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产质量
icon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当前银行基本面仍然承压 明年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1:52
总体回顾 - 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回落、拨备平滑利润力度减弱影响 [1] - 六大行主要是拨备平滑力度减弱,中小行则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 [1] 净息差 - 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同比下降13bps至1.43%,降幅较去年的17bps有所收窄 [2] - 一季度环比去年四季度下降6bps [2] - 受益于存款挂牌利率下调,预计全年净息差降幅将小幅收窄至10-15bps [2] 资产质量 - 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均呈稳中回落态势 [3] - 年报数据显示不良生成率稳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边际上略有减轻 [3] - 大行仍有充裕的拨备反哺利润空间,其他银行则空间不足 [3] 资产规模 - 2025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合计总资产同比增长7.5% [4] - 资产增速与当前行业ROE及分红率所对应的内生增速接近 [4] - 城商行仍保持较高的资产增速 [4] 非息收入 - 手续费净收入在低基数下收入规模见底 [5] - 今年一季度受市场利率上升影响,中小银行的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下降 [5] - 其他非息收入成为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拖累项 [5] 行业展望 - 2025年或是银行业此轮业绩下行周期的尾声 [1] - 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1] - 当前银行基本面仍然承压,主要是债市波动带来的其他非息收入减少压力 [1]
A股农商行去年业绩分化明显!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资产差距缩小,青农商行不良率最高
新浪财经· 2025-05-07 10:50
经营业绩 - 10家A股上市农商行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32.6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瑞丰银行营收增速最高达15.29% [1][4] - 合计归母净利润421.28亿元,同比增长5.7%,常熟银行净利润增速达16.2%位列第一 [1][6] - 营收规模分化显著:渝农商行(282.62亿元)和沪农商行(266.41亿元)超200亿元,青农商行(110.33亿元)和常熟银行(109.09亿元)超100亿元,江阴银行(39.62亿元)最低 [2][3] - 非利息收入成增长亮点:常熟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158.54%,瑞丰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84.25% [4] 资产规模 - 仅渝农商行(1.5万亿元+)和沪农商行(1.4万亿元+)总资产超万亿元,两者差距从2023年488亿元缩小至271亿元 [7][9] - 青农商行以4950.32亿元位列第三,常熟银行(3665.82亿元)和瑞丰银行(2200亿元+)增速显著,后者资产排名上升两位 [8][10] - 渝农商行贷款余额7142.73亿元(占比47.15%),金融投资6280.03亿元,两项合计贡献主要资产增量 [7] 资产质量 - 7家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常熟银行(0.77%)和无锡银行(0.78%)最优,青农商行(1.79%)最高但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11][12] - 拨备覆盖率分化:常熟银行(500.51%)、无锡银行(457.6%)超400%,青农商行(250.53%)和紫金银行(201.44%)低于300% [13][15] - 青农商行公司贷款不良率2.02%仍处高位,但个人贷款不良率1.69%较上年上升 [13] 业务结构 - 净息差普遍收窄:张家港行降幅最大(1.99%→1.62%),常熟银行2.71%保持行业最高,紫金银行1.42%最低 [6] - 沪农商行代理保险收入下降16.84%拖累手续费收入,瑞丰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扭亏增390.91% [5][4] - 常熟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0.65%,其中制造业贷款占比16.77%且不良率降至0.88% [12]
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预期内盈利承压,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银行,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Q25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息差下行、非息基数压力和拨备反哺力度不足是主因;信贷投放平稳,对公发力支撑基本盘,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息差环比表现好于预期,负债成本改善形成支撑;对公资产质量无需过虑,零售风险阶段性暴露,不良率稳中趋降;看好银行绝对收益,聚焦优质高股息 [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集中消化基数影响,营收利润双双走弱 - 受息差下行和非息基数影响,1Q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拨备反哺力度略低于预期致利润负增 [11][12] - 城农商行营收维持正增,平稳性好于预期,国有行延续营收负增,股份行营收压力大于同业 [13][14] - 国股行利润负增拖累行业整体表现,城农商行表现相对更好,展望2025全年,有能力实现利润平稳增长且优于同业的银行,方能在ROE上获得估值溢价 [19] - 息差收窄仍是营收最主要拖累,部分股份行及城商行利息净收入正增,一季度债市利率回升,其他非息阶段性拖累银行营收,多数银行综合所得税率下行反哺利润,部分银行增提拨备一次性拖累业绩 [20][21][22] - 一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部分上市银行金市相关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多家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比回落至2023年水平,年内其他非息收入对营收的扰动将趋于缓解 [24] 对公发力支撑信贷基本盘,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 - 开年信贷投放整体平稳,1Q25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速为7.9%,江浙、成都地区景气领先,重庆成为增长“新星”,展望全年,信贷不失速且平稳增长趋势不变 [30] - 年初对公靠前发力支撑信贷增量,零售端同比小幅多增,1Q25新增对公贷款3.96万亿,新增零售贷款4185亿,票据贴现净下降1631亿 [31][35] - 1Q25上市银行存款增速季度环比提升1pct至6.4%,大行负债端压力依旧突出,存款增量仍以定期存款为主 [47] 息差环比表现好于预期,关注成本下行红利释放 - 1Q25上市银行息差约1.54%,同比下降11bps,较4Q24季度环比回升1.7bps,负债成本改善成效兑现形成边际支撑,中小银行更为明显 [49] 稳风险导向不变,主动处置确保不良率稳中下行 - 1Q25上市银行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bp至1.23%,估算年化加回核销回收后不良生成率约0.63%,对公端压力有限,零售端风险阶段性暴露,不良扰动有望趋缓,部分银行主动加大核销处置使拨备覆盖率更快回落 [5] 投资分析意见:看好银行绝对收益,聚焦优质高股息 - 看好银行,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利好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频出,银行板块高股息优势凸显,基本面以稳为主,若经济稳步复苏银行还将体现后周期弹性 [6] - 个股层面,推荐关注农业银行(A+H),城商行首推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股份行首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 [6]
厦门银行(601187):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分红比例新高,利息压力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5-05 0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9][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厦门银行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股息率居前,长期有成长空间,短期一季度业绩受投资收益影响下滑,后续关注负债成本、利息净收入及零售风险改善节奏,当前估值低维持“买入”评级 [2][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全年营收增速2.8%,归母净利润增速 -2.6%,年末不良率0.74%,拨备覆盖率392%;2025Q1营收增速 -18.4%,归母净利润增速 -14.2% [6] 事件评论 - Q1业绩受短期投资收益冲击,利息增速压力改善,2024全年、2025Q1利息净收入增速分别为 -7.4%、 -4.6%,预计未来增速回升;2025Q1非利息净收入因债市调整下滑45.5%,二季度以来债市企稳预计全年增速改善 [11] - 信贷结构调整,2024全年贷款增速 -2.0%,票据贴现和零售贷款规模压降,2025Q1零售贷款继续收缩;企业贷款成扩表抓手,2024年增长9.3%,2025Q1增长6.1%;2024年存款增长3.2%,2025Q1增长3.4% [11] - 息差下半年接近企稳,2024全年净息差1.13%,同比降15BP,较上半年仅降1BP,预计一季度存款成本率改善,净息差降幅收窄 [11] - 资产质量方面,2024全年不良净生成率0.80%,同比升29BP;2025Q1不良率升至0.86%,拨备覆盖率降至314%,预计零售风险以经营贷为主,关注2025年存量风险改善节奏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合计(千元)|407,794,724|428,901,746|466,289,786|506,937,002| |营业收入(千元)|5,759,162|5,488,688|5,761,131|6,272,008| |利息净收入(千元)|4,004,981|3,928,606|4,242,495|4,878,72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千元)|381,367|390,647|416,295|450,128| |投资收益等其他非利息收入(千元)|1,372,814|1,169,434|1,102,341|943,153| |营业支出(千元)|(3,009,831)|(2,840,300)|(3,002,053)|(3,317,097)| |PPOP(千元)|3,450,724|3,314,690|3,450,440|3,850,535| |信用减值损失(千元)|(697,838)|(666,302)|(691,362)|(895,624)| |营业利润(千元)|2,749,330|2,648,388|2,759,077|2,954,91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千元)|2,594,646|2,479,827|2,583,432|2,766,733| |资产总额增速|4.39%|5.18%|8.72%|8.72%| |贷款总额增速|-2.02%|5.61%|10.41%|11.66%| |负债总额增速|4.24%|5.36%|9.06%|9.03%| |存款总额增速|3.17%|7.82%|11.96%|12.05%| |营业收入增速|2.79%|-4.70%|4.96%|8.87%| |利息净收入增速|-7.43%|-1.91%|7.99%|15.00%| |非利息净收入增速|37.45%|-11.06%|-2.66%|-8.25%| |成本收入比|38.87%|38.50%|39.00%|37.5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2.60%|-4.43%|4.18%|7.10%| |EPS(元)|0.89|0.84|0.88|0.95| |BVPS(元)|9.72|10.08|10.65|11.29| |ROE|9.44%|8.51%|8.50%|8.66%| |ROA|0.65%|0.59%|0.58%|0.57%| |净息差|1.13%|1.07%|1.06%|1.12%| |不良贷款率|0.74%|0.84%|0.80%|0.75%| |拨备覆盖率|392%|306%|273%|277%| |P/E|6.51|6.84|6.54|6.06| |P/B|0.59|0.57|0.54|0.51| [21]
招、平、兴Q1财报对比,谁在进步谁退步了?
雪球· 2025-05-04 04:04
资产质量 - 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0.94%,拨备覆盖率410.03%,90天偏离率0.7813,资产质量稳健但略有放松不良认定 [3][5] - 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6%,拨备覆盖率236.53%,90天偏离率0.64,资产质量改善且认定最严格 [4][5][9] - 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拨备覆盖率233.42%,90天偏离率0.8492,资产质量压力最大且认定最宽松 [4][5][11] - 平安银行净核销额占比环比下降至0.36%,资产质量改善迹象明显 [18] 负债结构及付息率 - 招商银行存款付息率1.29%,总计息负债付息率1.35%,成本优势显著 [21][26] - 平安银行存款付息率1.81%,总计息负债付息率1.80%,负债结构优化 [21][26] - 兴业银行存款付息率1.79%,总计息负债付息率1.88%,同业负债成本拖累明显 [21][26] 生息资产及收益率 - 平安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61%,零售贷款收益率环比上升至5.17%,息差表现最佳 [33] - 招商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23%,环比下降25BP,资产收益率承压 [33] - 兴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3.49%,环比下降19BP,息差压力最大 [33] 盈利能力 - 招商银行单位资产净利息收入0.42%,ROE 2.99%,盈利能力领先但下行幅度较大 [41][51] - 平安银行单位资产净利息收入0.39%,ROE 2.79%,成本收入比26.86%优化显著 [41][49] - 兴业银行单位资产净利息收入0.35%,ROE 2.63%,成本控制最佳但盈利韧性不足 [41][49] 估值及安全边际 - 平安银行DCF估值显示安全边际达65.05%,当前股价低估程度最高 [55] - 招商银行估值区间47.9-99.93元,反映市场对其长期ROE维持能力的分歧 [54] - 兴业银行估值区间29.71-69.04元,资产质量压力制约估值提升 [55] 行业趋势 - 零售银行受手续费收入下滑冲击更显著,对公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复苏更快 [42] - 利率波动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成为净利润波动主因 [46] - 行业净息差分化,负债端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37]
中信银行(601998):核心营收增长稳健,均衡发展底色不变
华创证券· 2025-04-30 09: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信银行战略及业务发展更趋均衡,经营规划成效显著,一季度因贷款重定价业绩阶段性承压,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在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赋能下,各项业务仍有向上发展空间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517.7亿元,同比-3.72%;营业利润228.05亿元,同比增长4.22%;归母净利润195.09亿元,同比增长1.66%;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6%,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2.3pct至207.1% [2] - 预计25 - 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0.6%、4.1%、5.7%(前值为3.6%、4.1%、5.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3.0%、5.0%(前值为3.4%、4.6%、6.2%) [6] 营收与业绩 - 核心营收维持正增,1Q25单季营收同比增长 - 3.72%,增速较2024年下降7.3pct,净利息收入和净手续费收入仍实现同比正增,增速分别为2.1%、0.7%,其他非息收入同比 - 26.6% [6] - 净利润增速保持稳健,1Q25归母净利润同比 + 1.66%,增速较24年末下降0.67pct,降幅低于营收端,因有效压降业务及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3%),拨备适当少提反哺利润 [6] 信贷与存款 - 对公贷款投放较好支撑信贷规模提速,1Q25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长8.2%/5.1%,增速分别环比 + 3.5pct/+1.0pct,对公贷款投放较好,一般公司贷款/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分别同比增长10.6%、1.6%、 - 16.4% [6] - 存款增势较好,1Q25计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长8.7%/11.3%,增速环比分别 + 4.4pct/+4.2pct,预计个人存款延续较好增势,对公贷款增长带动对公低成本结算性存款增长 [6] 净息差 - 测算单季净息差降幅走扩,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下降10bp至1.61%,降幅走扩,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较多 [6] - 资产端收益率下行,1Q25单季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25bp至3.31%;负债端成本率下降,1Q25单季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5bp至1.74%,降幅扩大 [6] 资产质量 - 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1Q25不良率环比持平于1.16%,单季不良净生成率环比上升6bp至1.01%,关注率环比 + 4bp至1.68% [6] - 对公端有所改善,对公贷款(含贴现)不良贷款率与关注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有所承压,按揭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0.1pct至0.39% [6] 投资建议 - 给予公司2025E目标PB 0.62X,对应目标价8.23元,按照当前AH溢价比例1.3,H股合理价值6.78港币/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E股息率仍有5% [6]
透视股份行一季报:4家营收净利“双降”!华夏银行降幅最大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07:13
股份行一季度业绩表现 - 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4家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仅浦发银行实现"双增" [1] - 华夏银行营收和净利润降幅均达两位数(营收-17.73%,净利润-14.04%),降幅居首 [2][3] - 平安银行营收和净利润降幅分别为-13.10%和-5.60%,降幅第二 [2][3] - 浦发银行营收同比增1.31%,净利润同比增1.02%,是唯一"双增"银行 [4] 营收结构分析 - 7家股份行营收同比下滑,仅民生银行(+7.41%)和浦发银行(+1.31%)增长 [2] - 6家股份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光大银行(-6.84%)、平安银行(-9.42%)、华夏银行(-2.60%)下滑 [7] - 招商银行净利差1.82%,净利息收益率1.91%,同比分别下降8和11个基点 [7] - 华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11.45%,浙商银行同比降13.15% [8] 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 - 光大银行投资收益猛增3倍,浦发银行投资收益同比下降超30% [8] - 9家银行公允价值均出现损失,招商银行损失53.06亿元(去年同期收益4.23亿元) [8] 资产质量情况 - 3家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招商/民生/浦发分别降0.01/0.01/0.03个百分点) [9] - 华夏银行和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上升0.01个百分点,华夏银行1.61%为行业最高 [9] - 7家银行拨备覆盖率下降,平安银行降幅最大(-14.18个百分点) [10] - 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上升2.33和0.03个百分点 [10] 业绩变动原因 - 华夏银行业绩下滑主因其他非息收入同比降78.9%,受债市回调及高基数影响 [4] - 浦发银行增长归因于"数智化"战略成效、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及非息收入增长 [4] - 招商银行息差收窄受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信贷需求不足影响 [7]
[快讯]沪农商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97% 多措并举应对重点领域风险
全景网· 2025-04-29 07:36
资产质量概况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维持在0 97% 与2023年末持平 全年保持稳定 [1] - 拨备覆盖率达352% 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1] - 资产质量总体稳健但挑战加大 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 [1] 外部经济环境影响 - 国外关税及国际贸易不利变化冲击外向型企业及国内产业链 [1] - 国内需求不足导致部分企业经营困难 群众就业增收压力增大 [1] 风险可控支撑因素 - 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信心 包括广阔市场、强韧性和潜力 [1] - 银行自身稳健展业模式发挥关键作用 [1] 风险管理措施 - 授信审批层级少效率高 重点产品设置专业集中审批 [2] - 坚持服务实体、做小做散 严控大额贷款 优化信贷投向结构 [2] - 自2021年末起执行严格风险分类认定标准 监管过渡期影响已基本释放完毕 [2] - 持续推进信贷管理系统建设 优化风险预警系统和贷款决策平台 [2] 普惠小微贷款情况 - 2024年末不良率1 92% 较上年末上升47个BPs 仍处于不良容忍度以内 [2] - 实施授信管理全流程再造工程 上线流水尽调系统 优化贷后预警触发机制 [2] 零售贷款情况 - 2024年末个人贷款不良率1 32% 较上年末上升20个BPs [2] - 计划加大按揭贷款等优质资产投放 支持合理消费信贷需求 控制高风险业务 [2] - 零售互联网贷款方面加强管理 建立差异化定价策略和风险管理体系 [2]
齐鲁银行(601665):利息加速增长 资产质量全面向好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35
财务表现 - 2024全年营收增速4.6%(前三季度4.3%,单季5.5%),归母净利润增速17.8%(前三季度17.2%,单季19.1%)[1] - 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7%和16.5%[1] - 2024年末不良率1.19%(环比-4BP,较期初-7BP),2025Q1末不良率进一步降至1.17%[1] - 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322%(环比+10pct,较期初+19pct),2025Q1末升至324%[1] 收入结构 - 2024全年利息净收入增速1.7%(前三季度-2.1%),非利息净收入增速12.7%(前三季度22.7%),Q4利息净收入转正拉动营收回升[2] - 2025Q1利息净收入显著增长7.9%,非利息净收入增速-4.0%(投资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速-14.0%)[2] - 年末净资产OCI环比增加21亿至38亿,支撑2025Q1投资收益[2] 信贷与存款 - 2024全年贷款增长12.3%(对公/票据/零售分别增长15.5%/23%/3.2%),Q4零售贷款环比下降0.7%[3] - 2025Q1末贷款较期初增长6.1%(对公/票据增长9.0%/16.7%,零售规模下降3.3%)[3] - 2024全年存款增长10.4%,2025Q1存款增长5.2%[4] 息差与成本 - 2024全年净息差1.51%(较上半年-3BP,同比-23BP),Q4息差企稳推动利息净收入回升[4] - 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42BP至4.25%,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12BP至1.99%(较上半年-8BP)[4] - 负债成本加速改善是息差企稳核心,预计2025年息差降幅收窄[4] 资产质量 - 2024全年核销前不良净生成率0.63%(同比-18BP),创上市新低[5] - 制造业不良率较上半年末-178BP至3.76%,房地产不良率+583BP至7.21%(占比仅1.1%)[5] - 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半年末+68BP至2.00%,零售贷款占比低且高风险产品少[5] 分红与估值 - 2024全年分红比例26%(同比+1pct),预期股息率4.5%[5] - 当前估值0.71x2025PB,股价距离可转债强赎价6%[5]
瑞丰银行(601528):息差降幅明显收窄,拨备进一步夯实
国盛证券· 2025-04-29 02: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长期来看瑞丰银行所处地区贷款有望稳定增长自身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随着资产质量稳步改善有望打开利润释放空间 业绩表现或将持续领先同业 预计2025年营收、利润增速分别为9.98%、8.24%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5Q1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12%、6.69% 分别较2024A下降10.2pc、下降4.6pc 息差同比降幅收窄、业务成本节约等对业绩形成正向贡献 [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68% 较2024A增速提升4.3pc 2025Q1净息差为1.46% 较2024A下降4bps 息差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改善 生息资产收益率、计息负债成本率分别下降11bps、下降7bps [2]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1.43% 较2024A增速有所下降 其中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23.01% 受一季度债市明显波动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浮亏1.3亿元 [2] 资产质量 - 2025Q1不良率(0.97%)、关注率(1.54%)分别较上年末持平、提升9bps 拨备覆盖率、拨贷比分别为326.08%、3.17% 分别较上年末提升5.2pc、提升7bps 2025Q1信用成本为1.26% 同比提升3bps [3] 资产负债 - 资产方面 2025Q1末资产、贷款总额分别为2293亿元、1368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1.07%、11.67% 分别较2024Q4下降0.9pc、下降3.8pc 2025Q1单季度贷款净增加58亿元 其中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分别净增50亿元、3亿元 [4] - 负债方面 2025Q1末存款总额为1713亿元 同比增长13.83% 2025Q1单季度存款净增87亿元 主要由个人定期存款(+103亿元)贡献 [4] 财务摘要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804 | 4,385 | 4,822 | 5,242 | 5,628 | | 营收增速 | 7.90% | 15.29% | 9.98% | 8.71% | 7.36% | | 拨备前利润(百万元) | 2,635 | 3,048 | 3,361 | 3,647 | 3,911 | | 拨备前利润增速 | 8.02% | 15.64% | 10.29% | 8.51% | 7.24%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727 | 1,922 | 2,080 | 2,244 | 2,392 | | 归母净利润增速 | 13.04% | 11.27% | 8.24% | 7.87% | 6.59% | | 每股净收益(元) | 0.88 | 0.98 | 1.06 | 1.14 | 1.22 | | 每股净资产(元) | 8.60 | 9.80 | 10.68 | 11.62 | 12.63 | | 净资产收益率 | 10.78% | 10.65% | 10.36% | 10.26% | 10.05% | | 总资产收益率 | 0.97% | 0.92% | 0.90% | 0.88% | 0.85% | | 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 | 1.46% | 1.42% | 1.42% | 1.39% | 1.35% | | 市盈率 | 5.99 | 5.38 | 4.97 | 4.61 | 4.32 | | 市净率 | 0.61 | 0.54 | 0.49 | 0.45 | 0.42 | | 股息率 | 3.42% | 3.42% | 3.70% | 3.99% | 4.25% | [5] 股票信息 - 行业为农商行Ⅱ 前次评级为买入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为5.27元 总市值为10,340.59百万元 总股本为1,962.16百万股 自由流通股占比86.92% 30日日均成交量为18.65百万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