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这个场面工地上的工程师头都大了吧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25
吧 #科技怪界 [超话]# 0:00 这个场面工地上的工程师头都大了 ...
地下钻井作业,铁链居然还能这样用
新浪财经· 2025-09-01 09:24
0:00 地下钻井作业,铁链居然还能这样 用 #科技怪界 [超话]# ...
苏州科达2025年9月1日涨停分析:业务多元化+海外业务增长+亏损收窄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7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日触及涨停 涨停价8.98元 涨幅10.04% 总市值47.66亿元 流通市值47.28亿元 总成交额2.14亿元 [1] 业务转型 - 公司处于业务转型与治理优化关键阶段 积极拓展汽车相关新业务领域 新增汽车销售及零配件业务 开辟新增长曲线 [2] - 业务转型与科技类 汽车相关热点概念形成板块联动效应 当日科技和汽车相关板块资金流入明显 [2] 财务表现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100% 占比提升至31.23% 成为重要增长点 [2] - 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16.25% 经营状况改善 [2] 投资者信心 - 可转债累计转股比例达47.42% 体现投资者认可 [2] 技术指标 - MACD指标形成金叉 BOLL通道有突破迹象 [2] - 同花顺资金监控显示当日主力资金流入 出现超大单净买入情况 [2]
宏观:人民币汇率何时破7?
2025-09-01 02:01
行业与公司 * 纪要主要涉及宏观经济和人民币汇率 对A股市场、中国资产风格以及相关行业板块(如成长科技、消费内需、顺周期资产)的影响[1][16][18] * 央行、中央汇金、险资等金融机构在市场资金支持方面的角色和表现被详细讨论[19][20][2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人民币汇率兼具趋势性和周期性 长期受美元指数影响呈现贬值趋势 短期波动与美元指数相关 今年上半年美元贬值背景下 人民币中间价未明显升值 体现了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1][3][4]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趋势性减弱 更多受周期性因素影响 中国PPI能否显著回升将直接影响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兴趣 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提供升值基础 预计2026年二季度PPI有望转正[1][7][9] * 目前人民币贬值压力已消除 未来升值需关注9月和明年PPI转正时点 美联储降息是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潜在催化剂 中美货币政策错位和利差倒挂有望缓解[11][12][13] * 预计2026年二季度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可能大幅升值 自2025年6月以来实际有效汇率已经贬值5.8% 如果回到2024年底水平将意味着升值约6个点 如果美元走弱人民币对美元可能会升值约10个点 但对出口压力不大 因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从2024年底的45%提高到现在的50% 且出口数据依然强劲[14][15] * 中国资产风格将从长久期资产切换到短久期资产 从估值切换到盈利导向 盈利基础较好的成长科技、消费内需和顺周期资产将表现较好 指数牛市将更多依赖盈利而非估值[1][16][18] * A股市场具备五年规划周期规律 2025年目标方向可能与人工智能、科技、芯片或成长相关 PPI转正将提振内需、消费和顺周期板块 跨年来看指数牛市未结束[3][18] * 2025年A股上涨由流动性推动而非盈利驱动 央行通过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增加提供资金支持 4月份增加3,700亿 但5、6、7三个月未进一步增加甚至减少约500亿 居民存款入市规模有限 大规模水牛行情更可能依赖于持续提升风险偏好[3][19][20][24][3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上半年上证指数在3,200点到3,500点之间宽幅震荡 突破发生在7月份 主要推动力来自融资融券和公募基金 两融余额在七八月份分别增长1,328亿和2,414亿 创2024年11月以来单月新高 8月份ETF呈现加速入市现象[22] * 融资融券余额目前已达到2万亿 出现加速上升趋势 但监管层希望中国股市出现慢牛、长牛 而非快牛或疯牛[23] * 居民存款余额在2025年7月份环比减少1.1万亿 符合季节性特征 92%是活期存款 仅850亿为定期存款 部分居民提前还贷 当月居民贷款余额减少4,900亿 同比多减近3,000亿 其中房贷同比多减700多亿 非银存款当期增加2.1万亿 同比多增1.4万亿[24] * 7月份保险收入同比增加800亿元 达到近5,000亿元 居民存款搬家迹象资金流向分散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大部分资金进入股市[25] * 中国几乎不存在超额储蓄 超额存款规模约为14万亿元 但这些资金进入股市的逻辑并不顺畅[31] * 根据二季度央行调查问卷 倾向于储蓄的城镇居民比例有所提升 2025年可能会出现储蓄率回升 同时居民存款占比停止上升趋势 如果未来回落则可能形成经典牛市组合 即储蓄率提升、存款占比下降 反映出风险偏好的提高[33]
方浩明: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科技,外国人看到会觉得震惊
新浪财经· 2025-08-31 14:23
方浩明: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科技,外国人看到会觉得震惊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 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要能有这么一套无人机飞行器是多么拉风的存在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33
要能有这么一套无人机飞行器是多 么拉风的存在#科技怪界[超话]# 0:00 ...
A股成交额破3万亿元,消费股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搜狐财经· 2025-08-28 12:09
市场成交与指数表现 - A股单日成交额突破3万亿元 创历史第二高纪录 [1] - 上证指数上涨1.34%至3877.13点 深证成指上涨2.07%至12417.31点 [2] - 科创50指数上涨2.48% 创业板指上涨2.65% [2] 资金面变化与投资者行为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8% 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3] - 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 同比增长71% [6] - 韩国散户对中国股票持仓量增长近三成 外资对A股配置比例提升0.7个百分点 [7] 政策环境与市场预期 - LPR利率下调与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8] - 低利率环境与资产荒推动资金向A股聚集 [8] - 国务院提出创新消费场景 国庆假期临近提振旅游零售板块 [11] 消费板块估值与资金流向 - 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仅19.88倍 处于近3年低位 [9] - 食品饮料行业年内涨幅跑输大盘 [9] - 消费主题ETF净流入超34亿元 旅游ETF连续20日获申购 [11] 行业轮动与历史表现 - 市场正经历从科技领涨到消费补涨的轮动 [13] - 消费板块在牛市后期展现爆发力 2021年食品饮料指数涨幅超41% [12] - 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龙头股分红率超75% 吸引避险资金 [10] 消费板块驱动因素 - 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直接刺激需求 [15] - Z世代消费升级推动国潮、宠物经济等新业态崛起 [15] - 消费板块兼具防御性与成长性特性 [15] 板块布局与投资策略 - 可通过消费ETF分散个股风险 [17] - 关注预制菜、智能家居等日常生活相关细分领域 [17] - 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 宜避免追涨杀跌 [17]
关于秋季市场,券商最新展望
证券时报· 2025-08-28 11:08
大势前瞻 - 多家券商集中发布策略研判 普遍看好政策延续和流动性改善 对中国资产长期重估趋势充满信心[1] - 全球资产配置正逐步形成更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1] - 国内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丰富性超过预期 居民政府以及市场流动性明显变好 预计后续财政政策将保持多样性 稳增长政策立场仍将延续[3] - 美元自1970年以来历经五次调整 当前投资者应警惕美元法币公信力下降 可更加积极配置具有稀缺性的资产包括股权[3] - 第四季度国内流动性仍较为明确 市场经历估值和情绪修复后关注重点转向业绩能否跟进 股债性价比略有收敛 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仍在演进之中[3] - 美股历经两年上涨后处于本轮周期高点 趋势反转可能震荡反复 预计今年下半年进入下行趋势 明年上半年风险更大 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3] - 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下行 美债迎来配置性机会 A股周期滞后于海外市场 目前处于上行周期前景相对乐观[3] - 国内反内卷债务停止收缩海外发展制造业的组合下 国内制造业企业资本回报逐步企稳回升 海外企业资本回报可能因此下降 金融资本流向低估中国产能价值 趋势逆转已经开始[4] 资金流向 - 交易型资金持续净流入市场 活跃度创2016年以来新高[6] - 主动型外资在A股仓位仍位于2021年以来中枢水平 预计仍有加仓空间[6] - 截至8月20日今年A股资金净流入额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约2.1% 资金为小幅净流入状态[6] - 融资余额公募基金份额增加以及IPO增发产业资本净减持等流出项环比下降有望支撑资金面改善[6] - 居民资金或正从银行理财产品逐渐转而流向非银理财产品与资本市场 7月M1M2双双增速回升 存在理财资金逐步流入股市现象[6] - 中国城镇家庭未来股票基金等持有数量中期可以看到30万元 户均配置增量为22万元[6] 行业配置 - 中国经济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将持续强化大科技板块 形成类似纳斯达克市场的结构性特征[8] - 相当长时间内以大科技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将会是常态[8] - 港股相对A股的优势赛道在于互联网和软件新消费及创新药以及传统金融业 上述赛道均处在景气趋势向好的过程[8] - 香港地区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仍在 科技是内外资配置港股市场共识的核心资产[8] - 对市场从信心提振生态优化流动性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保持乐观 建议在把握主线同时注意市场已出现一定超买迹象 建议预留部分仓位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波动[9] - 考虑到降息周期开启和全球制造业周期启动在即 建议关注同时受益于海外制造业修复消耗量将长期增长的实物资产 还有投资加速下的资本品 以及长期资产端预计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的保险和券商[9]
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投资机会,市场关注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8:38
市场配置策略 - 维持三季度"科技+港股红利+券商非银"配置策略 科技与整体指数三季度强势行情未结束[1] - 港股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及政策对资本市场"预期管理"的强调[1] - 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 资金逐步流入股市使红利资产受益于市场乐观情绪[1] 投资机会与关注点 - 建议关注9月中上旬波动加大风险 重点关注红利及国央企配置机会[1] - 资本市场长期作为政策"稳信心"核心抓手 港股高股息资产在"十五五"规划下保持吸引力[1] 产品信息 - 红利港股ETF(159331)跟踪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 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筛选30只连续分红、流动性良好且股息率突出的证券[1] - 指数成分股重点覆盖金融、能源及工业等传统高分红行业 集中体现港股市场高股息、低估值板块特征[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C(022275)和A类(022274)[1]
科技怪界现象引热议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26
科技行业动态 - 科技领域出现令人大开眼界的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