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

搜索文档
【解码“十四五”】乘“数”而上 民生保障持续“升温”
央广网· 2025-08-17 01:46
数字中国发展现状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1] - 数字社会建设加速推进 覆盖文旅、医疗、农村等领域 [1]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 文旅领域采用VR技术提升体验 实现文物数字化互动 [1] - 农村电商与5G网络结合 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1]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1] 数字社会治理创新 - 上海推行智慧养老举措 独居老人水表12小时无数据自动报警 [2] - 政务数字化实现新生儿业务线上办理 数据跨部门共享高效办结 [2] 数字服务发展目标 - 数字服务从可用向好用、爱用跨越 以民生改善为衡量标准 [2] - 数字技术聚焦以人为本 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与普惠性 [2]
【晶采观察·解码“十四五”】乘“数”而上 民生保障持续“升温”
央广网· 2025-08-17 01:14
数字中国发展现状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显示庞大用户基础 [1] - 数字社会建设加速 VR技术应用于文旅场景 提升历史文物互动体验 [1] 数字技术在民生领域的应用 - 5G与农村电商结合 手机、数据、直播成为"新农具、新农资、新农活" 带动农村居民增收 [1] - 智慧医疗快速发展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5.6亿人次 [1] - 上海推行"智慧养老" 通过水表数据监测独居老人安全 12小时无用水自动报警 [2] 数字社会治理创新 - 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 新生儿业务实现线上填报与跨部门数据共享 办理时间缩短至数天 [2] - 数字技术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 推动服务模式从"可用"向"好用、爱用"升级 [2] 数字中国建设方向 - 数字技术应用强调"以人为核心" 通过细微改进提升民生温度 [2] - 未来建设将以民生改善为衡量标准 目标让11.23亿网民获得"稳稳的幸福" [2]
研判2025!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行业市场规模、产品数量、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发展迅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7 01:02
关系型数据库概述 - 关系型数据库使用关系模型组织数据,以行和列的形式存储,便于用户理解,由二维表及其关系组成数据组织 [1][2] - 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事务型(OLTP)、分析型(OLAP)、混合型(HTAP),其中事务型为主流 [2] - 相比其他数据库具有数据一致性、SQL查询灵活性、良好可扩展性和备份恢复机制等优势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数据库总市场规模596.16亿元(+14%),其中关系型数据库达299.8亿元(+12%),占50.3% [6][8] - 公有云部署占比65.1%(195.1亿元),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本地部署占比34.9%,金融等领域偏好私有云 [10] - 预计2029年关系型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超750亿元,受国产化、AI应用和数字经济驱动 [21] 产品与竞争格局 - 全球数据库产品715款中关系型占228款(31.9%),中国164款中关系型占96款(58.5%),市场集中度提升 [12][14] - 公有云市场CR5达85%,阿里云、腾讯云主导;本地部署CR5为52.1%,华为、达梦等本土厂商与Oracle等国际厂商竞争 [18][19] - 国内参与者包括传统厂商、初创企业、云厂商和跨界厂商四类,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18] 技术发展趋势 - 云原生数据库持续深化资源解耦、池化和无服务器化,提升资源利用率 [21] - 集成向量引擎和多模态数据管理成为技术重点,强化对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支撑 [21] - 国产化替代加速,分布式改造和AI融合推动产品能力提升 [8][21]
打造国际通信业务新高地,中国联通青岛国际局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齐鲁晚报· 2025-08-16 13:27
项目进展 - 青岛国际局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 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胜利 [1] - 后续将进行室内外装修 机电设备安装 预计2026年实现交付运营 [5] 项目概况 - 项目位于青岛市崂山区辽阳东路 总建筑面积2 45万平方米 [3] - 由中国联通投资建设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和中铁建工二公司联合承建 [3] - 建成后将在国际通信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 为国际化经营提供保障 [3] 建设过程 - 项目团队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紧张工期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 增加人员设备投入确保顺利推进 [3] - 秉持"安全第一 质量至上"原则 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3] - 应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提高效率同时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3] 项目意义 - 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我国国际通信水平 优化国际网络布局 [5] - 助力青岛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5] - 赋能山东新型工业化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5] - 为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5]
数字中国蓬勃脉动!9图带你“数”览最新成就
央视新闻· 2025-08-15 18:35
互联网普及与用户规模 -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9.7% [1][4] - 网民数量达到11.23亿人 [4]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7] 算力与通信基础设施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7] - 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 [7] 人工智能与专利创新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 [9][10] - 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10] 智能制造与消费电子 - 建成智能工厂超过1万家 [12] - 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12] - 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成为消费新潮流 [12] 数字医疗与社保服务 - 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16] - 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7亿人,覆盖75%以上人口 [16]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16] - 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16] 智慧教育平台建设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19] - 慕课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19] 数据生产与流通体系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ZB,全球占比26.67% [23] - 人均数据生产量为"十三五"末的2.2倍 [23] - 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含北上广深) [25]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规模扩大至50个,覆盖80%的省市区 [25]
赋商链盟:以标准引领数字经济规范发展 擘画数字中国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8-15 17:35
数字经济生态建设 - 公司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生态,已带动超10万中小商户接入数据资产化体系,其中县域商户占比达65% [1] - 在广东清远某乡镇超市通过SaaS系统实现跨店积分通用,顾客复购率提升30%,打造为"数字化转型示范店" [1] 技术合作与标准制定 - 公司计划携手华为、腾讯共建"数据要素流通联盟",目标2026年前输出100项数据治理专利 [3] - 公司通过技术标准与共富实践,为数字经济规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3] 战略实施与行业影响 - 公司从消费数据确权到跨境数据流通,覆盖乡村咖啡机到城市智慧商圈等场景,践行"数字中国"战略 [3] - 公司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浪潮中,以"链"为媒推动数字文明发展 [3]
ETF盘中资讯|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国投智能20CM涨停,聚焦数据安全领域的大数据产业ETF(516700)盘中涨超2.2%
搜狐财经· 2025-08-15 09:50
核心观点 - 国产替代和数据安全相关股票及ETF表现强势 中科曙光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8亿元 大数据产业ETF价格涨超2.2% [1] -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领先 5G基站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 算力规模全球第二 [1] - AI技术加速迭代推动数字底座建设需求 工业、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安全测试成为关键任务 [1] 市场表现 - 国投智能20CM涨停 中科曙光涨超7% 曙光数创涨逾7% 中国长城、拓尔思、神州泰岳跟涨 [1] - 大数据产业ETF(516700)场内价格盘中涨超2.2% 现涨1.63% 冲击日线4连阳 [1] 行业基本面 - 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 [1]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1] - 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带来效率与模式跃迁 [1] 投资方向 - 大数据产业ETF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 重仓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等细分领域 [2] - 权重股包括中科曙光、科大讯飞、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国长城、中国软件等龙头股 [2] - 科技自主可控方向受三大催化:高层号召"科技打头阵"、数字中国顶层设计、信创2.0加速 [3]
数字中国成效显著 截至今年6月底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经济日报· 2025-08-15 01:11
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高质量数据集超3.5万个 5G基站总数455万个、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数据产业规模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在国新办8月1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面深化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数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数据产业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汇聚、计算存储、流通交易、开发利用、安全治理和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及服 务等业态,是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市 场空间大,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当前,数据技术正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 数据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数 据"采存算管用"全链条焕新迭代,催生出"数据即服务""知识即服务""模型即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研究结果 ...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据市场快速成长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 2025-08-15 00:37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国家数据局组织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的创新探索 针对数据领域"找数用数难""规模流通难""跨域加工难"等难题 [8]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印发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积极开展 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 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7] 数字服务普及情况 - 我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2]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 - 全国10.7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覆盖75%以上人口 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逐步实现"一卡通"区域服务互联互通 [2] 数字生活应用场景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数字孪生、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广泛 [2] - 即时零售、智能网联汽车、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涌现 [2] -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纵深推进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持续深化 公共服务"一网通享"效能提升 [3] 数据要素市场化 - 今年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达3328个 同比增长70% 其中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7] - 今年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达2600多家 一批从事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业务的企业快速成长 [7] -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授权运营、价格机制相关政策已发布实施 国家登记平台覆盖超过78个国民经济大类 [4] 数据应用示范成果 - 国家数据局打造"数据要素×"、公共数据"跑起来"等品牌 已发布70个示范场景 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 [4] - 医保部门通过海量数据分析精准识别欺诈骗保线索 一些城市开展政企数据合作实现道路信号灯智能调控 服装企业利用消费数据开展个性化设计生产 [4] -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 国家数据局将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5][6]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数据市场快速成长,数字服务普惠便捷——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00:37
数字中国建设成就 - 中国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中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带动集成电路、通信网络设备、计算机等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3]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 [3] - 中国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4年6月底的30万亿,增长300多倍 [3] 数据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4] - 2024年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4] - 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年均增速15.7% [4] - 长三角地区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22.6%,集聚数据企业超过10万家 [5] 数字服务普及 - 中国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 [6]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6]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6]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6] - 全国10.7亿人领取电子社保卡,覆盖75%以上人口 [7] - 全国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