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种植

搜索文档
新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人民网· 2025-09-29 06:20
"我们加快把自身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转变为发展优势,天山南北一年一个新面貌……" 9月19日,国新办举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实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 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如是说道。 能源动脉点亮万家灯火、西部粮仓夯实中国饭碗、"新疆是个好地方"唱响世界……地区生产总值从1955 年的12.3亿元到2024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新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70年来,新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聚焦"国家所需、新疆所能、群众所盼",具有新疆特色优势的现 代产业体系集群效应全面显现,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注入澎湃动能。 更"新" 8月底,在第二届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新疆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签下10亿元订单,其中海外订 单40余套,这是兵团企业首份海外无人机订单。 走进天域航通生产车间,国内最先进的脉动生产线运转不停,正加紧赶制订单。鸿雁(HY100)大型无 人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物流运输、应急抢险等各个领域。 随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一场由创新引发的绿色革命正在兴起。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八区530井区CO2混相驱先导试验站内,"捕 ...
人民日报看新疆(整版) | 新丝路上的“甜蜜纽带”(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9-16 08:08
"哈密"这一地名,与特色甜瓜连在一起,源于康熙。据说当年康熙在宴席上品尝到产自今新疆哈密市 的"加格达甜瓜",惊异于其香甜清脆、可口怡人——"加格达"意为"凝重厚实、生机无限",遂赐名"哈 密瓜",使其声名远播。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西域门户"之称。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哈密就是重要一站。他所开辟的古 丝绸之路,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也沉淀下跨越千年的共通味觉记忆,不经意间让"哈密"成为一 种甜蜜瓜果的代名词。 如今在哈密,一年一度的"哈密瓜节"已成为甜蜜盛宴。《请你尝块哈密瓜》不仅是"哈密瓜节"主题曲, 在哈密市也广为流传。巧的是,由此往西,在古丝绸之路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汇地——乌兹别克斯坦希 瓦古城,有一个热闹的"甜瓜节"。"哈密瓜节"和"甜瓜节"遥相呼应,正成为民心相通、产业互联的"甜 蜜纽带"。 千年瓜乡—— "红心脆"曾作为尼克松访华招待用果 夏日哈密,花园乡的瓜田里十分繁忙。哈密佳祥果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员工穿梭其间,抢收、分 拣、打包,一箱箱新鲜哈密瓜即将踏上旅程。"我们今年已经出口1880吨哈密瓜,日出口量最高达80多 吨。"合作社负责人刘瑞祥介绍,合作社种植的7729.9亩"煌佳贡 ...
共享机遇让“中国甜”变为“世界甜”(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9-15 22:22
交流互鉴,共享机遇,才能共同发展。哈密瓜走出国门,让"中国甜"变为"世界甜",这正是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6日 17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近年来,新疆哈密瓜对外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这些"甜蜜使者"跨越山海,不仅让更多国家品尝到来自 中国新疆的独特风味,更成为哈密扩大开放、联通世界的一条"甜蜜纽带"。 这份甜蜜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哈密融合了农耕的勤劳、草原的辽阔与 丝路的开放。这份底蕴,也滋养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匠心。他们让中国人实现"吃瓜自由",更让这份 甘甜走向世界。通过与其他国家交流种质资源与种植技术,中国技术助力全球甜瓜产业共同发展。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哈密正以全产业链思维谋篇布局,从良种培育、绿色种植到精深 加工、品牌营销,哈密瓜的"甜蜜版图"正在扩大,哈密瓜正在登上更广阔的舞台,讲述关于物产交流、 机遇共享、文明互鉴的生动故事。 ...
行进中国丨“土疙瘩”变甜蜜“金饭碗”
人民网· 2025-09-06 12:49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负责人于2016年放弃外企优厚待遇返乡创立合作社并开展哈密瓜种植业务[1] - 2017年通过古法种植技术试种成功并正式命名"苦豆蜜瓜"[4] - 2017年线上销售额达104万元 2018年增长至196万元 2023年预计突破2000万元[5] 产品与技术特点 - 采用传统苦豆子泡水灌溉与羊粪施肥的古法种植技术[2][4] - 实施一藤一瓜种植模式以提升果实品质[4] - 成熟期85天 填补7月底至8月初的市场空窗期[4] 销售与渠道建设 - 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全国销售 合作方包括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4] - 政府协助降低物流成本 解决偏远地区运输难题[4] - 构建"党建引领+合作社带动+电商赋能+农户参与"四位一体销售模式[4] 经营规模与社会效益 - 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带动当地1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5] - 实现每公斤瓜果平均增收1元的经济效益[5] - 产品覆盖全国市场 从地方特产升级为规模化商品[4][5]
从挣零花钱到亿元黄金产业:沙漠蜜瓜的六十载富民路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08:44
行业规模与产值 - 蜜瓜种植面积达16万亩 年产量约50万吨 年产值超21亿元 亩均收入达5000元以上 [1] - 收成镇和西渠镇为核心产区 2025年两镇种植面积达11.13万亩 占全县65.94% [3] - 电商渠道销售占比显著提升 2024年电商销售6万吨(占总产量13.5%) 2025年预计达19.2万吨(占比40%) [8] 产业链发展模式 - 推行"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 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转变 [3] - 建成2个大型交易市场 形成销售/包装/运输/配送全链条服务体系 年销售量40万吨(占全县80%) [3] - 规划建设蜜瓜产业园 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 拓展瓜汁/瓜脯等深加工领域提升附加值 [8] 技术创新与产品特性 - 采用地膜覆盖/日光温室/小拱棚/秋延后栽培四大技术模式 实现四季有瓜全年供应 [5] - 依托日照超3000小时/昼夜温差16℃/微碱性砂壤土等自然条件 形成糖度高/肉质脆/香味浓的独特品质 [5] - 电商平台实现产地直销与线上销售 "专业市场+电商+快递"组合突破传统销售限制 [8] 农户经营效益 - 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扩大规模 例如90亩地单日采摘3万斤(地头价超1.2元/斤) [5] - 瓜农收入显著提升 例如20亩蜜瓜销售收入达10万元 [4] - 电商平台重塑价格形成机制 瓜农获得更公平定价权与快速出货渠道 [8]
昌乐西瓜品牌价值突破49亿元,连续15年稳居西瓜产业第一品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8-27 14:40
品牌价值与行业地位 - 昌乐西瓜品牌价值达49.27亿元 位居全国瓜果类品牌价值榜首并连续十五年蝉联全国西瓜第一品牌 [1] - 入选全国果业品牌建设10周年经典案例(唯一西瓜品牌)及《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5-2028)》培育名单 [1] 产业规模与技术优势 - 昌乐县西瓜常年栽培面积16万亩 年产量超60万吨 年产值突破20亿元 [3] - 嫁接技术、无籽西瓜培育和设施栽培三大技术全国领先 技术输出至全国多地及缅甸、越南等国 [3] - 1971年首创省内西瓜嫁接技术 1985年推广双膜覆盖栽培使成熟期提前30天 1996年普及多膜覆盖技术 [5] 品质特性与文化赋能 - 以"早熟、皮薄、沙瓤、脆甜"品质闻名 享有"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美誉 [3] - 依托火山资源禀赋和农耕文化 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及省级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3][5] 品牌推广与产业融合 - 通过西瓜节、音乐节融合及地摊经济新业态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7] - 组织参加全国农业展会与产销对接会 拓宽流通渠道并提升市场占有率与品牌溢价效应 [7]
山西广灵县西甜瓜进京推介,生态种植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贝壳财经· 2025-08-13 06:58
核心观点 - 百果园集团BLOF生态种植技术入选国家级农业主推技术 助力西甜瓜产业绿色升级和农民增收 [1][3][4] 技术应用与产业影响 - BLOF技术采用生物方法改良土壤 解决土壤板结、酸化、农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等退化问题 [3] - 技术实现西甜瓜绿色永续种植 突破传统"游牧式"种植困境 解决连作障碍和生长条件恶化问题 [3] - 广灵县应用BLOF技术建立全国首个大型西甜瓜常年种植基地 实现土壤生态系统涵养改良 [3] - 技术推广至宁夏、江苏、云南等果品重要产区 政企合作"广灵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4]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广灵西甜瓜产业带动近10万亩农产品基地发展 助力5000多户农户稳定增收 [3] - 宁夏中卫引进BLOF技术后 为当地农户带来每亩500-1000元增收 [4] - 产业推动产地仓储、冷链物流、肥料加工等关联产业循环发展 [3] 自然条件与技术优势 - 山西广灵县年均日照2800小时 种植季昼夜温差15℃ 沙壤土硒含量达国标1.8倍 属全国最优西甜瓜种植区 [3] - BLOF技术被定义为生态和谐型、环境友好型技术 实现生态助农可持续模式 [3][4] 发展模式与战略规划 - "广灵模式"采用政府搭台、市场导向模式 聚焦全产业链关键要素协同共振 [4] - 百果园计划将成功经验推广至全国各西甜瓜核心产区 [4]
一颗瓜带火一条产业链 甘肃民勤的蜜瓜还有这些新吃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12:59
蜜瓜产业概况 - 甘肃民勤县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当地蜜瓜特色产业 目前正值蜜瓜成熟上市季节 [1] - 民勤县收成镇蜜瓜集市交易活跃 本地瓜农和外地客商从早上6点持续交易至中午 [1] - 蜜瓜产业带动了专业验瓜人 物流工人 网络主播等多种职业发展 同时促进了当地餐饮 住宿等消费 [16] 蜜瓜品种特点 - 民勤蜜瓜品种丰富 有白色 黄色 绿色等多种颜色 最甜品种甜度相当于荔枝 [3] - 主要分为五大类:黄皮红瓤(50年种植历史 肉质细腻 口感清脆) 椭圆状哈密瓜(爽脆 适合沙拉) 白皮绿瓤(绵密 含糖量最高达20%) 玉金香 黄河蜜等晚熟品种 [5][6][7][9] - 优质蜜瓜标准:橄榄球大小 两头对称 饱满 纹路线条均匀 无外伤瑕疵 [5] 蜜瓜销售情况 - 蜜瓜集市单日销售可达3000吨 高峰期每天有15000人参与销售 包装 运输等环节 [12] - 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线上直播带货单日销量可达2000-2万单 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份 [14] - 全县蜜瓜种植面积达16万余亩 预计总产量51万吨 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16] 蜜瓜加工与食用 - 当地开发多种食用方式:经典瓜泡馍(选用绵软瓜) 杂粮面配瓜 蜜瓜奶昔 蜜瓜沙拉等 [10] - 蜜瓜不仅是水果 还被作为下饭菜肴使用 [10]
中卫硒砂瓜新季上市发布会在沪举办,品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新华财经· 2025-07-25 03:16
中卫硒砂瓜产业概况 - 中卫硒砂瓜产业是宁夏特色农业的标杆,核心产区沙坡头区依托独特的砾石土壤形成自然富硒种植优势,被誉为"沙漠馈赠的绿色珍果" [1] - 中卫市硒砂瓜种植面积占全区露地西甜瓜60%以上,2024年种植42.7万亩,总产量110万吨,产值18.37亿元 [2] - 产业惠及环香山地区7个乡镇近1.1万户农民,瓜农户均增收超10万元 [2] 2025年发展规划 - 2025年种植规模将扩大至46.95万亩,预计产量达115万吨 [2] - 构建覆盖川渝鄂、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及西北地区的销售网络 [2] - 中卫市委市政府将硒砂瓜品牌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核心抓手,全力打造"中国硒砂瓜第一品牌" [1] 上海市场拓展 - 上海愚农公司旗下50家乡巴佬水果门店成为中卫硒砂瓜官方直营指定单位 [2] - 通过上海发布会活动实现品牌化成果展示,汇聚行业专家、渠道商代表及媒体进行沉浸式品鉴 [1] - 活动由中卫市政府与上海企业联合举办,标志着产品在上海市场品牌影响力提升 [1][2]
2025年宁夏中卫硒砂瓜上市产销对接活动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7-18 05:53
中卫硒砂瓜产业概况 - 中卫市是宁夏唯一发展硒砂瓜产业的地区,培育了香山硒砂、玉忠宝、砂甜宝等10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 [2] - 建立了以川渝鄂、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西北区五大区域为目标市场的销售体系 [2] - 富硒土地面积达1674平方公里,建成全国首个硒砂瓜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1] 2024年产业数据 - 2024年种植面积42.7万亩,总产量110万吨,总产值18.37亿元 [2] - 瓜农户均增收10.65万元,品牌价值达35.98亿元 [2] - 推行"中"字标防伪溯源标识,构建"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 [1] 2025年产销进展 - 2025年种植面积扩大至46.95万亩,已签订79项产销协议,预售金额4.38亿元 [2] - 覆盖北京、长沙、深圳等40个城市,设立32家直营店和37家金牌销售商 [1][2] - 搭建线上线下同步直供模式,保障48小时内送达消费者 [2] 品牌推广举措 - 举办开园上市及发车仪式,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授牌 [1] - 计划组织4个工作组赴北京、石家庄等地考察对接,深化批发市场、超市等渠道合作 [2] - 利用数字信息产业优势打造"从砂田直播到冷链直达"消费场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