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等发文推动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丨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0:26
央行等发文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15条具体措施包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完善政策配套体系 [2] - 文件要求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依法合规延长贷款期限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增量提质扩面聚焦国家储备林建设及"三北"工程等重要生态工程建设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 [2] - 提出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林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大林业领域资金支持探索构建包括指数保险、产量保险、收入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内的森林保险产品体系 [2]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中方成员机构首场座谈会 -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中方成员机构首场座谈会于8月22日在北京召开工作组是2025年1月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共同牵头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担任秘书处 [3] - 会议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包括推动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开展能力建设、积累实践案例、推动跨境项目合作交通银行介绍其牵头制定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标准并落地首单贷款 [3] - 二十余家中方金融机构代表围绕目录建立、产品创新、碳核算与数字化赋能进行讨论证券、基金、保险、金融租赁等多元机构分享资本市场与转型投资实践经验 [3] 厦门拟立绿色金融发展条例 - 《厦门经济特区绿色金融发展条例(草案)》共6章36条贯彻"政策引导+市场主导"逻辑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法治支撑将转型金融融入绿色金融的定义范畴 [4] - 草案提出发展蓝色金融产品支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等强调支持两岸在绿色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开发等领域合作探索两岸绿色金融合作新模式 [4] - 要求金融机构建立符合绿色金融发展的组织体系推动建立碳排放核算和核查机制探索建设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绿色融资企业和项目库加大绿色金融重点领域的财政支持和人才引进培养 [4] 烟台发文探索蓝色金融实践 - 《探索蓝色金融实践支持烟台市蓝绿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旨在通过金融创新推动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蓝色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 [6] - 方案将蓝色金融与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融合推进明确三大主攻方向包括全覆盖支持蓝色产业、重点场景差异化支持及生态权益资产化攻坚 [6] - 鼓励金融机构依据《烟台市蓝色产业投融资目录》为海洋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依托海草床、贝藻等蓝碳生态系统对接GEP核算和EOD项目探索海洋生态权益转化为可融资资产的创新产品谱系 [6] 上周碳价及成交数据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最高价70.69元/吨最低价69.23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下跌1.42% [7] - 上周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2,037,610吨成交额141,721,379.72元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3,994,875吨成交额268,318,896.04元单向竞价成交量5,000吨成交额348,900.00元 [7]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037,485吨总成交额410,389,175.76元 [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895吨成交额4,793,699,317.08元 [9]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95,666,559吨累计成交额47,826,426,420.59元 [9] 中国银行协助广东发行离岸债券 - 中国银行牵头协助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澳门成功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连续五年担任独家全球协调人订单簿峰值达118亿元 [10] - 债券包括2年期蓝色债券5亿元票面利率1.63%3年期主题债券15亿元票面利率1.75%5年期绿色债券5亿元票面利率1.85% [10] - 募集资金用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基础设施、珠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大湾区水资源保护及污染防治、清洁交通及可再生能源项目蓝色及绿色债券同时满足中欧绿色金融分类标准并获得香港质量保证局认证 [10]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 - 融通基金推出"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首发规模达到9.6亿元刷新国内公募基金ESG主题指数产品的最大首发纪录 [11] - 该基金以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为跟踪标的指数成分企业涵盖能源、交通、通信、环保等多个领域突出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及高质量治理特征 [11] - 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引导长期资金投向ESG表现优异的央企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地 [11]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ESG绿色独角兽产业基金 - 苏州工业园区签约设立ESG绿色独角兽产业基金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由新建元集团与淡马锡旗下毅峰资本联合发起 [12] - 基金以ESG为导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工业母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通过股权、可转债、认股权证等多元方式支持高成长企业及产业链优质标的 [12] - 园区已出台《ES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2025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建成全国首个ESG产业创新中心及ESG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可持续金融信息鉴证及可持续挂钩贷体系落地 [12]
央行等发文推动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0:16
政策动态 - 央行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提出15条具体措施 包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 强化林业重要战略实施金融保障 加大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投入 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完善政策配套体系及保障机制 [2] - 中英转型金融工作组中方成员机构首场座谈会明确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包括推动转型金融标准落地 开展能力建设 积累实践案例 推动跨境项目合作 [3] - 《厦门经济特区绿色金融发展条例(草案)》提请审议 共6章36条 提出发展蓝色金融产品 支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探索两岸绿色金融合作新模式 推动建立碳排放核算和核查机制 [4] - 烟台市发布《探索蓝色金融实践支持烟台市蓝绿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目标到2027年全市蓝色产业贷款余额突破1200亿元 明确三大主攻方向包括全覆盖支持蓝色产业 重点场景差异化支持 生态权益资产化攻坚 [6] 市场数据 - 全国碳市场上周最高价70.69元/吨 最低价69.23元/吨 收盘价较前周五下跌1.42% [7]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6,037,485吨 总成交额410,389,175.76元 [8] - 2025年1月1日至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65,397,895吨 成交额4,793,699,317.08元 [9] - 截至2025年8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95,666,559吨 累计成交额47,826,426,420.59元 [9] 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协助广东省政府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包括2年期蓝色债券5亿元票面利率1.63% 3年期主题债券15亿元票面利率1.75% 5年期绿色债券5亿元票面利率1.85% 订单簿峰值达118亿元 [9] - 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首发规模9.6亿元 创国内公募基金ESG主题指数产品最大首发纪录 整体ESG主题指数产品规模达12.08亿元 [11] - 苏州工业园区设立ESG绿色独角兽产业基金 总规模5亿元人民币 重点投向智能制造 工业母机 人工智能 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12] 机构实践 - 交通银行在转型金融领域牵头制定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标准并落地首单贷款 [3] - 厦门条例草案提出金融机构要建立符合绿色金融发展的组织体系 [4] - 烟台方案鼓励金融机构依据《烟台市蓝色产业投融资目录》为海洋产业提供金融支持 [6]
珠海港(000507) - 000507珠海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1
2025-09-01 10:12
股东与市值管理 - 截至2025年8月29日股东总户数73,341户,较7月31日减少3,524户 [2] - 2024年度现金分红58,864,318.18元,占净利润比例20.15% [7] - 采用稳定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股东,促进市值合理回归 [2][3] 财务数据与结构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55.46%,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 [4] - 商誉13.68亿元,主要来自收购兴华港口和秀强股份 [6] - 计划通过定向发行股票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 [5] 业务发展状况 - 坚持"港航物流+新能源"双主业驱动 [5][7] - 秀强股份2025年上半年营收8.40亿元(同比+11.03%),净利润1.32亿元(同比+9.01%) [5] - BIPV业务在长三角生态示范区、无锡钙钛矿零碳项目等重点工程实现应用落地 [5] - 珠海可口可乐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5] - 氢能/储能项目尚未落地,持续关注新能源投资机会 [2] 公司治理与ESG - 独立董事通过"独董大讲堂"系列活动强化监督职能 [3] - ESG评级显著提升:Wind ESG升至AA级,中诚信绿金ESG升至A+级 [6] - 建立ESG全流程管控体系并纳入年度考核 [6] - 2025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 [7] 战略规划 - 形成珠海高栏母港(华南中心)与常熟兴华港区(华东中心)两江联动格局 [7] - 新能源板块聚焦风电、光伏、管道天然气及天然气发电产业链 [7] - 持续通过对外并购和内生增长保持业务稳定发展 [2]
Ping An's Hang Seng Index 2025 Sustainability Rating Upgraded to A
Prnewswire· 2025-09-01 08:34
恒生指数公司ESG评级提升 - 公司ESG评级从"A-"升至"A" 彰显可持续发展成就和行业领先地位 [1] 评级体系与覆盖范围 - 恒生自2014年起每年评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表现 覆盖约500家港股及超1300家A股成分股 采用环境、社会、治理三大支柱及行业特定标准 [2] 财务表现与股东回报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7% [3] - 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95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连续十余年保持股息增长 [3] 客户经营与战略推进 - 零售客户数达2.47亿 人均持有2.94个合同 26.6%客户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 [4]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深化 63%客户享有医疗养老生态服务权益 [4] - 2025年上半年超1300万寿险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 21万客户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覆盖全国85城 [4] 绿色金融与低碳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末 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人民币 绿色信贷余额2517.46亿元人民币 [5] -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人民币 [5] - 运营碳排放同比减少1.3万吨 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1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同比下降11% [5] 科技赋能与风险管理 - "鹰眼"风控平台整合超2万亿条地理、灾害、气象及保险数据 可评估9类自然灾害风险 [6][7] - 2025年上半年发布25.9万次灾害预警 发送42.6亿条警示信息 覆盖6402万企业与个人客户 [7] 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 - 2025年上半年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328.09亿元人民币资金支持 [8] - "三村晖"公益平台拥有351万注册用户 含49万员工及代理人志愿者 [8] - 2025年上半年发起1033项公益活动 [8] 行业地位与公司规模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超12万亿元人民币 [10] - 2025年位列《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27位 《财富》世界500强第47位 [10]
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TMT主题基金涨幅优势延续,超百亿资金加仓TMT、周期行业ETF-20250901
光大证券· 2025-09-01 07:49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主动偏股基金高频仓位测算模型 - **模型名称**:主动偏股基金高频仓位测算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基金每日净值序列,采用带约束条件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基准或其他资产序列作为自变量,估算基金仓位变动趋势和行业配置偏好[6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以基金每日披露的净值序列作为因变量 2. 选择基准指数或其他资产序列作为自变量组合 3. 采用带约束条件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4. 通过回归系数估算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和行业配置比例 5. 定期更新模型参数以反映最新市场情况 具体计算方式可参考2022年9月18日发布的《国内公募基金费率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报告[67] 2. 行业主题基金分类模型 - **模型名称**:行业主题基金分类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基金历史持仓信息,构建完整的行业主题和细分赛道标签,区分行业主题基金、行业轮动基金和行业均衡基金[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收集基金近四期中报/年报的持仓信息 2. 分析持仓的行业分布特征 3. 根据行业集中度确定基金分类: - 行业主题基金:持仓高度集中于特定行业 - 行业轮动基金:持仓行业随时间显著变化 - 行业均衡基金:持仓行业分布较为均衡 4. 构建行业主题基金指数,作为衡量主题基金风险收益的工具[37] 3. REITs指数构建模型 - **模型名称**:REITs系列指数构建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构建完整的REITs系列指数,包括综合指数、底层资产指数和细分项目指数,提供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两种形式[4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采用分级靠档方法确保计算指数的份额保持相对稳定 2. 当样本成分名单或调整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保证指数连续性 3. 构建以下指数类型: - REITs综合指数 - 底层资产指数(产权类REITs指数、特许经营权类REITs指数) - 细分项目指数(生态环保、交通基础设施、园区基础设施、仓储物流、能源基础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消费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水利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 4. 同时提供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以反映REITs的高分红特性[4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多因子ETF投资因子 - **因子名称**:多因子ETF投资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多种量化因子构建ETF投资策略,包括现金流、红利、成长、价值、基本面、低波、质量、动量等因子[6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选择因子类型:现金流、红利、成长、价值、基本面、低波、质量、动量 2. 对每个因子构建相应的ETF产品 3. 定期计算各因子ETF的收益和资金流向 4. 监控各因子ETF的市场表现和资金流动情况[64]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主动偏股基金高频仓位测算模型 - 本周主动偏股基金仓位相较上周上升1.94个百分点[67] - 通信、有色金属、电力设备等行业获资金增配[67] - 医药生物、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遭资金减持[67] 2. 行业主题基金分类模型 - TMT主题基金本周上涨5.85%[37] - 新能源主题基金本周上涨4.15%[37] - 行业均衡主题基金本周上涨3.52%[37] - 周期主题基金本周上涨3.30%[37] - 行业轮动主题基金本周上涨2.98%[37] - 国防军工主题基金本周上涨1.75%[37] - 消费主题基金本周上涨1.57%[37] - 金融地产主题基金本周下跌0.10%[37] - 医药主题基金本周下跌1.44%[37] 3. REITs指数构建模型 | 指数名称 | 本周收益 | 累计收益 | 年化收益 | 最大回撤 | 夏普比率 | 年化波动 | |---------|---------|---------|---------|---------|---------|---------| | REITs综合指数 | 1.36% | 0.94% | 0.22% | -42.67% | -0.12 | 10.70% | | 产权类REITs指数 | 1.53% | 16.73% | 3.76% | -46.13% | 0.17 | 13.23% | | 特许经营权类REITs指数 | 1.07% | -15.65% | -3.98% | -40.74% | -0.59 | 9.27% | | 生态环保REITs指数 | 0.25% | -8.59% | -2.12% | -55.72% | -0.23 | 15.80% | | 交通基础设施REITs指数 | 1.06% | -26.91% | -7.20% | -41.29% | -0.96 | 9.09% | | 园区基础设施REITs指数 | 1.18% | -8.17% | -2.01% | -52.07% | -0.25 | 14.16% | | 仓储物流REITs指数 | 1.54% | 1.75% | 0.42% | -50.32% | -0.07 | 15.95% | | 能源基础设施REITs指数 | 0.10% | 14.02% | 3.18% | -18.41% | 0.16 | 10.34% | | 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指数 | 1.92% | 13.28% | 3.02% | -33.34% | 0.12 | 12.61% | | 消费基础设施REITs指数 | 2.16% | 52.16% | 10.53% | -8.32% | 0.82 | 11.04% | | 市政设施REITs指数 | 5.70% | 28.32% | 6.13% | -13.79% | 0.19 | 23.95% | | 水利设施REITs指数 | 3.57% | 28.76% | 6.22% | -13.60% | 0.29 | 16.42% | | 新型基础设施REITs指数 | 1.28% | 5.04% | 1.18% | -2.83% | -1.54% | 20.81%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多因子ETF投资因子 | 因子类型 | 基金数量 | 基金规模(亿元) | 本周净流入(亿元) | 本周回报(%) | 近1月回报(%) | 今年以来回报(%) | |---------|---------|---------------|----------------|-----------|-------------|----------------| | 现金流 | 26 | 191.05 | 17.37 | 1.73 | 5.56 | - | | 红利 | 34 | 1007.63 | 6.71 | -1.18 | 0.23 | 3.78 | | 成长 | 12 | 29.48 | 4.18 | 5.36 | 12.05 | 28.14 | | 价值 | 13 | 32.11 | 1.37 | 0.49 | 4.50 | 10.14 | | 基本面 | 3 | 6.98 | -0.10 | 1.50 | 4.79 | 8.53 | | 低波 | 3 | 7.56 | -0.15 | 1.05 | 5.63 | 10.68 | | 质量 | 3 | 11.20 | -0.29 | 2.51 | 9.68 | 24.53 | | 动量 | 1 | 43.88 | -0.71 | 6.41 | 19.05 | 30.19 |
云锋金融涨超5% 与澳碳所联合发布全球最大“碳链”计划 打造全新Web3碳基础设施
智通财经· 2025-09-01 02:07
股价表现 - 云锋金融股价上涨4.72%至3.33港元 成交额3438.99万港元 [1] 碳链计划启动 - 公司联合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碳信用资产交易数据全面上链 正式启动碳链计划 [1] - 该计划是公司在Web3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 旨在构建全球绿色资产市场新一代基础设施 [1] - 技术端由云锋金融区块链团队实现 平台将作为传统碳交易市场和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创新补充 [1] 业务转型与战略意义 - 计划体现公司向Web3领域的重要转型 [1] - 云锋基金通过该计划践行责任投资和ESG创造长期价值 [1] 市场数据 - 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累计成交超100万吨碳信用及20万张绿证 [1] - 交易客户包括巴西林业集团 国泰海通证券 三菱电机 中建材绿色能源等领先企业 [1]
港股异动 | 云锋金融(00376)涨超5% 与澳碳所联合发布全球最大“碳链”计划 打造全新Web3碳基础设施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2:04
股价表现 - 云锋金融股价上涨4.72%至3.33港元 成交额3438.99万港元 [1] 战略合作与业务布局 - 公司联合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完成碳信用资产交易数据全面上链 正式启动"碳链"计划 [1] - 该计划是Web3领域重要战略布局 旨在构建全球绿色资产市场新一代基础设施 [1] - 平台由云锋金融区块链团队提供技术支持 将成为传统碳交易市场和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创新补充 [1] 业务规模与客户基础 - 澳门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累计成交超100万吨碳信用及20万张绿证 [1] - 交易客户包括巴西林业集团 国泰海通证券 三菱电机 中建材绿色能源等领先企业 [1] 战略转型方向 - 该计划体现公司向Web3领域的重要转型 [1] - 云锋基金通过此项布局践行责任投资和ESG创造长期价值的理念 [1]
行业转型期交出韧性答卷!短期波动难掩福寿园(01448.HK)长期价值的成色
格隆汇· 2025-09-01 01:0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归母亏损2 61亿元人民币 但这一亏损主要源于一次性资产减值和人员优化成本等非经营性因素 而非核心业务恶化 公司实际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达1 98亿元 显示出主营业务韧性[1][4] - 公司正积极推动从传统殡葬服务商向生命科技综合服务提供者转型 通过品牌化 科技化和文化创新三大战略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并在ESG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7][14][15] - 行业在人口老龄化和政策规范化驱动下保持增长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600亿元 公司凭借合规经营和战略布局优势 有望在行业洗牌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1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6 11亿元 同比下降 其中墓园服务收入4 77亿元 占比78 1% 殡仪服务收入1 22亿元 占比提升至20 0% 其他服务收益1462万元 占比2 4%[2][3] - 归母亏损2 61亿元主要源于2 18亿元资产减值计提和一次性人员优化成本增加约1 79亿元 若还原这些一次性因素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约1 98亿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现金储备达23 2亿元 包括银行结余及现金16 23亿元 定期存款3 82亿元和非上市现金管理产品3 12亿元 资产负债率仅0 6% 无未偿银行借款[5]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7 00港仙 派息总额1 62亿港元 占现金储备的7% 为连续第三年实施高派息政策[6] 业务战略 - 墓园服务通过增加中价位产品占比主动调整产品矩阵 经营性墓穴均价下降47 5% 以适配客户更趋理性的消费需求并抢占长期市场份额[3] - 殡仪服务作为抗周期板块 收入占比提升 公司通过标准化流程升级与情感服务加持提升客户粘性与单客价值[3] - 品牌化方面 公司通过户外广告 跨界合作和内容IP构建公众可感知的品牌形象 品牌价值达29 16亿美元 入围2024世界创新品牌500强榜单[8][9] - 科技化方面 公司形成以数字礼厅 AI追思 福寿在线和纪念家元为核心的数字化生命服务体系 并于2024年4月推出虚拟数智人 数位家祠等创新服务[10][11] - 文化创新方面 公司挖掘墓园文化先贤资源与红色记忆 通过新媒体形式传递生命传承理念 并协办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推动公众死亡教育讨论[12][13] 行业与竞争优势 - 行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 2024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2 0% 80岁以上老人超4000万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每年净增老年人口超1000万[17] - 政策层面推动行业强化公益属性和规范市场秩序 加速行业洗牌 对合规龙头企业有利[18] - 公司ESG表现领先 MSCI ESG评级升至最高AAA级 跻身MSCI中国可投资市场指数成分股前1% 并连续四年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基准指数[15] - 公司业务覆盖19个省40余座城市 通过审慎收购+精细化运营模式输出自身能力 并参与民政部殡葬管理条例等政策完善[16][17] - 生前契约业务上半年累计签约1 03万份 通过整合安宁疗护等服务提前锁定长期客源[17]
2025港交所上市公司多元包容指数DIIndex研究报告与100强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0:35
核心观点 - 香港760家市值超50亿港元上市公司多元包容(D&I)平均得分48.52分(满分100),中位数47.11分,呈现"初步发展,分化明显"格局[1][13] - 28%公司得分低于40分,51%公司处于40-60分区间,仅7%公司超过70分[1][44] - 金融行业表现领先,银行业得分65.8分,非银金融业得分62.5分,房地产(45.6分)和电子(43.2分)行业落后[2][13] - 公司规模与D&I表现呈正相关,恒生指数成分股等大型企业平均得分更高[1][47] 评估框架与方法论 - 评估框架融合ISO 30415:2021国际标准与港交所ESG指引,涵盖多元化、公平性、包容性、人员发展四大支柱及34项细分指标[1][12][29] - 采用百分位排名法对定量指标评分,对定性指标采用基础赋值加文本分析加分的机制[33] - 权重分配遵循治理层级优先、结果导向和实质性与前瞻性三大原则[34] - 数据缺失处理采取审慎原则,强制性披露指标缺失给0分,自愿披露指标缺失给中性偏低分数[33] 多元化支柱表现 - 董事会女性占比17.5%,未达30%的"关键少数"门槛[2][13] - 女性高管占比仅18.9%,存在明显的"玻璃天花板"现象[2][13] - 独立董事占比作为重要评估指标,采用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5] - 多数公司有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但缺乏具体量化目标[1] 公平性支柱表现 - 超90%公司有性别平等政策和机会平等政策[2][37] - 性别薪酬比率数据几乎空白,披露率极低[1][2][38] - 平等对待中小企业指标数据普遍缺失[38] - 首席执行官薪酬比例采用逆向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8] 包容性支柱表现 - 基础女性关怀政策普及,但女性领导力提升措施稀缺[2] - 超85%公司有员工心理健康援助措施[2][38] - 部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悬殊[2] - 女性哺乳便利保障、女性三期制度执行情况等基础福利指标采用基础赋值法评分[38] 人员发展支柱表现 - 超95%公司有人才发展机制和员工晋升政策[2][38] - 员工培训投入和流失率差异大,部分企业流失率超30%[2][38] - 员工流失率作为负向指标采用逆向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8] - 员工平均培训时长采用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9] 行业表现差异 - 金融业基础好但高管晋升存在障碍,科技行业包容性强但董事会多元化不足[2] - 公用事业得分58.3分,综合类得分55.1分,表现稳健[2] - 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人才结构深刻塑造了多元包容表现形态[13] - 银行业在多元化支柱得分92.1分(汇丰控股),表现突出[54] 领先企业特征 - 汇丰控股得分85.3分,友邦保险得分83.7分,渣打集团得分82.1分位列前三[1][54] - 领先企业治理完善,独立董事占比高,国际化程度高[1][13] - 金融企业在50强中占据显著席位,体现行业优势[55] - 领先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信息披露详尽透明[1][13] 改进方向与建议 - 企业应强化治理层承诺、数据驱动决策、嵌入人力资源全流程[2] - 需要提升性别薪酬比率、残疾员工比例等实质性指标披露率[1] - 投资者应将D&I评估纳入投资框架,开展行业内对比[2] - 以ISO 30415为指引,建立自上而下的多元包容治理架构[14]
告别ESG报告“盖章机器”: 新规给第三方鉴证机构戴上金箍
中国证券报· 2025-08-31 23:20
核心观点 -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可持续信息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ESG鉴证业务 推动行业标准化和专业化发展 [1] - 准则通过统一标准 强化质量控制 明确反舞弊要求 为市场提供制度保障 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国际认可度 [1] 准则体系设计 - 征求意见稿通过全流程标准化要求 明确工作程序 底稿及凭证规范 解决行业标准碎片化问题 [2] - 准则区分"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 建立双重信任锚点 为投资者提供差异化可信依据 [2] - 充分借鉴ISSA 5000基本框架与核心要求 结合中国发展阶段 对双重重要性评估 价值链信息鉴证等领域提出细化要求 [3] - 与国内监管体系协同 明确"双重重要性原则" 与证监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要求一致 [3] 机构能力建设 - 设置硬性门槛 要求项目合伙人具备可持续信息胜任能力 遵守独立性准则和职业道德守则 [4] - 建议采用"跨学科团队+外部专家库"模式 团队需具备环境 社会 公司治理及财务领域知识 [5] - 会计师事务所需在环境科学 社会伦理 供应链管理等跨学科知识方面加大投入 [4] - 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机构需完善质量管理 独立性体系建设 [4] 质量控制与独立性 - 要求机构投入足额人工与时间成本 行业将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导向 [6] - 小规模机构因成本压力和胜任能力不足或逐步退出 业务与人才向头部机构集中 [6] - 需警惕垄断风险 建议采取"分层服务+协同治理"策略 头部机构服务大型企业 中小机构聚焦区域性中小企业 [6] - 独立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需实质和形式上守住底线 禁止咨询人员参与鉴证 [5] - 建议设置2-3年过渡期 过渡期后实施更严格独立性要求 [5] 反舞弊机制 - 可持续信息鉴证中舞弊识别是难点 非财务数据缺乏统一计量标准 如碳排放范围三统计 [7] - 前瞻性信息如气候转型目标缺乏历史数据支撑 难以验证实现可能性 [7] - 建议建立跨部门核查机制 整合政府环保监测 供应链物流系统等多源数据 [8] -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通过AI系统收集监管部门处罚 媒体舆情信息 识别矛盾点 [8] - 完善环境信息监测结果共享机制 为第三方鉴证提供可信验证渠道 [8] - 需审核企业ESG信息系统与内控制度 分析虚假披露动机 评估鉴证风险 [8] - 建议建立立体追责机制 对舞弊企业和鉴证机构双追责 [9] - 建立双向数据通报平台 鉴证机构发现舞弊线索后免责移交 监管部门开放企业处罚记录和舆情黑名单 [10] 行业影响 - 推动企业内部ESG管理升级 建议成立董事会牵头的ESG管理委员会 统筹跨部门事务 [3] - 需招聘"环境+财务+法律"复合型人才 开展全员ESG培训 [3] - 第三方机构可优化配套服务 如协助企业搭建ESG管理体系 开发数据管理工具 [3] - 准则落地将提升第三方机构ESG服务水平 帮助企业快速适配要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