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

搜索文档
“土特产”链接“大市场” 产业振兴“钱”景好
新华社· 2025-04-24 11:29
花卉产业 -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3月供货量3.5亿元,成交金额5.3亿元[1] - 鲜切花价格指数2月以来持续上涨,成交率95.34%,平均每单成交仅需4秒[1] - 交易中心形成以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一的花卉拍卖中心为核心的花卉产业集群,鲜切花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云南花卉产业每年带动19万户花农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辐射带动100多万人就业创业[2] - 2024年第一季度云南出口鲜切花9134吨,出口额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48.2%[2] 咖啡产业 - 截至2024年底云南咖啡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年产量突破14万吨,均占全国98%以上[3] - 普洱市2024年产季咖啡生豆产量预计5.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产值将突破100亿元[3] - 科研团队选育出一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实现小粒咖啡品种"中国育"零的突破[3] - 成功筛选改良多个适应不同环境的品种,研发咖啡栽培技术及复合栽培技术等配套技术[3] 稻虾产业 - 湖南沅江市稻虾种养面积42万亩,百亩以上规模养殖户680户,年产小龙虾6.2万吨,综合产值92.5亿元[5] - 分拣中心日均收购量2万至3万斤,通过冷链物流每日发往广东、湖北、四川等地商超及电商平台[5] - 稻虾共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一田双收",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5] - 分拣工月工资5000元,工作天数按货量决定[5] 菌菇产业 - 江西大余县河洞乡菌棒加工基地每天生产约4000棒菌棒,预计2024年产量超过20万棒[6] - 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方式,整合137户菇农抱团发展[6] - 2024年年产食用菌50万斤,提供务工岗位400余个[6] - 本地菌棒基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损耗,促进菌菇产业发展[6] 产业振兴政策 - 农业农村部着力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上下功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效益改善[7] - 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和农民致富[7]
杨家沟革命旧址: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陕西日报· 2025-04-22 23:00
杨家沟革命旧址(资料照片)。 我的心里话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副馆长 刘翠霞 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运用前沿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构建起完备的文物数据 库;在教育推广方面,我们主动走进校园、社区开展红色文化讲座,把杨家沟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未来,我们 将继续坚守岗位,深挖红色资源,让杨家沟革命旧址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4月的黄土高原山花烂漫、绿意盎然,位于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镇杨家沟村处处散发着春的气息。 回望历史,杨家沟村这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小山村见证了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 这里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最后一站,也是中共中央离开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站。"曙光就在前面,我们 应当努力。"这一伟大号召从杨家沟传向全国。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杨家沟革命旧址,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 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 育,赓续红色血脉。 殷殷嘱托,牢记心间。 如今,杨家沟革命旧址积极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讲好红色故事,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让革命薪火 生生不息。 革命旧址焕发新生 4月10日,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