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

搜索文档
南新制药拟不超4.8亿元收购未来医药所持标的资产组 丰富公司产品管线
智通财经· 2025-08-26 17:10
交易概述 - 南新制药拟以现金不超过4.8亿元收购未来医药持有的标的资产组 [1] - 收购标的包括已上市品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和(Ⅱ)及在研品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Ⅲ) [1] - 交易包含与标的品种相关的研发生产技术资料、商标、专利、客户资料及批文等完整资产所有权和知识产权 [1] 交易性质 - 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1] - 采用现金收购方式 不涉及发行股份 不构成关联交易 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 战略意义 - 收购将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 完善全年龄健康管理产品矩阵 [1] - 优化公司抗感染-慢病-营养支持产品布局 符合大健康发展战略 [1] - 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Ⅱ)已形成规模销售 短期可为公司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1] 协同效应 - 资产组包含已搭建成熟的全国销售渠道及学术推广体系 [2] - 公司将借助该销售网络为公司产品开拓新渠道 [2] - 将促进公司儿童抗流感药物的市场准入与覆盖 [2]
历史新高 李子园分红率达95.67% 不断丰富大健康产品矩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3:3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1亿元 归母净利润0.96亿元 扣非净利润0.87亿元 [2]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 合计现金分红0.92亿元 现金分红比例达95.67% [2] - 上市以来分红率持续提升 从2021年37.15%增至2025年上半年95.67% [2] 产品创新 - 推出维生素营养水系列 采用"0糖0脂0卡0防腐剂0香精0添加色素"配方 [3] - 新增复合维B系列(菊花味/红树莓味)与高倍维C系列(柠檬味) 主打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功能 [3] - 推出果蔬汁类饮料产品线 含10%果汁浓度的橙汁/葡萄汁/苹果汁/蜜桃汁四种口味 [3] 产能扩张 - 在宁夏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设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 [3] - 项目分两期推进 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12月投产 达产后年产值超4亿元 [3] - 项目覆盖全脂脱脂奶粉/浓缩奶/稀奶油/奶酪等奶制品深加工生产线 [3] 战略布局 - 品牌定位聚焦年轻消费群体与青春休闲营养便利市场 [3] - 依托宁夏黄金奶源带优质牧场资源 强化乳制品精深加工与高附加值转化 [5] - 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供应链韧性 [5]
历史新高,李子园分红率达95.67% 不断丰富大健康产品矩阵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2:5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21亿元、归母净利润0.96亿元、扣非净利润0.87亿元,经营表现稳健 [1]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元(含税),合计现金分红0.92亿元,现金分红比例达95.67% [1]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分红率分别为37.15%、41.18%、81.76%、86.57%和95.67%,呈持续攀升态势 [1] 产品创新与布局 - 推出维生素营养水系列,采用"0糖、0脂、0卡、0防腐剂、0香精、0添加色素"配方,包含复合维B和高倍维C两个系列,主打缓解疲劳和增强免疫力功能 [3] - 针对电商渠道推出果汁含量10%的橙汁、葡萄汁、苹果汁、蜜桃汁四种口味果蔬汁饮料 [3] - 品牌定位聚焦年轻消费群体及青春休闲、营养便利市场导向 [3] 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建设 - 在宁夏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投资建设"日处理1000吨生乳深加工项目",产品涵盖全脂脱脂奶粉、浓缩奶、稀奶油、奶酪等 [3] - 项目分两期推进,一期工程预计2025年12月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4亿元 [3] - 宁夏优质奶源资源与现代化养殖技术为乳品精深加工及高附加值转化提供支撑 [4]
调研速递|天利科技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聚焦业务发展与应对策略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48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下半年将持续加大对5G、大保险、大健康、AI智算等方面投入 坚持数字化、智能化方向[1]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加快业务转型与升级、加大引进优秀人才力度三方面提升核心竞争力[1] - 公司将通过加大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完善营销网络体系、扩大合作伙伴生态圈等措施推进主业发展[2] 保险业务规划 - 公司拥有全牌照行业解决方案能力 未来将积极输出场景化保险产品与服务[2] - 重点项目包括投保车辆事故出行保障、赋能保险公司及机构的保险商城与智能理赔项目 均在有序推进[2] - 公司依托股东影响力适时进入新业务领域 聚焦数字化转型与新业务开拓[2] 资本配置与股东回报 - 投资者质疑公司将长期耐心资本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建议加强科技研发创新[1] - 公司回应将不断优化分红方案 重视投资者合理回报[2] 经营挑战与应对 - 公司坦言面临业务升级或转型不达预期、市场竞争致毛利率波动、创新不及预期等难点[2] - 公司正通过业务降本增效、管理能力提升等多种措施应对挑战[2]
松霖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0: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40亿元,同比下降21.2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3亿元,同比下降57.9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0亿元,同比下降32.36% [2]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下降60.00% [2] - 境外营业收入占比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提及主要销售区域收入同比下滑 [27] 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分为"SOLEX机器人系统"和"IDM业务"两大类 [3] - IDM业务覆盖美容健康、睡眠健康、运动健康、饮水健康等细分场景 [5] - 智能厨卫产品包括淋浴花洒、护理龙头、智能马桶、厨房龙头等 [6] - 经营模式采用"IDM模式+自有品牌模式"双轨运营 [6] 机器人业务进展 - 以松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构建护理服务机器人系统和后勤服务机器人系统 [4] - 2025年3月收购厦门威迪思智能运动系统有限公司100%股权 [21] - 技术突破包括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运动控制、离线语音引擎、情感交互系统等 [14] - 产品覆盖养老、护理、医美、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等B端场景 [4][13]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申请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69项,外观专利16项 [12] -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外观专利9项 [12] - 设立智能电子事业部,为各品类提供AI算法、IOT等底层技术支持 [20] - 与福建省多所大学共建研究中心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 [12][20] 产能与国际化布局 - 越南生产基地实现首单出货,推进国际化布局 [12][21] - 境外资产4.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39% [29] - 货币资金8.66亿元,同比增加73.18%,主要因结构性存款到期赎回 [29] 子公司表现 - 漳州松霖公司营业收入3.95亿元,净利润-227万元 [30] - 倍杰特公司营业收入2.21亿元,净利润1655万元 [30] - 报告期内新设松霖机器人公司(2025年2月)和松霖大健康公司(2025年4月) [29] 技术成果 - 美容健康品类实现算法技术突破,包括口腔图像识别、皮肤实时检测、3D重建等技术 [15][16] - 智能厨卫品类在电子微气泡技术、超节水淋浴技术、臭氧微气泡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19] - 获得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和ISO/IEC 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认证 [12] 客户与市场 - 客户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知名品牌商、连锁零售商和品牌电商 [26] - 采用客户资源共享平台,不同品类客户群体产生协同效应 [26] - 产品销售受国际贸易政策、汇率波动、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 [27]
天利科技(300399) - 300399天利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6
2025-08-26 09:58
业务发展策略 - 加大对5G、大保险、大健康、AI智算等领域的投入以实现技术突破 [2] - 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以提升服务竞争力 [2] - 通过技术创新、业务转型和人才引进应对市场竞争 [5] - 拓展合作伙伴生态圈并完善营销网络体系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7] - 依托股东资源适时进入新业务领域以提升盈利能力 [8] 保险业务重点 - 拥有保险经纪和保险科技全牌照行业解决方案能力 [6] - 推进大健康领域"愈安康"项目解决肿瘤患者康复问题 [7][8] - 开发车生态"出行无忧"系列产品保障车主事故后出行 [8] - 推出保险商城及智能理赔项目赋能保险公司及机构 [8] - 适时输出场景化保险产品与服务助力客户发展 [6] 资金管理与股东回报 - 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 根据主业发展适时配置资源保证资产收益最大化 [2][3] - 持续优化分红方案关注股东利益提升投资回报 [7] 风险与挑战 - 业务升级或转型可能不达预期目标 [8] - 市场竞争导致毛利率波动 [8] - 创新进展可能不及预期 [8] 下半年计划 - 通过核心技术打造和精细化管理推进降本增效 [8] - 整合5G消息、AI智算等数字经济技术资源实现业务转型 [8] - 优化制度流程并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管理能力 [8]
西麦食品(002956):增长提速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成本红利稳步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4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长18.07%,归母净利润0.81亿元,同比增长22.46%,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增长24.24%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93亿元,同比增长21.04%,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长25.16%,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17.35%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率5.46%,同比提升0.18个百分点 [2] 分产品表现 - 纯燕麦片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13.2%,毛利率44.26%,同比微降0.07个百分点 [1][2] - 复合燕麦片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7.6%,毛利率48.84%,同比提升2.32个百分点 [1][2] - 冷食燕麦片收入0.86亿元,同比增长27.23% [1] - 其他产品收入0.46亿元,同比下降33.2% [1] 分区域表现 - 南方大区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20.14% [1] - 北方大区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3.34% [1] - 其他区域收入0.40亿元,同比增长39.30% [1] 盈利能力与成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3.59%,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第二季度毛利率43.50%,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37.06%,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0.72%,同比上升2.57个百分点,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增加 [2] - 管理费用率5.74%,同比下降1.0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0.52%,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2] 战略与业务布局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复合燕麦增速快于纯燕麦,聚焦大单品战略,纯燕、有机、牛奶燕麦等明星产品稳步增长 [3] - 线下销售网络持续扩张,主流电商平台保持品类TOP1,积极拓展零食渠道、会员店、社区团购等新兴渠道 [3] - 成立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聚焦药食同源、益生菌等方向,蛋白粉等品类持续突破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0亿元、27.41亿元、33.09亿元,同比增长20.78%、19.69%、20.73%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2.25亿元、2.80亿元,同比增长27.77%、32.25%、24.25% [3]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5 19:4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00亿元,同比增长10.19% [3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7.38% [32]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21.1亿元,占近三年平均净利润比例66.77% [40] 募集资金管理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39.65亿元,实际收到募集资金39.23亿元 [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6.48亿元,期末专户余额3.43亿元 [20] - 当前使用闲置募集资金90,0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20][23] 战略发展与产业布局 - 聚焦能源互联和信息通信两大领域,构建"光电网联美好生活"产业生态 [31] - 组建未来产业研究院,聚焦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大健康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2] - 在海洋领域完成±525kV直流海缆技术研发(国际领先),电力领域开发特强钢芯高强耐热铝合金绞线(国际领先) [34] 技术创新与成果 - 2025年上半年4项产品入选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 [35] - 线缆排线智能决策系统获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35] - 新增2项国际领先成果: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及模块化弹性液冷散热系统、高速铜缆 [34] 绿色发展与ESG实践 - 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826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3万吨当量 [37] - 开展绿色低碳项目182项,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600吨当量 [37] - 获华证指数ESG AAA最高评级,拥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9家零碳工厂 [39] 股东回报与投资者沟通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每10股派现3.00元,合计分红10.18亿元 [40] - 累计回购股份6,627.44万股(占总股本1.94%),第五期回购已支付2.52亿元 [40] - 2025年上半年通过e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问题36次,并计划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 [43][45]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根据新《公司法》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相关职能 [37] - 修订《公司章程》等19项制度,顺应上市公司治理改革方向 [37] - 2025年1-6月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规情形 [28]
中天科技: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5 16: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10.19%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7.38% 通过深耕能源互联与信息通信领域 强化光电核心技术并布局未来产业 同时通过绿色创新与股东回报机制提升综合竞争力 [1][2][6][8] 经营业绩与业务发展 - 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10.19% 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7.38% [2] - 聚焦"光"与"电"两大核心领域 构建新能源 海洋经济 智能电网 数字通信的多板块协同生态 [1] - 海洋领域完成±525kV直流海缆技术研发(国际领先) 电力领域特强钢芯高强耐热铝合金绞线获国际认证 新能源领域推出N型TOPcon海上光伏组件及2.5MW液冷储能变流器 通信领域新增弯曲不敏感四芯光纤等2项国际领先成果 [3] - 4项产品入选江苏省"三首两新"技术名单 智能决策系统获全国创新成果一等奖 2家单位通过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认定 [4][5] 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 - 组建未来产业研究院 采用"1+N"协同创新模式 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低空经济 大健康四大新兴产业 [2] - 通过"向链发展"整合产业集群(海工全产业链) "向新发展"突破前沿技术(深海科技 纳米改性金具等) [3] - 19家单位获评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2家获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家获评"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 [5]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826吨标准煤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3万吨当量 绿色能源消费量增加1.2亿千瓦时 [6] - 开展182项绿色低碳项目(绿色设计53项 绿色工艺47项 节能技术48项)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2600吨当量 [6] - 打造绿色供应链平台 覆盖10大类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 推动76家供应商参与绿色行动(31家实现碳排放下降) 年度碳减排1.2万吨 [7] - 获ESG AAA评级 拥有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2家省级绿色工厂 9家零碳工厂 3家子公司加入SBTi倡议 3款产品获EPD认证 [8]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21.1亿元(占平均净利润66.77%) 2025年拟分红10.18亿元(占2024年净利润35.88%) [9] - 累计回购股份金额超6.2亿元(6627.44万股占总股本1.94%) 第五期回购已支付2.52亿元(1879.08万股占总股本0.55%) [10] - 修订《公司章程》等19项制度 取消监事会并由审计委员会承接职能 符合新《公司法》改革方向 [5]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通过自愿披露重大订单 路演反路演 可视化简报等形式加强投资者沟通 [10] - 在上证路演中心召开业绩说明会 对定期报告及投资者问题深度解读 [10]
从“田间”到“舌尖” 重庆力争黄连全产业链产值破3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5:25
行业地位与资源禀赋 - 重庆作为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之一 凭借三峡库区 武陵山和秦巴山脉生态资源孕育丰富中医药资源宝库 [1] - 重庆市黄连在地面积近10万亩 产量占全国需求量60%左右 石柱被誉为"中国黄连之乡" [1] - 成功创建"中国优质中药材黄连示范基地" 形成从种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条 [1] 产业建设与技术创新 - 推行黄连规范化生态种植 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和有机肥替代化肥 推进全过程标准化生产 [1] - 开发梯次化全产业链产品体系 实现全资源化利用:以花开发黄连花茶/花菜 以根茎开发中成药 以须开发中兽药 以提取物开发牙膏/香皂等日化用品 [1] - 建设一批全程可追溯的黄连GAP基地 打造以黄连牙膏为代表的大健康"爆品" [1] 品牌与市场体系 - 打造"石柱黄连"区域公用品牌 构筑"地理标志+农业文化遗产+全国百强品牌"三重价值体系 入选中药材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单 [2] - 持续建设"中国黄连交易市场" 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 形成核心市场稳固 高端渠道畅通 国际市场拓展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 [2] - 构建以"中国黄连市场"为核心的数字化交易平台 加强与国内头部中药企业战略供需关系 积极推动石柱黄连出口 [2] 经营模式与产业效益 - 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 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0家 发展专业合作社25家 规模种植户320余户 [2] - 构建龙头企业引领 多元主体参与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形成分工协作 基地联建 市场共享 风险共担的联动发展格局 [2] - 力争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 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持续带动农民稳定增收 [1][2] 产业规划与活动 - 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石柱县黄水镇举办"中国·重庆黄连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2] - 全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 全国影响力的黄连产业高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