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零废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指南与评价体系》发布,引领工业绿色转型标杆
第一财经· 2025-05-21 12:42
零废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指南发布 - 《零废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指南与评价体系》正式发布,由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社会治理研究院联合中建西南咨询、TÜV莱茵、施耐德电气等共同编制 [1] - 该指南首次将"零废"与"零碳"目标深度融合,填补产业链协同减碳与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的空白 [4] - 指南采用开源开放框架设计,包含1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及66个三级指标,将于2025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ESG研究院官网开源发布 [8] 中国工业园区现状与挑战 - 中国拥有超过2500家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贡献50%以上工业产出,但造成全国超过30%的二氧化碳排放 [4] - 国家已将零碳园区建设纳入政府工作重点任务,目前全国累计培育491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4] - 零碳园区建设是绿色制造的集成升级,但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 [4] 指南的技术创新与特点 - 独创"政策代码溯源系统",每个指标均关联国内外政策原文出处,解决"做什么"、"为什么做"和"如何验证"等关键问题 [8] - 系统地构建了覆盖"规划-建设-运营-评估"全周期的标准化框架 [6] - 创新性地将"零废弃"与"零碳目标"结合,实现循环经济价值链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 [6] 行业应用案例 - 施耐德电气通过"5R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弃物零填埋,AI赋能的能源管理技术助力某光伏龙头企业实现单位能耗降低12% [11] - 中建咨询在4个既有建筑群改造项目中,以600万元投资实现年减碳608吨,资本收益率超10% [13] - TÜV莱茵的GIS-LCA碳核算工具实现供应链碳排放"一张图"管理,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应对欧盟《电池法案》提供支持 [15] 后续行动计划 - 将开展"零碳园区可持续影响力行业报告"编制工作,聚焦"制造业+泛建筑行业"案例 [15] - 计划开展"零碳园区调研走访及高端沙龙"等系列行动 [15] - 首批试点项目将在苏州工业园区、浦东金桥开发区等地落地 [15]
惠云钛业(300891) - 2025年5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5-21 10:30
公司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 481,734,744.75 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56,415.31 元 [7]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1,532,025,057.96 元,营业成本 1,660,081,346.73 元 [9] - 2024 年金融负债 152,675.41 元,主要为远期锁汇期末公允价值;应收账款融资其他变动 36,064,723.01 元,系公司在手银行承兑汇票期初与期末金额的变动 [10][11] - 2024 年年度环保投入 13,227.19 万元,占公司总营收 7.97% [11] 行业发展情况 - 2024 年中国钛白粉产能 611.7 万吨,同比增速 11.08% [5] - 2024 年 42 家全流程型钛白粉企业综合产量 476.6 万吨,比上年增加 60.6 万吨,同比增长 14.57%;其中金红石型产品 405 万吨,占比 85%;锐钛型 56 万吨,占比 12%;非颜料级和其他类型产品 15.6 万吨,占比 3% [5] - 2024 年 1 - 12 月中国出口钛白粉累计约 190.17 万吨,相比 2023 年度增加约 26 万吨,同比增长 15.84%;进口钛白粉累计约 9.19 万吨,进口量增加约 1.14 万吨,同比增长 15.51% [5] 公司发展策略 - 围绕扩产、提质、降本、安全、环保开展技术攻关,抓紧募投等技改项目调试,提升生产规模和效率 [3] - 秉持“精益求精”战略导向,贯彻“精品战略”和“个性化定制生产”等差异化策略,优化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体系,维护国内客户同时加大国际客户开发力度 [3] - 加强采购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流程,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缓解市场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压力 [3][9] -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探索和引入节能减排低碳的新设备和新工艺,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增加副产品附加值 [9] - 持续优化债务结构,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负债管理策略,降低财务费用 [11] 公司业务布局 - 截至目前,暂无布局半导体、芯片、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的计划,主营业务为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持续关注钛白粉产业链上下游潜在的并购机会,后续如涉及重大事项将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9] 行业前景与股价问题 - 钛白粉新应用领域不断增加,需求带来增量,如光伏、新能源、催化等领域;国内企业技术提升使产品质量提高,出口规模扩大,新兴经济体发展使需求有较大增长空间,下游产业需求预计持续增长;行业将推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发展 [4] - 股价走势受市场情绪、行业动态、宏观经济及自身经营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公司坚持深耕主业,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资产回报,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利润分配政策,兼顾投资者回报与公司发展 [6]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能效“优”无止境 供电服务提质
中国能源网· 2025-05-21 09:42
电力服务优化 - 金昌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调整电费计收方式,从按容量计收改为按实际最大需量计收,预计每月节省电费20000多元 [1] - 公司原变压器容量为19750千伏安,增容至21000千伏安后未增产,导致电费增加,后经减容处理及计费方式调整降低成本 [1] -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通过"一户一策"精准服务,为企业定制节能方案,优化基本电费计收方式,并协助检查用电设备 [2] 企业生产与资源利用 - 金昌高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采用湿法浸出及富氧侧吹火法冶炼工艺,处理低镍高硫阳极泥及含铜含镍固危废,回收铜、镍等有价金属 [1] - 公司项目原料来自金川集团镍阳极泥及金昌市其他企业的含铜含镍固危废弃物,助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1] 供电服务与能效提升 -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运用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分析电能质量,指导企业排查配电设施安全隐患,已走访175家企业并整改6处隐患 [2] - 供电人员现场解读电价政策、节能降耗等内容,推广光伏发电及"网上国网"APP,优化企业能源利用率 [2] - 公司深化"供电+能效服务",将企业问题转化为服务清单,提升服务水平以支持地方经济 [2]
从中国餐桌到世界厨房 金龙鱼稻米油以科技诠释中国好油全球共享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1 08:36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将米糠这一"废弃资源"转化为高端食用油 缓解油脂供应压力并开辟"以副补主"的产业新路径 [1] - 公司组建超过300人的专家团队 历经10年研发和上千次实验 成功突破稻米油技术难关 [2] - 稻米油产业化是"藏粮于技"的典范 既可缓解油脂缺口又能减少资源浪费 [4]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构建完整循环经济链 1.75吨稻壳可替代1吨标准煤 每年节省成本7000多万元 [3] - 稻壳燃烧后形成稻壳灰 米糠粕可提炼卵磷脂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 实现资源全利用 [3] - 水稻循环经济模式获得国际专家高度评价 被视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典范 [4] 市场价值与战略意义 - 稻米油开发降低对进口食用油原料的依赖 提升亚洲在国际粮食领域地位 [3] - 中国作为最大大米生产国具备原料优势 稻米油产业标准化生产正被全球推广 [4] - 产品从"副产品"升级为"战略资源" 兼具行业发展价值和健康本质 [5] 产品健康价值 - 稻米油被国际专家评为"老少咸宜"的健康油 具有优越营养结构 [7] - 产品凝聚东方智慧 用科技实力赢得国际话语权 [9]
万物新生(爱回收)Q1营收46.5亿元超业绩指引高端,non-GAAP经营利润1.1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5-21 01:5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7.5%,超出收入指引区间高端 [2] - 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28.8% [2] - 3P(平台)服务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4.2% [2] - 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9.5%至1.1亿元,non-GAAP经营利润率提升至2.4% [7] - non-GAAP净利润7804万元,non-GAAP净利率从0.6%提升至1.7% [7] - GAAP层面经营利润7269万元,净利润4280万元,同比扭亏 [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共计27.8亿元 [7] 业务发展 - 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83座城市,门店总数1886家 [7] - 上门交付团队总人数超过1000人,同比净新增约360名上门回收人员 [7] - 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和收入同比增长均接近200% [8] - 爱回收C2B手机数码回收额同比增长超过50% [8] - 自营产品toC收入同比增长73.5%,1P收入的toC占比提升至33% [10] - 爱回收门店官网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60% [10] - 拍拍寄卖全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220% [10] 战略合作与创新 - 拍机堂累计注册商家数突破100万,交易商家数量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 [9] - 拍机堂全国首家线下旗舰店在深圳华强北落地,占地1200平方米,采用"仓卖一体"模式 [9] - 与中国资环电子电器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手机回收领域展开创新探索 [10] - 与12个国内一线消费品牌推出以二手回收和循环经济为主题的环保活动 [10]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手机数码品类国家补贴发放带动以旧换新需求 [8] - "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公司发挥与京东长期共建的供应链优势 [8] - 入选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 [10]
提升垃圾回收率,这些国家怎么做?(国际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5-20 22:02
全球垃圾回收与循环经济发展 巴西 - 巴西政府推出"国家固体废弃物计划",目标到2040年将垃圾利用率提高至50%,并逐步关闭垃圾填埋场 [2] - 特莱马库博尔巴市"好集市"项目通过兑换机制(3公斤可回收物换1公斤果蔬)2023年收集2750吨垃圾,2024年回收量同比增长30% [2] - 初创公司"绿色矿业"自2021年运营以来累计回收2300吨垃圾,通过现金奖励机制激励民众参与 [2] - 巴西废弃物能源回收协会数据显示,28个百万人口以上地区垃圾若充分利用可保障2700万家庭电力,巴鲁埃里垃圾发电项目建成后将满足32万人用电需求 [3] 印度尼西亚 - 万鸦老"无垃圾河流"项目安装20道屏障,年拦截250吨垃圾,其中20%可回收再利用 [4] - 印尼政府设定2025年目标:源头减少30%垃圾并提升70%管理水平,通过"垃圾银行"等社区项目推动分类回收 [4] - 企业投资固体废弃物再利用项目,如塑料加工成混合沥青、废弃物转化固体燃料,预计到2030年创造1000家公司、300万就业和200万亿印尼盾产值 [5] 意大利 - 政府2022年"国家经济复苏与韧性计划"投资3.2亿欧元支持58个垃圾回收项目,并建立废弃物可追溯性电子登记册 [6] - 意大利国家塑料回收再利用联盟目标月回收100万个塑料瓶,国家电池协调中心设立1.3万个回收点累计回收940万公斤电池 [6] - 2023年意大利垃圾回收率达50.8%(同比+1.6%),相关行业公司439家,雇员8.6万人,总营业额130亿欧元 [6] 全球垃圾问题现状 -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年产生20亿吨城市固体废弃物,45%未妥善处理,若不行动2050年或增至38.8亿吨 [1] - 巴西年产生8200万吨垃圾,印尼年堆积量6400万吨(含768万吨塑料垃圾) [2][4]
粤桂股份: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20 13:22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募集不超过90,000万元,净额将用于三个项目: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60,000万元)、下太石英矿开发建设项目(20,000万元)、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项目(10,000万元)[1][2] - 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足,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补足差额并调整投资优先级[2] - 在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项目[2] 10万吨/年精制湿法磷酸项目 - 项目总投资107,707.94万元,建设投资占比92.6%(99,777.91万元),达产后年产净化磷酸3.62万吨、氟硅酸钠0.5万吨、工业级一铵5万吨及多元素酸性生理肥10万吨[2][3] - 项目采用半水二水法工艺和四川大学净化技术,配套氟硅酸和磷石膏处理,实现硫磷钛耦联循环模式[3][6] - 产品湿法净化磷酸可作为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前驱体原料,市场需求随新能源产业增长而扩大[6] - 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39%[8] 下太石英矿开发建设项目 - 项目总投资86,641.98万元,年产420万吨石英矿(玻璃用200万吨、水泥用112万吨、建筑用108万吨),矿区面积0.5867平方公里[8][9] - 石英砂下游应用于光伏、半导体等领域,符合国家将高纯石英列为战略性矿产的政策导向[9][11] - 公司通过收购德信(清远)矿业获得开采权,项目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12.07%[9][12] 云硫矿业碎磨系统大型化项目 - 项目总投资31,676万元,通过设备更新实现硫精矿生产流程大型化、自动化,不新增产能但提升能效[12][13] - 改造后系统可降低能耗30%以上,解决现有设备老化导致的维护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13][14] - 项目符合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政策方向[14] 战略与行业协同性 - 磷酸项目延伸硫铁矿产业链至新能源材料领域,与现有硫酸、蒸汽资源形成协同[3][6] - 石英矿项目助力公司构建"化工+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战略,响应国家矿产资源保障要求[9][10] - 碎磨系统改造提升硫精矿产品竞争力,契合云硫矿业30年技术积累[14][1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磷酸项目符合《石化绿色低碳工艺名录》及广东省环保集团循环经济规划[5][6] - 石英矿开发获地方政府支持,环评及采矿许可已获批[9][12] - 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增长驱动石英砂需求,光伏行业年需求增速超20%[9][11] 财务影响 - 募投项目预计提升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但短期内可能摊薄每股收益[17] - 项目实施后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将扩大,优化财务结构[17]
加量又提质,以旧换新成中国经济新引擎
国际金融报· 2025-05-20 10:33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2024年8月政策实施以来累计销售以旧换新家电超1亿台 [1] - 2024年一季度批发零售业增加值达3.3万亿元,同比增长5.8%,对GDP贡献率超10% [1] - 废旧家电回收量突破63万吨,规范拆解量同比增长超20%,预计全年回收量达2亿台 [6][7] 消费对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 - 消费正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基建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出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2] - 庞大内需市场可增强全球影响力,"消费国"比"生产国"更具话语权 [3] - 政策推动经济模式从外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4] 家电行业数智化升级 - 一季度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6.9%,智能家居渗透率突破60% [4] - 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推动家电告别"伪智能",实现AI功能增值 [4] - 智能驾驶成标配,助老市场机器人外骨骼等创新产品热销 [4] 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 回收体系覆盖全国2800个县区,培育200余家专业处理企业 [7] - 贵金属提取率达98%,提升关键矿产资源自给能力 [7] - 带动逆向物流产业发展,创造10万个就业岗位 [7] 政策综合效益 - 预计减少碳排放800万吨,推动"世界工厂"向"全球资源循环中心"转型 [6][7] - 构建完整回收利用体系,为动力电池回收等领域积累经验 [7] - 政策超越短期刺激范畴,成为观察经济发展质量的窗口 [8]
新财富·董秘特辑 | 宋玉飞:专业赋能产业,讲好公司“变废为宝”故事
新财富· 2025-05-20 06:15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 - 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是中国资本市场极具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标杆评选 历经二十一载岁月沉淀 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壮阔征程 [1] - 金牌董秘群体凭借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持续优化上市公司治理 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1] 宋玉飞职业背景与转型 - 宋玉飞现任山高环能董事会秘书 拥有注册会计师 法律职业资格 保荐代表人职业资格 兼具财务及法律背景 [3] - 硕士毕业后任职于兴业证券投行部 积累了丰富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经验 认识到金融工具赋能实体产业的作用 [3] - 2019年加入山高环能(原金宇车城 北清环能) 公司当时囿于资金困局 诉讼缠身 经营举步维艰 濒临退市 [3] 山高环能资本运作与转型 - 2020年7月重组成功收购山高十方环保能源集团 募集配套资金2 9亿元 2020年11月收购北京新城热力股权 布局清洁供暖市场 实现"环保+能源"双领域产业转型 [3] - 2021年6月完成非公开发行51 823 630股 募集资金60 530万元 用于城乡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主营业务 [4] - 通过收并购餐厨项目十多个 新增产能四千多吨/日 在国内近二十余个城市布局垃圾处理项目 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 [4]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推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与完善 规范治理流程 加强与监管机构 控股股东 董监高 投资者的沟通协调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5] - 宋玉飞作为董秘打造透明及时的沟通机制 将公司经营情况 环保愿景和投资价值传递给市场 多次获得市值管理相关奖项 [11] - 山高环能曾获评"中国上市公司成长百强" 宋玉飞获得2025年第二十一届新财富金牌董秘 2023年第十九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等荣誉 [11] 餐厨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 山高环能深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赛道 通过BOT BOO PPP等模式在全国布局近20个大型项目 当前产能达5 490吨/日 稳居行业前列 [7] - 从餐厨垃圾中提取废弃油脂 加工成工业级混合油 作为生物燃料原料 阻断"地沟油回流餐桌"风险 具有重大绿色价值 [7] - 有机废渣厌氧发酵产生沼气 转化为热能和电能或提纯为精制天然气 有机残渣转化为昆虫养殖和有机肥料原料 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9] 生物燃料政策与市场前景 - 欧盟《ReFuelEU航空法规》规定生物航煤最低比例从2025年2%增至2050年70% 2025年欧盟生物航煤需求将达94 8万吨 2050年超3300万吨 [8] - 公司产品UCO是生物航煤最理想原料 欧盟政策落地将带动需求爆发式增长 [8] - 国内推进生物航煤添加试点 2024年9月起4个机场航班常态化加注1%生物航煤 政策支持为公司产品带来广阔需求前景 [8]
全球仅25席!这家工厂如何成为制造业顶流 “可持续灯塔工厂”
第一财经· 2025-05-20 05:44
制造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正加速向高端化迈进,绿色制造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 [1] - "灯塔工厂"代表了全球数字化和绿色制造的最高水平,目前全球仅有25家"可持续灯塔工厂" [1] - 灯塔工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并推动商业模式的大规模转型 [1]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的成就 -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跻身全球25家"可持续灯塔工厂",展示了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 [1] - 工厂严格禁塑,不提供一次性塑料包装的瓶装水,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日常运营 [1] - 工厂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重要的电子能力制造中心,专精于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关键产品生产 [2] - 工厂已实现范围1和范围2的零碳排放,比原定2030年目标提前八年 [2] - 工厂获评工信部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和"绿色工厂" [2] 技术创新与减排成效 - 工厂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生态设计、闭环二氧化碳跟踪平台、机器学习模型等创新举措,两年内将范围1和范围2排放量减少90%,范围3排放量减少65%,水资源使用减少15% [4] - 部署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构建的暖通空调智能系统,大幅提升能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 [4] - 基于人工智能数字模拟的热力工序应用于SMT生产,使热处理平均温度降低10°C,预计每年减少超过150吨碳排放 [4] 循环经济与资源利用 - 工厂创新性地引入循环商业模式,涵盖回收、置换、翻新及24小时快速配送服务 [6] - 循环产品生产大幅减少原材料消耗,降低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同时严格遵循与新品相同的高品质标准 [6] 组织与人才管理 - 工厂设立转型办公室,从上至下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 [6] - 致力于打造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数字化能力的人才队伍,践行"数字为先"文化 [6] - 自2019年起,930多名员工投身工业4.0转型,100%通过数字公民认证,培养38名数字领域专家 [6] 供应链与行业影响 - 施耐德电气提出"供应链影响力计划",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 [8] - 公司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涵盖绿色设计、采购、生产、交付和运维 [8] - 发起供应商"零碳计划",帮助全球前1000位供应商到2025年减碳50%,目前已带动270多家中国供应商平均减碳4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