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自主

搜索文档
冯德莱恩代表欧盟,签下的不平等条约,将给欧洲带来“百年屈辱”
搜狐财经· 2025-08-28 00:00
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 远高于特朗普2025年上任前1.5%的平均水平[3] - 欧盟需取消对所有美国工业产品的关税 并为美国农产品和海产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1] - 欧盟承诺在特朗普任期内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 另采购400亿美元美国人工智能芯片[3] 行业影响分析 - 葡萄酒和烈酒行业未获关税豁免 法国和意大利生产商对美出口占比较高[5] - 钢铁和铝的50%关税维持不变 药品关税也不在协议范围内[5] - 汽车和化工等德国支柱产业首当其冲 预计使德国GDP每年下降0.15% 相当于损失65亿欧元[9] 协议执行问题 - 存在大量模糊条款和执行机制不明确问题 包括钢铁铝配额制度和行业豁免权[5] - 欧洲承诺在美投资6000亿美元计划缺乏清晰执行机制[5] - 许多"意向性"的执行监督和落实方式仍不明确 存在大量潜在摩擦点[7] 地缘政治影响 - 协议使欧盟在能源、防务、科技等关键领域更加依赖美国[13] - 可能对中欧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外交部明确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13] - 协议被视为地缘政治考量产物 民主世界中最强大两个经济体达成协议以避免贸易战[11]
惩罚性关税生效,印度经济遭到重创
搜狐财经· 2025-08-27 15:44
贸易关税影响 - 美国对印度出口征收50%惩罚性关税即将生效 涉及印度800多亿美元对美出口 [1] - 纺织品 海鲜和珠宝行业订单被越南和孟加拉抢走 [1] 地缘政治背景 - 贸易冲突根源是地缘政治 美国不满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1] - 印度作为全球南方领头羊和美西方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 具有特殊战略地位 [3] 双方应对策略 - 美国手握印度最大出口市场筹码 印度准备28亿美元出口企业救济计划 [3] - 莫迪政府可能采取减税刺激内需措施 并加速开拓欧洲和中东等替代市场 [3] 长期趋势影响 - 全球化进程碎片化 贸易被用作地缘政治武器 [5] - 印度将强化战略自主 深化金砖国家本币结算 同时缓和对华关系 [5] - 供应链决策需综合考虑政治风险 在印度设厂出口美国风险显著上升 [5] 市场格局演变 - 印度市场规模庞大且内需潜力充足 但美国技术资本和市场优势难以替代 [7] - 短期较量取决于筹码博弈 长期竞争取决于经济韧性 [7]
苏杰生强调美国还是盟友,承认欺骗中国感情,但休想印度退出金砖
搜狐财经· 2025-08-27 07:06
8月23日,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印度经济时报》论坛上发表讲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在发言中针对近期美印之间贸易摩擦的升级,划出了一条 坚定的红线:印度必须维护农民和小生产者的根本利益,绝不会在这方面做出妥协。同时,他也强调,美国依旧是印度的重要盟友,新德里将继续参与"四 方安全对话"机制。这种既强硬又合作的表态,展现了印度外交策略的多重面向与务实特征。 当前,美印贸易争端的导火索是美国以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累计50%的关税。其中,25%已率先生效,余下部分预计将在8 月27日正式执行。这一举措直接导致原定于8月25日至29日访问印度的美国贸易代表团取消行程。面对这一挑战,苏杰生公开表态:"谈判仍在继续,但我们 有一些必须坚守的底线。"他明确指出,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是印美谈判中绝不容动摇的核心。 农业对印度而言具有决定性意义,不仅贡献了全国约16% 的GDP,还直接影响近一半人口的生计。印度社会对农业的敏感性极高,四年前农民开着拖拉机围堵新德里的场景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在这一背景下,任 何触动农业的谈判都将成为印度政府最为警惕的问题。 对于美国批评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苏杰生则展 ...
卢拉批欧盟投入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却未用于抗击全球饥饿问题
环球网· 2025-08-27 04:59
欧盟军事开支计划 - 欧盟批准8000亿欧元军事开支计划用于重新武装所有成员国 [1][3][4] - 该计划被视为欧盟摆脱安全附庸地位和重塑战略自主的关键举措 [4] 国际社会反应 - 巴西总统卢拉批评欧盟将8000亿欧元用于军事而非解决全球饥饿问题 [1][3] - 卢拉以加沙冲突为例重申联合国结构需要改变并推动重塑全球治理体系 [4] - 卢拉此前曾将欧盟及日本等盟友的重新武装速度形容为疯狂 [4] 计划实施背景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今年3月初在布鲁塞尔特别峰会宣布该计划 [4] - 计划面临历史惯性路径依赖和现实约束的双重困境 [4]
莫迪即将赴华,特朗普关税让印度走近中国?印外长主动驳斥:跟中国缓和关系,与美国无关
搜狐财经· 2025-08-27 02:30
美印贸易关系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50%新关税 关税直接翻倍 涉及年贸易额约900亿美元 其中印度对美出口约600多亿美元 [1] - 美方关税施压旨在迫使印度在贸易和政策上让步 印度制造业基础薄弱 难以承受出口市场损失 [1][3] -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明确表示不会在压力下妥协 并拒绝向美国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 因印度农业人口庞大且技术落后 全面开放可能冲击经济根基 [9] 印度对华关系动向 - 印度总理莫迪计划访华 双方达成十项共识 包括直航恢复、签证便利化、经贸合作、边境机制及水文信息共享 [3][5][11] - 印度强调与中国缓和关系并非受美国推动 而是基于战略自主和利益考量 旨在为美印谈判增加筹码 [3][5] - 中印贸易互补性存在 但印度对华警惕性高 边境问题、技术合作和水资源争端等矛盾未根本解决 短期难以替代美印贸易规模 [5][9][11] 印度外交战略 - 印度推行"多边平台优等生"策略 积极参与金砖、上合和G20等机制 以积累多边信用并分散风险 [6] - 外交上采取平衡术 对美国示强同时对华示好 试图在各方之间寻求利益最大化 但缺乏硬实力支撑易被动选边 [11][12] - 美国任命亲信大使戈尔驻印 表明将印度视为利益谈判对手而非盟友 过去对印战略定位从平衡筹码转向直接利益博弈 [8][9] 地缘与经济影响 - 印度面临美关税压力和经济冲击 需通过中印合作释放"稳信号"以安抚国内企业和外资 但实际效果受限 [5][9] - 水文信息共享等举措暂缓印度边境和用水焦虑 但未根本解决区域安全问题 印度仍处于内耗外压状态 [5][11] - 全球供应链与地缘政治交错 各方博弈中均寻求利益最大化 但无绝对赢家 印度需以硬实力应对长期考验 [11][12]
给印加税却不给中国加?美国财长说出真相,印度人彻底破防了,莫迪终于意识到中印差距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23
美印贸易摩擦 -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 叠加原有税率后总税率达50% [1] - 美国财政部长指责印度转售俄罗斯石油并称之为"印度式套利" [1] - 印度外交部反驳美国不公平 指出美国每年从俄罗斯购买数十亿美元化肥和铀 [3] 贸易影响分析 - 50%关税可能导致印度对美出口暴跌60% 影响近1%的GDP [5] - 制药和电子行业若失去豁免 对美出口跌幅可能高达80% [5] - 印度取消棉花进口关税向美国示好 但未能获得关税豁免 [5][7] 中美贸易对比 - 中美达成协议暂停加征24%关税 仅保留10%基础税率 [3] - 美国财长表示中国情况不同 没有进行类似印度的套利活动 [3] - 美国零售业协会评估若对华关税全面恢复 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2400美元 [3] 印度应对措施 - 莫迪宣布推进"印度制造"并声称要保护印度农民 [5] - 印度支持者号召抵制麦当劳 可口可乐 亚马逊和苹果等美国品牌 [5] - 印度战略自主政策暴露其在大国博弈中的调节变量地位 [5] 地缘政治博弈 - 美国曾鼓励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以稳定全球能源市场 [3] - 大国博弈中实力是硬通货 印度的投机策略难以获得尊重 [7] - 美国对中国网开一面是基于14亿人市场和产业链不可替代性的考量 [5]
莫迪专机将飞往中国,却先收到1个坏消息,美代表团取消访问印度
搜狐财经· 2025-08-22 03:39
美印贸易冲突升级 - 美国宣布取消原定8月25日访问新德里计划 导致第六轮美印贸易谈判彻底搁浅[2] - 特朗普政府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 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关税(含7月宣布的25%及8月6日新增25%) 定于8月27日正式生效[2] - 印度外交部指责美国做法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强调进口俄石油出于市场需求和能源安全考虑[3] 印度强硬反制措施 - 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谴责经济自私主义 宣布推进自力更生战略 誓言实现能源独立并推动关键领域产业建设[4] - 印度冻结与美国数十亿美元军购订单 对美国威士忌加征150%关税 暂停所有飞往华盛顿航班[4] - 印度宣布年底推出首款国产芯片 计划建设六家新芯片厂[4] 中印关系积极进展 - 中国外长王毅三年多来首次访问印度 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举行会谈并参加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7] - 王毅强调中印应视对方为伙伴和机遇 苏杰生表示愿以建交75周年为契机深化互信与合作[7] - 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此访可能促成发展中国家联合应对单边霸凌的合作框架[15][11] 去美元化与多边合作 - 印度外长苏杰生前往莫斯科讨论建立卢比计价贸易机制 推动去美元化[6] - 印度通过人民币结算俄罗斯石油可节省12%成本 中印秘密测试人民币结算印度IT服务出口[9] - 印度财长提议推动金砖支付体系 寻求摆脱对美元依赖[9] 潜在经济影响 - 美国50%关税生效后 印度钢铁医药等支柱产业将受严重打击 美国订单大量取消导致货物积压和原材料贷款无法偿还[9] - 印度战略认知转变 意识到盲目追随美国无法获得工业化所需技术和资金 反而会丧失外交独立性[9]
顶着美国压力,印俄外长谈能源合作
环球时报· 2025-08-21 22:54
能源合作 - 俄印在油气领域及石油供应取得良好成果 有意开展能源生产联合项目 [3] - 印度通过贸易和投资维持与俄能源合作至关重要 计划未来5年将双边贸易额增加约50%至1000亿美元 [3] - 印度基于自身利益继续购买俄石油 政府采取一切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4] 贸易关系 - 俄罗斯是印度第四大贸易伙伴 印度是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 [3] - 印度寻求降低关税并减少非关税壁垒 以打破贸易瓶颈 [3] - 印度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参考条款 旨在开拓新市场应对贸易僵局 [4] 地缘政治影响 - 此访正值印美关系持续紧张 美国对印度购买俄石油不满并加征关税 [3] - 美国自6月27日起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 累计税率达50% [3] - 全球不确定性上升使印度重点重新转向可靠稳定的合作伙伴 [3]
谈判破裂,印度面临50%关税!莫迪对华急转舵,中国成唯一救命稻草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53
当记者追问是否因中国购买俄油而加征关税时,特朗普只抛出一句"两三周后再说"。这种反常的沉默背 后,是一场美国不敢掀桌子的懦夫博弈。印度惨成美国头号靶子,50%关税压垮印度!莫迪对华急转 舵,中国成唯一救命稻草! 近日,面对记者有关"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否触发次级制裁"的提问,特朗普一改往日强硬作风,仅回 应"两三周后再谈"。 所谓两三周后再谈,不过是一个托词,特朗普很清楚,现在不能对中国采取次级制裁措施。 若美国真对中国进口俄油实施制裁,便会迅速发现,中国购入的原油经炼化后大量再出口至全球市场, 一旦切断这条供应链,国际能源价格将瞬间暴涨,而美国自己将首当其冲承受通胀压力。 原来印度还想着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但16日,《印度时报》披露,原定于月底访印进行第六轮贸易谈 判的美国代表团行程突然被无限期推迟。 这意味着美印经贸对话已陷入僵局,甚至接近破裂。 接着就是美国的金融市场遭受剧烈震荡,盟友不断反水,到时候的场面,就真不是白宫所能掌控的了。 事实证明,供应链的复杂耦合已使单边制裁变成自杀式行为。 对付不了中国,特朗普自然是忧心如焚,急着找个软柿子来捏一捏出出气,很不幸,印度中招了。 印度和中国,同样是俄罗斯石 ...
乌克兰危机给欧洲上了一堂现实政治课
搜狐财经· 2025-08-19 01:36
地缘政治动态 - 欧洲多国领导人组团陪同乌克兰总统赴美会晤美国总统 包括欧委会主席 北约秘书长 法国总统 英国首相 德国总理 意大利总理和芬兰总统等重量级政要 [2] - 欧洲政要高度重视乌克兰危机解决议程 欧盟和乌克兰尝试展示统一阵线 马克龙强调欧洲应坐在谈判桌前 [2] - 美俄元首会晤后欧洲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 未谈及特朗普主张的和平协议 反而威胁对俄追加制裁 凸显欧美分歧 [2] 危机根源分析 - 北约计划向乌克兰敞开大门被美国学者指为酿成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 [3] - 美俄战略稳定对话破裂直接引发乌克兰危机 美国利用危机控欧弱俄并不断拱火浇油 [3] - 欧洲部分国家盲目追随美国主导的北约东扩战略 与俄罗斯长期对抗导致进退两难 [4] 经济影响评估 - 欧洲失去俄罗斯市场和能源供应 战争风险导致去工业化和资本外逃 难民问题引发社会矛盾 [4] - 德国主要经济体已连续两年出现经济负增长 [4] - 美国成为欧盟主要能源卖家 跃升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 通过《通胀削减法案》促使欧洲产业转移 [4] 战略自主诉求 - 马克龙多次公开表示欧洲必须表明绝非美国附庸 欧洲舆论追求战略自主 [5] - 欧洲安全架构需要加速重塑 应掌握决定自身命运的主导权 [5] - 欧洲需推进对美战略自主以获得战略空间 为和平发挥作用并承担更大责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