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延伸
icon
搜索文档
做足边的文章 释放边的潜力(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人民日报· 2025-08-09 22:11
口岸通关效率与贸易增长 - 友谊关口岸货车边检快捷通关时间仅需15秒,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速达30%,截至7月13日验放出入境人次200万,较去年提前65天[1] - 2024年上半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24.8万吨(同比+31.4%),其中进口货运量89万吨(同比+57%)[2] - 口岸通道日通行量从800辆增至1500辆,出入境通道数量较2019年翻倍至12条[2] 智慧化升级与效率提升 - "智能查验辅助系统"压缩货物等待时间20%,查验车位周转效率提升35%[3] - "智能检疫处理系统"使单票作业等待时长平均节省3.5小时[4] - "智慧物流管控平台"通过北斗定位实现车辆通关全程可视化[5] 产业链延伸与市场拓展 - 凭祥市上半年新增加工生产企业16家、进出口企业232家,水果加工企业达9家,年产值超5亿元[5][7] - 广西越丰食品新增泰国/越南3家榴莲园,采用液氮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5][7] - 友谊关对东盟国家进出口2862.4亿元(同比+30.3%),占口岸总值99.1%,其中越南2381.7亿元(同比+31.4%)、泰国363.6亿元(同比+37.2%)[9] 新业态发展与政策支持 - 广西飞越供应链电商直播日访问量超2万人次,越南籍主播增至30人,仓库面积3年增长10倍[10][11] - 凭祥市实施"一费制"改革,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12] - 上半年出口机电产品1667.5亿元(同比+54.8%),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00.5亿元(同比+28%)[12] 基础设施与长期发展 - 2012-2024年查验车位从28个增至76个,进出口商品种类从2000种扩至6000种[14] - 建设72个智慧通道专用查验位,推行"两步申报、提前验放"等便利化措施[14] - 探索"跨境电商+直播带货"模式,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加速业态融合[14]
做足边的文章 释放边的潜力(走市场 看韧性 强信心) ——广西友谊关一线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9 21:41
口岸通关效率与贸易增长 - 友谊关口岸货车边检快捷通关时间仅需15秒 [1] - 2024年上半年口岸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30% [1] - 截至7月13日口岸验放出入境人次达200万,较去年提前65天 [1] - 2024年上半年经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运量324.8万吨,同比增长31.4%,其中进口货运量89万吨,增长57% [2] 智慧口岸建设 - 口岸通道日通行量从800辆增至1500辆,出入境通道从2019年6条增至12条 [2] - "智能查验辅助系统"使货物等待时间压缩20%,查验车位周转效率提升35% [3] - "智能检疫处理系统"单票作业等待时长平均节省3.5小时 [4] - "智慧物流管控平台"实现车辆通关全流程可视化 [5] 水果贸易与加工产业 - 广西欧恒公司2020年进口榴莲400柜,2024年增至1600柜,2024年6月单月进口1000柜 [2] - 友谊关周边已聚集9家水果加工企业,年产值超5亿元 [7] - 广西越丰公司新增4台液氮机用于榴莲深加工,产品包括布丁、冰粽等 [5][7] - 2024年上半年对东盟国家进出口2862.4亿元,同比增长30.3%,占口岸总值的99.1% [9] 新兴业态发展 - 广西飞越公司电商直播业务日访问量超2万人次,越南籍主播增至30多人 [10] - 该公司仓库面积3年间增长近10倍 [11] - 2024年上半年出口机电产品1667.5亿元,同比增长54.8% [12] - 同期出口锂离子蓄电池100.5亿元,同比增长28% [12]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凭祥市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12] - 实施口岸"一费制"改革,保障产业园区全天候通关 [12] - 友谊关查验车位从2012年28个增至2024年76个 [14] - 进出口商品种类从2000多种增至6000多种 [14]
兰花科创股价微跌0.43% 拟1.49亿收购亏损港口布局物流
金融界· 2025-08-08 13:5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15时股价报6 8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03元 跌幅0 43% [1] - 盘中最高触及6 94元 最低下探6 84元 [1] - 成交额0 77亿元 换手率0 76% [1] 主营业务与战略 - 主营业务为煤炭及化工产品生产销售 所属板块包括煤炭行业 山西板块等 [1] - 通过整合煤炭资源与物流网络 逐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1] 收购事项 - 拟以1 49亿元现金收购山东嘉祥易隆港务有限公司62%股权 [1] - 标的公司2024年亏损1774万元 2025年前两月亏损扩大至2 53亿元 [1] - 收购旨在切入内河航运领域 降低运输成本并拓展业务多元化 [1]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9 12%至92 75% [1] - 下滑主因煤炭价格下行及参股子公司停产影响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84 77万元 [1] -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2248 95万元 [1]
万达化工注册成立新材料公司
大众日报· 2025-08-05 01:05
公司动态 - 东材新材料由万达化工和耐斯特共同出资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其中万达化工持股99%、认缴出资额1980万元 [1] - 东材新材料经营范围覆盖新材料技术研发、大数据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高附加值领域 [1] - 耐斯特是万达化工产业链重要一环,获2024年度炭黑行业"小巨人"称号,已研发17款橡胶级、6款色素级和12款导电炭黑产品 [1] - 万达化工与耐斯特从上下游供应关系转变为新材料领域深度合作,旨在延伸产业链并提升轮胎供应链话语权 [1] 行业现状 - 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格局,但存在集群发展水平偏低问题 [2] - 子午线轮胎总产能1.66亿余条占全市90%,但单个企业平均产能仅1800万条,低于省内头部企业 [2] - 产业链存在"集而不合"现象,钢丝帘线、炭黑等配套产品本地配套率不高 [2] 发展规划 - 万达化工已构建覆盖通用炭黑、特种炭黑等全系列产品的自主研发体系 [2] - 东营市计划到2028年培育3-5家领航企业,建成国际一流高端橡胶轮胎产业基地 [2] - 产业规模目标为营业收入1000亿元以上,培育4家销售收入100亿元轮胎企业 [2] - 东材新材料将聚焦基础材料高性能改造,打造开放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服务增值 [3]
豆盟科技发盈警 预计中期收益同比减少至约1800万-1900万元
智通财经· 2025-08-01 11:3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预期为人民币1800万元至1900万元 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020万元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亏损预期为人民币1150万元至1250万元 去年同期净亏损为人民币410万元 [1] 业绩变动原因 - 收益减少及净亏损增加主要由于公司加速从品牌代运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强化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及自有商品矩阵建设 [1] - 自有品牌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投入加大 导致经营成本阶段性上升 短期内尚未进入全面收益转化期 [1] - 公司计提财务资产预期信贷损失 导致亏损额增加 [1]
云天化上半年营收超355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31 01:24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355亿元 利润总额超30亿元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质效双升 [1] - 统筹生产经营与改革发展 展现卓越战略谋划与执行能力 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1] 生产管理 - 全面实现精细化管理 强化生产全流程管控 推动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双提升 [1] 市场拓展 - 迭代"产业+商贸+物流+金融"全球供应链 深化与国内外经销商合作 向产业组织者转型 [1] - 通过南博会 国际橡塑展 亚洲化肥论坛等国际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 拓宽销售渠道 [1] - 上半年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品牌价值持续增长 [1] 产业链延伸 - 布局精细化工 新材料等新兴业务板块 依托技术优势与市场洞察力 [1] - 精细化工领域成功研发高性能 高附加值产品 [1] - 新材料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瓶颈 提升集团竞争力 [1]
核心业务发力 国邦医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6%
证券日报· 2025-07-29 15:4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4.6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12.60%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转正至1.03亿元 [2] 业务板块发展 - 医药原料药优势地位稳固,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形成稳定收入支柱 [2] - 动保业务成为利润增长新引擎,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市占率持续提升 [1] - 盐酸多西环素获批欧洲药典适应性证书(CEP),销售国家突破50个,客户超200家 [1] - 植保项目成功试产,项目稳步推进 [1] - 七方杯系列健康饮品投向市场,切入食药同源领域 [1] 研发与认证进展 - 获批18个产品CEP证书 [2] - 通过FDA认证产品7个 [2] - 国际认证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2] 全球化战略 - 产品覆盖全球六大洲117个国家及地区 [2] - 供销合作伙伴超5000家 [2] - 参加18个国内外医药、动保等相关展会 [2] - 通过高频次、高规格展会互动深化全球市场渠道布局 [3]
海南鳄珍集团加大科技创新 年产值突破1.5亿元
海南日报· 2025-07-29 00:53
公司发展 - 海南鳄珍集团成立于2019年,创始人为欧阳俊和喻志林,在东方市红草村投资超1.2亿元建设现代化鳄鱼养殖基地 [2] - 公司养殖场存栏量达5万多条鳄鱼,其中种鳄近6000条 [2] - 2024年公司升级为集团化运营,旗下涵盖养殖、生物科技、产业研究、皮具四大子公司 [6]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通过专卖店、商超、抖音、快手、京东、天猫等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 [6] 产业链与产品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延长鳄鱼产业链,开发出鳄鱼口服液、鳄鱼肽蛋白粉、鳄鱼鞭酒等专利产品 [4] - 2024年公司鳄鱼营养品、皮具、鳄鱼酒三项核心品类销量居全国前列 [4] - 公司年产值突破1.5亿元 [1][4] 科研合作 - 公司采用柔性引才策略,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开大学、耶鲁大学、海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4] - 科研合作帮助公司精通鳄鱼生物学特性,为产品研发开辟新思路 [4] 行业现状 - 东方市鳄鱼小镇已入驻50多家养殖企业,鳄鱼养殖超过40万条,产出鳄鱼种苗占全国市场份额半数以上 [4] - 鳄鱼产业成为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名片 [4] 土地与扩张 - 公司面临产业用地饱和问题,通过"点状供地"模式解决用地需求 [5] - 公司拍下24.78亩土地,包含13个小地块,用于建设精深产品加工厂及配套服务设施 [6] - 新地块用途包括餐饮、零售商业、图书与展览用地等,旨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 [6]
“中国新特产”成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果” 产业链多点开花、品类多
央视网· 2025-07-24 07:34
行业概况 - 中国橄榄油产业发展迅速,国产特级初榨橄榄油市场份额占比已达30%左右 [1] - 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1173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一半以上,基地面积、鲜果产量、初榨油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国第一 [7] - 油橄榄全产业综合产值从2015年11亿元增长至45亿元,增幅达300%以上 [1] 区域优势 - 陇南市武都区地处北纬33度油橄榄"黄金种植带",湿度低、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光照充足,独特地理气候孕育高品质橄榄果 [12] - 当地特级初榨橄榄油产量占国产特级初榨橄榄油70%左右 [1] - 油橄榄种植从初期100多个品种优化至10余个高产高油率品种,包括引进良种和培育本土品种 [23] 生产技术 - 采用物理冷榨技术,温度控制在27℃以下(传统为60℃),完整保留风味和营养成分 [14] - 每10斤鲜果仅能压榨15斤橄榄油,采收需在霜降前后以保证营养与成熟度最佳平衡 [12] - 鲜榨橄榄油经充氮隔氧、避光恒温储存两个月沉淀,获得特级初榨品质 [16] 产品创新 - 开发出橄榄木艺品、调味品、文创、护肤品等6大类80余种产品,实现产业链延伸 [22] - 研发风味橄榄油(如柠檬香味、当归红枣混合)等功能性饮品 [20] - 对果渣萃取制作有机肥,从橄榄油提取化妆品和医药用营养物质,利用率达"吃干榨尽" [22] 市场拓展 - 特级初榨橄榄油出口至美国、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 [2] - 国产特级初榨橄榄油50%以上产自陇南,产品获多个国际金奖 [18] - 形成"种植户+合作社+协会+基地+公司"合作模式,推行订单农业稳定供应链 [25] 产业价值 - 油橄榄种植使白龙江流域荒山披绿,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增加群众收入 [9] - 采收旺季鲜果24小时内完成压榨,保障风味留存 [26] - 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深度研发多酚、黄酮、角鲨烯等成分,挖掘潜在价值 [28]
探访黄金危废处理龙头企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如何做?|一线调研
第一财经· 2025-07-24 03:39
黄金产业政策与规划 - 九部门联合印发《黄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强化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建设绿色矿山和工厂,支持重点黄金矿区资源整合 [1] - 方案目标到2027年黄金矿石处理量500吨/日以上矿山产量占全国70%以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到35%以上,推进黄金回收体系建设 [11] - 政策强调推动氰渣协同处置及全组分利用,支持低品位、难处理、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 [5] 黄金固废处理行业现状 - 中国黄金行业尾矿及尾渣堆存量分别达15亿吨和1.5亿吨以上,年新增量超2亿吨和2000万吨,综合利用率不足40%和20%,远低于矿业发达国家62%的平均水平 [8] - 行业面临技术瓶颈,如硫铁矿深加工存在砷含量超标导致的设备腐蚀难题,能实现高效深加工的企业较少 [8][9] - 机构测算到2027年仅山东省黄金危废资源化市场规模将突破180亿元,设备投资需求超300亿元 [11] 山东鸿承的技术与业务布局 - 公司开发多级浮选富集循环系统,硫回收率提升至92%,尾矿硫含量降至5%以下,年处理尾渣120万吨,年产硫铁精矿粉60万吨,年产值2.1亿元 [2] - 成功研发高硅浮选尾矿有价元素回收项目,年处理能力100万吨,分离后的高硅质残余转化为胶固材料 [4] - 建立24万吨/年硫铁矿深加工项目,采用一体化工艺生产工业硫酸,余热发电5600度/小时,年发电量4500万度,形成负碳模式 [4] - 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包括6万吨/年氨基磺酸、18万吨/年硫酸镁、4万吨/年二氧化锰等项目 [5] 行业技术突破方向 - 需突破氰化尾渣无害化充填、含氰废水回收利用、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 [5][6] - 专家建议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构建高度整合的黄金产业链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