可行,高速公路场景接管频次已显著降低 [7] - 公司2024年将智能驾驶团队从300人扩至500人,计划2025年Q2在B10车型实现点对点通勤功能,目标城市辅助驾驶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7][8] - 重点突破AEB技术,将安全置于辅助驾驶首位 [8]
超3亿港元,朱江明继续增持零跑汽车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27
公司治理与股东行为 -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及一致行动人傅利泉夫妇在4月持续增持680.96万股,金额超3亿港元,是在去年3亿港元增持基础上的再次增持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达55.91%,截至4月28日收盘股价涨2.73%报收50.75元/股 [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已实现单季度盈利目标 [1] - 麦高证券研报认为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较强,主要基于新车规划丰富和渠道力支撑,技术端降本及海外业务有望贡献利润 [1] 销售业绩与交付数据 - 3月交付量达37,095台,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名 [1] - 截至4月9日累计交付已超70万台 [1] - 4月上市的B10车型已实现8,000台交付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全域自研技术实现占整车成本65%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 [2] - 智能轿车B01于上海车展首秀 [1] - 3月3日与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包括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并探讨深化资本合作可行性 [2] 市场拓展与战略规划 - 2025年全年海外销量目标为5万到8万台 [1] - 公司整体销量有望挑战月销8万到10万辆的机会 [1] - 朱江明认为中国车市未来三年将是新势力、传统中国车企和海外车企三类企业竞争的关键时期,格局将在三年后基本明朗 [2]
零跑汽车(09863):厚积薄发盈利转正,出海有望带来高成长
麦高证券· 2025-04-28 07: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零跑汽车,给予“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57.27港元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坚持全域自研自产,依托集成技术架构推出C系列增程版车型、升级老车型、打造高品价比新车型,助力公司突围 [2] - 2024年零跑汽车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2024Q4归母净利润转正,盈利源于规模优势、技术降本和销售结构优化,未来盈利可持续性强 [3] - 斯特兰蒂斯与零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零跑海外业务成功概率高,本土化生产有望带来显著利润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坚持全域自研自产,优秀产品战略助力公司突围 -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坚持全域自研,掌握超级集成技术架构并迭代至LEAP3.5,零部件自制率超60%,通用率达88%,核心部件占整车成本65% [15][18] - 旗下车型聚焦10 - 20万主流市场,2024年总交付量近30万辆,在新势力品牌中居前三 [15][23] - 基于全域自研能力,零跑打造三大产品战略:高效布局增程版车型,C系列增程版2024年销量超7.4万辆,占比超33%;持续改款老车型,提升品价比并解决痛点;打造新车上市即爆款,C10和C16预售成绩优异 [26][34][42] 二、2024Q4实现单季度盈利,未来盈利可持续性较强 - 2024年零跑营收321.6亿元,同比+92%,毛利率提升至8.4%,2024Q4归母净利润转正达0.8亿元 [3][46] - 盈利改善原因:销量提升带来规模优势,增强产业链话语权,摊薄费用;持续技术降本叠加锂电池成本下行,18个月累计降本超40%;新车型上市使T03销售占比下降,优化销售结构 [3][55][56] - 未来销量增长确定性强,新车规划丰富,渠道建设发力,降本有潜力,对标比亚迪,单车盈利有提升空间 [65][68][72] 三、海外渠道和工厂资源具备独特优势,零跑海外业务确定性强 - 斯特兰蒂斯是全球第四大造车集团,2023年与零跑合作,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 [74] - 合作独特,斯特兰蒂斯电动化转型慢、业绩下滑,预计会投入更多资源;零跑车型海外竞争力强,新车型将接力开拓市场;可利用斯特兰蒂斯经销商资源拓展渠道,预计2026年欧洲门店达500家;能借助其工厂实现本土化生产 [80][85][93] - 目前零跑海外业务受运费和关税影响利润有限,本土化生产后有望规避费用,复刻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利润 [98][100] 四、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为55、70、89万辆,海外销量分别为5、10、15万辆;营业收入分别达605、805、106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2.5%、13%、13.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9、22.52、43.92亿元 [102] - 采用分部估值,国内业务参考可比公司PS均值,预计2025年国内营收550亿元,对应市值608.6亿元;海外业务预计2027年海外销量15万辆,单车盈利1万元,给予20x PE估值,折现后市值111.15亿元 [104][105] - 国内及海外业务加总合理市值719.75亿元人民币,换算765.69亿港元,较当下有15.9%上涨空间 [107]
零跑汽车用比亚迪的刀,割理想的韭菜?
36氪· 2025-04-11 12:13
文章核心观点 零跑汽车凭借“低价高能”策略取得销量增长,但面临质量争议、技术壁垒未建立、现金流压力大及海外市场不确定性等问题,需在技术与品牌间找平衡,守住品控底线以应对竞争 [3][12][22] 分组1:零跑B10上市情况 - 4月10日零跑B10正式上市发售,推出5款车型,售价9.98万 - 12.98万元,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双旗舰芯片的高配车型做到11万元级 [1] - 零跑B10上市仅1小时大定10016辆 [1] 分组2:零跑发展历程与早期困境 - 零跑创立于2015年,早期推出的T03和S01车型未掀起大浪花 [4] - 2020 - 2022年,零跑汽车销量分别为1.1万辆、4.3万辆、11.1万辆,徘徊在新势力末尾 [4] - 早期消费者认为零跑像“老头乐”,缺乏科技感和个性 [4] 分组3:战略调整与销量增长 - 2023年起零跑调整战略,聚焦家庭用户需求,以高性价比、大空间和增程式破局 [6] - 旗下C系列产品采用增程和纯电双动力形式,定位SUV [6] - 零跑主打“半价理想”,销量规模进一步增长,3月超越理想与小鹏,首次登顶新势力冠军 [7] - 零跑车主与理想L系列潜在客户需求重合,因预算有限选择零跑 [11] 分组4:技术与品牌发展 - 新能源市场增量红利收窄,零跑所在10 - 20万元赛道压力增大,需在技术与品牌间找平衡 [12] - 3月3日零跑与中国一汽签署合作备忘录,开展新能源乘用车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 [12] - 零跑B10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打造,宣称可实现软硬件超级集成和超级智能 [13] - 零跑计划2025年下半年推出城区高阶智驾功能并免费OTA升级 [13] - 部分消费者认可零跑全域自研,但也有消费者质疑其智驾成果可靠性,与头部企业有差距 [15] - 零跑董事长表示在智驾层面与友商差6 - 12个月工程研发时间 [15] 分组5:发展隐忧 - 2024年第三方投诉平台上,零跑质量问题投诉多,包括减震异响、动力系统故障等 [18] - 老车主吐槽OTA升级后车辆出现续航缩水、车机卡顿等问题,影响消费者信心 [20] - 2024年零跑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3.78亿元,远低于理想、蔚来和小鹏 [20] - 2025年零跑面临价格战和竞争增多,现金流压力将加剧 [21] - 零跑海外市场采用“轻出海”模式,自主控制性薄弱,缺乏绝对竞争优势 [22]
零跑汽车(09863):点评: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B10发布即爆款
长江证券· 2025-03-14 11: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专注全域自研构造成本优势,造就极致品价比,产品覆盖5 - 20万价格带,2024年四季度营收135亿元,毛利率13.3%,B10发布1小时后订单突破1.5万辆,国内新车周期带来销量持续增长,海外与Stellantis合作实现轻资产出海,打开全球销量空间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2024年年报发布,同时零跑B10正式发布上市 [4] 事件评论 - 2024Q4盈利基本符合预期,单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2024年销量达29.4万辆,同比+103.8%,营收321.6亿元,同比+92.1%,毛利率8.4%,同比+7.9pct;单四季度销量12.1万辆,同比+118.4%,环比+40.3%,营收134.6亿元,同比+155.0%,环比+36.5%,毛利17.8亿元,毛利率13.3%,同比+6.5pct,环比+5.2pct;2024Q4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率7.8%,同比 -7.1pct,环比 -1.2pct,研发费用9.0亿元,研发费用率6.7%,同比 -5.1pct,环比 -1.3pct;实现归母净利润(GAAP) 0.8亿元,利润率0.6%,归母净利率(Non - GAAP) 2.1亿元,利润率1.5%,同比+16.6pct,环比+7.0pct [6] - 零跑B10发布开启预售后1小时订单突破1.5万辆,计划4月正式上市并启动大规模交付;3月10日发布,采用零跑LEAP3.5技术架构,搭载高通骁龙8295车机芯片和高通8650智驾芯片,全系标配智驾功能,可实现高速及城区自动领航辅助,推出510km和600km两种续航共5个版本车型,指导价10.98 - 13.98万元,510激光雷达智驾版仅12.98万元,成为12万级首搭激光雷达高阶智驾车型,相较竞品车型在空间、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具有优势 [6] - 零跑汽车全球强势新车周期开启,智驾规划加速,看好未来销量及盈利双升;目前覆盖5 - 20万价格带不同细分市场,实现T03和C10出海,未来三年每年在全球推出2 - 3款产品,B10已上市,2025年计划再推出B系列2款车型,价格在10 - 15万元;渠道端,国内坚持“1 + N”渠道发展模式,截至2024年12月底有860家门店,覆盖264个城市,海外10月底有339家欧洲门店,预计2025年全球超500家;智驾方面,加大投入,零跑LEAP 3.5将在A/B/C/D四大系列普及,并支持终身免费OTA升级 [6] - 国内持续强势新车周期及极致品价比推动销量持续成长,海外与Stellantis反向合资开启全球大征程;国内以技术底蕴打造极致品价比,竞争优势强大,未来新车周期有望推动销量上升,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优化推动盈利提升;海外与Stellantis合作,利用其全球资源实现轻资产出海,具有初始低投入、布局更快速、调整更灵活的优势,看好海外高单车盈利带来可观利润贡献,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分别为57、80、100万辆 [6]
零跑2025年的野心,藏在B10里
雷峰网· 2025-03-13 10:05
文章核心观点 - 零跑在智驾战中因提前布局、成本控制和技术自研等优势成为受益者,B10车型是其智驾普惠的关键,有望助力公司实现销量和盈利目标并开启智驾突围战 [3][5][21] 分组1: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 零跑B10开启预订一小时预售订单突破1.5万台,48小时后突破3万台,公司因早做准备能在智驾战中快速出手 [9] - 零跑坚持零部件自研,核心零部件占整车成本65%以上,各车系零部件共享率高,B系列将达88%以上,自研零部件已获10个外部项目定点 [10] - 零跑通过技术降本弥补规模不足,有八合一电驱等多项自研技术,发布LEAP 3.5架构平台提升集成化 [11] - 零跑智驾采用“前期跟随、后期领跑”策略,过去因技术不成熟采用跟随战略,现阶段认为时机成熟加大投入 [12] - 零跑在不同时间节点实现智驾突破,2019年15万内配L2 + 级智能驾驶,2024年15万级配激光雷达加持高速NAP,2025年12万内配激光雷达加持城区NAP [13] - 朱江明表示B10激光雷达版交付时实现点对点通勤,下半年升级至城市NOA,今年智驾要成第一梯队 [14] 分组2:智驾普惠,B10是关键角色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21.6亿元,毛利率8.4%创历史新高,Q4净利润转正,月均交付超4万台,单季毛利率13.3%创历史新高 [16] - 公司展望2025年销量达50 - 60万辆,力争全年盈利,今年将推出6款新车型,B10对完成销量目标至关重要 [17][18] - B10担负出海重要角色,计划7月海外上市,Q4大规模出口欧洲,内部推进欧洲本地化生产,计划2026年上半年落地 [19] - B10是零跑智驾门面,带激光雷达高阶智驾版占预售订单73%,但10 - 15万元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拼的是智驾 [20]
又一次领跑其他车企,零跑开启新的合作范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7 10:35
核心观点 - 零跑汽车与一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涉及新能源汽车联合开发、零部件合作及潜在资本合作,开创央企与民企在汽车行业深度合作的先例 [1][3] - 合作模式为轻资产整合,双方保持独立性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一汽可加速新能源转型,零跑可扩大技术变现规模并增强市场确定性 [13] - 资本市场对合作反应积极,零跑股价在公告后3个交易日内上涨超20%至41.7港元 [3] 合作背景 - 零跑2024年交付量达30万辆,同比增长超100%,位列新势力销量第三 [4] - 一汽作为传统车企需补齐新能源短板,其乘用车业务尚未设立独立新能源品牌,转型压力显著 [11][12] - 行业整合趋势明显,吉利、长城等已进行内部品牌合并,东风与长安则开展重组 [12][13] 零跑核心竞争力 - **全域自研技术**:覆盖65%以上一级零部件,电子零部件子系统通用率达88%,自制率行业领先 [6][8] - **成本控制能力**:通过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降低电池包成本,自研8295域控制器节约线束和功放芯片成本 [6] - **研发效率优势**:非核心零部件(如车灯、门把手)自研实现单车成本节约100-200元,电动门把手控制器集成节省100元/辆 [7] - **组织架构聚焦**:研发工程师数量是其他部门的3倍,技术投入强度高于行业水平 [9] 合作具体内容 - 技术层面: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共享零跑全域自研技术(如CTC架构、智能域控) [3][6] - 产业链层面:零跑或成为一汽零部件供应商,利用一汽规模效应摊薄研发制造成本 [13] - 资本层面:探讨股权合作可能性,Stellantis集团2023年已投资15亿欧元获零跑20%股权 [5] 行业影响 - 开创"央企+民企"合作新范式,避免完全合并风险的同时实现技术互补 [13] - 零跑验证全域自研商业模式可行性,其高附加值零部件自制策略或成行业参考 [7][9] - 价格战背景下,整合供应链成本与加速技术落地成为车企竞争关键要素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