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宁夏探索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4-29 02:36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宁夏探索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乔可鑫,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安徽探索汽车科技有限公司(40%)、安徽科运保科技有限公司(30%)、上海煦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30%)共同持股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1] - 技术服务类业务涵盖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及推广,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1] - 信息技术服务涉及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安全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等 [1] - 软件开发业务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等 [1] - 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网络技术服务等 [1] -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科技中介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等 [1] - 汽车相关业务包括汽车零部件研发、二手车经纪、机动车鉴定评估等 [1] - 运输服务涵盖汽车拖车、求援、清障服务,以及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货物运输 [1] - 销售业务涉及汽车、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车、汽车零配件批发等 [1] - 新能源相关销售包括新能源原动设备、电池零配件、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的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类别 [1] - 注册地址为石嘴山市惠农区惠民路静安小区一区3幢5单元502号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1] - 营业期限从2025年4月28日开始,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石嘴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惠农分局 [1]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快讯· 2025-04-28 08:27
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1] - 推荐工作涵盖五类技术装备 [1] 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 - 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工艺革新与流程优化技术 [1] - 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领域节能和能效提升技术 [1] - 具体技术包括短流程制造、算力与能源协同应用、高效制冷、高效供配电、绿色智算系统解决方案等 [1] 用能低碳转型技术 - 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 [1] - 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1] 工业减碳技术 - 包括低碳原料燃料替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技术 [1] - 二氧化碳捕集及高值化转化利用、碳排放核算监测技术 [1] -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1]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 - 包括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通信技术 [1] - 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精细管理和系统优化技术 [1] 高效节能装备 - 能效指标达到或优于相关国家标准1级能效等级的工业量产装备 [1] - 包括电动机、变压器、工业锅炉、风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工业制冷设备、热泵等 [1]
北路智控(301195) - 301195北路智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7
2025-04-27 11:18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 112,927 万元,同比增长 12.05%;净利润 20,121 万元;研发费用 13,755.74 万元,占营业收入 12.1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37.35% [1]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24,886 万元,同比增长 10.41%;净利润 4,194 万元,同比增长 14.64%;毛利率 43.61% [1] - 拟以总股本 132,069,84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6.5 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股利 85,845,396.00 元,占净利润 42.66% [2] - 2024 年度资产负债率为 14.48% [2] 公司业务与经营情况 - 专注工业互联网领域,融合多种核心技术构建工业智能化生态系统,软件涵盖两类,以自研软件为核心、硬件为载体提供解决方案,深耕煤矿领域,正布局非煤矿山与化工领域 [2] -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4 年多项 5G 设备获电信设备进网试用批文,跻身大数据标准工作组全权成员单位,取得 CMMI 最高级别五级认证证书 [2] - 未来战略为深耕煤矿智能化,拓展其他工业领域智能化市场,持续研发创新,推进矿山无人驾驶、AI 等新型业务 [2] 问答环节 矿山无人驾驶行业 - 露天矿区已规模化应用,井工矿因环境复杂等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率先完成地下矿山无人驾驶研发并落地的企业有先发优势 [2][3] - 矿山卡车用于矿石等运输,高辅助智能驾驶及无人驾驶是发展趋势 [4] 公司研发能力与无人驾驶进度 -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至 2024 年末研发费用占比 12.1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 37.35%,有 348 名研发人才,占员工总数 35.22%,核心团队参与制定 20 项国家/行业标准,拥有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及认证 [5] - 主要研发矿山无人驾驶软件系统等,车辆硬件设计委外生产或改造,项目 2024 年底研发落地,有有效订单 [6] 无人驾驶矿卡落地与市场空间 - 首个实验性项目在陕煤集团,1500 万左右已验收,非煤矿山与兴发集团合作有订单,产品发布后加快销售 [7] - 市场空间大,从高辅助智能驾驶到纯无人逐步发展 [8] AI 大模型在智能矿山行业 - 在矿山领域逐步应用于生产领域,主要用于信息辅助,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为专属垂直模型应用 [9] - 公司 5 年前开始投入 AI 研发,形成矿山大模型与专属垂直模型混合应用,后续持续投入推动与生产、安全深度结合 [9] 非煤矿山智能化领域 - 全国约 3 万多座非煤矿山,智能化起步晚,国家及地方出台政策促进发展 [10] - 公司团队规模和产品种类扩充,覆盖多种金属非金属矿山,客户包含山东黄金、五矿集团等 [10] 智能化工领域 - 智能化工是新型工业模式,中国是最大化工产品生产国,化工企业有提升效率等需求 [11][12] - 公司扩充研发和销售团队,推出多款产品,开拓多家客户 [12] 2024 年在手订单 - 2024 年度在手订单总体稳中有增 [13] 智能矿山领域行业趋势 - 国家发布蓝皮书支持智能化发展,政策加码叠加算力拉动,行业需求稳中有增 [13] - 矿山行业有“安全、少人化”需求,招工困难,用智能化少人是长期需求 [13] - 煤炭价格下行短期内影响煤矿智能化业务,但客户智能化建设意愿高,非煤矿山和智能化工业务发展快 [13] - 工业智能化演进带来新需求,市场空间随智能化发展螺旋上升 [14] 2025 年度人员增长趋势和分布 - 2022 - 2023 年员工数量每年同比增长 30%多,2024 年增加 94 人,增速 10.5%,员工总数近千人 [16] - 2025 年预计保持较快增长,控制人员费用增长,专注优质人才引进和结构优化 [16] - 人员增长集中在化工和非煤矿山销售团队及矿山无人驾驶、AI、5G 等研发领域 [16]
云鼎科技2025年一季度业绩滑坡:大项目竣工验收周期性是主因
经济观察网· 2025-04-24 13:23
一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3 09亿元 同比减少20 55 [1] - 净利润3146 54万元 同比减少33 24 [1] - 业绩下降主因是项目竣工验收周期性因素 2024年一季度有超大规模人工智能项目集中验收 而2025年一季度无同等规模项目 [1] 业务与订单情况 - 公司业务在各季度分布不均衡 2024年四季度签订订单较多 预计后续季度业绩将逐步体现 [1] - 核心业务为智能矿山和工业互联网 [1] - 公司是煤炭行业信息技术细分领域头部企业 提供矿山 化工 电力 新能源 园区等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1] 费用与现金流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50 69 达1153 81万元 主因加大市场开拓导致人力资源费 差旅费 促销费增加 [2] - 研发投入同比下降6 72 为1777 35万元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2 36亿元 同比减少453 10 主因项目回款以银行承兑汇票形式实现 [2] 历史业绩回顾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114 69 4 62 18 35 [2]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42 58 146 17 50 11 [2]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活动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04-22 02:11
中化新网讯 近日,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正在开 展。从今年10月起,工信部将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园区评价与发展成效评估工作,推广一批成效明显地区 和典型园区案例,依托重点产业活动,宣传成效突出地区和园区。 本次活动包括政策进园区、设施进园区、技术进园区、标准进园区、应用进园区、企业进园区、服务进 园区,还将结合高标准数字园区、"人工智能+"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制造业新型技术 改造城市试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5G工厂"百千万"行动等相关工作,开展工业互联 网一体化进园区规模化推广,加快园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五是应用进园区。实施"链网协同"行动,组织编制实施工程机械、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 梳理行业智能化典型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赋能重点行业产业链图谱、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清单等,强化 资源供给。 六是企业进园区。鼓励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共享资源、开放场景,提供普惠性数字工具和标准化"小快 轻准"产品,带动中小企业"链式"转型。鼓励各类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进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一体 化服务。 七是服务进园区。鼓励各地出台相 ...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20:5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深度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软件、人工智能、通信等技术于工业制造全流程,构建智能化生态系统 [2] - 主要业务为智能矿山信息系统,产品覆盖设备感知层、网络传输层、生产执行层及平台应用层四大层级,包含智能矿山管控平台、人员精确定位系统等 [3][4] - 2024年8月获CMMI 5级认证,软件研发成熟度达国际高标准,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4] - 总股本132,069,840股,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0元(含税) [2] 行业情况 智能矿山(煤矿) - 煤矿智能化通过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运行,目标为安全提升、减员增效、节能降耗 [5]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7.6亿吨(同比+1.3%),进口5.4亿吨(同比+14.4%),预计2027年全球煤炭需求峰值达88.73亿吨,中国占50.05亿吨 [6] - 政策支持体系完善,目标2025年大型煤矿基本智能化,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财政补贴及地方配套推动资本支出增长 [7] - 煤矿智能化解决井工煤矿高危环境招工难问题,推动少人化、无人化操作 [8] 智能矿山(非煤矿山) - 全国非煤矿山约3万座,智能化起步晚但政策加速出台,数字孪生、5G、AI等技术助力"安全、减人、高效"目标 [9] 智能化工 - 中国化工品销售额占全球44%(2022年),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AI与安全管理融合,目标2026年15%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达3级及以上 [9][10] 智能机器人及矿山无人驾驶 - 政策要求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重点研发掘进、采煤等5类38种机器人 [11] - 露天矿无人驾驶已规模化应用,井工矿因环境复杂仍处研发阶段,政策推动5G远程掘进、无人矿卡等场景落地 [12][13][14] 公司行业地位 - 产品覆盖感知层、传输层、智能应用与决策层三大层级,关键技术如融合通讯、高精度定位等处于行业领先 [14] - 连续三年位列煤炭行业信息技术企业20强榜单前三 [14]
上海嘉定发布2025年新城行动方案:“串珠成链”激发新城发展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4-21 10:55
新城建设规划 - 上海嘉定新城进入"全面发力、功能提升"关键阶段 2025年行动方案形成44项重大项目清单 [1] - 重点打造"一脉七星"空间布局 包括横沥河科创文化水脉及7个重点区块(中央活动区/嘉宝智慧湾/西门街区/联影小镇/马东示范区/科创核/聚能小镇) [1] 产业发展布局 - 编制医疗器械和高端医疗装备专项产业规划 在联影小镇/械谷/杏谷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新城医疗器械产值2023年增长10.4% 2024年生物医药产业目标增长15% [2] -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及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 加快上汽清陶固态电池研发量产 推进汽车芯谷首发项目建设 [2] - 发展核能装备/低空经济/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项目 [2] 科技创新体系 - 加强产教融合与院地合作 推动龙头科技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 [2] - 联合瑞金医院发展"产学研医"一体化模式 在械谷园区成立嘉定瑞金创新中心 成功研发无创血糖仪等先进医疗器械 [2] 城市功能提升 - 优化交通连通性 打造文化新空间和城市会客厅 推进州桥景区更新改造 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启动区2024年开放 [3] - 依托横沥河水脉实现新城老城协同联动 打造长三角文化集聚地 [3] 公共服务配套 - 按上海中心城区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2024年交付使用 [3] - 构建优质医疗布局 包括瑞金医院嘉定院区/仁济医院嘉定分院/上海中医医院嘉定新院/在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定中医医院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3]
技嘉发GPU涨价函;存储器合约价涨幅或将扩大;传台积电美国厂将涨价…一周芯闻汇总(4.14-4.20)
芯世相· 2025-04-21 04:19
行业政策与战略合作 - 工信部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包括强化政策引领、夯实基础设施、拓展规模应用[8] - 中马联合声明提出共同拓展新质生产力合作,加强半导体产业链合作潜力,维护产供链稳定[9] - 阿联酋承诺投资1.4万亿美元加强与华盛顿关系,在获取AI芯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9] 半导体行业动态 - 台积电第一季度营收8,392.5亿台币(同比增长41.6%),净利润3,616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0%),3纳米出货量占22%,5纳米占36%,7纳米占15%[10] - 传台积电美国厂订单将涨价30%,苹果、AMD、英伟达等美商积极扩大投片[10] - 技嘉发布GPU涨价通知,平均涨幅约5%,涉及英伟达RTX 5090D系列和AMD RX 9070系列[11] - 国际形势变化带动存储器拉货潮,预计2Q25合约价涨幅扩大:DRAM预计上涨3~8%,NAND Flash预计上涨3~8%[11][12] 公司动态与市场表现 -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将坚定不移服务中国市场,AI将在每个行业引发颠覆性变革[9] - 瑞芯微一季度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96%至233%,主要受益于AIoT市场增长[10] - SK海力士上调今年资本开支超30%至29万亿韩元(约1480亿元人民币),将提前向博通供应HBM[10] - 比利时半导体公司Melexis宣布中国战略新动向,将实现供应链完全本地化[10]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海南大学发布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等核心技术,实现全链条技术自主可控[13] - 上海科研团队研制出"破晓"皮秒闪存器件,擦写速度达亚1纳秒,为世界最快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13] - 马斯克宣布首个基于纯AI的通用全自动驾驶方案即将面世,仅依赖摄像头、特斯拉AI芯片及AI软件[14] 市场趋势与预测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外包设计占比升至44%,中国公司主导ODM市场[9] - 2025年QD-OLED在OLED显示器出货占比预计从68%升至73%,27英寸渗透率有望从32%升至47%[14] - ASML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表现强于预期,需求占比可能达25%以上[9]
预见2025:《2025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4-17 02:43
文章核心观点 行业是现代综合性与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我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当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十四五”政策引导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行业发展现状良好,竞争格局区域集中、企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有绿色化、智能化等趋势,市场有望继续增长 [2][11][13] 行业概况 定义 - 船舶制造行业是关乎国民经济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为多领域提供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2] - 现代船舶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等多种方式分类 [2][3] 产业链剖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设计及配套设备供应,中游为船舶制造,下游为应用领域及服务环节,船舶制造是核心 [5] - 上游涉及环节多、主体多元,中游代表企业有沪东中华造船等,下游应用主体包括宁波海运等 [8] 行业发展历程 - 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起步、发展、增长、结构调整阶段,当前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行列,竞争力达世界一流,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和工业体系 [11][12] 行业政策背景 - “十四五”以来政策引导方向是绿色化、智能化,目标包括实施重型破冰船研制等 [13] - 列举了2021 - 2024年多项政策,涉及小型海船技术、绿色发展、能源使用等方面 [14] 行业发展现状 领先全球 - 2023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2023年三大指标市场份额首次全超50%,2024年前三季度占比进一步提升,2018 - 2024年全球份额呈上涨趋势 [14] 指标回升 - 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1.8%、56.4%、32.0%,2024年1 - 9月同比分别增长18.2%、51.9%、44.3% [16] 营收利润增长 - 2023年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37亿元,同比增长20.0%,利润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131.7%;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73.5亿元,同比增长23.8%,利润总额222.2亿元,同比增长137.3% [18] 出口增长 - 近几年我国船舶出口金额持续增长,2023年出口金额318.7亿美元,同比增长21.4%,2024年1 - 6月出口额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7.7% [21] - 2024年1 - 6月对亚洲出口额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占比46.6%;对非洲出口额45亿美元,同比增长45.5%,占比19.3%;对欧洲出口额40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占比16.9% [22][25]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 - 国内船舶制造主要企业集中在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广东五省,2023年造船完工量Top5省市为江苏、上海、辽宁、浙江、山东,江苏是第一大省,Top5省市占全国份额87.6% [27][29] 企业竞争 - 头部企业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中国手持订单量排名前10的船厂中多家是其下属企业 [31] - 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3年CR10高达58%以上,但从2020年开始呈逐年下降态势 [31]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企业承揽新船订单量占比64.31%,中国船舶集团位列全球第一 [33]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发展趋势 - 未来发展趋势为绿色化、智能化,市场集中度上升,船舶制造企业向前一体化 [33] 市场增长 - 全球航运和造船业面临挑战,但行业脱碳对新造船市场有积极作用,预计到203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超5500万载重吨,2025 - 2030年复合增速在3% - 5%之间 [35]
工业互联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4-13 00:19
文章核心观点 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通过连接生产要素重构传统制造模式,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和运营成本优化,未来将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5] 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 是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具备设备连接、数据存储和计算分析三大核心能力 [1] - 在装备制造、流程工业、离散制造业等领域有不同应用,如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该平台实现对12个生产基地统一监控,设备利用率提升18% [1] 工业互联网平台 - 是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载体,通过工业PaaS层提供开发工具和微服务组件,支持企业构建个性化应用 [3] - 在质量管理、能耗管理、设备维护等场景有不同功能模块,可灵活组合形成定制化解决方案 [3] - 在设备管理领域,可预测潜在故障并提前预警,某工程机械企业应用后设备故障率下降40%,维护成本降低25% [3] 工业互联网应用 - 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包括远程监控、数字孪生、智能排产、供应链协同等应用 [3] - 某家电企业部署智能质检应用后,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5%,人工复检工作量减少70% [3] 工业互联网重要应用场景 - 生产过程优化:采集生产线数据,分析瓶颈工序,某电子制造企业优化后整体产能提升15%;数字孪生技术可模拟和验证工艺改进方案,降低试错成本 [4] - 能源管理:实时监测能源消耗,优化使用策略,某化工企业部署系统后年节约电费超300万元 [4] - 质量管控:实现全数检验和实时监控,追溯质量问题根源,某食品企业建立追溯系统后质量问题定位时间从3天缩短至2小时 [5] - 供应链协同:连接上下游企业,实现供应链可视化,某装备制造企业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提高30%,采购周期缩短20% [5] 伏锂码云平台 - 为工业企业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整合设备连接、数据分析和应用开发功能,支持数字化转型 [5] - 在某智能制造项目中接入500多台生产设备,构建全方位数字化管理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