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人工智能(AGI)

搜索文档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揭秘AI四大挑战:未来所有数据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
新浪科技· 2025-05-17 23:48
公司动态 - OceanBase发布面向AI的应用产品PowerRAG,提供开箱即用的RAG应用开发能力,是公司面向AI时代的探索之一 [1] - CEO杨冰宣布公司全面进入AI时代,致力于构建Data×AI能力,推动一体化数据库向一体化数据底座的战略演进 [1] - 蚂蚁集团CTO何征宇表示将支持OceanBase在金融、医疗、生活等AI核心场景的突破,实践Data×AI理念和架构创新 [2][10] - 蚂蚁集团将继续支持OceanBase开源开放,逐步将Data×AI能力开放给行业 [2][10] 行业趋势 - AGI时代意味着单个模型或解决方案能够完成多个细分AI任务,预计将涌现指数级增长的长尾应用需求 [5] - 海量数据成就了大模型,但大模型幻觉问题的源头也是数据问题,数据决定大模型能力上限 [1][6] - AI发展遵循"长尾理论",海量长尾需求聚合时总和将超越任何单一主流市场规模 [4] - 未来所有数据公司都将成为AI公司 [9] 技术挑战 - 数据获取成本显著增加,互联网公开数据资源已接近枯竭,未来企业成功标准是能否高效率产生高质量数据 [7] - 行业数据流通困难,高严谨性行业存在数字化滞后、数据质量要求严苛等问题,导致高质量数据结构性缺失 [8] - 多模态数据处理难度大,未来数据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包含文本、视觉、触觉等多种形式 [8] - 大模型质量评估困难,需要大量具备人类思维或知识的数据进行评估 [9] 战略布局 - OceanBase过去在蚂蚁集团内部应用自研海量交易数据技术创新,构建全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及相关技术体系 [9] - 未来OceanBase将实现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平台层、应用层、交付形态的全方位布局 [1] - AI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不仅是模型竞争,更是基础设施竞争,基础设施效果将直接决定模型效果 [10]
蒲慕明院士:未来数十年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
第一财经· 2025-05-17 13:14
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未来二三十年将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用AI的人,而非AI直接取代人类 [1] - 未来5年内20%到30%的职业会被AI取代,2030至2060年间50%现有职业将被取代,中点为2045年 [3] - 2050年发达经济体60%的工作岗位可能受AI影响,90%以上职业可能被重构 [3] 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变革 - 传统教育需变革,重点包括社会伦理教育、群体生活规范训练及自我学习能力培养 [3] - AI应成为中小学和高校的基础必修课,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 [3] - 教育目标应从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习能力、求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AI时代的科普教育 - 科普需针对两类人群:一般公众和有科学基础的科研人员,后者目前较缺乏 [4] - 科普核心任务是从专家角度帮助公众获取准确信息,而非单纯提供材料 [4] - 科学公民需具备AI能力、辨伪能力,并参与引导AI发展机制 [4] 科学教育与未来社会 - 人工智能时代需培养未来科学家和科学公民,后者需具备科学素养和AI能力 [4] - 科学公民的参与程度反映社会现代化水平,需助力AI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4]
阿里Q4财报:淘天货币化率提速 AI将成第二增长曲线
中国经营报· 2025-05-16 11:1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收入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 [2] - 非GAAP净利润298.47亿元,同比增长22% [2] - 淘天集团营收1013.69亿元,同比增长9% [3]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335.79亿元,同比增长22% [3] - 阿里云营收301.27亿元,同比增长18% [3] - 本地生活集团营收161.34亿元,同比增长10% [4] - 菜鸟营收215.73亿元,同比下降12% [4] 战略与业务重点 - 公司战略聚焦"用户为先、AI驱动",成效显著 [2] - 电商货币化率提速,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710.77亿元,同比增长12% [2][6] - 阿里云外部收入同比增长17%,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4]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5] - 即时零售被列为战略规划,旨在提升用户活跃度和规模 [8] AI与技术创新 - 阿里云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全财年收入双位数增长 [4] - 开源混合推理模型Qwen3性能超越全球顶尖模型 [4] - 通义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衍生模型数超10万 [4] - AI应用趋势: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企业渗透,用户侧场景扩展 [5] 电商业务进展 - 88VIP会员数超5000万,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 [6] - 货币化率提升得益于基础软件服务费和"全站推广"渗透率 [6] - 商业化措施包括直播、百亿补贴变现及千分之六基础服务费 [6] - "全站推"工具打通付费与免费流量池,提升商家ROI [6][7] - 白牌卖家商业化率显著提升,支付手续费收取阶段性助力 [7]
阿里AI产品爆发!吴泳铭最新研判
新华网财经· 2025-05-16 02:23
核心业务表现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236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29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 [4] - 2025财年全年收入996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5%至1730.65亿元人民币 [6] - 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至710.77亿元人民币,88VIP会员超5000万 [17]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2%至335.79亿元人民币,国际零售商业收入同比增长24% [19][20] -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0%至161.34亿元人民币,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至55.54亿元人民币 [19][20] AI与云计算业务 - 阿里云第四财季收入同比增长18%至301.27亿元人民币,创三年最快增速,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1][6] - 2025财年阿里云收入达11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10] - 中国工商银行选择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作为全行级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 [1] - 公司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 [13]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22] AI应用趋势与案例 - AI应用两大趋势:大中型企业AI应用向用户侧渗透,中小企业开始积极使用AI产品 [2][13] - 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浙江省政府与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公司打造水能粮大模型"洛书",国家天文台发布太阳大模型"金乌" [12] - Vivo发布多模态大模型视觉辅助产品,中国一汽打造汽车行业首个AI Agent [12] - 招商银行落地多个AI应用,小鹏、蔚来等升级智能座舱功能 [12] 业务战略与股东回报 - 公司聚焦电商、"AI+云"核心业务增长,塑造科技驱动的第二增长曲线 [1] - 2025财年以119亿美元回购11.97亿股普通股,派发年度股息和特别股息总计46亿美元 [1][22] - 完成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出售,形成"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 [17] - 淘天AI广告工具"全站推广"渗透率提升,闲鱼AI产品覆盖近2200万用户 [17] - 阿里巴巴国际站AI应用Accio企业用户超百万,高德发布AI导航智能体 [17]
GPT-4V仅达Level-2?全球首个多模态通才段位排行榜发布,General-Level打造多模态通用AI评测新范式
量子位· 2025-05-16 01:24
General-Level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正因如此,在AI竞赛进入"下半场"之际(由最近的OpenAI研究员姚顺雨所引发的共识观点), 设计科学的评估机制俨然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 关键 。 近期录用于ICML'25 (Spotlight)的论文《On Path to Multimodal Generalist: General-Level and General-Bench》提出了 一套全新的评 测框架General-Level 和 配套的数据集General-Bench ,为这一议题带来了奠基性的解答和突破。 该评测框架已落地于社区:上述论文的项目团队构建了涵盖700多个任务、覆盖5大常见模态、29个领域、多达32万+测试数据的超大规模评 测基准和业界最完善的多模态通才模型排行榜 Leaderboard ,为公平、公正、全面地比较不同多模态通才大模型提供了基础设施。 General-Level评估算法:五级段位体系与协同效应 General-Level评测框架引入了一个 五级段位体系 ,类似"段位晋级"的方式来衡量多模态模型的通才能力。 General-Level评估的核心在于 ...
坚定大投入 阿里、腾讯全力逐浪AI
上海证券报· 2025-05-15 18:25
AI行业趋势 - AI应用从大中型企业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 [1] - AI产品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 [1] - 互联网行业正迎来AI技术驱动的增长动力 [1] 阿里巴巴AI战略与业绩 - 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 [2] - 阿里云第四财季收入增速从3%提高到18%,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2] - 2025财年阿里云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11% [2] - 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5] - 淘天AI广告工具"全站推广"提升商家渗透率,夸克推出"AI超级框"等功能 [5] - 阿里云PolarDB数据库获中国工商银行全行级采用 [7] 腾讯AI战略与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800.2亿元,同比增长13% [2] - AI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业务产生实质性贡献 [3] - 一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1%,实施"AI in All"策略 [6] - 公司不设算力和人力限制支持AI赋能业务 [6] 行业应用与前景 - 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AI需求增长显著 [7] - 网易有道聚焦"AI原生"战略,盈利能力提升 [8] - AI加速落地有助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目标 [8]
郭彦东“详解”具身智能:将AGI的能力真正赋予物理世界的机器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13:57
核心观点 - 智平方创始人郭彦东预测通用机器人的"iPhone时刻"将在5至7年后到来,并设定了2033年百万台产能目标 [1][3] - 公司坚持"软硬一体垂直整合"战略,以自研Alpha Brain为核心驱动AGI终端,从高端工业场景切入商业化 [2][3][6] - 通用智能机器人发展面临三大挑战:技术通用性与鲁棒性、成本与价值平衡、应用场景深度挖掘与标准化 [7][8] 技术战略 - 自研GOVLA大模型是全球首款全域全身VLA模型,具备全局环境理解与全身协同控制能力 [13][14] - 技术架构100%全栈自研,结合空间交互基础模型与双系统协同(System1快速响应、System2复杂推理) [14][17] - 采用"搜索引擎级"多源数据训练(互联网公开数据+仿真数据+真实交互数据),注重训练效率与端侧部署优化 [18][22] 商业化路径 - 首选汽车制造、半导体、生物科技等高端工业场景,因痛点清晰、付费能力强且能验证技术可靠性 [25][26] - 2024年已实现数千万元回款,案例包括晶能微电子晶圆搬运、华熙生物无菌生产等工业场景 [27][29] - 计划2024Q3进入机场服务场景,Q4落地示范小区,构建"技术-场景-数据"闭环 [28] 产能与供应链 - 目标2028年实现万台级应用,2033年达百万台规模,覆盖工业/物流/家庭服务多元场景 [34] - 自建产线控制质量与成本,转化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逐步提升核心部件自研比例 [34][35] - 采用"南北协同"人才策略:北京AI算法研发+深圳硬件产业化,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36][37] 行业洞察 -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优势:完善供应链、丰富应用场景、活跃产业生态,硬件迭代速度全球领先 [36][37] - 成本下降关键:借鉴新能源车供应链,预计5-7年内机器人硬件成本降至经济型汽车价位 [32][35] - "iPhone时刻"前提:技术通用性突破、硬件成本大幅下降、"杀手级应用"出现 [31][32]
郭彦东“详解”具身智能:将AGI的能力真正赋予物理世界的机器人
经济观察网· 2025-05-15 12:47
公司战略与愿景 - 智平方提出到2033年实现百万台通用智能机器人部署目标,覆盖工业、物流、家庭服务等多元化场景 [2] - 公司定位为"AGI终端"定义者,通过自研Alpha Brain大模型驱动AlphaBot系列机器人,目标将通用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拓展至物理世界 [3][5] - 创始人郭彦东预测通用机器人的"iPhone时刻"将在5-7年后到来,基于技术成熟度、成本下降曲线及市场需求演变的综合判断 [28][29]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全域全身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GOVLA,突破传统VLA模型局限,实现机器人全局环境理解与全身协同控制 [13][14] - GOVLA模型通过空间交互基础模型与"快慢系统"协同架构,支持复杂任务的全链条执行能力,例如自主完成"做早餐"等开放场景任务 [14] - 技术路线强调100%全栈自研,核心框架包括空间智能构建、多模态融合及运动控制模块,同时选择性引入第三方技术强化推理能力 [15] 商业化路径 - 优先切入汽车制造、半导体、生物科技等高端工业场景,因需求明确(如招工难、洁净环境要求)、付费能力强且能验证技术可靠性 [24][25] - 2024年已实现数千万元人民币商业化回款,案例包括为晶能微电子提供晶圆搬运机器人、与华熙生物合作无菌生产环节自动化 [25][26][27] - 计划2024年Q3-Q4将服务场景扩展至机场旅客服务与示范小区家庭服务,构建"技术-场景-数据"闭环 [26] 研发与生产模式 - 坚持"软硬一体垂直整合"战略,自建产线以控制产品性能与成本,类比自动驾驶系统强调AI模型与硬件本体的深度耦合 [9][10] - 大模型研发采用"搜索引擎级"多源数据(互联网公开数据、仿真数据、真实交互数据),结合高效训练技术提升投入产出比 [17][18] - 通过开源RoboMamba模型验证技术实力,吸引生态伙伴并加速迭代,同时避免陷入纯技术竞赛,注重实用性及端侧部署效率 [19][2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当前面临三大技术难点:跨场景泛化能力、成本与价值平衡、非标场景标准化,需突破多模态感知与自主决策的融合瓶颈 [7][8] - 中国具身智能产业优势包括完备供应链、丰富应用场景及政策支持,但需警惕高端芯片、传感器等领域的"卡脖子"风险 [34][35] - 公司通过"南北协同"人才布局(北京AI团队+深圳硬件团队)与核心部件自研,应对产能与供应链挑战 [33]
多模态大模型国家队中科紫东太初完成首轮融资,中科创星领投
搜狐财经· 2025-05-15 11:58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首轮数亿元融资 由中科创星领投 粤民投 武汉同为 中财金控 长兴基金等跟投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加强"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 - 中科融合创新加速器担任财务顾问 [1] 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多模态大模型国家队 承载国家重大战略使命 [3] - 基于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体系 打造自主可控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3] - 紫东太初被定位为国之重器 是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关键力量 [3] 技术实力 - 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十年技术积淀 研发紫东太初多模态大模型 [5] - 大模型被列为中科院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 首批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5] - 荣获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SAIL奖 [5] - 大模型已从1 0迭代至3 0版本 1 0系全球首个千亿参数多模态大模型 3 0能力对标GPT4o [5]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7月正式完成成果转化开启商业化运作 [5] - 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任首席科学家 汇聚行业领军人才 [5] - 已实现多个优势产业的赋能纵深拓展 [5] 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战略博弈新焦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7]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 践行"人工智能+"行动 [7] - 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赋能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 [7] 荣誉认可 - 2025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9] - 董事长王金桥获评2025福布斯人工智能影响力人物 [9] - 融资完成是对公司技术积淀与产业实践的双重认可 [9]
第四范式2025一季报:先知AI平台营收增60.5%,Agent战略显成效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11:25
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总收入达人民币1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2] - 毛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30.1%,毛利率为41.2% [2] - 先知AI平台营收人民币8.05亿元,同比增长60.5% [2] - 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收入2.12亿元,占总收入的19.7%,同比下降14.9% [4] - 式说AIGS服务收入0.6亿元,占总收入的5.6% [4] 先知AI平台进展 - 先知AI平台升级为AI Agent全流程开发平台,集成150+主流大模型 [3] - 内置数十个Agent智能体框架,覆盖AI Agent开发全生命周期 [3] - 预装智能应用套件覆盖AIGC、智能办公、数字员工等核心场景 [3] - 企业级Agent已在金融、航空、汽车等14个行业落地应用 [3] - 推出"协同运营AI Agent"、"财税赋能Agent"等垂直场景解决方案 [3]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SHIFT智能解决方案业务迭代数十个行业标杆应用案例 [4] - 式说AIGS服务升级编程Agent能力,提供代码续写、纠错等一站式服务 [4] - 公司升级为范式集团,确立双轮驱动业务格局 [6] - 新成立消费电子板块Phancy,专注端侧AI Agent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 [6] - 发布智能会议、智能鼠标等用户级Agent解决方案 [6] 技术理念与行业趋势 - 公司以"Agent +世界模型"理念推动AGI目标实现 [6] - 生成式AI技术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 [6] - 智能体模组在终端设备上提供AI Agent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