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出海

搜索文档
证券研究报告、晨会聚焦:2025年6月短剧数据更新:传媒互联网康雅雯:国内短剧端原生市场飙升,海外短剧收入持续高增-20250717
中泰证券· 2025-07-17 12:49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6月短剧数据显示国内短剧端原生市场飙升,海外短剧收入持续高增 [1][3][4] 国内短剧 用户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96亿,占网民总数比重接近七成,上半年新增用户约3400万,半年增长率5.1% [3] 投流微短剧数量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参与投流的微短剧总数(去重)超6.63万部,超去年全年总数,新剧总数超3.96万部,占比约60%,6月新剧数量超1万部创历史新高 [3] 平台热力值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微短剧TOP10平台热力值总额达112.29亿,占百强平台方热力值总额的84.93%,番茄、河马、麦芽包揽TOP3,九州位居第四 [3] 抖音端原生微短剧市场 - 2025年6月抖音在播微短剧数量突破9.49万创历史新高,在播新剧数超1.73万部,占比约18%,老剧长尾效应显著,新剧数量持续攀升 [4] 海外短剧 2025年6月排名 - 出海短剧平台下载量月度排名前五为点众科技DramaBox(1907万次)、中文在线ReelShort(1743万次)等;收入月度排名前五为中文在线ReelShort(3141万美元)、点众科技DramaBox(2501万美元)等 [4] 2025年H1排名 - 出海短剧平台下载量累计排名前五为点众科技DramaBox(10226万次)、中文在线ReelShort(8036万次)等;收入累计排名前五为中文在线ReelShort(16662万美元)、点众科技DramaBox(14652万美元)等 [4] 投资建议 - 推荐中文在线、海看股份,建议关注掌阅科技、昆仑万维、华智数媒、芒果超媒、天威视讯、阅文集团、柠萌影视等 [4]
短剧出海,不止于“奈飞平替”
东吴证券· 2025-07-16 09: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外短剧市场正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内购总规模达38亿美元,长期空间或超海外电影票房 [3][11] - 海外短剧是中国网文产业延伸与视频化升级,是基于互联网算法和冲动付费逻辑的全新内容物种,核心商业模式是高效“增长飞轮” [3] - 海外短剧在消费模式、变现效率和生产模式上优于传统流媒体,需求侧增长点来自人群拓展、市场扩张和模式创新,供给侧核心矛盾是产能稀缺,竞争格局优于国内,盈利前景将从“烧钱换增长”到“稳定利润率” [3][4][6] - 推荐中文在线、昆仑万维、赤子城科技,建议关注掌阅科技、阅文集团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规模 - 海外短剧市场2023年下半年起步,2024年内购收入扩至15亿美元,2025Q1达7亿美元,假设Q2 - Q4季环比增20%,预计2025年达38亿美元 [11] - 长期来看,海外短剧市场空间有望超海外电影票房(2024年242亿美元),在DAU和GMV上有超越Netflix潜力 [12] - 国内短剧2021年起步,2024年超国内电影票房,2025年预计规模600亿元以上 [13] 需求侧 人群拓展 - 海外短剧受众目前以欧美女性为主,正探索男性向题材蓝海市场,以实现用户基数翻倍增长 [3] - 短剧题材潜力无限,可涵盖多种类型,未来有望从女性群体向男性市场拓展 [34][35] 国家拓展 - 短剧出海从依赖北美单一市场转向全球多点开花,北美为全球扩张提供弹药,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是未来增长关键 [44] - 美国是最大海外短剧市场,2025年5月贡献全球约48%内购收入,东南亚和拉美下载量增长快 [44][46] IAA模式推广 - 海外短剧目前主要依赖IAP变现,IAA模式可打破消费门槛,覆盖更广泛用户群体 [51] - IAA模式在欧美可吸引价格敏感或低收入群体,在新兴市场是获取用户主要手段,虽目前收入占比10 - 20%,但增速快 [54] 供给侧 核心矛盾 - 海外短剧产能缺口大,年产能仅约一千部,远低于国内 [61] - 有效产能稀缺原因包括缺乏复合型人才、工作时长限制和IP储备真空 [62][63] 破局之路 - 行业通过吸纳好莱坞罢工溢出人才和高性价比留学生与本土演员建立内生增长能力 [64] - 探索“出海短剧国内造”新模式,ReelShort产能从周均1部(23H2)提至周均6部(25年6月) [65] 竞争格局 海外短剧竞争格局优于国内 - 海外APP模式构建“护城河”,用户留存强、私域流量价值高,国内小程序模式用户留存差、缺乏品牌忠诚度 [70][71] - 海外流量渠道分散,平台有灵活性和议价能力,国内流量集中在少数平台,短剧公司依赖单一平台 [72] - 海外平台中立,市场公平竞争,国内平台下场竞争,破坏市场生态 [74] 现有玩家图谱 - 海外短剧市场是蓝海,核心玩家多为中国出海厂商,市场份额高度集中 [76] - 头部双雄ReelShort深耕北美、原创为王、IAP主导,DramaBox席卷新兴市场、翻译先行、IAA驱动 [84][85] - 第二梯队平台在特定题材或区域有成绩,但与头部有差距 [86] - 跨界巨头如TikTok、昆仑万维入局,本土势力在部分市场开始布局 [87] 终局推演 - 海外市场竞争核心是本土化内容供给和精细化产品运营效率赛,胜出关键要素包括资本实力、全球化运营和内容生产能力 [95][96] - 未来竞争格局将从“百家争鸣”到“一超多强”,“一超”可能是构建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多强”包括流量巨头、区域/模式霸主和垂类深耕者/本土王者 [98][99] 盈利前景 成本结构 - 海外短剧平台成本支出主要包括买量成本(约占收入50%)、内容成本和渠道费用 [102][106][107] 盈利之路 - 市场集中后,平台战略重心将从“拉新”转向“留存”,降低对买量投流的依赖 [109] - 品牌效应可带来自然流量,内容库的复利效应可提升用户LTV,覆盖获客成本 [109] 长期展望 - 海外短剧平台终局形态与Netflix相似,发展路径也在复刻,预计长期净利率15 - 20% [110][112] 投资建议 中文在线 - 维持“买入”评级,ReelShort业务市场地位稳固、增长迅猛、利润可期,2025年1 - 6月净流水接近2024年全年 [120] - AI技术赋能内容创作,解决传统动漫产业痛点,为全球化战略提供“更优解” [121] - 高价值IP运营可释放长期商业价值,《罗小黑战记》大电影第二部及衍生品销售或成业绩增长点 [121] 昆仑万维 - 短剧业务市场表现显著,DramaWave推出约半年后MAU破千万、年化流水近1.2亿美元 [123] - 开发AI生产工具SkyReels,开源模型构建技术生态,从内容竞争者向“技术服务商”演进 [124] - 短剧业务是“All in AGI & AIGC”战略一部分,AI产品矩阵可提供多元化收入来源并反哺底层模型 [125] 赤子城科技 - 25Q1收入大增,社交和创新业务双引擎驱动高增长,海外短剧APP有望贡献新增量 [127] - AI赋能社交,区域突破显著,创新业务多点开花,积极回购彰显信心 [127][128] 掌阅科技 - 增长驱动力从数字阅读业务转向短剧衍生业务,2025Q1短剧成收入增长引擎 [130] - 依托IP储备在国内短剧市场规模化运营,2025年2月推出海外短剧平台iDrama [130] 阅文集团 - 向全行业开放顶级IP资源库,目标是成为短剧玩家的内容源头 [6]
互联网巨头接连布局,京东被曝进军短剧市场,行业出海也正在提速
选股宝· 2025-07-10 14:51
京东布局短剧市场 - 京东集团开始招聘短剧运营岗位 有意布局短剧市场 职位要求包括建设短剧IP分级体系 提升生产资料采买效率 并对用户画像及路径深度分析 [1] - 京东为短剧核心岗位开出45-70K月薪(20薪制) 折算年薪90-140万元 体现战略级重视程度 [1] 短剧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超6亿人 市场规模达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1] - 预计2025年短剧市场规模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9.2% [1] - 互联网巨头加速布局短剧 字节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腾讯推出免费短剧小程序 百度发起"百剧计划" [2] - 短剧出海提速 中国短剧成为东南亚 美国等地区主流力量 [2] 相关公司动态 - 中文在线AI大模型实现剧本多语种创作 构建超1000部多语言短剧库 海外平台ReelShort 2024年营收29.1亿元(同比+324%) [3] - 慈文传媒开始尝试短剧出海业务探索 主营业务涵盖影视剧制作 游戏研发及泛文化IP运营 [3]
AI剪辑工具“七星Agent”推出,北斗智影押注短剧出海|最前线
36氪· 2025-07-10 04:49
公司动态 - 北斗智影在南京召开"AI超级个体时代"内容创作者大会,发布视频剪辑AI产品"七星Agent"并公布AI驱动内容分发体系和平台战略 [1] - "七星Agent"集成多模态识别、智能剪辑、情绪翻译等功能,支持从创意生成到分发的全流程AI协作,可将30分钟的视频剪辑工作缩短至3分钟 [2] - 平台配套内容运营功能,具备热点追踪、爆款复刻能力,累计生成超1000万条二创视频,分发超50万条视频覆盖全球市场 [2] - 公司与山海星辰等企业签署战略协议,在内容出海、全球分销方面形成生态,同时推出创作者扶持计划(创作返佣、技术支持与分发资源) [2] - 创始团队来自京东、爱奇艺、腾讯等互联网公司,CEO王群斌为连续创业者 [4] 行业趋势 - AI技术加速重构内容产业,短剧成为文化出海的新增长点 [1] - 2025年Q1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达23亿美元,下载量突破3.7亿次,美国、东南亚、拉美市场表现突出 [5] - 行业面临作品二次变现困难、桥段同质化、公域流量成本高等困境,AI工具可降低创作门槛,赋能专业机构与素人创作者参与短剧出海 [5]
短剧出海如何行稳致远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54
全球短剧市场表现 -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 海外市场相关APP激增至237款 同比增长近4倍 [1] - 中国短剧开创低成本高回报的全新赛道 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入局 重塑影视产业格局 [1] 文化传播意义 - 中国短剧出海打破西方文化产品主导全球市场的垄断 为塑造真实中国形象提供新可能 [1] - 短剧以多样化题材和创新叙事方式 成为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手段 [1] - "短平快"节奏与强情节叙事精准契合海外观众碎片化娱乐需求 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1] 行业现存问题 - 部分海外媒体批评中国短剧服化道简陋 演员表演生硬 同质化严重 [2] - 套路化内容如"霸总强制爱""重生复仇"反复出现 被诟病为缺乏艺术价值的"金融产品" [2] - 部分作品刻意放大"家庭矛盾""职场潜规则" 不利于海外对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全面客观认识 [2] 行业改进方向 - 需跳出"复制粘贴"粗放模式 贴合当地需求同时坚守自身特色 完成从流量博弈到价值共生的转型 [2] - 内容创作需深耕文化内核 深挖传统文化富矿 将传统节日 民间技艺等元素自然融入剧情 [2] - 应聚焦现实题材 展现中国高铁建设 科技创新等当代成就 塑造全面立体真实的国家形象 [2] - 制作环节需加大投入 从场景搭建到画面剪辑全方位提升品质 扭转"制作粗糙"负面印象 [2] - 需建立完善行业规范标准 褒奖优质作品 惩戒违规内容 通过正向引导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
中文泛娱打造Sayhi国际片场,行业聚力释放短剧能量
搜狐网· 2025-07-09 02:23
项目概况 - 中文泛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Sayhi国际片场于6月28日在上海东方智媒城开业,定位为围绕短剧业务的复合型空间,旨在成为海内外短剧从业者的供需集散地 [1] - 片场占地1500平方米,设有8个主要场景,均采用美式装修风格,包括会议室、咖啡厅、客厅等生活化场景以及2个经典IP主题景(教父主题办公室和福尔摩斯侦探公寓) [3] - 片场配置了AI绿幕棚用于虚拟拍摄,外部绿地、湖泊及浦江镇场景协拍提供丰富拍摄条件,并拥有国内罕见的1:1定制直升机道具供剧组内部拍摄 [4] 场景设计特色 - 置景陈设由专业美术团队采用高规格材料制作,从家具到墙面装饰均注重细节还原欧美生活质感,场景中咖啡机等设备均为真实可用 [3] - 直升机道具未来将开放公众打卡拍照,主场景设计兼顾拍摄与演艺需求,配置可移动观众席可转换为脱口秀、小型表演舞台 [4][7] 战略定位与业务规划 - 公司创始团队具备头部短剧平台运营经验,片场旨在整合短剧制作方与商业客户资源,实现出品、发行、出海等全链条商业化变现 [5] - 选址东方智媒城(SMG新媒体产业基地)可联动影视上下游企业,享受浦东新区政策支持,同时便利海外客户合作 [7] - 片场定位复合型多功能空间,除拍摄外可承接发布会、展览、时尚走秀等活动,通过可移动场景组合满足多样化需求 [7] 项目进展与未来计划 - 已完成短剧《潮起东方·我在浦江看世界》拍摄,内容聚焦外国友人视角看上海 [9] - 计划与澳洲短剧方合拍项目,并探索知名IP跨界合作,涵盖短剧拍摄及线下衍生活动 [9]
欢迎走进短剧的「辛苦钱」阶段
36氪· 2025-07-07 10:58
行业规模与增长 - 短剧用户规模突破6.6亿人,全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34亿元,同比增长超36% [1] - 平台持续加码短剧内容,长视频平台将微短剧列入核心战略,字节跳动、小红书、淘天、美团等强化自营品牌或IP短剧化 [1] - 出海素材投放量达8600条,月环比增长超20% [21] 成本与盈利变化 - 行业制作成本从2023年20-30万元/部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70-80万元/部,部分项目成本达两三百万元 [2] - 超10%的项目预算突破百万大关,高配项目进入"准影视剧"阶段 [4] - 投流成本占比从30%升至80%,回款周期从2周拉长至2个月以上 [5] - 平台分账回款周期延长,盈利难度成倍上升 [1] 内容与创作趋势 - 用户日均使用时长突破100分钟,但平均弃剧率达47% [7] - 同质化问题严重,"霸总""替嫁"类目霸榜,观众反馈"十部短剧九部换皮" [8] - 行业转向"剧本打磨+工业化制作+多纬度运营"模式,剧本围读、分镜设计、美术分场等专业环节被引入 [13] - 平台通过IP改编控制同质化,爱奇艺提供3万部小说IP供改编,芒果超媒将《还珠》等IP改编为短剧 [11][16] 平台竞争与战略调整 - 平台话语权争夺加剧,存量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1] - 字节跳动推出免费短剧APP"木叶"以吸取下沉流量 [7] - 腾讯推出500万奖金支持短剧导演创投,字节试点"IP分账"与"剧集扶持池"计划 [23] - 平台趋向与正规持证机构合作,粗放型团队遭遇限流与清退 [5] 技术应用与出海 - AI参与短剧制作(脚本生成、美术画面、配音),但难以替代复杂剧情与情绪建立 [19] - AIGC短剧用户留存偏低,复播率不及真人短剧 [19] - 出海平台需重度本地化与文化适配,中文原创内容难以直接移植 [21] - DramaBox、ReelShort在欧美与东南亚取得初步成功,但出圈剧集凤毛麟角 [21] 监管与版权 - 广电总局强化微短剧备案管理与上线审批制度 [5] - 版权争议推动市场规范化,哇唧唧哇因改编《偷偷藏不住》侵权下架剧集 [18] - 行业从"野蛮快跑"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1]
蓝色光标20250703
2025-07-03 15: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蓝色光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客户与业务结构** - 主要客户为游戏、电商、互联网及应用类,约 80%收入来自出海业务,游戏类占比 42%-43%,电商类约 30% [2][4][5] - 出海营销业务结构中,游戏类客户占比 42%,电商类客户体量显著增加,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及应用工具类收入增量主要来自短剧出海 [4][17][18] 2. **行业趋势与业务影响** - 国内游戏合规趋严推动出海,电商跨境业务快速增长,但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影响,尤其关注美国对中小包裹征税政策变化 [2][7] - 出海业务前景乐观,新兴行业如游戏、电商和短剧出海具吸引力,国内大客户预算受房地产和传统汽车行业影响有所削减 [2][9] 3. **全球市场布局** - 全球市场布局集中在东南亚及中东(45%-50%),北美占 30%,疫情期间布局稳定,东南亚因文化、地域及物流优势成首选 [2][8] 4.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140.143 亿元,净利润约 9500 万元,预计二季度收入与去年持平,预计 2025 年全年收入约 650 亿元,具体利润待二季度审计数据 [3][10] - AI 相关收入 2024 年达 12 亿元,预计今年 30 亿至 50 亿 [2][10][11] 5. **AI 相关发展** - AI 领域分为内容端(虚拟人、物、空间、AR/XR)和工具生成式两大板块,有望持续增长 [2][11] - 依赖市场大模型,接入垂直模型降低 TOKEN 消耗,实现海报制作自动化,减少沟通成本,将定制化服务标准化,为中小广告主提供高效经济服务 [4][14] 6. **文旅项目情况** - 落地北京中轴线、剑门关、滕王阁等 VR 项目,通过 4A/5A 景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确保可持续性,初期选择网红景点落地,预计 12 - 18 个月回款,AI 技术增强内容创意,提升用户体验 [2][12][13] 7. **出海营销毛利率** - 出海营销毛利率稳定在 1.6%-1.8%,源于收入规模效应,未来提升关键在于加大与腰部媒体合作,提高返点差,并通过生成式工具为中小客户提供创意服务,与高返点媒体合作也能提高毛利率 [4][19][20] 8. **新平台与业务协同** - 境外市场推出 Blue X 和 Blue Turbo 平台用于游戏投放,Blue X 已上线但未完全起量,侧重 DSP 和 SSP 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正在评估整体效果及对客户 ROI 转变的影响 [15] - VR 大空间项目与营销业务存在结合和协同效果,目前主要与文旅机构合作,能开拓更多客户和拓展营销场景,但实际落地项目少,未完全实现广告植入 [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不同媒体平台影响**:Meta 和 Google 投放效果相对稳定,TikTok 等腰部媒体能带来更高 ROI,但广告主转换过程长期,建议采用全案投放策略优化投放组合 [21] 2. **新场景对毛利率影响**:新场景产生对代理业务毛利率提升至关重要,预测 5G 到 6G 时代将迎来虚拟现实等新场景,带来收入和利润结构性调整 [22] 3. **AI 对业务结构影响**:AI 相关收入体量大、毛利率高,可将低毛利产品转化为高毛利产品,优化整体业务结构,自动生成式服务为中小客户提供创意支持是未来重点 [23] 4. **VR 项目应用 AI 技术**:VR 大空间项目从 2021 年开始建模,使用六款软件形成标准化模型,提升人效,如过去七人三天的广告创意现在两小时完成初步构想 [24] 5. **VR 项目业绩增量**:2025 年预计完成 5 至 6 个千万级别项目,目前基本饱和,未来批量复制需重新评估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包括内容端收费和门票分成 [27] 6. **Applovin 电商代理**:目前未看到特别大增量贡献,但出海业务收入体量大,Applovin 早期积攒游戏类客户利于精准投放,今年初签约电商类客户代理,返点商务条款优越,增长趋势良好 [28]
听花岛副总裁李元君:出海的短剧90%以上全都是中国公司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09:59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1] - 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短剧行业出海现状 - 目前出海的短剧90%以上为中国公司制作 [3] - 中国短剧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由于中国供应链效率强大,一年能产出几万部短剧,而海外本土一个月仅能拍100部左右 [3] - 中国短剧发展早于海外市场约三年时间 [3] 短剧出海模式与挑战 - 当前出海短剧主要分为两类:将国内拍摄的短剧翻译配音后发行海外,以及在北美、日韩等地寻找本土团队拍摄 [3] - 最大困难是本土化问题,包括受制于海外供给不足、文化价值观差异以及对海外市场理解不足 [3] - 用户更关注内容质量而非制作公司国籍,因此公司较少强调自身背景 [3]
北美也爱霸总题材 听花岛副总裁李元君:觉得短剧Low是某些人的偏见
凤凰网财经· 2025-06-28 09:20
论坛概况 - 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 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为中国企业搭建资源对接平台 [1] 短剧行业出海现状 - 听花岛副总裁预估2025年海外短剧市场规模将超30亿美元 [3] - 中国短剧公司在海外市场占比超90% 主要依靠供应链效率优势 年产量达数万部 领先海外市场约3年 [5] - 短剧题材从初期霸总豪门扩展到悬疑科幻历史等多元类型 已度过野蛮生长阶段 [4] 短剧出海策略 - 听花岛首选北美市场 因其规模最大且可辐射日韩东南亚等地区 [3] - 出海模式分为两种:翻译配音现有作品或寻找本土团队拍摄 [4] - 本土化是最大挑战 涉及文化价值观差异和海外市场理解 [4] 短剧内容趋势 - 北美市场偏好题材与国内相似 霸总豪门类仍为主流 未来将向奈飞迪士尼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3] - 用户更关注内容质量而非制作公司国籍 中国公司无需强调出身背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