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太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惩戒”,印度决定“硬刚”
搜狐财经· 2025-08-03 20:49
美国对印度征收关税政策 - 美国将从8月7日起对全球69个贸易伙伴征收10%至41%的"对等关税",其中印度税率为25%,高于欧盟的15%、日本的15%和英国的10% [1] - 特朗普表示将对印度实施"惩戒",因其一直是俄罗斯军备和能源的主要买家 [1] - 美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2023至2024财年贸易额超过1180亿美元 [3] 印度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立场 - 特朗普称印度将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但印度官员表示政府未指示石油公司减少自俄进口 [3] - 印度坚持购买俄罗斯石油,因印俄关系定位为"享有特权的特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廉价优质原油为印度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7] - 莫迪强调印度公民应购买国内制造产品,以推动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7] 美国征收关税的战略意图 - 特朗普征收关税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实施"美国优先"政策 [3] - 通过经济手段施压印度减少对俄原油进口,以在乌克兰问题上逼迫俄罗斯回到谈判桌 [4]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在8月8日前完成与乌克兰和谈,否则将征收100%或接近水平的税率 [6] 印度对关税政策的反应 - 印度对"对等关税"态度暧昧,仅曾提出对美国的钢铝关税和汽车关税进行反制,但最终被施加25%较高关税 [6] - 25%关税让印度进一步看清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真实面目 [6] - 印度国内对莫迪政府有所批评,因特朗普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和美巴关系升温 [7]
印度选择“不跪”,等着美国挥出关税大棒,特朗普发出最后警告,治不了中国,还收拾不了印度?
搜狐财经· 2025-08-01 06:36
美印贸易摩擦背景 - 美国宣布8月1日起对印度加征25%关税并附加罚款措施 关税幅度高于对欧盟和日本的15% [1][2] - 美印双边商品贸易额约1290亿美元 美国对印度贸易逆差达460亿美元 [4] 印度应对策略 - 印度政府明确表示8月1日前绝不妥协 计划拖延至9月或10月再谈判 [4] - 向WTO提交报复计划 拟对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约7.25亿美元关税 [7] - 农业保护主义成为核心立场 拒绝开放小麦玉米大米和转基因大豆进口市场 [4] 地缘经济因素 - 印度通过俄罗斯能源进口和中国制造业合作降低对美国市场依赖 [4] - 美国担忧关税政策可能将印度推向中国 影响印太战略实施效果 [7] - 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和武器 无视美国反俄联盟主张 [4] 产业影响分析 - 印度50%人口依赖农业 国内农业集团强烈抵制美国农产品冲击 [4] - 汽车制造业可能成为贸易战重点领域 印度拟对相关产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7] - 欧盟和日本已接受15%关税 形成与印度抵抗姿态的鲜明对比 [2][4]
国防部回应“美空军史上最大规模演习”: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7-30 08:32
美国军事演习 - 美国空军在西太平洋启动代号"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 这是美空军史上最大规模演习 [1] - 演习检验"敏捷战斗部署"等作战概念 标志着美国"印太战略"军事部署进入实质性强化阶段 [1] 地缘政治影响 - 美方固守冷战思维 在亚太地区炫武示强 以军演为幌子拉帮结派对他国威胁施压 [1] - 美方行为破坏亚太和平稳定 将太平洋变成人为兴风作浪之洋 [1] 中国军方立场 - 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 - 中国军队是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的坚定力量 秉持"任凭风浪起 稳坐钓鱼台"的态度 [1]
特朗普关税施压没用?关键时刻,美逼迫韩国“协防台海”,李在明早已给出答案,美失望了
搜狐财经· 2025-07-29 02:38
美韩贸易与军事关系 - 美国对韩国造船业加征25%关税的最后期限临近,若首尔不配合将于8月1日实施[1][3] - 韩国提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计划,承诺未来几年投资数百亿美元,包括承接美国军舰订单、技术转移及优先满足美国海军年均300亿美元的造船需求[3] - 此前日本以5500亿美元投资承诺换取15%关税豁免,但韩国未选择相同路径[3] 韩国应对策略 - 韩国总统李在明明确表态"台海问题与韩国无关",避免重蹈"萨德事件"导致中韩贸易额腰斩的覆辙[5] - 韩国加速与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合作,降低对美国依赖[7][9] - 韩国半导体行业对华出口占总出口60%以上,中国市场成为重要退路[7] 军事与地缘政治 - 美国要求韩国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从朝鲜半岛扩展至整个印太地区,并参与台海或南海冲突[3][5] - 美国要求韩国将国防预算从GDP的2.3%提高到5%,军费开支从约50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以上[5] - 李在明邀请朝鲜领导人出席APEC峰会,推动朝韩关系缓和,削弱美国驻军"合理性"[1][6][12] 美国施压失效原因 - 韩国将关税威胁转化为"美国就业工程",使经济施压失灵[10] - 韩国公开拒绝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导致盟友体系出现裂痕[11] - 朝韩关系缓和可能削弱美国在半岛的军事抓手[12] 战略影响 - 韩国从"被动盟友"转向"主动平衡者",标志战略思维转变[12] - 韩国选择可能成为"中间地带"国家摆脱霸权胁迫的典型案例[12] - 全球格局预示单极时代终结,小国寻求自主生存之道[12]
东盟持续进行斡旋,两国仍在互相指责,泰国称将与柬举行领导人会晤
环球时报· 2025-07-27 23:06
泰柬边境冲突与停火进展 - 美国总统特朗普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话 敦促两国立即停火 并以贸易谈判为筹码警告在冲突持续期间不会达成贸易协议 [1][3] - 柬埔寨同意无条件停火提议 已指示外长与美国国务卿及泰国外长协调落实停火 [4] 泰国原则上同意停火但要求柬埔寨先展现诚意 更倾向双边对话 [1][3] - 尽管停火讨论进行中 两国27日仍爆发第四天交火 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和平 泰国军方称战场部队仍在执行作战策略 [5] 冲突伤亡与难民情况 - 泰国报告21人死亡(多为平民) 柬埔寨13人死亡 泰国超13 1万人撤离边境 柬埔寨3省超3 7万人流离失所 [6] -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呼吁立即无条件停火 将主持28日两国领导人会谈 [6] 美国贸易政策施压 - 特朗普政府7月曾威胁对20多个贸易伙伴征收20%-50%关税 其中对泰柬拟征36%关税 [4] - 特朗普将贸易协议与停火挂钩 称"和平降临后才期待达成贸易协议" [3] 地缘政治角力 - 美媒渲染中美在东南亚影响力竞争 将泰国描述为美国盟友 柬埔寨为中国伙伴 炒作"代理人战争"概念 [7] - 中国学者驳斥美媒夸大中美对抗 指出中国与泰柬均保持密切关系 主张和平解决冲突 [7]
访华前先制裁中国?冯德莱恩神操作,欧洲网友:她是美国卧底吧
搜狐财经· 2025-07-25 01:03
特朗普关税对欧盟经济的影响 - 8月1日起欧盟输美商品面临30%关税 远超此前预期的10%-15%范围 直接威胁3790亿欧元欧盟对美出口额 相当于每位欧洲公民承担近千欧元额外成本 [1][2] - 德国汽车、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超半数产值依赖对美出口 30%关税使汽车制造商单车利润削减三分之一 奔驰宝马等企业面临亏损经营或裁员抉择 [2] - 消息公布当日欧洲股市蒸发500亿欧元市值 德国DAX指数暴跌2.3% 法国CAC40与英国富时100指数同步大幅下挫 [1][2] 欧盟内部应对分歧 - 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停止对抗美国 因德国对美出口占GDP4.2% 若市场丧失将导致失业率飙升 [3] - 法国总统马克龙主张强硬反制 建议动用"反胁迫工具"限制美国数字服务 法国对美出口依赖度低于德国 [3] - 欧盟贸易部长会议反制清单从720亿欧元缩减至500亿欧元 德法代表激烈冲突 意大利等国保持沉默 [5] 中欧关系恶化对产业冲击 - 欧盟对华订单2024年暴跌40% 空客、德国汽车和法国葡萄酒产业遭受重创 [6] - 德国企业代表私下接触中方官员试图绕过欧盟达成协议 中欧峰会从原定两天压缩至24小时 [5][6] - 欧盟对俄制裁波及10家香港企业 进一步激化中欧矛盾 [5] 欧盟结构性依赖问题 - 能源领域放弃俄天然气转购高价美国LNG 美国能源公司获巨额利润而欧洲民众承担成本 [7] - 欧洲企业为获取美国补贴被迫赴美建厂 同时承受政治控制 全球GDP占比持续下滑 [7] - 军费总额超俄罗斯但缺乏统一军事力量 高度依赖北约框架和美国驻军 [8] 产业连锁反应预测 - 德国工业联合会预估30%关税叠加中欧关系恶化将导致德国GDP下降1.2% 潜在失业人数达300万 [9] - 意大利旅游业受美国游客减少冲击 西班牙暂缓农产品反制以保护橄榄油出口 [5] - 欧洲企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缩水 错失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7][9]
刚说要访华,特朗普就逮捕中国公民,中方直接出手,断掉美国后路
搜狐财经· 2025-07-23 02:50
美国方面刚释放特朗普访华的消息,马上就高调宣布逮捕中国公民,他们还想"虚空造牌"?然而,特朗普连续犯下战略错误,而且美国自身问题也在加剧, 他已经没有什么资格与中国继续对抗了。而中方就在这个时候出手,断掉美国的后路,具体情况如何? 日前,多家媒体透露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带领豪华代表团访华。不少人认为,特朗普在与中方进行一系列对抗后,终于意识到"遏华政策"不会带来好 处,还被"稀土牌"卡脖子卡得"翻白眼",因此选择缓和对华关系。但就在这个时候,特朗普政府突然以"加密货币洗钱、黑客攻击"等借口,逮捕6名中国公 民。特朗普这种"欲加之罪"的操作,似乎要复刻"孟晚舟事件"。而且就在美国对华动手前,特朗普还公开表示"与中国融洽相处很重要"。从这些情况看,美 国还是在进行他们惯用的"虚空造牌"手段,试图给中美谈判增加筹码。 不过从美国自身的情况看,特朗普并没有资格施压中国。在欧洲央行2025年央行论坛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坦言,若关税问题不存在,美国的降息政策早就 实施了。显然,鲍威尔就是暗示特朗普实施的"对等关税",打乱了美联储的降息计划。而对"是否降息"的问题,鲍威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强调"美国经济 的情况相对较好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美,踢到铁板,外媒:美国不愿捆绑关税和安全
搜狐财经· 2025-07-22 13:17
美菲关税与安全议题谈判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访美期间寻求将20%关税与美方安全承诺捆绑谈判 但遭美方拒绝[1][3] - 美国对菲律宾关税从4月2日的17%提升至8月1日的20% 且明确拒绝将关税调整与安全议题挂钩[1][3] - 菲律宾试图以接受20%关税为条件 换取美国对其对抗中国时的明确安全保障承诺[3][5] 美菲战略合作动态 - 菲律宾近期频繁在南海挑衅中国 试图配合美国"印太战略" 但需要美方更实质性的军事支持[5][7] - 美国仅通过《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和联合军演等象征性行动支持菲律宾 未提供实质性安全保障[3][7] - 马科斯政府改变前任对华友好政策 转向主动挑衅 但美方战略保留使菲方难以获得预期支持[5][7] 美国对盟友经贸政策 - 美国对欧盟征收30%关税 显示其经贸政策不受盟友关系影响 菲律宾类似诉求同样被拒[9] - 菲律宾希望通过经贸让步换取战略支持 但美国坚持将经贸与安全议题分离处理[3][9] - 美方行为表明其地缘战略中经济利益优先 不会为盟友提供实质性代价的承诺[9]
事关关税,特朗普这回要动真格,韩国自知已经没有退路了,李在明下定决心,要把权力夺回来
搜狐财经· 2025-07-21 05:12
贸易关税威胁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韩国汽车进口征收25%关税 最后期限为八月 [1] - 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额超过200亿美元 占美国进口车辆的18% [3] - 25%关税将削弱韩国汽车在美近30%的价格优势 [8] - 韩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 出口占比接近GDP的40% [1] 韩国应对策略 - 韩国外长提名人赵显表示力争在八月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1] - 韩国可能寻求达成特定领域贸易协议来抵充关税威胁 如限制电动汽车补贴或设定汽车出口配额上限 [6] - 2018年韩国曾为换取钢铝关税豁免 同意对美钢铁出口实施配额限制 [3] 汽车行业影响 - 韩国汽车产业面临利润空间被压缩至危险边缘的风险 [3] - 几乎每五辆进入美国的进口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韩国 [3] - 韩国汽车厂商研究报告显示关税将严重影响其在美市场竞争力 [8] 军事指挥权移交 - 韩国总统李在明亲自主持国家安全保障会议 关注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进展 [1] - 指挥权移交被视为关乎韩国国家主权与尊严的里程碑式目标 [3] - 美方对韩军独立指挥体系可靠性存在深度怀疑 要求韩军展现独立应对全面战争威胁的能力 [4] - 韩军关键能力与美国主导的战时需求存在明显代差 特别是联合全域反导能力与大规模伤亡处理系统 [4]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暗藏危险图谋 应停止为自身强军扩武寻找借口
央视网· 2025-07-20 06:34
日本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核心观点 - 日本将中国、俄罗斯、朝鲜列为"安全威胁",并称中国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1][3] - 白皮书内容被指缺乏事实依据,旨在制造地缘安全焦虑,为军事扩张铺路 [5][9] - 日本计划提升军力,重点研发导弹系统,并将军费提高到GDP的2% [7] 日本军事战略动向 - 日本军费持续飙升,将投资人工智能、自动化以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7] - 日本政府计划到2027年将国防预算提高到占GDP的2% [7] - 日本从美国大量采购武器,部署美产装备,被指破坏地区和平 [9] 国际社会反应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批评日本对周边国家缺乏客观认知,存在偏见 [3] - 朝鲜谴责白皮书是日本"实现重新侵略野心的战争脚本" [9] - 新加坡《联合早报》警告日本可能陷入更大的"安全困境" [7] 日本战略意图分析 - 白皮书被指通过"威胁叙事"转移国内矛盾,强化日美同盟 [5] - 日本被指依附美国,充当其印太战略的军事前哨基地 [9] - 日本军事扩张被指违背地区和平发展大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