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安全

搜索文档
印军全面排查中国零部件
快讯· 2025-07-03 04:31
印度军购供应链审查 - 印度国防部启动全面军购审查 旨在彻底去除供应链中的中国产零部件 [1] - 陆军设计局副局长强调降低对外国尤其是中国依赖是应对安全风险的核心优先事项 [1] - 现行规定已禁止军事硬件使用中国零件 但部分企业仍可能通过第三国转运采购 [1] 审查重点领域 - 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系统被列为敏感领域中的重点审查对象 [1] - 国防部将委托外部机构核查国产化率声明 梳理供应链依赖关系 [1] - 审查范围包括成本结构及技术转让流程的深入评估 [1] 供应链现状 - 调查发现部分关键部件可追溯至中国 存在供应链透明度问题 [1] - 企业可能通过间接渠道获取中国零部件用于军用产品生产 [1]
欧盟又提要求,必须解决稀土供应,却先收到一份5年加税通知
搜狐财经· 2025-07-02 03:40
中国对欧盟不锈钢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 中国自7月1日起对来自欧盟、英国等地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五年 [1] - 该措施针对原产于欧盟、英国等地的不锈钢产品,此前这些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 [2] - 延续征收反倾销税旨在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合法权益,是中国依据世贸组织规则采取的正当举措 [2] 欧盟对中国稀土磁铁供应的依赖 - 欧盟市场上超过60%的稀土磁铁供应依赖从中国进口 [1] - 稀土磁铁是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其稳定供应对欧盟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1] - 若中国对稀土磁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可能导致欧盟相关产业每年数十亿欧元的产值损失,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面临风险 [4] 中欧贸易关系的现状 - 中欧经贸关系既存在合作的广度,也面临摩擦的挑战 [2] - 在稀土领域,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开采和加工能力,欧盟在下游应用技术上具有优势,双方本可通过互补实现共赢 [2] - 欧盟近年来加大本土稀土加工能力投入,试图通过政策手段影响中国出口政策,这种单边主义做法给正常贸易往来蒙上阴影 [2] 当前贸易摩擦的进展 - 欧盟提出在一个月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的请求 [1] - 中国的反倾销税措施已正式实施,欧盟的"一个月解决期限"开始倒计时 [6] - 这两项几乎同时发生的贸易举措凸显了中欧在产业竞争与合作中的复杂关系 [6] 未来展望 - 中欧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而非采取单边措施施加压力 [4] - 欧盟需审视自身贸易政策是否符合公平贸易原则 [4] - 双方如何处理稀土问题与不锈钢加税措施之间的关联,将成为观察中欧贸易关系走向的重要窗口 [8]
欧盟只给中国30天,必须要解决稀土供应,否则冯德莱恩取消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55
中欧贸易摩擦背景 - 欧盟2023年10月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加征近40%关税 其中上汽集团税率最高 特斯拉相对较低[3] - 德国汽车制造商反对加征关税 认为需向中国电动车技术学习[5] - 中国企业在欧电池工厂投资受关税政策影响[6] - 欧盟成员国对关税政策存在分歧 部分国家投反对票认为违反WTO规则[8] 稀土供应链现状 - 欧盟90%以上稀土依赖中国进口 涉及电动车电机 风电磁铁 手机元件等关键领域[13] - 2025年6月欧洲企业稀土磁铁库存仅剩2-4周 部分汽车供应商面临停产[23] - 欧盟2021年成立欧洲原材料联盟 试图降低对中国稀土依赖但成效有限[21] 欧盟应对措施 - 在德法西班牙等国加速稀土勘探开发项目[25] - 研究稀土替代材料及循环利用技术[25] - 与澳大利亚 美国 巴西等国洽谈多元化供应渠道[25] 中方立场与行动 - 2025年1月中国商务部报告指出欧盟在公共采购等领域对中国企业设障[27] - 中国外交部表态将坚决维护合法权益 暗示稀土供应与中企在欧待遇挂钩[29] - 强调2025年为中欧建交50周年 愿在平等前提下协商解决[30] 最新事态发展 - 欧盟设定30天期限要求中国解决稀土供应问题 否则将取消冯德莱恩访华计划[15][17] - 中国通过非公开方式加强稀土产业管控 作为对欧贸易摩擦的反制措施[11] - 双方矛盾焦点从电动车关税升级至关键原材料供应链主导权[19]
上涨超3%!国防ETF(512670)涨幅位列国防军工类ETF第一,且费率同类最低!
新浪财经· 2025-06-25 03:15
中证国防指数表现 - 中证国防指数(399973)强势上涨3 13% 成分股中兵红箭(000519)上涨10 02% 北方导航(600435)上涨9 99% 菲利华(300395)上涨7 79% 中航西飞(000768)和航天彩虹(002389)等个股跟涨 [1] - 国防ETF(512670)上涨3 18% 最新价报0 75元 涨幅位列国防军工类ETF第一 [1] - 国防ETF最新规模达54 62亿元 创近1年新高 [1] - 国防ETF最新资金净流入143 99万元 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2 19亿元 [1] 行业动态与政策 - 全球首颗高轨商业中继卫星项目在深圳罗湖启动 罗湖通过'链主企业+配套企业'模式 已集聚卫星通信、遥感应用、飞行器制造等领域企业超50家 [1]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 军贸的"名片效应"带来的长尾效应被低估 新质生产力军事转化加速助力新质战斗力提升 供应链安全的战略溢价将被重估 [2] - 2025H2聚焦国产化、军贸、新质新域三大主线 业绩兑现期渐近 [2] 中证国防指数构成 - 中证国防指数选取十大军工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证券及为国家武装力量提供武器装备或与军方有实际装备承制销售金额或签订合同的相关上市公司证券 [2] - 目前跟踪国防军工类的13只ETF中 国防ETF的管理费+托管费仅0 40% 是同类最低且唯一 [2] - 截至2025年5月30日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 58% 包括中航沈飞(600760)、中航光电(002179)、航发动力(600893)等 [2]
企业出海成为当前大趋势,合合信息启信慧眼助力供应链安全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3 07:59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近两年中国企业普遍形成"不出海就出局"共识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发展空间[1] - 出海企业覆盖传统制造业和新兴科技服务行业 通过国际化战略提升全球竞争力[1] - 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推动企业寻找新增长点 海外消费群体和多样化需求创造发展空间[1] - "一带一路"倡议推进释放沿线国家基建和市场潜力 提供政策支持与合作机遇[1] - 数字化技术进步助力企业高效管理跨国业务 降低运营成本并增强国际竞争力[1] 出海面临的挑战 - 企业面临供应商信息不透明 外部环境多变 内部数据整合困难等实践难题[1] - 穿透风险迷雾并实现主动防控成为生存发展关键[1] 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 - 合合信息启信慧眼推出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方案 基于商业大数据构建"世界风险地图"[2] - 方案为全球化供应链企业提供全天候智能预警平台 实现"全域可视 数据驱动"管理[2] - "风险地图"具备数据全覆盖和精准指向特性 解决传统模式数据割裂与响应滞后问题[2] - 系统实时关联地震 港口关闭 政策事件与供应商地理位置 生成动态全球风险热力图[2] - 覆盖220多个国家地区 对接地震局 气象局和新闻平台 每日扫描超30万条风险情报[2] - 智能捕捉28个维度风险信号(自然灾害 物流瓶颈 政策突变等) 支持130多种语言翻译[2] 技术应用与升级 - 启信慧眼强调从被动响应转向即时风险感知 缩短响应周期以最小化负面影响[3] - 公司进一步完善风险推送功能 强化企业主动防御能力应对供应链风险[3] - 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 助力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调整中把握出海机遇[3]
特朗普赚大了,关税措施被批准,制造业回流了,稀土也要有了!
搜狐财经· 2025-06-13 00:04
关税政策与法律支持 - 联邦上诉法院判决支持特朗普政府继续实施关税政策,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 [1] - 该判决为特朗普2024年可能重新实施关税政策奠定了基础 [1] 企业反应与投资调整 - 通用汽车计划未来两年在美国本土投资40亿美元,扩大密歇根、堪萨斯、田纳西三大工厂的生产规模 [5] - 通用汽车此举旨在支持美国就业和本土制造,同时争取关税豁免以减少每年40-5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 [5][6] - 福特汽车上调新车价格,预计2025年下半年涨幅为1.5% [6] 行业影响与成本压力 - 尽管企业加大本土投资,但成本上升问题显著,中小企业面临更大压力 [11] - 5月CPI数据显示新车和二手车价格分别下降0.3%和0.5%,与关税政策预期效果不符 [6] - 零售业囤货和能源价格下跌是CPI数据走低的部分原因 [6] 供应链与全球冲击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稀土供应短缺问题尤为突出,美国库存仅能维持2-3个月 [9] - 汽车、机器人、新能源行业受稀土短缺影响严重,问题比芯片荒更严峻 [9] - 美国试图寻找替代稀土供应渠道,但仍依赖中国,商务部批准部分民用稀土进口以缓解危机 [11] 通胀与货币政策博弈 - 特朗普呼吁美联储降息1%,以降低债务利息支付压力,但美联储未予回应 [9] - 副总统万斯批评美联储货币政策,但市场预期降息可能推迟至9月之后 [9] - 若6月通胀数据继续下降,美联储可能放松政策,但商品涨价传导或导致CPI回升 [13] 全球贸易与产业链挑战 - 欧美企业面临本土生产与全球市场的权衡,供应链转移难度大 [14] - 稀土、芯片、汽车等关键行业供应链高度依赖全球协作,难以通过关税政策完全切割 [14] - 关税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长期影响尚不明确 [19]
菲利华:公司高纯合成石英砂项目已转入中试阶段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快讯· 2025-06-12 09:50
高纯合成石英砂项目进展 - 公司高纯合成石英砂项目已转入中试阶段 [1] - 该项目有助于推进公司自有完整产业链建设 [1] - 项目将保障供应链安全 [1]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前景 - 航空航天行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领域 [1] - 石英玻璃纤维及以其为基材的复合材料将持续享受行业红利 [1] - 石英玻璃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规模将不断扩大 [1] 供应链管理 - 公司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并积极应对 [1] - 致力于确保供应链安全及可控性 [1] - 措施旨在保障公司经营稳定 [1]
中美谈判期间,美国施压泽连斯基:不能让中国进入稀土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12 00:38
中美稀土谈判 - 美方提出"三换一"稀土交易方案 用解除芯片软件 航空发动机零件和乙烷限制换取中国放开稀土出口管制 [1][3] - 美方提出的技术领域让步均为中国已有替代产品或低战略价值领域 未涉及英伟达AI芯片禁令等核心限制 [3] - 中方未对美方稀土需求做出回应 但用"专业 理性 深入 坦诚"评价会谈 [3]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掌握全球稀土供应链主导权 福特 通用等车企因稀土断供濒临停产 特斯拉通过紧急申请配额应对 [3] - 美国F-35战机 制导导弹和量子计算机所需重稀土80%以上依赖中国 [5] - 中国仅对几种重稀土实施管制 占产量80%的轻稀土尚未动用 [5] - 中国在非洲坦桑尼亚 纳米比亚和格陵兰岛布局新稀土项目 [11][13] 乌克兰稀土市场 - 乌克兰稀土储量占欧洲40% 但70%高品位矿集中在俄控区 基辅控制区多为低品位矿 [7][8] - 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参与乌克兰稀土市场 但乌克兰未明确承诺且表达与中国合作意愿 [8][10] - 中国对乌克兰低品位稀土兴趣有限 因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且非洲项目更具稳定性 [11] 技术代差与供应链 - 美国本土稀土矿精炼环节仍需依赖中国 中重稀土提纯技术差距达20年 [5] - 中国控制全球80%抗生素生产关键原材料 美国建立完整生产链需数年时间和巨额投资 [13]
印度:在努力了,已联系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6-10 15:06
► 文 观察者网 王一 面对中国的稀土管控,一向非常有民族自信的印度低下了头。印度《经济时报》6月10日报道称,印度 商务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透露,在接到国内公司关于稀土储备即将耗尽的反馈后,他们正在与中 国进行谈判,以确保稀土供应。 "存在担忧,"戈亚尔称,"我们的大使馆正在与他们(中国)对话……商务和工业部也在努力。" 戈亚尔承认,中国停止向印度出口稀土永磁体显然会有影响,"尤其是我们的汽车行业"和一些其他行 业。他称,一些公司已提交了稀土出口许可申请,"我们希望理智会占据上风,他们能获得稀土的出口 许可"。 这位时常发表涉华消极言论的印度官员也没有忘记借此朝中国"泼脏水"。脑回路清奇的他对美国挑起全 球贸易战、滥用出口管制的行径选择性地视而不见,反而暗戳戳地指责中国,拿中国的对美反制措施说 事,污蔑中国不值得信赖。 戈亚尔渲染称,这件事情"对所有过度依赖特定地区的人来说是一个警钟","提醒大家在供应链中需要 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稀土储量世界排 名前七的国家的储量(左)和产量(右)图 印度商务和工业 部长皮尤什·戈亚尔 视频截图 他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经济时报》在4日的报道中就指出,已有9家印度 ...
稀土亮剑:中国稀土新规,考验全球汽车供应链
36氪· 2025-06-06 08:07
铃木汽车停产事件 - 铃木汽车因中国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宣布日本本土部分生产线暂时停产 未透露具体受影响车型或工厂 [1] - 停产原因是含稀土材料的汽车电子系统和发动机部件未能按时到货 公司正评估影响并寻求替代方案 [1] - 供应链冲击源于中国近期对特定高纯度稀土化合物及相关合金材料出口实行更严格配额管理和技术审核标准 [1] 稀土在汽车产业的应用与重要性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广泛应用于车窗玻璃抛光剂 尾气净化催化剂和各种传感器 [2] -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制造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 为当前主流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心脏" [2]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 其政策变动对依赖稀土的全球产业链产生显著影响 [2] 全球汽车行业受影响范围 - 若供应紧张持续超一个月 丰田 本田等日本车企及大众 宝马等欧洲厂商的高端和新能源车型生产可能被迫调整 [3] - 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厂商对供应链风险的预判和备用库存水平 [3] - 多家采用"即时生产"模式的日本及德国车企已开始紧急排查供应商库存 [2] 中国稀土政策调整的战略意图 - 政策调整旨在精确了解全球下游企业对中国的实际依赖程度 展示其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控制力 [3] - 长期目标是促使全球制造商将高附加值生产和研发环节向中国转移或建立更深合作 [3] - 中国正从"资源开采者"向"战略守护者"和"产业引领者"转变 推动国内产业升级 [3][4]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地位 - 中国拥有全球约三分之一稀土储量 曾贡献超80%开采量 掌握全球超90%稀土分离和提纯产能 [5] - 中国是全球最大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生产国 占据全球市场超90%份额 [5] - 全球几乎所有重要汽车制造商都直接或间接从中国采购永磁电机或其核心部件 [5] 行业应对策略与长期影响 - 车企面临建立"中国+1"供应链或深化在华合作两种选择 [6] - 未来需将供应链安全纳入核心考量 通过增加库存 供应多元化和研发减稀土技术来应对 [7] - 中国稀土政策调整是长期国策 全球供应链需适应这一"新常态"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