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搜索文档
金融行业周报:人身险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券商2025中报业绩普遍预增-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04: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强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4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有助于引导保险公司科学定价,防控利率风险,防范利差损风险,缓解寿险新业务负债成本压力 [3][4] - 券商2025中报业绩普遍预增,已发布业绩预告的25家券商中23家预增,国泰海通预计中报归母净利润居首 [3][4] - 中国证监会召开会议明确下半年工作重点,要求巩固市场回稳态势,健全稳市机制,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5]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情况,全岛封关运作意义重大,将促进海南高质量发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点聚焦 - 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降至1.99%,中国人寿调整新备案保险产品预定利率 [11][13] - 券商2025中报业绩普遍预增,国泰海通等多家券商预增,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长显著 [15][16][17] - 中国证监会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工作,包括巩固市场态势、深化改革、固本培元等七方面重点任务 [20][21] -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海南自贸港建设,封关运作将实施多项优惠政策,预计2025年12月18日启动 [22] 行业数据 - 市场表现:本周银行、证券、保险、金融科技指数分别变动-2.87%、+4.82%、+1.83%、+0.01%,沪深300指数上涨1.69% [24] - 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705亿元,SHIBOR利率上升,隔夜和7天SHIBOR利率环比上升 [31] - 证券:股票质押规模27825亿元,环比下降0.01%;本周审核通过IPO企业1家;两市股基日均成交额23151亿元,环比增长19.5%;两融余额19420亿元,环比增长1.97% [34] - 保险:十年期国债、地方政府债、国开债、企业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732%、1.826%、1.808%、2.149%,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环比上升6.72bps [38] 投资建议 - 银行:关注银行板块高股息标的配置价值,一季度重定价或使息差收窄,但高股息类固收配置价值凸显 [40] - 非银:保险有望延续良好态势,估值和持仓底部,看好长期配置价值;证券受益于市场改善,资本市场改革带来发展空间 [40]
宏观策略周报:7月份LPR“按兵不动”,雅江水电工程推动多领域发展-20250725
源达信息· 2025-07-25 12:25
报告核心观点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多数上涨,多项重大经济动态推进、政策协同发力,有望为经济增长筑牢基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建议关注新质生产力、提振消费、高股息、黄金等领域的投资机会 [3][4]。 资讯要闻及点评 -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本地需求,新组建中国雅江集团负责建设运营,工程对经济呈U型影响,建设周期超10年,可正向拉动经济约0.1个百分点,相关产业链将迎来增长机会 [1][10][11][12] - 7月21日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为3.5%,均与上期持平,符合市场预期,三季度末或四季度仍存降息可能 [13] - 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货物税收政策,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将实施更优惠的“零关税”、更宽松的贸易管理、更便利的通行和更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6][17][18] - 央行7月25日将开展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鉴于7月到期规模3000亿元,操作后将净投放1000亿元,自3月起已连续5个月超额续作,7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3000亿 [2][19] 周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市场回暖,出口景气度提升,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预计拉动国内工程机械需求,电动化&无人化设备有望成主流,实际市场规模或高于预期 [20] - 雅江水电工程涉及上中下游多个行业,包括勘测设计、设备维护、电网输送等 [21] 市场概览 主要指数表现 - 本周国内证券市场主要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等指数过去一周涨跌幅分别为1.7%、2.3%等,其中科创50涨幅最大为4.6% [24][25]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 - 申万一级行业中,本周涨跌幅前五的行业为建筑材料、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建筑装饰,涨幅分别为8.2%、8.0%、7.7%、6.7%、5.6% [27] 本周热点板块涨跌幅 - 本周热点板块中,雅江水电站、西藏振兴、水利水电建设等涨幅居前,射频及天线、电路板、PEEK材料等跌幅居前 [32] 投资建议 - 新质生产力:关注人工智能、创新药、机器人等领域 [4][33] - 提振消费:关注新消费、家电、汽车等领域 [4][33] - 高股息:红利资产长期能带来稳定回报 [4][33] - 黄金:关注黄金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4][33]
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监管办法公布
海南日报· 2025-07-24 03:15
海南自贸港海关监管办法核心内容 - 海关总署发布《监管办法》以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并规范海关监管 [1] - 监管对象包括海南自贸港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运输工具、货物、人员等 [1] - 监管范围涵盖"零关税"货物进入内地的加工制成品及保税货物 [1] 海南自贸港与境外进出监管 - 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内货物需依法征收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1] - 征税商品目录外货物可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1] 海南自贸港货物进入内地监管 - "零关税"货物进入内地需补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2] - 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加工增值超30%货物进入内地免征关税但仍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 [2] 海南自贸港内监管机制 - "零关税"货物实施电子账册管理并监控流通情况 [2] - 符合条件的享惠主体间流通"零关税"货物暂不补征税费 [2] - 海关将建立智慧监管体系以提升监管效率 [2] 施行时间 - 《监管办法》自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日起生效 [3]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关情况,引发全省各界热烈反响
海南日报· 2025-07-24 02:35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2] - 累计制定出台了200多项配套政策文件 其中很多政策是开创性的 [4] - 开展封关运作软硬件建设攻坚 一批重点项目投入使用 一批配套制度准备就绪 [5] 政策与产业发展 - 加快推动研究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第二批特别措施 持续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5] - 研究制定《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5] - 深化加工增值政策应用攻坚 拓展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落地成效 [7] - 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生物育种技术 深海装备研制 深潜科考服务 海洋生物制造等领域 [8] 企业机遇与投资 - "零关税"政策进一步优化 将为企业打开原料采购的"新蓝海" [11] - 德国欧绿保集团不断扩大在琼投资 从海南自贸港政策措施中获益 [11] - 新叻海运有限公司享受免税超700万元的政策优惠 [11] - 大力发展低空经济 智算产业 临空产业 新能源等新业务新模式 [10] 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 - 全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7] - 加快完善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7] - 积极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在琼聚集 高效配置 [7]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打造国际科研集聚区 [8]
全岛封关在即: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发展网· 2025-07-24 01:14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具有深远象征意义,展示我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1]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2]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2] 封关政策措施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 [3]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对全国现有的部分禁止、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3] -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设置10个"二线口岸",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3] -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3] 五年建设成果 - 85个国家的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大领域加快开放 [4] - 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分别超过310亿元和170亿元 [4]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岛 [4] - 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年均增长14.6%,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年均增长97% [5]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年均增长43.7%,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5] 产业发展情况 - 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达67% [5]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5][6] -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免税市场的比重超过8%,博鳌乐城实现医疗技术、设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6] - 获批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18个,境外高水平大学独立办学项目2个 [6] 封关后税收政策 -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8] - 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9] -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以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通,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9] - 属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的企业生产的货物,加工增值达到30%可免征进口关税 [8] 通关便利措施 - 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10] - 实施"前推后移"管理,避免造成拥堵 [10] - 加强智慧监管,实现信息互通和监管互认 [10] - 强化信用管理,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减少查验频次 [10]
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的通知财关税〔2025〕13号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23 13:07
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通知 - 核心政策为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范围 包括进口征税商品清单内货物和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货物 [1][2][3] - 目录调整机制将结合税制改革 海南省实际需求和监管条件进行动态优化 [3] - 政策生效时间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之日起 [4] 政策执行主体 - 执行机构包括海南省人民政府 财政部海南监管局 海口海关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 [2] - 政策制定部门为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联合发布 [5] 政策文件信息 - 文件编号为财关税〔2025〕13号 [1] - 发文日期为2025年7月18日 [5] - 政策依据为财关税〔2025〕12号文件相关规定 [2]
海南自贸港12月18日封关运作 开启高水平开放新篇章
中国经营报· 2025-07-23 12:31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标志着建设迈入崭新发展阶段 [2] - 封关日期选择12月18日具有象征意义,纪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表示,接下来几个月将抓紧做好后续准备工作,帮助经营主体了解政策并开展业务测试 [2] 封关运作政策内容 - 封关意味着将海南岛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3] - "一线放开"指海南与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实施自由便利进出举措 [3] - "二线管住"指海南与内地之间针对"一线"放开内容实施精准管理 [3] - "岛内自由"指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4] 封关意义与进展 -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里程碑,将进一步扩大开放 [3]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联系将更加便捷,有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 [4] - 5年多来海南在人员、物流、资金和数据流动四大要素进出方面更加便利 [2] - 目前85个国家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2] - 资金可在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外账户间依法自由便利划转,数据出境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2]
海南自贸港将于今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
央视网· 2025-07-23 11:59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框架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将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3] - 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已推出一批标志性创新举措 为封关运作奠定坚实基础[3] 关税政策调整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从21%大幅提高至74% 覆盖更多进口商品[5] - 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免进口税收流通 加工增值达30%的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5] 贸易管理创新 - 在一线进口方向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5] - 对零关税货物和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实行低干预 高效率的精准监管模式[7] 口岸设施布局 - 以现有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 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7] - 设置10个二线口岸包括海口新海港 海口南港等 对进入内地货物创新便捷通行举措[7] 人员物资流动 - 除部分进入内地货物需接受查验外 大多数货物及所有人员 物品 交通工具进出海南仍按现行规定管理[9] - 封关前后人员往来政策不变 到海南出差旅行不需要办理额外证件[9]
海南岛12月封关运行:货物“零关税”,与内地人员往来更便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6:05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展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1] - 封关不是封岛 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将海南岛全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的政策制度 [1] - 封关后海南与国际联系更加便捷 有利于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 促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1] 封关政策措施"四个更加" - 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 实施更加宽松的贸易管理措施 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 - 实施更加便利的通行措施 设置8个"一线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 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 [2] - 实施更加高效精准的监管模式 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 高效率监管 [2] 货物贸易"零关税"政策 - 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税目由1900个扩大至6600个 占比74% 比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4]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 基本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4] - "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 免于补缴进口税收 [5] 人员往来政策 - 封关后与内地人员往来无需额外证件 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6] - 仅部分货物从海南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 包括"零关税"货物 加工增值货物和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 [6] - 将采取"一站式通关"模式 "前推后移"管理 智慧监管和信用管理等措施保障通关效率 [7] 政策影响 - 政策有利于降低市场主体生产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5] - 有助于延伸岛内产业链条 增强产业竞争力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5] - 封关后海南将继续保持与内地便捷往来 旅客将享受更好旅行体验和服务 [7]
财政部:推进销售税简化合并改革研究 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5:58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1] - 封关后经"一线"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外的货物可免征进口税收[1] - "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岛内享惠主体间免进口税收流通[1] - 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鼓励类产业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1] "零关税"政策优化 - 全岛封关后"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2] - "零关税"商品税目将从1900个扩大至约6600个[2] - "零关税"商品覆盖比例将从21%提升至74%[2]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放宽企业享惠门槛[2] - 取消鼓励类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以上的限制[2] - 优化加工增值计算公式使企业更易达到30%增值率[2] - 允许保税货物上下游加工增值部分累计计算[2] 税收政策安排 - 财政部已出台离岛免税购物和部分进口商品"零关税"政策[3] - 将延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和企业[3] - 计划适时调整进口征税商品目录扩大"零关税"范围[4] - 继续优化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支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4] - 研究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免税政策[4] - 推进销售税改革研究涉及多项税费合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