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业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394号文发布后,工商业储能如何应对?
鑫椤储能· 2025-05-06 07:04
政策驱动下的市场重构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394号文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20个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湖北、浙江等6省市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正式运行,福建、四川等16省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1][2][4] - 工商业用户需在2025年底前具备自主申报、结算能力,现货市场价格信号将直接传导至终端用电环节[4] - 现货市场采用15分钟滚动出清模式,浙江试点数据显示光伏大发时段电价最低跌至-0.18元/千瓦时,晚高峰电价最高触及1.45元/千瓦时,日内价差波动幅度普遍超过1.5元/千瓦时[5] 工商业储能的机遇与挑战 - 经济性显著改善:浙江某10kV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资回收期已缩短至6.2年,较2023年缩短40%[8] - 技术门槛提升:具备构网型技术的储能系统在新疆、甘肃等新能源基地实现惯量支撑功能,故障穿越能力达到国家标准要求[8] - 商业模式创新:远景能源推出的"储能+绿证"捆绑销售模式帮助江苏某电子厂降低综合用电成本18%[8] - 低价竞争乱象:2025年一季度储能系统招标均价降至0.49元/Wh,部分项目压缩安全裕量导致2024年行业安全事故率同比上升23%[10] - 技术适配难题:山东某光储融合项目因未配置快速功率调节模块在现货市场负电价时段被迫停机[10] - 运维能力短板:未配备智能诊断系统的储能电站年平均故障时长超过48小时,运维成本高出智能化设备3倍以上[10] 企业突围的三大路径 - 技术领先型:宁德时代第三代CTP技术将储能系统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循环寿命突破8000次,其"零衰减"电芯在新疆风光配储项目中实现5年零故障运行[13] - 数据赋能型:阳光电源开发的"储能AI算法"平台在山西现货市场实现日均收益提升15%,算法迭代周期缩短至72小时[14] - 生态构建型:华为数字能源推出的"储能即服务"模式2025年一季度新增签约项目120MW,覆盖37个工商业园区[15] 未来趋势研判 - 技术标准升级:对安全标准、技术规范、运维管理等各环节将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17] - 区域市场分化:浙江、广东等地区储能系统将向"短时高频"方向优化,甘肃、青海等省份长时储能需求持续增长[17] - 价值重心转移:从单一电量交易向"电量+容量+辅助服务"多维度价值创造转变[21]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1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592.12万元,较上年增长1.71% [14] - 2024年净利润为-94,099.11万元,较上年减少107,361.58万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103.44万元,较上年减少104,727.89万元 [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542,975,280.96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达到实收股本总额的三分之一 [55] 行业整体情况 - 军工行业短期承压但长期向好,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军贸市场有望扩容 [5] - 应急装备产业规模预计到2025年超过1万亿元,智能应急电源被列为重点推广装备 [6] - AI技术推动智算数据中心建设规模高增速,公司智能应急电源产品受益于数据中心行业高景气度 [7] 公司主营业务 - 军工装备产业聚焦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方向,主要产品包括车载通信指挥系统、军用导航装备及军用电源装备 [11] - 应急装备产业主要产品为智能应急电源、应急特种车辆及系统解决方案,并积极探索工商业储能业务 [11] - 军工装备以直销为主,智能应急电源产品以分销模式为主 [12] 产品及市场情况 - 车载通信指挥系统在电磁兼容、多频段通信指挥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服务多个军兵种 [7] - 军用导航装备涵盖陆基导航和卫星导航两大类,服务超过一百个场站,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8] - 智能应急电源国内市场规模约300亿元,2024年新增100亿元左右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需求 [10] - 应急特种车辆营收受益于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其中约1400亿用于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 [7][11]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进行会计政策变更 [15] - 变更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18]
技术突围:从UPS到储能,爱维达的“稳进之路”
核心观点 - 爱维达作为深耕UPS电源27年的企业,正将其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积淀转化为储能领域的差异化竞争力 [2] - 公司选择聚焦工商业储能细分赛道,通过技术驱动和稳健经营策略在红海市场中寻找确定性 [12][25] - 爱维达采取"配套不越界"的战略定位,专注于PCS核心部件的深度优化而非全产业链扩张 [14] 技术基因与优势 - 27年发展始终围绕"电能可靠性",技术基因从UPS延续到储能领域 [4] - 电力电子技术同源性是公司从UPS转向储能的核心逻辑,UPS的AC-DC/DC-AC转换技术与储能PCS技术具有相似性 [5] - 冬奥会户外电源项目积累的-40℃环境技术应用于储能系统,实现-25℃无损启动 [5] - 金砖会议保电经验转化为储能系统的毫秒级多级保护机制 [5] 产品差异化 - 重点展示具备IP66高防护等级的125kW储能变流器,通过封闭式散热设计解决复杂环境运维痛点 [7][9][11] - 变流器在45℃环境温度下仍能保持满功率运行,高温降容阈值显著高于行业标准 [11] - IP66防护等级产品目前是市面上为数不多通过高防护认证的储能变流器 [8] 战略选择 - 聚焦工商业细分赛道而非大储,与通信基站、分布式智算中心积累的服务能力高度契合 [12] - 采取"配套专家"定位,专注于PCS核心部件而非系统集成,赢得头部客户战略合作 [14] - 海外市场采用"技术输出+本地运维"的轻量化扩张模式,规避自建渠道风险 [14] 品牌与市场策略 - 在北京南站日均20万人次流量的交通枢纽投放广告,提升品牌曝光并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17][18] - 广告投放强化"算力UPS+储能PCS双引擎"技术形象,为线上线下渠道引流 [20] - 未来计划在一线城市交通枢纽、行业展会等高流量地点继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23] 行业背景 - 工商业储能赛道已涌入2000+玩家,市场竞争激烈 [2] - 储能行业存在"得系统者得天下"的共识,但爱维达选择差异化竞争路径 [14]
工商储血战2025|深度
24潮· 2025-04-27 21:5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工商业储能相关企业新增5万家,平均每天新增150家,2024年涉及开发商超过1000家[2] - 2024年国内新增并网工商业储能规模3.9GW/8.8GWh,占全年新增并网储能规模的8%[2] - 上千家集成商中约有20%没有订单,2024年已有超1万家储能系统集成商倒闭,占行业总数的16%[3] - 价格战导致头部厂商报价从2023年中的1.55元/Wh降至2025年1月的0.499元/Wh,降幅达68%[2][3] 价格战与盈利状况 - 2023年12月厂商明美新能源液冷一体柜最低价0.88元/Wh,2024年7月中车株洲所报价0.7125元/Wh[2] - 2024年9月科陆电子报价0.598元/Wh,沃橙新能源报出0.58元/Wh,2025年1月博时储能报价0.499元/Wh[2][3] - 0.5元/Wh以下的工商储能系统单价无法覆盖企业生产成本,真正达到预期收益的项目仅20%-30%[3] - 科陆电子2024年亏损4.77亿元,同比下降31.63%,连续8年合计亏损超53亿元[3]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浙江、广东等地拟要求集成商按项目金额5%缴纳保障金,企业普遍认为将加剧现金流压力[3] - 2024年新型储能领域融资事件同比锐减73%,融资金额平均缩水50%[3] - 全国范围内峰谷电价差缩窄趋势显著,2024年1-8月最大峰谷价差同比下降6.7%[4][5] - 浙江省分时电价调整导致峰谷价差下降幅度超20%,工商业储能收益率下滑幅度最大[4] 安全与质量风险 - 2024年上半年电化学储能电站非计划停运1779次,同比增长72.72%,75%以上由质量问题导致[3] - 新投运电站运行不稳定,2024年投运2年以内电站平均非停次数比投运2年以上的高40%[3] - 浙江省已备案的2000多个储能项目中90%以上将面临消防整改,预计2025年能继续运营的项目可能少于一半[4] - 温州、杭州的储能安全整改将推高0.2元/Wh的非技术成本,单个电站消防整改成本最高增加10万元[4] 区域收益率差异 - 广东工商业储能收益率最高达16.23%,云南最低为-11.21%[6][7] - 全国有10个地区峰谷电价差减小,20个省份价差扩大,2个省份保持不变[5] - 云南、甘肃、宁夏等十个地区的工商业储能收益率为负数[5] - 实际利用天数对收益率影响显著,280天利用天数下IRR为7.75%,340天可达11.74%[8][9] 商业模式挑战 - 工商业储能盈利主要依赖峰谷价差套利,但电力市场化交易趋势下价差波动将成为常态[9][10] - 优质项目稀缺导致居间费居高不下,业主分成比例从10%提升至35%甚至50%[10] - 项目可行性研究常对未来峰谷价差假设过于乐观,实际收益率低于理论值[9][10] - 投资商已开始控制单个省份的投资金额以规避政策波动风险[10]
刘为:工商业储能装机"指数级增长",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刘为:很荣幸在这充满活力的初夏时节,与各位相聚于创新之城杭州,共同见证工商业储能发展的重要时刻。我 是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联盟对国内工商业用户侧储能市场的 观察和思考。 过去一年,我国工商业储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发展特点: 一是装机规模呈现"指数级增长"。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统计,2024年全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 机达2.95GW/7.02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427%,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73%。 二是区域发展"亮点突出"。 全国工商业储能重点市场区域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安徽、上海、湖南、河南等。 排名前十的省份,主导了全国工商业总市场的93%。其中浙江省去年新增装机占全国工商业新增总装机的16%, 备案项目个数更是超过全国的四成以上,成为全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的标杆区域。 三是部分省市项目经济回报较好。 浙江、江苏、广东、上海、湖南、海南这些省份,均可执行两次充放,经济效 益较好。以浙江为例,新一轮分时电价调整后,年平均峰谷价差高达0.9元/千瓦时,每日设置11:00-13:00和0:00- 8:00两个低谷时段,可实现"两 ...
瑞浦兰钧ESIE2025储能新品惊艳亮相,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鑫椤锂电· 2025-04-10 08:12
瑞浦兰钧392Ah储能电芯及Powtrix™ 6.26MWh储能系统发布 - 公司推出行业内首款可快速量产的392Ah储能电芯,通过GB 44240-2024浅刺测试确保不起火、不爆炸,相比500+Ah电芯在安全性、可制造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方面表现更均衡[4] - 配套发布的Powtrix™ 6.26MWh储能系统采用20尺标准集装箱设计,标准循环12000+次,使用寿命20年,满足IEEE693高水平抗震要求[7] - 系统采用300+Ah电芯集成技术,相比5MWh系统电池簇数量减少50%,能量密度提高20%,分为4h长时储能和2h储能两款版本,支持被动/主动均衡配置[7] - 引入热电耦合安全设计理念,实现强制失控不扩散、相邻模块0影响的无感效果,在国内外主要市场建立售后服务网点[10] 水泥行业储能应用案例 - 水泥行业占全球碳排放量7%,中国水泥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9%,其中燃料消耗占总能耗60%,电力消耗占10%[13][14] - 某水泥集团在梅州生产基地建设20MW/40MWh储能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系统,包含12个3.35MWh预制舱,每个预制舱集成电池、BMS、液冷机组等设备[15][16] - 项目通过"两充两放"运行策略实现峰谷价差套利,每年可节省电费数百万元,减少CO2排放数万吨,相当于种植数百万棵树[17][19] - 梅州地区显著的峰谷电价差(高耗能企业电价浮动不受20%限制)使工商业储能系统具备成熟商业化条件[19]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为世界500强青山实业新能源领域首家布局企业,月出货量突破2GWh,问顶电池技术获市场认可[10] - 在长三角设有研究院,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解决方案,工商业储能系统已助力水泥等行业节能减排[10][11]
比亚迪工商业储能新品重磅发布
起点锂电· 2025-03-28 11:36
比亚迪储能新品Chess Plus发布 - 公司推出新一代工商业储能液冷一体柜Chess Plus,容量为233kWh,主打多重安全防护、快速回本闭环、全景场景适配及深度智能运维四大创新方向[2] - 产品采用储能专用厚刀电芯(320Ah),循环寿命>10000次,Pack级IP65防护等级,系统能效可达90%[2] - 安全方面,厚刀电芯历经过充、过放等极端测试,陶瓷极柱绝缘性能好且耐腐蚀抗老化,全极耳设计使电流分布更均匀,Pack内置气溶胶消防和耐高压液冷管道打造全方位热安全体系[2] 产品性能与优势 - 智能液冷实现电芯温差≤2.5℃,寿命提升30%,能耗降低20%,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安装与运维成本[2] - ALL in One极简高集成设计,BMS、配电等六合一超级集成,系统组件减少55.6%,模块化可按需扩容[2] - 搭载智能运维系统,适配光储充、工业园区等全场景,高算力设备预警故障,混合架构确保系统运行精准性和安全性[3] 比亚迪储能业务发展 - 储能业务已形成电芯-系统-全球项目的全链条布局,2024年重点研发魔方储能系统和液冷中压级联储能系统[3] - 2024年发布液冷中压级联储能系统并出货至南方电网,成为国内首批液冷式级联储能示范项目[3] - 公司明确"力争全球储能市场份额第一"目标,2024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已跻身全球前四,清洁能源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攀升[3] 行业动态 - 印度将免除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部分所需产品的进口关税[4] - 三星SDI将增加中国生产设备采购比例[4]
319MWh!工商业储能单体最大纪录刷新
行家说储能· 2025-03-24 11:32
用户侧储能项目规模与进展 - 2025年以来已有15个百兆瓦时级以上用户侧储能项目,总规模达1.177GW/4.014GWh [2][15] - 最大单体项目为安孚科技参股的合孚能源落地的159.6MW/319.2MWh储能项目,为国内已落地单体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 [4][5] - 广州储能集团开工的惠然实业储能建设项目规模为100MW/300MWh,采用314Ah磷酸铁锂电芯 [7][19] 企业动态与项目特点 - 安孚科技参股的合孚能源2024年销售收入约4.12亿元,同比增长32.5%,净利润达1290.19万元,同比增长3327.71% [4] - 合孚能源在化工领域完成多个项目,包括皖维高新10MW/20MWh、安徽天成新材料7.5MW/15MWh等 [6] - 四川时代启动60MW/120MWh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示范项目,年放电量4500万千瓦时,采用磷酸铁锂电芯集成方案 [9][10] - 多氟多投运的100MWh储能电站年充放电量4260万度,预计年节省电费2508万元,减少碳排放26412吨 [12][13] 区域分布与行业应用 - 项目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河北、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江苏项目数量占比近5成 [15] - 江苏镇江丹阳丹北270MW/810MWh用户侧分布式储能项目为2月备案规模最大项目 [15] - 项目主要涉及钢铁行业和产业园区,工商业储能项目呈现整镇整区域开发趋势 [16] 技术路线与系统配置 - 多个项目采用磷酸铁锂电芯,如广州储能集团项目采用314Ah磷酸铁锂电芯 [7][19] - 多氟多储能系统由四个5MWh、十二个6.5MWh电池仓体及八个升压仓体组成 [13] - 四川时代项目接入AI大模型能力和虚拟电厂平台,探索智能化发展路径 [10]
扎推上新!10大工商业储能新品发布
行家说储能· 2025-03-14 11:06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国内外多家企业发布储能相关新品,多数为工商业储能系统,海外企业占比7成 [1] 各公司新品情况 康明斯 - 推出新型储能电池系统并纳入发电产品组合,由明尼苏达州团队开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有2种型号设计,满足50Hz范围内工业、商业和关键任务市场电力需求,应用于离网、能源管理等场景 [2][3] - 去年12月康明斯中国微电网创新中心在重庆技术中心揭牌投运,配置、集成和测试多种电源系统 [3] Solitek - 推出工商储系统新品SoliTek VEGA,配备AI驱动的能源管理系统,配置磷酸铁锂电池,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可扩展性 [4][6] - 新的51.2kWh模块化储能系统可连接欧洲批发电力市场,用于虚拟发电厂,电池模块在维尔纽斯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年产量350MWh,目标未来扩大到1GWh [7] EnerSys - 推出NexSys™ BESS储能系统和Synova™ Sync充电器,能有效存储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为微电网提供可靠基础 [8][9] - 将先进嵌入式技术集成到DataSafe薄板纯铅电池中,增强数据中心备用电源管理,实现实时电池监控 [9] Intilion - 为项目开发商和工业企业推出新的电池储能解决方案Scalepac,容量从1MWh到4MWh,由4个电池单元组成,系统效率超90%,循环次数达6000次,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扩展 [10][12] - 该系统具有耐腐蚀性,有多级防火系统和24/7监控确保安全,IAU控制单元可参与现货和平衡电力市场 [12] Powr2 - 将在德国慕尼黑Bauma 2025上展示最新移动储能电池系统技术POWRBANK XPRO Plus,优化能源使用,降低燃料消耗,为建筑工地提供电力 [13][14] - 可使用30kW直流快速充电器为电动设备或车辆充电,在交流耦合和独立操作间传输时间低于20ms,最多可并联三台机组扩展功率和存储容量 [14] 汇珏科技集团 - 在波兰ENEX新能源展上展示智能站点储能解决方案、折叠式光伏板集装箱、微电网储能解决方案 [15] - 智能站点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高能量密度、快速响应,适应多场景需求,单个系统储能容量500kWh到5MWh,循环效率超95%,可降低电费20%以上 [16] - 微电网智能管理结合人工智能预测算法和虚拟电厂技术,实现动态协同优化,使系统整体能效提高30%,提供零碳电力解决方案 [16] 正泰电源 - 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CPS America在北美市场推出一体化、全集成的125kW/261k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Gonzo,适合工商业场景 [17][18] - 该系统采用ALL IN ONE设计,支持多机并联,采用电芯级气凝胶隔热与系统级热失控防护技术降低“爆炸”风险,已获得多项UL认证 [18] 台达 - 在2025年欧洲储能峰会上推出工商业储能系统DELTerra C和公用事业规模的储能解决方案DELTerra M [19] - DELTerra C一体化解决方案集成多种设备,模块化滑轨设计,可扩展至10个单元 [20] - DELTerra M采用10英尺电池容器设计,配置灵活,有内置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和全面防火系统 [22] Pulse Clean Energy - 推出业界首个开源工具,允许电池储能系统项目资产管理者跟踪和认证BESS使用所节省的碳排放量 [23] - 该工具利用英国电力市场运营商Elexon的实时数据计算排放数据,更准确,可用于其他可再生能源资产类型 [24] Dukosi - 推出新的电池储能系统参考设计,采用54节电池,符合标准电池模块配置,与艾睿电子和eInfochips合作开发 [25][27] - 该设计集成Dukosi电池监测系统,利用专有通信和行业标准BMS主机处理器增强电池监测和控制 [28]
229MWh!多个用户侧储能项目上新
行家说储能· 2025-03-06 08:31
文章核心观点 多个用户侧储能项目有新进展,总规模达229MWh [1] 项目进展情况 融和元储 - 3月3日,5MW/1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在苏州太仓中集园区并网,由其投资建设 [2] - 项目配置两套自研“融和·应龙2.0”5MWh液冷储能系统,采用组串式架构,采用“削峰填谷”模式,预计年调节电量650万度,节能收益超300余万元 [3] 众树能源 - 3月5日,广东白燕粮油实业有限公司1.495MW/3.029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并网投运 [4] - 项目有2个厂区,占地81㎡,配置工商业储能柜等设备,新建2套储能系统接入低压侧母线 [5] - 3月4日,远景动力(AESC)11.4MW/23.883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在江苏开工 [5] 安徽阳光优储 - 2月28日,“阳光优储安徽友进冠华35MW/70MWh用户侧储能电站”投运,预计年放电量3500万千瓦时 [6] - 项目采用阳光电源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实现交直流一体,“一簇一管理”,综合耗能减少45% [7] 川投能源 - 2月26日,所属攀新能源拟与成都倍特成立合资公司,投资1.15亿元建设运营四川时代60MW/120MWh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 [8] - 项目位于宜宾宁德时代工厂园区,一期35MW/70MWh,二期25MW/50MWh,工期3个月 [9] 富鑫科技 - 新中泰南湾产业园1.28MW/2.4MWh储能电站上新 [10] - 储能系统采用模块化一体柜设计,集成化领先,配备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组、三级BMS、“储能大脑”EMS系统,构建多重保护机制 [10] 行业相关报告 - 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含9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 [1] 往期项目情况 - 2025年预计超15GWh工商业储能首份调研级报告发布 [11] - 近1GWh,26个工商业储能项目纳入建设计划 [11] - 214亿,5大储能项目启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