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综述|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加速进入国际赛道
新华社· 2025-09-13 14:19
新华社慕尼黑9月13日电 综述|中国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加速进入国际赛道 新华社记者马悦然 车云龙 单玮怡 在2025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大焦点。来自中国的多家企业集 中亮相,勾勒出智能辅助驾驶从概念到落地、从本土到全球的加速演进图景。 近年来,欧洲传统车企面临转型挑战。产品投放与技术储备滞后使不少企业在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 中逐渐落于下风。 "在软件研发上,我们确实走得慢了一些。"一名参展的德国车企工程师告诉记者,"与中国企业合 作,可以帮助我们加快智能辅助驾驶相关配套技术落地。" 在智能辅助驾驶的全球化趋势下,中欧产业互动日益频繁。 中国方案落地 今年慕尼黑车展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车展示,还是软件、芯片与出行方案的舞台。中国企业携 成熟的量产方案以及先进技术亮相,向欧洲市场全面展示智能辅助驾驶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突破与合作 优势。 卓驭科技与一汽-大众合作推出一款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速腾L、探岳L等车型上将陆续上市,并 通过大众体系A-SPICE CL2认证,体现中国企业设计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国际市场流程与质量体系中 的发展日趋成熟。 轻舟智航展示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已在中国大规 ...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和黑芝麻智能 均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2 03:54
行业评级与首次覆盖 - 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并给予超配评级 [1]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均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12港元和21.4港元 [1] 智驾芯片行业前景 - 智驾芯片成为智能辅助驾驶核心部件及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8年增长至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 -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267亿元 预计2028年增长至1020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0%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自主车企推进智驾平权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演进 [1] - 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竞争优势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凭借性价比产品和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 均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12 03:52
行业评级与覆盖 - 浦银国际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并给予超配评级 [1]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W(09660)和黑芝麻智能(02533) 均给予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分别为12港元和21.4港元 [1] 智驾芯片行业地位 - 智驾芯片是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 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功能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2025年中国自主车企推进智驾平权 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演进 [1] - 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竞争优势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凭借性价比产品和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1] - 2028年将增长至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 - 2023年中国车规级SoC市场规模为267亿元 [1] - 2028年将增长至1020亿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50% [1]
大行评级|浦银国际: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 均予“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9-12 02:15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场 智能辅助驾驶成为汽车智能化核心功能 [1] - 智驾芯片作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核心部件 逐渐成为产业链价值高地 [1] - 2025年中国自主车企大力推进智驾平权 推动高速NOA搭载车型价格段下探 [1] - 龙头新能源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推进算法持续演进 [1] - 行业两端发力促进智驾芯片实现量价齐升 [1] 本土供应商发展 - 本土智驾芯片供应商进一步崭露头角 [1] - 凭借性价比芯片产品和自身量产经验积极拓展客户 [1] - 受益于国产替代趋势 有望实现份额加速扩张 [1] 公司评级 - 首次覆盖地平线机器人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12港元 [1] - 首次覆盖黑芝麻智能给予买入评级 目标价21.4港元 [1] - 首次覆盖智驾芯片行业给予超配评级 [1]
智驾芯片行业:技术普惠因风起,国产替代恰逢时
浦银国际· 2025-09-11 12:30
行业投资评级 - 智驾芯片行业首次覆盖给予"超配"评级 [3][7] - 地平线机器人-W(9660 HK)和黑芝麻智能(2533 HK)均给予"买入"评级 [3][9] 核心观点 - 智驾芯片作为智能电动车核心部件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浪潮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7][8] -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ADAS装车率已达82.6% 车企通过"智驾平权"推动功能下沉和算法升级 带动芯片量价齐升 [8][55] - 本土供应商凭借性价比和量产经验加速国产替代 目前国产率约20.7% 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9][118][125] - 智驾芯片厂商依托技术积累切入机器人领域 打开长期增长天花板 [9][130] 行业背景与现状 -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向集中式演进 SoC成为域控主控芯片主流选择 [13][14]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oC市场规模达579亿元人民币 预计2028年将达2053亿元 复合增长率29% [19][89] - 中国2023年车规级SoC规模267亿元 2028年预计1020亿元 占全球50%份额 [19][89] - 供应链结构从金字塔式向网状融合演进 芯片等增量零部件价值提升 [26][27][31] 市场需求与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ADAS装车率82.6% 同比提升16.2个百分点 [55][61] - 2024年中国高速NOA车型销量超60万辆 城市NOA装配量达66.7万辆 同比增60% [56][59] - 2024年NOA功能车型最低售价下探至10.38万元 2025年进一步降至10万元以内 [59][71] - 54%中国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作为购车关键考量因素 仅次于用车成本 [72][7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全球用于ADAS功能的智驾SoC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925亿元人民币 [7][89][96] - 中国ADAS SoC市场2023年规模141亿元 同比增54% 占全球51.3% [113] - 中国组合驾驶辅助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395亿元 NOA渗透率跃升至21% [88][98] - 全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30年预计达10171亿元 复合增长率49.2% [88][92] 竞争格局 - 2024年前视一体机芯片市场 Mobileye占41.1% 瑞萨35.6% 地平线15% [118][122] - 智驾域控芯片市场 英伟达占42.2% 特斯拉24.6% 地平线10% 华为9.7% [118][123] - 华为昇腾610芯片份额从2023年1.9%跃升至2024年9.5% 进入前三 [119][128] - 地平线征程6系列将于2025年11月在奇星途ET5量产 黑芝麻A2000芯片2026年上半年量产 [130] 技术发展 - 头部车企在端到端架构基础上向VLM/VLA演进 提升软件复杂度推高芯片需求 [8] - L3级自动驾驶已在高速公路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L4级在限定场景商业化 [105][109] - 2024年中国累计发放自动驾驶测试号牌1.6万张 开放测试道路3.2万公里 [106] - 联合国2023年发布ALKS法规 成为L3级自动驾驶首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法规 [111] 国产替代进展 - 中国是全球最大集成电路单一市场 占全球半导体27.1%份额 [113][114] - 汽车半导体市场中国占全球22%份额 2024年规模146亿美元 [113][116] - 前视一体机芯片国产率达15.6% 智驾域控芯片国产率约20.7% [125][126] - 地平线 黑芝麻等凭借量产经验和快速迭代能力加速替代海外厂商 [9][119]
爱芯元智闪耀IAA Mobility 2025 全球化辅助驾驶方案加速出海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4:15
产品发布 - 爱芯元智与STRADVISION联合推出基于M57芯片的前视感知一体机DEMO方案 适配全球化辅助驾驶系统开发[1] - DEMO方案具备静态物体检测 车辆行人检测 车道道路边界检测 交通标志信号灯识别 自由空间检测等多项功能[1] - 方案支持L2级别ADAS功能实现 包括自动紧急制动AEB 自适应巡航ACC 车道居中控制LCC等[1] 技术优势 - 方案在超低功耗条件下运行 检测和处理性能针对超低功耗进行专门优化[1] - 完全适配中国市场即将施行的AEB新法规要求[1] - 合作伙伴Nullmax基于M57研发的前向感知算法具备超长感知距离与超过20帧的超高感知帧率[2] 量产计划 - 该辅助驾驶方案已经收获量产客户 预计最快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1] 合作伙伴 - 感知合作伙伴Nullmax具备全栈智驾算法开发能力 方案经过多款车型和量产验证[2] - Nullmax算法集成障碍物检测 车道线识别与交通标志识别等多个功能模块 显著提升3D目标检测与车道线感知精度[2] 市场战略 - 公司目标市场不仅限于本土 更面向全球市场 为国产出海车型和海外车企提供智能计算方案[2] - 方案全面符合中国及全球不同市场的法规要求[2]
地平线与博世合作迎来多项重要突破,智驾方案获多家车企定点
国际金融报· 2025-09-10 08:08
2025年9月8日-14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于慕尼黑正式开幕。中国智驾科技 领军企业地平线携多项最新全球化合作成果亮相本届车展,其与全球领先的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商博世的多项合作成果迎 来重要进展。目前,双方基于地平线征程6系列打造的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及新一代多功能摄像头产品矩阵,已获得 国内外多家主流车企的车型项目定点,标志着双方合作已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依托领先的技术平台和成熟的工程能力,地平线能够支持博世等合作伙伴高效完成从芯片适配、系统集成至样 件点亮的全过程,并推动多个定点项目快速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交付,加速先进的辅助驾驶技术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普 及应用。 此次与博世合作进展的突破,不仅体现了地平线"软硬结合"技术路线的领先性,也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国内 外Tier-1及车企布局智能化的最佳伙伴"的产业定位。作为立足中国市场、服务全球的乘用车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供应 博世基于地平线征程6E/M研发的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算力可达80TOPS或128TOPS,深度融合BEV Transformer与占用网络感知算法,在多种复杂场景下实现更精准、更可靠的高阶 ...
齐鲁车展的“反差时刻”
齐鲁晚报· 2025-09-08 00:03
国产汽车高端化突破 - 红旗L5作为国产豪华车图腾以非售卖方式展示 凸显中国自主品牌在豪华属性的高端定位[1] - 比亚迪仰望U9凭借易四方平台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实现原地掉头和爆胎控制等功能 完成国产品牌在超跑领域的关键突破[2] - 国产车型在豪华和性能方面实现突破 标志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外资品牌转向在高端领域领跑[2] 国产品牌展台规模优势 - 比亚迪携五大子品牌全系车型参展 展台面积超3000平方米并设置室外体验街区[3] - 奇瑞集团以集团作战姿态拿下2000平方米展区 整合四大品牌展示全域安全技术和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平台[3] - 长安汽车携三大新能源品牌组成1800平方米新能源矩阵[3] 智能化技术全面普及 - 智能辅助驾驶从高端车型专属标签变为全价位标配属性 含智车型比比皆是[4] - 奇瑞猎鹰智能辅助驾驶实现全价位覆盖 从风云T9到星途瑶光C-DM主流车型均搭载[4] - 合资车型加速智驾本土化 广汽丰田铂智3X搭载Momenta5.0端到端系统 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门槛拉至10.98万元[4] 参展品牌战略差异 - 合资品牌延续经典车型加品牌传承陈列逻辑 聚焦燃油车成熟工艺与豪华车型定制服务[3] - 主流合资品牌在展台中融入新能源车型展示 部分带来基于本土市场研发的插混车型[3] - 国产品牌呈现大展具大区域多品牌集群化效应 反映技术沉淀与品牌矩阵化发展成果[3]
2025齐鲁秋季车展最受关注车型:领克900
齐鲁晚报· 2025-09-07 04:11
车展活动与奖项 - 2025齐鲁秋季车展暨第五十二届齐鲁汽车展览交易会于9月4日-8日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通过观众投票、大数据监测、消费调查和组委会推荐等渠道评选出多项大奖包括年度荣耀品牌奖、最佳合作伙伴奖、展台奖和车型奖 [1] - 领克900获评2025齐鲁秋季车展最受关注车型奖 [2] 产品表现与市场定位 - 领克900以技术平权理念切入30-40万级市场 定位智享百变旗舰大六座SUV 通过空间、智能、性能和安全四大突破重新定义高端家庭SUV价值标杆 [4] - 领克900在今年4月上市后反响强烈 目前交付量已超过3万台 [4] 技术架构与硬件配置 - 领克900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车专属架构打造 该架构以沃尔沃SPA架构为基础 融入864项新能源时代前沿技术 全面提升车辆在安全、空间、性能和智能方面的表现 [4] - 智能座舱搭载LYNK Flyme Auto系统 采用高通骁龙双8295芯片构建行业领先算力天花板 [4]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全系标配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 搭载激光雷达、NVIDIA DRIVE AGX Orin-X芯片及全球首发的NVIDIA DRIVE AGX Thor芯片(算力达700Tops) 支持城市NOA、高速NOA和HPA记忆泊车等功能 [4] 品牌展示与用户连接 - 领克参展面积达600平方米 使用全新设计语言的展具更符合年轻人对汽车品牌的期待与需求 强化品牌与用户的情感联结 [5]
车展观察丨齐鲁车展的“反差时刻”
齐鲁晚报· 2025-09-06 09:16
国产汽车高端化突破 - 红旗L5作为国产豪华车图腾 采用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工业技术融合 具备超强动力和专属底盘调校 保留豪华车静谧性兼具操控稳定性[4] - 仰望U9实现国产超跑领域关键突破 搭载易四方平台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 支持"原地掉头"和"爆胎控制"等顶级功能[6] - 国产汽车在豪华属性和性能方面实现突破 从跟随外资品牌转向高端领域领跑[6] 品牌展台规模与战略布局 - 比亚迪展台面积超3000平方米 为车展面积之王 涵盖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五大子品牌 创新设置室外体验街区[7] - 奇瑞集团以2000平方米展区整合四大品牌 展示全域安全技术和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平台等核心成果[7] - 长安汽车组建1800平方米新能源矩阵 包含深蓝/启源/阿维塔三大新能源品牌[7] - 合资品牌采用差异化展台策略 豪华品牌聚焦燃油车工艺与定制服务 主流品牌展示本土研发插混车型[9] 智能化技术展示与体验 - 比亚迪户外智能化街区涵盖智能驾驶/整车智能/智能座舱三大板块 通过沉浸式体验展示技术[10] - 仰望U8搭载12颗超声波雷达和8颗高清摄像头 3秒内完成复杂场景泊车计算 实现倒车转向避障一体化操作[12] - 方程豹豹5展示三速泊车模式 包含快速泊入/精准微调/窄位慢进三种场景适配[12] -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提供意外损失全额承担保障 自7月9日起实现媲美L4级技术突破[12] 智能驾驶技术普及趋势 - 奇瑞猎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全价位覆盖 从风云T9到星途瑶光C-DM主流车型均搭载[13] - 吉利千里浩系统全系标配高速NOA与自动泊车APA 基于端到端/VLM/世界模型等AI技术[13] - 华为乾崑系统搭载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理想ADMax 3.0通过VLA大模型优化人机交互[13] - 合资品牌加速智驾本土化 广汽丰田铂智3X搭载Momenta5.0系统 起售价10.98万元将高阶智驾门槛拉至10万级[15]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国产汽车品牌展台规模扩张反映市场话语权转移 新能源赛道全面突破包括三电技术/混动平台/智能座舱等领域[9] - 中国智造从单点闪光转向集体爆发 凭借新能源与智能化先发优势改写市场竞争格局[9] - 外资品牌主动采用中国本土智驾方案 适应中国消费者需求和路况特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