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自主

搜索文档
阿拉斯加阴影下:欧洲能否阻止特朗普用乌克兰换对俄和解?
搜狐财经· 2025-08-18 16:54
欧洲对美外交策略 - 欧洲核心领导人组成元首天团与特朗普会晤 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 德国总理默茨 芬兰总统斯图布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1] - 欧洲制定三重策略应对美国立场转变:价值观捆绑与安全叙事重构 私人关系柔性突破 经济利益隐性交换 [3][4][5] - 芬兰总统斯图布作为特朗普的欧洲翻译 通过高尔夫友谊建立私人沟通管道传递欧洲立场 [1][4] 美国战略诉求 - 特朗普核心诉求包含国内政治短期收益 对俄战略长期布局 对欧关系重新校准三层逻辑 [7][8][9] - 寻求以承认克里米亚现状换取俄罗斯战略缓和 减轻美国军事负担并应对亚太挑战 [8] - 要求欧洲在防务开支和对华政策等领域与美国保持一致 将乌克兰问题与跨大西洋关系捆绑 [9] 潜在解决方案 - 类北约第五条集体防御机制为谈判提供缓冲空间 允许美欧在乌遭受攻击时采取联合行动 [10] - 欧盟306亿欧元对乌援助计划将优先用于购买美国武器 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11] - 利用战场形势和中期选举时间窗口 通过危机叙事迫使特朗普达成协议 [12] 地缘政治影响 - 会晤结果将决定跨大西洋联盟稳固性 欧洲战略自主进程及乌克兰命运 [14] - 若美国坚持强硬立场 欧洲将加速防务一体化 乌克兰可能成为大国博弈牺牲品 [14] - 博弈揭示小国命运取决于大国利益权衡 欧洲为战略生存空间而战 [14]
欧洲领导人很不服!想要给泽连斯基讨个说法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56
欧洲地缘政治地位 - 欧洲领导人在华盛顿的集体行动暴露战略自主性缺失 法德两年斡旋的和平框架被阿拉斯加密室谈判单方面推翻[4][11] - 欧洲被排除在顿巴斯矿产分配等关键决策之外 顿巴斯煤铁储量足以供德国钢铁业运转十年[4][13] - 波兰因"与特朗普气场不合"被联盟除名 芬兰总统凭借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获得参与资格[6] 军事依赖现状 - 欧盟维和部队依赖美国卫星制导 美军撤离莱茵仓库后欧洲安全担保体系失效[9] - 德国准备将2035年前的氢能管道优先权抵押给美资 以换取三套爱国者导弹系统[9] - 没有美国天然气供应 德国工业将在冬季面临停摆风险[11] 经济贸易动态 - 英国对乌克兰弹药援助物流曲线在三月内暴跌79%[6] - 巴黎银行以0.78%的跳楼价抛售俄罗斯铝业股权 由美国银行接盘后转售土耳其财团规避制裁[9] - 马克龙同意销毁洛林钢厂俄方订单 同时雷诺在俄资产面临归零风险[6][9] 能源战略困境 - 欧洲能源自主需突破氢能管道建设 核电重启和可再生能源激进投资[17] - 德国工业依赖俄罗斯天然气 法国农业需要俄罗斯化肥[19] - 千亿欧元援助抵不上莫斯科一个天然气阀门的战略影响力[9] 政治整合挑战 - 27个成员国需让渡部分主权形成统一外交决策机制 否则永远被分而治之[18] - 北欧与南欧对俄立场存在显著温差 东欧国家面临俄军直接威胁而西欧国家寻求交易[11] - 欧洲内部整合难度堪比重建罗马帝国 每个国家都有不能触碰的痛点[19] 时间紧迫性 - 俄军不会等待欧洲慢慢整合 美国持续利用欧洲软肋[19] - 乌克兰士兵每分钟流失三公里领土 欧洲援助承诺仍停留在"需要国会批准"的模糊措辞[13] - 下一批导弹落在哈尔科夫时 欧洲领导人可能仍在布鲁塞尔争论表决程序[19]
欧洲领导人集体赴美,在“撑腰”的外衣下,或有更重要的交易要谈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20
地缘政治博弈 - 泽连斯基携欧洲7位高层共同赴美以增强谈判筹码并防止白宫冲突重演[1][3] - 欧洲试图通过集体施压让美国在能源和安全问题上多考虑其利益[10] - 欧洲为乌克兰危机失败做准备并布局在美俄交易中保住自身地位[10] 能源战略动态 - 北溪管道原每年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且价格显著低于美国液化天然气[5] - 美俄讨论重启北溪管道并可能由美国公司控股运营[3][6] - 若美国控股北溪则俄罗斯天然气对欧售价将上涨且利润由美俄分摊[3][6] 欧洲安全与自主行动 - 欧盟委员会提出8000亿欧元计划以打造欧洲自主防务体系[12] - 欧洲通过集体访美传递准备单干信号以减少对美国安全依赖[12][14] - 欧洲可联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能源市场形成新平衡[15]
中方反制欧盟,不准银行与中企交易,欧洲女王赌输,官职恐怕难保
搜狐财经· 2025-08-18 07:20
第二重打击,就是特普会即将举行,欧盟被拒之门外。再过不到48小时,特普会就要举行。但这一次,欧盟被挡在门外了。与这个时候泽连斯基还敢发声, 做出强硬表态相比,欧盟的默不作声无疑彰显了它自身的软弱。要知道,美俄一旦在俄乌冲突问题上达成共识的话,将直接关系到欧盟的战略利益。如果乌 克兰拿不回乌东地区的话,欧洲的战略风险就会相应上升。但在这个时候欧盟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安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它对于美国的恐惧。这个时 候的冯德莱恩,无疑是最苦恼的一个人。作为欧盟的高层领导,她却无法为组织争取利益,当会谈结束之后,她又该怎么向各个成员国交待,这又是一个令 她苦恼的难题。不得不说,从关税妥协到被美俄踢下桌,欧盟在美国这里的存在感正变得越来越弱。如果欧盟还不能实现战略自主,那未来美国对其剥削的 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冯德莱恩的心理负担也将会越来越重。 第三重打击,就是中方反制欧盟制裁,对两家欧洲银行实施交易合作禁令,不准其与中企交易。大家都知道,欧盟在对华立场上,是非常微妙的,在这里主 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欧盟在被美国施压的时候,通常打的就是"中国牌",通过向美国表忠心,同美国一起对付中国,来换取美国的好感及认同。 特普 ...
莫迪天塌了美财长:如果美俄和谈失败,美国或将对印征收2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17 21:23
印度对俄罗斯原油的依赖 - 印度每天从俄罗斯进口170万桶原油,满足全国35%的原油需求 [4] - 俄罗斯原油每桶比中东原油便宜6至8美元,每年为印度节省超过100亿美元外汇 [4] - 炼油厂利用廉价俄油降低生产成本,并将精炼油高价转售欧洲,每年赚取190亿美元利润 [4] 炼油行业的技术与成本约束 - 印度炼油设备专为俄罗斯高硫重质原油定制,形成技术依赖 [6] - 行业巨头如信实工业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改造设备以适应俄油 [6] - 若改炼中东轻质油,需18个月设备改造期,每月额外消耗1.5亿美元成本 [6]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对俄油征收50%关税,使运输成本从每桶3美元飙升至20美元 [6] - 关税威胁迫使苹果重新评估在印度的iPhone供应链,印度手机对美出口年增90%的势头受挫 [11] - 美国对印度医药产品征收50%关税,导致胰岛素价格暴涨47%,沃尔玛转向中国供应商 [14] 印度经济的结构性弱点 - 印度产业链自主率仅31%,高端设备进口依赖度超60% [13] - 炼油转型成本高达GDP的1.2% [13] - 印度对美国出口集中度达69%,市场多元化不足 [13] 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印度困境 - 印度是俄罗斯原油全球第二大买家,采购额占俄出口总量37% [6] - 印度86%的武器装备依赖俄罗斯供应,包括T-90坦克炮弹和苏-30战机维护 [10] - 印度向WTO提交的7.25亿美元报复清单仅相当于美国制裁规模的1/120 [10] 农业与通胀压力 - 印度CPI同比涨幅达6.2%,创三年新高 [10] - 农民为应对美国农产品价格战改种有机作物 [10] - 农业机械和物流运输完全依赖廉价俄油燃料 [4] 行业对比与历史参照 -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承受245%关税,凭借73%产业链自主率抵御冲击,印度仅31% [13] - 1998年印度核试验后遭美国制裁转向俄罗斯,当前俄罗斯用600亿卢布盈余购买印度国债为印财政输血 [13]
对华加征200%关税?G7国家全部反对,欧盟不跟,美只能拿印度撒气
搜狐财经· 2025-08-17 04:37
G7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提议的反应 - 美国财政部长贝斯特在G7会议上提议对中国商品加征200%关税 但遭到其他领导人的沉默回应 [3] - 欧洲国家因经济考量不愿支持该提议 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数千亿欧元 [3] - 德国汽车工业 法国奢侈品行业 意大利机械制造业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3] 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的影响 - 中国商品已深入欧洲日常生活 包括智能手机 家用电器 服装家具等领域 [5] - 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将推高欧洲生活成本 导致通货膨胀 [5] - 欧盟决策需要多国共识 此前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税的争议已引发内部激烈辩论 [5]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影响 - 美国自2018年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未达预期目标 [9] - 中国凭借产业链核心地位和稀土资源掌控顶住压力 2024年收紧稀土出口政策重创美国高科技产业 [9][10] - 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远超工资增长 民众生活压力增大 [10] 欧盟的对华政策立场 - 欧盟在部分领域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 但整体坚持合作与对话 [12] -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欧洲需实现战略自主 不盲从美国 这一观点获欧盟内部认同 [12] 美国转向印度的策略 - 在对华贸易战受挫后 美国转向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13] - 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独立 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 美国施压策略可能适得其反 [13]
一听说要和中国打关税战,在座的欧洲各国领导人,没一个人敢说话的
搜狐财经· 2025-08-16 06:49
中欧贸易关系 - 2024年中欧贸易总额高达7858亿美元 中国商品占据欧洲工业品进口的六成以上 [1] - 美国提议对中国商品征收200%关税 欧洲领导人集体沉默 因担忧德国汽车产业及就业岗位受冲击 [1] - 若美国关税政策实施 欧盟经济将萎缩0.4% 每个家庭年度支出增加2300欧元 [1] 欧洲应对策略 - 欧盟未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而是达成"最低价格协议" 比亚迪承诺在欧洲销售不低于3.5万欧元的车型 [4] - 上汽集团将工厂迁至西班牙 利用废弃日产厂房 以800V超充技术换取当地政府补贴 [4] - 匈牙利以10亿美元补贴吸引比亚迪建厂 促成宁德时代电池基地落地 吸纳东欧上万名技术工人 [6] 欧洲内部分歧 - 德国总理默茨反对制裁中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试图向美国靠拢 匈牙利连续8次否决对俄罗斯制裁方案 [6] - 波兰等东欧国家要求对俄罗斯施压 布鲁塞尔能源采购协议被撕毁17次 共同财政基金执行率仅41% [6]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4%关税 导致特斯拉上海工厂对美出口利润归零 苹果公司股价当日暴跌 [7] - 每个美国家庭年度支出将增加2300美元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给美国军工供应链带来压力 [7] - 通用汽车将生产线迁往墨西哥以规避税收 特朗普"让制造业回流"政策效果有限 [7] 行业动态 - 德国车企担忧即使加征关税 中国汽车仍可能保持价格优势 给欧洲市场带来竞争压力 [4] - 法国农民抗议中国可能对白兰地加征关税 匈牙利工人工资单已出现人民币结算字样 [6]
美欧贸易协议:美国酿制苦酒 欧盟无奈下咽(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21:29
美欧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关税 已于8月7日生效 [1] - 欧盟将对美国取消所有工业产品关税 并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 [1] - 欧盟承诺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和军事装备 [1][6] - 2024年美国对欧盟货物贸易逆差达2356亿美元 主要出口产品为药品、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化学品 [1]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欧盟15%关税税率远高于此前1.32%的平均水平 [2] - 欧盟汽车及零部件面临高关税 将削弱产业国际竞争力 [2] - 美国对钢铁和铝产品维持50%关税 [4] - 欧盟"零关税"政策将使美国产品更易进入欧盟市场 可能挤压本土企业利润空间 [4][5] 产业转移趋势 - 欧盟部分产业竞争力可能下降 并向美国转移 [3] - 欧盟企业为规避15%高关税 可能加大对美投资 [7] - 汽车、医药等关键行业受冲击较大 [3][10] 能源与防务领域 - 7500亿美元能源采购可能加剧欧盟对美能源依赖 [6] - 大量采购美制武器将固化欧盟对美防务依赖 [6] - 能源采购可能挤占欧盟新能源领域资金投入 [7] 协议执行挑战 - 6000亿美元投资和7500亿美元采购承诺缺乏强制约束力 [7] - 欧盟无法强制要求企业执行投资承诺 [6] - 农产品贸易等关键议题仍存分歧 可能引发新冲突 [9] 行业竞争格局 - 欧盟高监管标准形成的价格溢价可能受到冲击 [5] - 汽车、农产品等竞争激烈领域实施零关税将削弱欧盟产业竞争力 [10] - 药品作为欧盟对美出口第一大商品 可能面临更高关税 [9]
再遇见|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谈中欧行稳致远之道:经贸压舱,求同破浪
新浪财经· 2025-08-14 11:30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历程 - 中欧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最重要的纽带和互惠共赢的"压舱石"[3] - 1995年欧盟发布首份《中国政策长期战略文件》将中国定位为"长期伙伴"奠定合作基调[11] - 2003年中欧正式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合作高峰[11] - 2006年欧盟政策文件首次提出"中国构成竞争"并列出市场准入等关切[12] - 2016年欧盟明确中国"合作伙伴"与"竞争者"双重角色[12] - 2019年欧盟确立对华"合作伙伴、经济竞争者、制度性对手"三重定位[12] 中欧贸易与产业合作现状 - 中欧互为第二大经贸伙伴[26] - 双边贸易从互补性产业间贸易转化为竞争性产业内贸易[16]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源于技术创新、产供链和规模效应而非政府补贴[18] - 欧盟汽车行业涉及1380万就业和7%GDP是支柱产业[18] - 中欧在新能源、清洁技术、医疗设备等产业链深度互嵌[28] - 2024年7月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8] 当前经贸摩擦与分歧 - 欧盟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和市场扭曲并加征反补贴税[17] - 分歧焦点包括贸易不平衡、投资准入和知识产权问题[12] - 欧盟对华政策重心转向"去风险"和技术安全与供应链多元化[12] - 地缘政治博弈尤其是对俄立场分歧影响双边关系[16] 潜在合作领域与机遇 - 在碳市场、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领域深化合作[20] - 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加强空间[20] - 全球治理领域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人工智能规则需共同塑造国际秩序[28] - 中国企业通过投资建厂方式化解贸易争端如宁德时代在欧洲实践[18] 影响双边关系的结构性因素 - 中国人均收入2024年达13300美元是1975年的293倍[16] - 欧盟经历欧债危机、英国脱欧等冲击后经济增长虚弱全球排位下降[16] -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及其对欧诱导施压影响中欧关系[16] - 欧盟内部成员国分化德国等依赖中国市场匈牙利等推动务实合作[15][23]
法国经济竞争力遭受关税重创
经济日报· 2025-08-13 22:05
欧美贸易协议与法国外贸表现 - 法国6月贸易逆差扩大至77亿欧元,进口额576亿欧元(+4亿欧元),出口额499亿欧元(+3亿欧元)[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贸易逆差430亿欧元,较2024年下半年扩大44亿欧元[1] - 2025年二季度贸易逆差229亿欧元,较一季度扩大28亿欧元[1] 关税对法国行业影响 - 农业和食品行业面临8亿欧元额外关税冲击,乳制品年对美出口额约3.5亿欧元[3] - 葡萄酒与烈酒出口受美元疲软和关税双重压力,价格竞争力下降[3] - 数字服务领域欧盟未明确免除美企税费,法国推动征收数字税施压[3] 欧美协议分歧点 - 关税豁免范围分歧:美方主张15%普遍适用,欧方要求涵盖半导体、光学器件、制药等行业[2] - 军购领域美方宣称欧洲将采购美国装备,欧方否认该议题纳入协议[4] - 钢铝配额和行业认定存在模糊条款,引发行业担忧[4] 法国应对策略 - 推动欧盟集体行动,使用"反胁迫工具"应对美方威胁[6] - 通过定向补贴和本土投资稳定产业,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6] - 强化创新和绿色技术投资,提升高科技出口占比[6] 行业立场与诉求 - 法国农业部长警告葡萄酒未获豁免将直接冲击8亿欧元出口[3] - 能源部批评欧盟采购美国化石能源损害战略自主[4] - 外贸部长强调需将美服务贸易顺差纳入谈判议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