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孪生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石化:以数智化转型提升行业竞争力
中国化工报· 2025-05-07 02:25
数智化转型成效 - 全球炼化行业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使生产效率提升15%以上,预测偏差缩小10% [1] - 中国石化将数智化转型写入发展战略,构建统一智算资源池及人工智能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在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1] 技术应用进展 - 中国石化自2017年启动人工智能专项规划,智能巡检系统使过磅效率提升50%,作业人员减少70% [2] - 5G智能仓储实现物资自动收发,库容量提升40%~60%,技术已推广至20余家炼化企业 [2] - 智能巡检系统经过6个月试运行,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8%以上 [2] - 公司与壳牌石油合作学习数字孪生技术,计划2025年完成3家炼化企业试点应用 [2] - 推出"惊蛰"数据治理工具集,解决数据孤岛、标准不一等问题 [2] 管理变革与协同创新 - 统一人工智能平台接入22家炼化企业,开发150余个智能应用,每年节约信息化建设费用约2亿元 [3] - 采用"建管一体"数字孪生模式,在广东某项目采集50万条设备数据,降低全生命周期运营维护成本 [3] - 借鉴巴斯夫虚拟培训系统经验,完成本土化开发用于新员工培训 [3] 未来发展方向 - 约60%炼化企业存在数据治理短板,公司计划2025年完成炼化行业大模型开发,支持20类核心装置智能优化 [4] - 建立专家团队制度,计划培养50名核心模型专家负责关键工艺模型维护 [4] - 将持续从战略、组织、文化等维度推动系统性变革,助力行业向"石化强国"跨越 [5]
专家为行业节能降碳标出发力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5-06 08:40
行业政策转变 - "十五五"时期石化行业节能降碳工作主旋律将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1] - 碳排放双控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重要举措 [1] - 石化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 大型项目集中上马期接近尾声 主要化工原料自给率渐趋合理 [1] 节能降碳实施路径 - 行业需重点关注电氢协同、原燃料双替代等发展方向 [1] - 石化行业能耗占全社会总量20% 节能对减碳贡献显著 [1] - "两新"行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契机 [1] - 电气化替代需应对用电负荷跃升、供配电架构重组等挑战 可通过优化系统结构和谐波治理解决 [2] 技术创新与设备更新 - 设备更新需运用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实现实时量化决策 降低综合成本 [2] - 碳市场建设是推进碳减排的重要机制 CCER市场重启后发展态势向好 [2] - 石化行业可开发负碳技术CCER方法学 参与交易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2] 标准体系建设 - 行业正加快制定节能、节水、碳排放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 - "双碳"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鼓励有条件企业参与标准制定 [3]
石化行业首批智能工厂标准启动编制,2025年前完成报批
仪器信息网· 2025-05-06 07:07
导读: 中国石化牵头启动石化行业智能工厂首批六项行业标准编制,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将解决行业智能工厂定义、建设和实施路径等核心问题,推动全产业 链协同创新。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4月2 2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石化行业智能工厂首批六项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此次标准编制工作由石化盈科信息技 术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牵头单位,联合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三大能源央企,以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1 8家科研机构、行业协 会与产业链企业共同参与,计划于2 0 2 5年1 2月底前完成标准报批程序。该举措标志着我国石化行业首次系统性构建智能工厂标准体系。 2 0 2 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石化行业智能工厂系列标准纳入第六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次启动编制的六项核心标准涵盖《石化行业智 能工厂 参考架构》《石化行业智能工厂 信息模型》及《石化行业智能工厂运行管理系统》四大类标准(注:原文提及四项系列标准,实际为 运 行 管 理 系 统 下 细 分 的 设 备 、 生 产 、 安 全 、 能 源 等 ...
智慧水务新基建:十大企业智能阀门系统应用案例精选
搜狐财经· 2025-05-06 06:33
行业概况 - 2013-2025年期间苏州纽威阀门、上海奇众阀门、上海冠龙阀门是终端客户推荐度最高的三大一线品牌[1] - 智能阀门技术在市政供水、能源工业、环保新能源三大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14] - 关键技术趋势包括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绿色能源适配及区块链与AIoT结合[14] 市政供水领域 - 远大阀门物联网智能调压阀使老旧管网泄漏率下降18%[1] - 二次供水定制化方案通过碳交易平台对接实现碳足迹降低40%[2] - 上海奇众5G物联网阀门在深圳茅洲河项目部署2000+设备,漏损率<5%且故障响应时间15分钟[3] - 东南亚智慧城市项目中远程调控系统降低能耗30%[4] - 冠龙阀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50ms延迟,水位响应速度提升5倍[5] 能源与工业领域 - 苏州纽威28寸深海球阀成本较进口产品低40%,获DNV认证并应用于1500米深海油气田[6] - 纽威LNG船用阀门全球新建船舶覆盖率40%,优化低温工况启闭周期[7] - 中核苏阀核级阀门国产化率超90%,智能车间降低人力成本20%[8] - 江苏神通冶金系统能效提升25%,70MPa加氢阀结合区块链技术保障安全[9] 环保与新能源领域 - 迪艾智控AI监测系统预警准确率98%,北京智慧管网爆管事故减少90%[10] - 雄安新区管廊项目采用自适应调压阀实现动态压力平衡[11] - 山东欧标蜗轮蜗杆控制误差<1cm,光伏供电单闸门节省电缆成本超10万元[12] 跨行业创新 - 石油化工领域物联网阀门覆盖率45%,支持全生命周期镜像建模[14] - 三花控股锂电池冷却阀故障率下降35%,集成温度-压力双反馈机制[14]
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
-· 2025-05-06 06: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根据医药工业数智化发展情况和企业实践,结合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发展趋势,凝练总结了6个方面41个典型场景,为医药企业数智化转型工作提供参考 [1] 各目录总结 医药研发 - 应用数智技术围绕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管理、临床试验管理等环节,提升新靶点和新药发现效率,加速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进度 [1] - 精准靶点识别与筛选:利用多组学数据分析等方法和AI技术,构建新药研发知识图谱,提升药物靶点识别和筛选效率 [1] - 智能药物分子设计与优化:运用计算机模拟等AI技术,实现药物分子从头设计及结构优化 [2] - 超高通量化合物虚拟筛选:利用计算机仿真等技术进行高通量虚拟筛选,结合AI技术提高化合物筛选范围和效果 [2] - 动物模型数据挖掘与虚拟动物实验:运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和不同模型,指导药物研发 [2] - 中医药人用经验数据挖掘和决策模型研究:运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和不同模型,提高中药创新药转化决策质量 [2] - 基于风险的临床试验管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疾病模型,评估临床试验风险,优化试验计划,结合真实世界数据和AI技术筛选患者,运用智能化工具提升质量,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试验 [4] - 医药实验室数据集成管理:部署实验室管理系统,结合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实验室信息实时监控、实验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实验数据自动记录与分析 [4] - 医疗器械设计开发管理:加强三维设计等数智化技术工具应用,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 [5][6] 医药生产 - 应用数智技术围绕工厂建设、工艺开发与优化等环节,提高医药生产自动化水平,增强各环节能力 [7] - 工厂数字化设计:应用工厂三维设计与仿真软件和平台,结合相关技术,提高设计效率,优化布局,缩短建设周期 [7] - 数字孪生工厂建设: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全流程模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7] - 智能原料药工艺设计:应用数智技术提高原料药工艺开发和优化效率,提升工艺放大和生产技术转移准确性,开展AI驱动的合成路线设计等 [8] - 智能中药工艺设计:通过中药材关键质量属性表征等实现中药工艺开发与优化,应用模型库和知识库,结合数学建模方法或AI算法提升工艺可靠性 [8] - 数智化生物制品工艺设计:应用过程分析技术等进行过程建模,结合检测技术建立多变量模型,实现生物活性质量控制,建立数据管理平台 [8][9] - 数智化制剂工艺开发与优化: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模型,发掘制剂工艺参数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规律,应用过程分析技术监测工艺过程质量 [9] - 医疗器械中试验证:部署相关系统,应用实时监控等技术,识别潜在问题,优化设计,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9] - 智能生产作业:部署相关系统,应用过程分析等技术,实时检测并识别偏差和异常,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生产调度和资源配置 [10][11] - 智能物料管理:部署相关系统,应用射频识别等技术,实时监控物料状态,提高仓储配送效率,优化订单处理及时度 [11] - 生产设备运行监控:部署相关系统和产品,应用智能传感等技术,自动记录设备运行数据,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1] - 生产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应用5G等技术,建立设备故障诊断知识库和预测模型,精准分析预测设备故障,制定维护计划 [13] - 能源数字化管理:部署能源管理系统,应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提高能源精益化管理水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13] - 环保数字化管理:部署环保监控平台,应用实时监控等技术,提高环保监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13] - 智能安全巡检:部署安全智能巡检系统,应用相关系统和产品,实现巡检智能分配和调整,提升巡检效率和隐患排查力度 [13][14] 企业经营决策 - 应用数智技术围绕经营决策、智能排产等环节,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能力,推动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变革 [15] - 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决策:应用相关技术打破数据孤岛,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增强企业竞争力 [15] - 智能计划排程:部署高级计划排程系统,集成相关系统,结合多种因素生成排产计划,提高生产计划灵活度和响应速度,优化资源使用 [15] - 智能供应链管理与优化:部署供应链管理系统和供应链控制塔,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采购效率,实现药品供应合理性、有效性及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 [16] - 企业数据资产运营:构建医药大数据平台,应用相关技术,结合企业数据治理实践,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加快数据资产化进程 [16] 医药质量安全保障 - 应用数智技术围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环节,帮助医药企业提升质量控制水平,降低质量风险 [17] - 智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部署相关技术和系统,应用统计过程控制等方法,实现对工艺参数的控制和药品质量的精准控制 [18] - 智能风险预警: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构建智能化工艺报警系统,实现质量风险防控建议提示,辅助管理层进行风险决策 [18] - 数据可靠性管控:部署相关系统和技术,结合数据异地备份等方式,确保生产质量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18][19] - 电子批记录:部署相关系统,提高重要生产工艺设备和设施的数字化率,实现生产批次记录和质量检验记录的电子化管理 [19] - 信息化质量文档管理:部署文件管理系统,实现医药企业质量管理文件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化管理,提高文件管理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19] - 中药原料质量传递、回顾与优化:部署质量回顾和优化系统,采用评价技术,开发统计分析算法,实现中药原料质量回顾与数据趋势分析 [19][20] - 药品质量回顾与优化:部署质量回顾系统,结合统计分析算法,开展生产工艺及控制方法回顾与数据趋势分析,实现产品质量持续改进 [20] - 药品质检(QC)实验室管理:部署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实现检验分析等环节自动化,提升药品质检实验室检验效率、准确率和管理流程规范化 [20] - 数智化质量保证: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降低质量风险,加强质量管理系统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的集成互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20][21] 医药流通与追溯 - 应用数智技术围绕药品追溯等环节,帮助医药企业实现产品全流程可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2] - 数智化追溯:完善药品追溯信息化系统,结合相关技术,形成互联互通的药品追溯数据链,实现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可追溯 [22] - 数智化药品物流监测与优化:部署相关系统,结合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物流数智化实时监测与优化,提高物流效率,保障药品运输质量安全 [22] - 数智化药品供需监测:开发药品供需数智化系统模型,实现药品供需信息的收集、分析等,建立快速反应体系,提升药品供需精准对接效率和辅助药物政策决策能力 [22][23] - 数智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部署药物警戒数智化系统,建立快速反应体系,结合数据挖掘算法,实现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分析等,利用AI和RPA技术提升工作效率 [23] - 数智化医疗设备管理:借助数智技术提升医疗设备资源配置科学性,利用VR技术进行培训,部署物联网传感器,完善多级医疗设备监测管理体系 [23] 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服务 - 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服务机构(CXO)建立智能临床研究协同等系统,推广智能应用,满足医药研发生产全流程数据收集和质量追溯等需求 [25]
筑牢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座
新华日报· 2025-05-05 21:18
低空经济发展方向 - 低空经济具有辐射面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1] - 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方向 [1] - 低空经济日益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5] 数字技术赋能低空安全 - 加快研发抗干扰、加密通信导航技术,推广量子加密通信在低空数据链应用 [2] - 构建低空区域增强系统,结合地面基站与卫星信号修正,提升定位精度至分米级 [2] -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助力训练高精度故障预测模型 [2] - 依托海量飞行数据形成数字孪生空域,实现空域建模、仿真模拟等功能 [2] 空域管理协同机制 - 细化低空分类分级管控规则,规范飞行器类型、飞行高度区间、作业用途等基础要素 [3] - 明确各部门职责,民航负责适航审定,公安聚焦治安执法,空管统筹空域调配 [3] - 搭建低空监管大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飞行行为模式,预判违规趋势 [3] -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网络,共享飞行器登记、违规记录等信息 [3] 低空应急响应体系 - 构建国家—省—市三级低空应急指挥体系,形成贯通全域的响应机制 [4] - 融合民航、通用航空及社会救援力量,构建多主体协同机制 [4] - 研发高速直升机、两栖救援飞行器等专业装备,培训复合型低空应急人才 [4] - 常态化组织低空应急实战演练,明确突发事件指挥流程细则 [4] 低空经济安全管理 - 低空飞行管理涉及飞行安全、国家空域安全、空中交通秩序等多方面 [6] - 亟待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低空监测网 [7] - 加大无人机侦测、感知、识别、反制等低空安全基础设施投入 [7] - 优化飞行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公私合营模式,提升安全性和便捷性 [7] - 加快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健全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 [7]
在银泰百货偶遇毛戈平老师,15分钟我们聊了什么
FBeauty未来迹· 2025-05-01 10:21
品牌发展里程碑 - 毛戈平品牌在杭州武林银泰百货一楼重装开业专柜,由创始人亲自设计,标志着品牌与银泰百货合作二十年的重要里程碑 [3][6] - 新专柜增强体验式服务,设置十几个护肤彩妆试妆区,并陈列香氛系列,同步启用美容坊提供高端服务 [6] - 品牌从2005年银泰百货小窗口起步,连续三年创造单柜年销售额超千万元,成为国货黑马 [8] 银泰百货合作成果 - 2019年"气蕴东方"系列通过银泰喵街APP数智影像技术实现360°展示,其中"跃龙点韵丰润唇膏"2022年售出4000多支,成为复购率最高单品 [10] - 2023年618大促期间,为银泰定制280g奢华鱼子面膜单品销售额超1000万元,品牌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5% [12] - 计划推出香氛蜡烛与气垫礼盒延续"银泰独家首发"策略,专柜总数将达39个覆盖多线城市 [13][14] 线下渠道战略价值 - 品牌52.2%销售额来自线下渠道,线下会员复购率34.9%比线上高8个百分点 [15] - 2024年线下渠道复购率34.9%较2023年32.8%提升2.1个百分点 [16] - 温州世贸银泰专柜连续六年获"全国销售第一柜",2024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17] 体验经济创新实践 - 通过"面对面改妆教学"二十年培育市场认知,从教授高光阴影技法到故宫联名系列首发 [21] - 2024年举办55场专柜秀、40场美课沙龙、12场大型路演,将消费转化为体验 [25] - 银泰百货自研Chat@韬略GPT助手优化经营场景,2025年新增"导购用工"功能 [26] 行业趋势洞察 - 线下场景从交易场域进化为品牌构建信任资产的战略要塞 [15] - Z世代更关注体验而非物质消费,对实际功效敏感度高于品牌 [20] - AI技术加速落地线下零售,形成"人机协同"新运营模式 [26]
车展对话|Unity张俊波:车载游戏要算好车厂、游戏厂、玩家三方经济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4:49
汽车座舱作为第四块屏幕 - 汽车座舱正成为继电视、PC、智能手机之后的用户交互第四块屏幕 [1] - Unity中国在2025上海车展展示三大创新技术:数字孪生工厂、数字化智慧情感座舱、车载游戏生态 [1] - 特斯拉、蔚来等头部车企已探索车载应用订阅付费模式 [1] Unity中国业务现状 - 游戏业务占比过半 汽车业务增速较快但目前低于20% [1][4] - 汽车业务连续两年翻番 主要来自2022-2023年量产车型的上车费 [3] - 3D座舱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85% 优势在于产品适配高通8155芯片架构及快速迭代能力 [2] 车载游戏发展前景 - 车载游戏被视为可能重塑产业格局 类比十年前的手机游戏 [1] - 当前车企和游戏公司对车载游戏持观望态度 主要因用户规模和经济模型未成熟 [7] - 单个车型游戏适配成本约100万元 涉及玩法改造、手柄适配、屏幕分辨率调整等 [8] - 车载游戏需单独申请版号 与移动端游戏仅需备案不同 [8] 技术布局与行业拓展 - 工业领域数字孪生应用处于早期验证阶段 尚未成为生产环节标配 [4] - 公司积极采用国产芯片 在有限算力下优化用户体验 [6] - 未来业务模式可能调整 以适应国内外软件付费习惯差异 [4] 安全与算力管理 - 汽车安全优先级最高 Unity应用仅能获取15%CPU和30%GPU资源 [9] - 座舱应用强调响应速度而非画面效果 需确保不影响车辆核心操作 [9]
海博思创首份年报亮眼:营收利润双增 海外布局提速
新华财经· 2025-04-30 13: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2 70亿元 同比增长18 44%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6 48亿元 同比增长12 06%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4 86元 同比增长11 98% 加权平均ROE达23 38% [2][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 9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11 14% [8][9] - 总资产109 7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8 83% 归母净资产31 4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1 72% [10] 主营业务 - 储能系统产品营收81 93亿元 占总营收99% 同比增长18 27% 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 19个百分点至18 22% [2] - 海外市场营业收入5 39亿元 毛利率高达42 14% 成功交付德国国王湖、芬兰分布式储能电站等项目 [2] - 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第一 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功率规模第二、能量规模第三 [13] 研发与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2 5亿元 同比增长显著 技术领域覆盖电池、电力电子、AI等交叉学科 [3] - 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建立联合研发中心 与施耐德电气、壳牌、宁德时代达成战略合作 [3] - 计划深化AI、大数据等技术应用 推动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数智化升级 [13] 资本市场 - 公司于2025年1月27日上市 发行价19 38元/股 募集资金8 61亿元 [7][8] - 2024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11元现金 合计1 96亿元 占净利润30 18% [3] 行业地位 - 截至2024年7月 以累计装机和签约项目规模统计 公司在中国大陆市场功率和容量均排名第一 [13]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储能需求增长 公司技术及市场优势有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2][13]
中航成飞大额分红彰显股东回报
中证网· 2025-04-30 11:3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 0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 56亿元 总资产1185 05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9 60亿元 [1] - 中期利润分配计划派发现金股利16 64亿元 折合每10股派6 23元(含税) 同时回购注销469 1万股 [1] 股东回报 - 大额分红和回购注销计划体现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每股收益因回购注销进一步提升 [1] 科技创新 - 联合清华大学成功研发50kg级氢能源无人机 完成30小时长航时跨昼夜连续飞行 续航能力国际领先 [1] - 突破氢燃料电池输出特性的飞发控一体化设计技术 采用无人车车载自主释放技术 验证非标准跑道使用场景 [1] - 无人机搭载光电载荷和5G模块 实现对地巡查和遥测数据实时传输 丰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1] 智能制造 - "黑灯工厂"获评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和"中国智能制造最佳实践奖" 2022年建成 高度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 [2] - 通过端-边-云数据采集平台 数字孪生技术 设备运行状态智能监控系统 实现物流自动配送和产品自动化加工 [2] - 形成"智改数转"工具包 为50余家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 构建高效稳定的结构件批量生产供应链 [2] 未来规划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计算 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应用 构建高端航空装备智能制造场景 [2] - 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航空装备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