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

搜索文档
CM BANK(03968)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01 0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营业收入1699亿元 同比下降1.73% [6] - 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749亿元 同比增长0.25% [6] - 年化平均总资产收益率1.21% 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85% 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6] - 净利息收入1060.8亿元 同比增长1.57% [7] - 净息差1.88% 同比下降12个基点 [7] - 非利息收入638亿元 同比下降6.77% 降幅收窄 [7]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6亿元 同比下降1.89% [7] - 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扭转2022年以来下降趋势 同比增长11.89% [7] - 成本收入比保持稳定在30.11% [7] - 总资产12.66万亿元 增长4.16% [8] - 总负债11.36万亿元 增长4.05% [11] - 客户存款总额9.42万亿元 增长3.58% [11] - 年化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1.35% 同比下降37个基点 [12] - 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1.26% 同比下降34个基点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零售贷款占比51.68% 下降1.23个百分点 [12] - 零售业务净营业收入占比56.6% 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 [13] - 零售业务税前利润占比58% 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 [13] - 零售客户总数2.16亿户 增长2.86% [16] - 金葵花及以上客户5056.3万户 增长7.57% [17] - 零售AUM规模突破16万亿元 增长7.39% [18] - 零售客户存款余额4.25万亿元 增长5.43% [19] - 零售贷款余额3.68万亿元 增长0.92% [19] - 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 同比下降0.85% [20] - 企业客户总数336万户 增长6.36% [17] - 企业客户FPA余额6.45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3950亿元 [21] - 投资银行业务债务融资工具承销金额2742.9亿元 [23] - 并购融资业务同比增长27% [23] - 财富管理业务零售理财产品余额增长8.84% [25] - 资产托管余额24.14万亿元 增长5.96%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机构总资产增长6.56% [28] - 海外机构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2% [28] - 香港机构总资产增长9.49% [28] - 香港机构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8% [28] - 招银国际上半年香港IPO承销数量排名第一 [29] - 跨境业务加速发展 国际业务客户7.86万户 [30] - 业务量2226.3亿美元 [30] - 主要子公司总资产9320.9亿元 增长9% [30] - 子公司净营业收入占集团总净营业收入12.54% 同比上升2.92个百分点 [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价值银行战略 动态平衡质量、效益和规模发展 [5] - 深化客户关系 扩大客户基础 [16] - 打造特色业务 实现差异化竞争优势 [18] - 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强化科技优势 [31] -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提升重点区域发展能力 [27] - 增强全球化和综合化经营能力 [27] - 巩固业务基础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35] - 追求差异化发展 扩大核心竞争优势 [36] - 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文化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39] - 行业面临低利率、低息差、低费率挑战 同质化竞争加剧 [35] - 中国经济保持复苏态势 为银行业提供良好经营环境 [3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外部环境依然复杂 银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34] - 银行业继续面临低利率、低息差、低费率挑战 同质化竞争加剧 整体经营仍承压 [35] - 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复苏态势 为银行业提供良好经营环境 [35] - 三季度及下半年将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43] - 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稳步发展 达到年初预算目标 [44] - 净息差面临压力但可控 绝对水平仍领先行业 [59] - 未来将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对称降息和反内卷政策 [66] - 零售信贷风险仍在暴露过程中 但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100] - 财富管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将逐步恢复 [152] - ROE水平将继续保持相对同业优势 [177] 其他重要信息 - 不良贷款余额增加7.6亿元 [14] - 不良贷款率0.93% 下降0.02个百分点 [14] - 年化信贷成本0.67%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4] - 拨备覆盖率410.93% 下降1.05个百分点 [15] - 贷款损失准备率3.83% 微降0.09个百分点 [15] - 年化不良生成率0.98% 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 [15] - 公司贷款不良率0.93% 较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33] - 房地产业不良率4.74% 下降0.2个百分点 [33] - 制造业不良率0.44% 下降0.05个百分点 [33] - 零售贷款不良率1.03% 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33] - 信用卡不良率1.75% 与上年末持平 [34] - 小微和消费贷款不良率分别为0.95%和1.41% 较上年末上升0.16和0.37个百分点 [34] - 获批筹备招银金融资产投资管理公司 [3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下半年能否保持正增长趋势 [42] - 二季度业绩好于一季度 三季度及下半年将保持稳中向好趋势 [43] - 有信心在下半年实现稳步发展 达到年初预算目标 [44] 问题: 零售银行战略及具体措施 [45] - 零售银行面临困难但仍有发展 上半年AUM创历史新高 [46] - 聚焦存款和结算清算业务 打造结算生态系统 [47] - 实施人+科技服务模式 优化团队建设 [48] - 应用AI技术 发展AI小招助手 [50] - 技术、团队和创造客户价值理念是三大支柱 [52] - 坚定执行零售战略 不放弃任何业务 [56] 问题: 净息差展望及存款成本 [58] - 净息差绝对水平领先行业46个基点 [60] - 存款成本下降空间小于同业 因成本已处于很低水平 [62] - 零售资产占比高 零售贷款增长放缓对资产结构产生负面影响 [64] - 未来净息差可控 将受益于政策环境和自身措施 [66] - 存款定义更广泛 包括客户存款和金融机构存款 [68] 问题: 反内卷政策的影响 [72] - 反内卷政策与2017年供给侧改革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异 [75] - 本次主要针对创新型民营企业 [76] - 将带来银行业健康竞争环境 有利于稳定存贷款定价和改善资产质量 [78] 问题: 公司银行业务差异化发展 [80] - 拥有336万优质企业客户基础 [82] - 独特的FPA视角 提供综合融资服务 [83] - 依靠科技提供交易银行业务 保持领先地位 [84] - 增强跨境业务优势 服务企业全球化 [85] - 提供投商行一体化服务 [86] - 公司业务不良生成率低于0.2% [89] 问题: 零售资产质量峰值及风险控制 [93] - 零售信贷风险仍在暴露过程中 [98] - 信用卡风险已处于较底部水平 [96] - 风险文化审慎稳健 拥有良好客户和抵押品 [101] - 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将改善零售信贷环境 [102] 问题: 手续费收入展望及信用卡业务 [104]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三年来首次正增长 约12% [107] - 信用卡交易量下降8% 但市场份额提升0.3个百分点 [110] - 信用卡手续费收入下降16% [111] - 其他净非利息收入下降12% 受金融市场影响 [112] - 信用卡定价放开后整体定价将保持稳定 [114] - 信用卡行业正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17] 问题: 国际化战略 [121] - 国际化战略顺应中国企业走出去趋势 [122] - 是应对低利率环境下净息差收窄瓶颈的重要途径 [123] - 学习国际先进金融机构经验 提升管理能力 [126] - 需要3-5年时间真正具备全球运营能力 [127] 问题: 资本管理及RWA增长 [129] - 资本充足率下降主要受分红因素影响 [131] - RWA增长较快因公司贷款增长较快和评级模型优化 [133] - 全年RWA增长率目标保持在9%左右 [135] 问题: 公司信贷需求及增长点 [138] - 公司贷款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同比增长7.89% [140] - 制造业、新科技和绿色领域需求较强 [140] - 目标下半年一般贷款增长率超过10% [142] 问题: 存款迁移及财富管理策略 [143] - 客户风险偏好变化 对权益类资产需求增强 [144] - 提供资产配置服务 创新产品供给 [146] - 嵌入AI技术 提升服务效率 [151] - 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将随AUM和客户基础增长逐步恢复 [152] 问题: 短期与长期利益平衡 [155] - 经营银行如同马拉松 需要长远视角 [157] - 夯实客户、人才、管理和业务四大基础 [160] - 实现零售、公司、投行和金融市场、财富管理四大板块全面发展 [161] - 聚焦重点区域发展 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 [162] 问题: 债券市场投资策略 [164] - 债券市场波动加大 对投资策略要求更高 [165] - 保持约30%的投资占比 [168] - 低买高卖 把握波动机会 [168] - 保持适当久期 管理利率风险 [169] - 运用衍生品对冲风险 [170] 问题: ROE展望 [171] - ROE从去年14.85%下降至13.85% [174] -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约4个百分点 [176] - 目标保持相对同业的领先优势 [177] - 未来水平取决于盈利能力和分红政策 [178]
六大行贷款集中投向这个领域→
金融时报· 2025-09-01 02:16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效益 - 经营效益总体稳健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1] 信贷投放重点领域 - 信贷资源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配置 科技领域成为重点支持方向且投放力度显著提升 [2] - 建设银行境内对公贷款新增1.24万亿元 科技贷款余额达5.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1% 新增科技贷款7417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0万家 [3] - 中国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23.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万亿元 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 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规模领跑市场 [3] - 农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4.7万亿元 上半年新增超8000亿元增速超20% [4] - 中国银行绿色贷款增长17.21%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2.93% 制造业贷款增长12.99% [5] - 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5.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88%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4万亿元增长9.8%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39万亿元增长18.92% [5] - 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5.2万亿元 中长期贷款占比逾2.4万亿元 设备更新领域贷款投放超1000亿元 [5] - 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9586.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 [6] 息差管理情况 - 净息差普遍收窄主要受LPR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影响 [7] - 中国银行加强存贷款定价管理对冲LPR压力 加大外币债券投资力度提升资金运用效率 [8] - 邮储银行二季度息差边际表现好于可比同业 上半年净息差1.70% [8] - 多家银行预计下半年净息差边际趋稳 工商银行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 农业银行预计负债端付息成本下降 [8]
邮储银行 总资产突破18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09-01 01:59
财务表现 - 资产总额达18.1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47% [1] - 负债总额达17.05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21% [1] - 营业收入1794.46亿元 同比增长1.50% [1] - 净利润494.15亿元 同比增长1.08% [1] - 净息差1.70% 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1] 业务发展 - 客户贷款总额9.5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6.99% [1] - 客户存款16.11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37% [1] - 利息净收入1390.58亿元 [1] - 非利息收入贡献提升 中间业务收入169.18亿元 同比增长11.59% [1] - 其他非息收入234.70亿元 同比增长25.16% [1]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率0.92% 继续保持优秀水平 [2] - 拨备覆盖率260.35%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2] - 资本充足率14.57% 较上年末提升0.13个百分点 [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2% 较上年末提升0.96个百分点 [2]
中银香港绩后涨超6% 中期股东应占溢利221.2亿港元 净交易性收益按年上升
智通财经· 2025-09-01 01:45
核心财务表现 - 提取减值准备前的净经营收入400.22亿港元 同比增加13.26% [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221.2亿港元 同比增加10.54% [1] - 每股基本盈利2.0952港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58港元 [1] 收入结构分析 - 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的净利息收入289.29亿港元 按年上升0.4% [2] - 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2038.71亿港元 增幅5.7% [2]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 保险证券经纪和基金业务佣金收入增长 [1] 息差与资产收益 - 计入外汇掉期后的净息差1.54% 按年下降7个基点 [2] - 资产收益率下降因市场利率低于去年同期 [2] - 通过存款定价和期档管理优化存款结构 推动支储存款增长 [2] 其他收益与支出 - 净交易性收益按年上升 抵销经营支出及减值准备净拨备增加的影响 [1] - 期内溢利227.96亿港元 按年上升23.33亿港元 增幅11.4% [1]
国有六大行日赚37亿,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
36氪· 2025-09-01 01:19
核心财务数据 - 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业收入1.83万亿元,归母净利润6825.24亿元,日均盈利37.29亿元 [1] - 工商银行营收4270.92亿元(同比+1.6%),净利润1681.03亿元(同比-1.39%),盈利规模居首 [1][6] - 农业银行营收3699.37亿元(同比+0.84%),净利润1395.10亿元(同比+2.66%),净利润增速最高 [4][6] 业绩表现分化 - 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交行营收1333.68亿元(+0.77%)、净利润460.16亿元(+1.61%);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1.50%)、净利润492.28亿元(+0.85%) [5][6]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增收不增利:中行营收3290.03亿元(+3.76%)、净利润1175.91亿元(-0.85%);建行营收3942.73亿元(+2.15%)、净利润1620.76亿元(-1.37%) [6] 分红计划 - 六大行中期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工行503.96亿元、建行486.05亿元、农行418.23亿元、中行352.50亿元、邮储银行147.72亿元、交行138.11亿元 [1] 二级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年内股价涨幅37.37%,流通市值超越工行成为A股第一 [2][3] - 工行涨11.88%、邮储银行涨11.56%、建行涨7.20%、中行涨4.65%,仅交行下跌1.54% [2][3] 收入结构分析 - 仅交通银行利息净收入逆势增长至852.47亿元(+1.20%) [6] -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利息净收入分别下降0.12%、2.88%、5.27%、3.16%、2.67% [6] - 四家大行手续费收入正增长:农行514.41亿元(+10.07%)、中行467.91亿元(+9.17%)、建行652.18亿元(+4.02%)、邮储银行169.18亿元(+11.59%) [9] - 工行与交行手续费收入下降:工行670.20亿元(-0.57%)、交行204.58亿元(-2.58%) [10] 净息差与负债结构 - 邮储银行净息差1.70%居首,中行1.26%、交行1.21%均低于1.3%,六大行息差同比降幅8-21个基点 [12] - 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农行活期存款占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40.0%,交行活期存款占比31.27%(降1.81个百分点) [14] - 管理层预计息差将边际企稳,但短期内仍面临贷款重定价与存款成本滞后影响 [13]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增11.9万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1 00:57
存款规模与结构变化 - 13家主要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合计187.4万亿元 同比增加13.78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7.46万亿元 [3] - 个人存款余额合计112.07万亿元 同比增加11.9万亿元 较去年同期多增2.69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个人存款余额19.83万亿元 同比增加2.31万亿元 农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0.16万亿元 同比增加2.3万亿元 [3] - 定期存款占比达59.7% 较2024年上半年有所上升 仅3家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下降 [8] - 7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4]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约7000亿元 [4] - 7月末银行理财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4] - 招商银行理财代销余额4.3万亿元 同比增长8.8% [4] - 农业银行代理业务收入增长62.3% [4] - 13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804.53亿元 同比增长3.18% [4] 负债成本优化 - 13家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1.61% 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34BP [10] - 邮储银行存款成本率1.23% 招商银行1.26% 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10] - 平安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超35BP [10] - 预计2025年各类银行负债成本将下降16-24BP 2026年将下降9-13BP [9] 净息差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 [12] - 13家银行平均净息差1.5% 较去年同期1.62%下降12BP [13] - 除邮储银行净息差1.7%外 国有大行净息差均降至1.5%及以下 [13] - 股份行中仅招商银行1.88%和平安银行1.8%保持较高水平 [13] - 二季度息差降幅普遍趋缓 较一季度有所改善 [15] 业务策略调整 - 邮储银行重点发展低成本同业活期存款 同业存款超1200亿元 [11] - 邮储银行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 [11] - 平安银行明确将负债端成本压降作为重点工作 [11] - 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持续影响资产端收益率 [14]
13家银行个人存款同比增11.9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01 00:46
银行存款趋势分析 - 13家主要商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合计达112.07万亿元,同比增加11.9万亿元,工行和农行分别增长2.31万亿元和2.3万亿元 [3][6] - 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2025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占比达59.7%,较2024年上升,仅3家银行占比下降 [12][13] - 7月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显示存款分流迹象 [7] 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7000亿元,7月末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至32.67万亿元 [9] - 招行理财代销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农行代理业务收入增长62.3% [8] - 13家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3804.53亿元,同比增长3.18%,农行、中行和建行分别增长47亿元、39.31亿元和25.22亿元 [9] 负债成本变化 - 13家银行存款平均成本率1.61%,较2024年下降34BP,全部银行成本率均低于2% [3][15] - 平安银行、工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交行成本率同比下降幅度超35BP,最大降幅达42BP [15] - 业内预计2025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负债成本将分别下降17BP、16BP、19BP和24BP [14][15] 净息差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42%,13家银行平均净息差1.5%,同比下降12BP [3][18] - 除邮储银行净息差1.7%外,国有大行净息差均降至1.5%及以下,交行最低为1.21% [18] - 股份行中招行和平安银行净息差较高,分别为1.88%和1.8%,但多数银行净息差同比下降超10BP [19] 行业影响因素 - LPR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及外币降息导致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建行提及客户贷款收益率同比下降 [3][19] - 二季度息差降幅趋缓,邮储银行表示一季度重定价影响较大,二季度韧性增强 [20] - 银行通过发展低成本的同业活期存款和自营存款压降成本,邮储银行同业存款超1200亿元,自营存款同比多增近1300亿元 [15]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业绩出炉:合计日赚超37亿 不良贷款齐升
新浪财经· 2025-09-01 00:15
核心财务表现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825.24亿元,日均盈利37.7亿元 [1] - 工商银行净利润规模最高,达1681.03亿元,建设银行(1620.76亿元)和农业银行(1395.1亿元)分列二三位 [4] - 三家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工商银行(-1.4%)、建设银行(-1.37%)和中国银行(-0.85%) [3][4] - 三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农业银行(+2.66%)、邮储银行(+0.85%)和交通银行(+1.61%) [4] 营业收入表现 - 六大行营业收入全部实现正增长,2024年全年仅有4家实现营收增长 [1]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规模最高,达4270.92亿元,建设银行(3942.73亿元)和农业银行(3699.37亿元)紧随其后 [5]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最高,同比增长3.76% [5] - 具体营收增速:建设银行(+2.95%)、工商银行(+1.6%)、邮储银行(+1.5%)、农业银行(+0.85%)、交通银行(+0.77%) [4] 资产质量状况 - 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集体增加,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最高达4001.05亿元(增加206.47亿元) [7] - 五家大行不良率小幅回落:农业银行1.28%(-0.02个百分点)、工商银行1.33%(-0.01个百分点)、建设银行1.33%(-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1.24%(-0.01个百分点)、交通银行1.28%(-0.03个百分点) [2][7] - 邮储银行不良率上升至0.92%(+0.02个百分点) [2][7]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全面上升:工商银行0.86%(较2024年末+0.1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0.76%(+0.13个百分点)、农业银行0.77%(+0.04个百分点)、中国银行0.74%(+0.13个百分点)、邮储银行0.73%(+0.09个百分点)、交通银行0.75%(+0.17个百分点) [8] 净息差变化 - 六大行净息差全面下降,邮储银行净利息收益率1.70%仍为最高但同比下降21个基点 [12] - 具体净息差变化:中国银行1.26%(-18个基点)、建设银行1.40%(-14个基点)、农业银行1.32%(-13个基点)、工商银行1.30%(-13个基点)、交通银行1.21%(-8个基点) [9][10][11][13] - 管理层预计净息差下行趋势将持续但幅度收窄,农业银行预计下半年边际趋稳 [15][16][17] 资产规模 - 工商银行资产规模最大达523179.31亿元,农业银行468558.78亿元位列第二 [4] - 建设银行资产规模444328.48亿元,中国银行367906.13亿元,邮储银行181905.21亿元,交通银行154354.05亿元 [4]
中国银行上半年营收3294亿元 行长张辉:将持续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07:53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3294亿元 同比增长3.61% [1] - 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9.17% 非利息收入1146亿元 [1][4] - 税后利润1261亿元 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176亿元 同比保持平稳 [1] - 净息差1.26%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0% 净资产收益率9.11% 成本收入比25.11% [1][3] 收入结构分析 - 非利息收入占比34.79% 较上年同期28.68%提升6.11个百分点 [3] - 净利息收入2148.16亿元 非利息收入1146.02亿元 [3] - 手续费净收入468亿元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 [4] 业务板块亮点 - 基金代销手续费增长4.0% 代销理财手续费增长3.3% 贵金属收入增长37% [4] - 对公国内结算手续费增长5.8% 债券承销手续费增长25.3% [5] - 对私国际结算手续费增长13.0% 即期结售汇手续费增长2.2% [5] - 港澳地区代理类手续费增长翻番 投行资管及保险服务收入双位数增长 [4] 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 信贷成本0.58% 较上年同期0.71%下降0.13个百分点 [3] - 外币贷存比低于30% 外币资金优势明显 [8] - 将通过定期存款重定价降低负债成本 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低成本存款 [8] - 加大美元债券投资力度 锁定较高资产收益率 [8]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 [3] - 发挥全球化优势 利用港澳机构"头雁"效应稳定净息差 [9] - 完善离岸人民币产品体系 强化做市商职能 [6] - 围绕全量客户金融资产做大财富管理业务 [4][5]
北京银行(601169):扩表速度提升,业绩增速改善
光大证券· 2025-08-31 07:4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6元对应2025-2027年PB估值分别为044/041/038倍 [1][10] 核心观点 - 营收盈利增速环比改善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22亿元同比增长1% 归母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1% 增速分别较1Q提升42/36个百分点 [3][4] - 扩表速度显著提升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222% 较1Q末提升69个百分点 2Q单季生息资产增量3030亿元 [5] - 息差降幅收敛 25H1披露息差131% 较2024年收窄16bp 但2Q单季息差降幅显著收窄 [7]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25Q2末不良率13%与1Q末持平 较年初下降1bp 关注贷款率较年初下降29bp至15% [9] 财务表现 - 净利息收入增长12% 增速较1Q提升26个百分点 非利息净收入增长05% 增速较1Q提升83个百分点 [4] - 手续费收入维持高增长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204%至251亿元 代理及委托业务增长10% 结算与清算业务增长313% [8] - 加权平均ROE为1064% 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 [3] 资产负债结构 - 贷款占比下降 25Q2末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556% 较上季末下降29个百分点 [5] - 对公信贷主导扩张 上半年新增公司贷款1530亿元 同比多增236亿元 科技/绿色/普惠/文化金融贷款较年初增幅分别为193%/218%/173%/262% [6] - 存款定期化延续 25Q2末定期存款占比612% 较年初提升11个百分点 [7] - 主动负债支撑规模 2Q单季应付债券增量955亿元 同业负债增量1533亿元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28/133/138元 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5%/43%/40% [10][11]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72659亿元 同比增长39% 2026-2027年增速分别为49%/47% [11][35]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59% 较1Q末下降5bp 资本债券发行推动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55bp至1208% [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