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品

搜索文档
海南空中快线通达全球
海南日报· 2025-09-29 01:47
政企联动全力拓展国际货运、客运航线 海南空中快线通达全球 7月27日,德国神鹰航空(Condor)运营的 "法兰克福—曼谷—三亚"第五航权航线首航航班成功抵达三亚凤 凰国际机场。该航线是海南自贸港首条通往欧洲的第五航权定期客运航线。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程龙 摄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马志 临近国庆假期,海口国际免税城越发热闹,消费升温,全球消费精品触手可及。当人们流连于琳琅满目 的全球好物时,可能并不知道,许多免税品是搭乘一条特别的"空中快线"飞来海南的。 这条"空中快线"是"第比利斯—海口—米兰"航线。海南紧密结合离岛免税产品发展需求,用好用足第五 航权政策红利,政企联动破解国际物流痛点,全力打通跨境物流快速通道,合力共创海南自贸港首条"免税快 线"。 A "免税快线"畅连欧洲 "海南自贸港第一次有了'免税快线'。"海南天宇航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昱燃至今仍清晰记得那 天的场景:2024年7月7日晚,一架全货机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际机场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经短暂停留 后,于7月8日凌晨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顺利启航,飞往意大利米兰马尔彭萨机场。 "第比利斯—海口—米兰"航线正式开通了!"从欧洲飞来,送来 ...
政企联动全力拓展国际货运、客运航线 海南空中快线通达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9-29 01:25
这条"空中快线"是"第比利斯—海口—米兰"航线。海南紧密结合离岛免税产品发展需求,用好用足第五 航权政策红利,政企联动破解国际物流痛点,全力打通跨境物流快速通道,合力共创海南自贸港首 条"免税快线"。 7月27日,德国神鹰航空(Condor)运营的 "法兰克福—曼谷—三亚"第五航权航线首航航班成功抵达三亚 凤凰国际机场。该航线是海南自贸港首条通往欧洲的第五航权定期客运航线。王程龙摄 临近国庆假期,海口国际免税城越发热闹,消费升温,全球消费精品触手可及。当人们流连于琳琅满目 的全球好物时,可能并不知道,许多免税品是搭乘一条特别的"空中快线"飞来海南的。 "免税快线"畅连欧洲 "海南自贸港第一次有了'免税快线'。"海南天宇航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昱燃至今仍清晰记得那 天的场景:2024年7月7日晚,一架全货机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际机场飞抵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经短暂 停留后,于7月8日凌晨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顺利启航,飞往意大利米兰马尔彭萨机场。 "第比利斯—海口—米兰"航线正式开通了!"从欧洲飞来,送来6.5吨免税品。"王昱燃全程参与航线的筹 备开通过程,自从有了这条航线后,一条连接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和欧洲众多品牌 ...
大摩:升中国中免目标价至60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
智通财经· 2025-09-03 07:55
财务预测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公司今年、明年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3%、7%及2% [1] - 将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 目标价由55元上调至60元 评级维持"与大市同步" [1] 经营表现分析 - 免税品需求逊预期 特别是在电商平台 受宏观经济持续疲弱及渠道竞争激烈影响 [1] - 公司毛利率仍疲弱 特别是线上销售部分 [1] - 下调今年经营溢利预测12% 主要因毛利率疲弱及经济去杠杆 [1] 未来发展展望 - 预计今年12月中旬海南自贸港启用后线下销售表现更佳 [1] - 利润率有望改善 该行对明后两年盈利预测的降幅较轻微 [1]
大摩:升中国中免(01880)目标价至60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7:44
盈利预测调整 - 将公司今年 明年及2027年每股盈测分别下调13% 7%及2% [1] - 将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 下调今年经营溢利预测12% [1] 目标价与评级 - 目标价由55元上调至60元 [1] - 评级维持"与大市同步" [1] 毛利率与销售表现 - 免税品需求逊预期 特别是在电商平台 [1] - 公司毛利率仍疲弱 特别是线上销售 [1] - 毛利率疲弱及经济去杠杆影响盈利 [1] 海南业务前景 - 今年12月中旬海南自贸港启用后线下销售料更佳 [1] - 利润率有望改善 [1] - 明后两年盈测降幅较轻微 [1] 行业竞争环境 - 宏观经济持续疲弱影响免税品需求 [1] - 渠道竞争激烈 [1]
中国中免跌超3% 上半年纯利同比跌两成 大摩指其毛利率仍疲弱
智通财经· 2025-09-03 07:39
股价表现 - 中国中免H股跌超3% 报59.1港元 成交额1.28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81.51亿元 同比减少9.96% [1] - 上半年毛利89.9亿元 同比减少12.23%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6.22亿元 同比减少20.68% [1] 机构观点 - 摩根士丹利将2025-2027年每股盈测下调13%/7%/2% [1] - 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 目标价由55港元上调至60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 [1] 经营状况 - 免税品需求逊于预期 电商平台表现疲弱 [1] - 毛利率仍处于疲弱状态 [1] - 海南自贸港12月中旬启用后 预计线下销售改善 [1] - 利润率有望提升 [1]
港股异动 | 中国中免(01880)跌超3% 上半年纯利同比跌两成 大摩指其毛利率仍疲弱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7:31
股价表现 - 中国中免股价下跌3.11%至59.1港元 成交额1.28亿港元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81.51亿元同比下降9.96% [1] - 上半年毛利89.9亿元同比下降12.23%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26.22亿元同比下降20.68% [1] 机构评级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2025-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3%/7%/2% [1] - 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 目标价从55港元上调至60港元 维持"与大市同步"评级 [1] 经营状况 - 免税品需求逊于预期 电商平台表现尤为疲弱 [1] - 毛利率持续承压 [1] - 预计海南自贸港12月中旬启用后将改善线下销售和利润率 [1]
大摩:上调中国中免目标价至60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
新浪财经· 2025-09-03 06:19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3%、7%及2% [1] - 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 目标价由55港元上调至60港元 [1] 经营表现 - 免税品需求逊于预期 特别是电商平台 [1] - 公司毛利率仍疲弱 [1] 行业与市场前景 - 海南自贸港今年12月中旬启用 [1] - 预计线下销售更佳 [1] - 利润率有望改善 [1]
大行评级|大摩:上调中国中免目标价至60港元 评级“与大市同步”
格隆汇· 2025-09-03 06:09
财务预测调整 - 将2025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3%、7%及2% [1] - 将2025年至2027年收入预测下调6%至8% [1] 免税品需求表现 - 免税品需求逊于预期 特别是电商平台表现不佳 [1] - 公司毛利率仍疲弱 [1] 海南业务前景 - 今年12月中旬海南自贸港启用后 预计线下销售表现更佳 [1] - 海南自贸港启用后 公司利润率有望改善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由55港元上调至60港元 [1] - 投资评级维持"与大市同步" [1]
优化“零关税”政策加速产业集聚海南自贸港释放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 2025-08-01 17:44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优化 - 享惠主体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1] - 政策目标为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加速产业集群聚链,改变商品业态与产业布局,助推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形成 [1][4] -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试点扩围至全岛,投资品、中间品及消费品均被纳入"零关税"清单,进口成本显著下降 [2][4] 政策对产业的影响 - 原材料依赖型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将显著受益,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3][4] - 产业集群将从"多点分布"转向以洋浦保税港、海口高新区为核心的高端制造集聚区,以及澄迈、定安等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4] - 政策叠加离岛免税和岛内消费品"零关税",有望形成"全球集成、海南集成、岛内消费"的商业格局,强化医疗器械、免税品、智能新产品等商品的成本优势 [3][4]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海南自贸港处于RCEP核心区域,政策有助于强化与东盟国家的产业配套,深化经贸合作,服务国家内外双循环战略 [5][6] - 需强化"集成制造+消费"双轮机制,培育本地消费市场并与东盟国家形成"原料—加工—市场"链条 [7] - 全省接待中外游客同比增长8%,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将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7] 国际对标与政策建议 - 对比迪拜、新加坡等国际高标准自贸区,海南在货物贸易自由化深度和金融开放度上仍有差距 [7][8] - 建议扩大金融开放政策,实现金融、教育、航空、医疗"准入即准营",试点跨境资管与离岸金融 [8] - 需依托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构建全过程监管体系 [8]
优化“零关税”政策加速产业集聚 海南自贸港释放竞争优势
证券时报· 2025-08-01 17:15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优化 - 享惠主体覆盖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 [1] - 政策优化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加速产业集群聚链,助推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形成 [1] -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试点扩围至全岛,企业利用"零关税"投资品与中间品开展生产制造可降低综合成本并提高盈利空间 [2] 政策对产业的影响 - 原材料依赖型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行业显著受益,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3] - 产业集群从"多点分布"转向以重点园区为核心的"核心集聚区+全域协同"模式,形成高端制造集聚区和县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4]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政策提升其竞争力和吸引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外延 [4] 商业格局与竞争优势 - 企业通过"零关税"政策形成医疗器械、免税品、智能新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的成本优势,叠加离岛免税政策形成"全球集成、海南集成、岛内消费"格局 [3] - 海南自贸港处于RCEP核心区域,强化与东盟国家产业配套,服务国家内外双循环战略 [5][6] - 政策叠加支持(零关税、加工增值、离岛免税)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经济腹地 [7] 未来发展建议 - 需强化"集成制造+消费"双轮机制,培育本地消费市场并加强与东盟区域互补,形成"原料—加工—市场"链条 [7] - 建议扩大金融开放政策,探索服务贸易税收创新,实现金融、教育、航空、医疗"准入即准营"及国民待遇 [8] - 海南全省接待中外游客较上年增加8%,入境游客增加1倍多,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文旅消费新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