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亏损

搜索文档
金源氢化(02502.HK)预期中期亏损约2010万元
格隆汇· 2025-08-08 11:3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将录得约人民币20.1百万元亏损,而2024年同期为收入约人民币30.3百万元 [1] - 业绩估计下调主要由于主要产品加氢苯基化学品的毛利持续收窄 [1] 产品与原材料价差 - 产品价格与原材料粗苯的消耗价格下降调整步伐不同导致毛利收窄 [1] - 2025年上半年产品与消耗原材料的平均价差相比2024年同期下降约11.5% [1]
*ST天茂财报“难产” 或申请主动退市
经济观察网· 2025-08-07 09:57
公司停牌及退市相关事项 - 公司股票自8月7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控股股东新理益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可能涉及主动退市 [1] - 公司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自7月8日起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天茂 [1] - 若公司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两个月内(截至6月29日)仍未披露2024年年报,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1] 财报披露问题 - 公司4月28日公告称定期报告涉及的部分信息需补充提供,无法在4月29日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也可能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1] - 5月5日公告称因定期报告涉及的信息需核实和完善,未能完成2024年年报编制,无法在法定期限内(4月30日)披露,股票自5月6日起停牌 [2] - 因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公司背景及业务 - 公司成立于1993年,原名"百科药业",实控人为刘益谦,通过新理益集团入主后剥离化工医药业务,装入保险业务 [3] - 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寿险业务和保险中介代理业务 [3]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约2852亿元,新理益、刘益谦与其配偶王薇分别持股44.56%、10.47%、11.25%,构成一致行动人 [3] 财务状况及业绩 - 公司2024年预计营收400亿元至43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亿元至7.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03亿元至7.53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约6.48亿元 [3] - 业绩亏损主因利率市场环境走低,国华人寿受750日移动平均国债收益率曲线下行影响,增加计提准备金 [3] - 国华人寿2023年亏损11.55亿元,2024年预亏5亿—7.5亿元 [3] 业务依赖及市场表现 - 公司99%营收依赖子公司国华人寿,保险业务信用受损加剧财报披露难度 [4] - 自7月8日至8月6日收盘,公司股价累计下跌超47%,跌至1.45元/股,总市值71.11亿元 [4] - 截至7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1.19万户 [4] 国华人寿概况 - 国华人寿成立于2007年11月,总部位于上海,截至2024年6月底在全国开设18家分公司等共计111家分支机构 [4] - 国华人寿总资产2715.99亿元,净资产262.2亿元 [4] 主动退市潜在原因 - 主动退市可能与公司战略调整有关,避免强制退市引发更大损失 [4] - 实控人刘益谦旗下资本版图持续收缩,包括清仓安盛天平财险股权、长江证券持股比例下降等 [4] - 主动退市或为规避因未披露定期报告引发的法律纠纷和赔偿压力 [4]
杭州润锋拟溢价近四成拿下永和智控控制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08:29
股权转让与表决权委托 - 永和智控控股股东曹德莅拟将3566万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以每股8.9736元的价格转让给杭州润锋,转让价款约3.2亿元 [1] - 曹德莅和夏祖望将分别将剩余734.37万股(1.65%)和2228.77万股(5%)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润锋行使,委托期限18个月 [1] - 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杭州润锋,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孙荣祥 [1] 交易细节与条件 - 杭州润锋受让价格8.9736元/股较8月5日收盘价6.55元/股溢价约37% [2] - 曹德莅需在约定日期内将现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劳动关系转至成都永和成医疗科技,并配合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改选 [2] - 曹德莅承诺在2025年12月20日前完成剥离医疗板块(不含成都山水上酒店)及光伏不良资产的工作 [2] 公司经营状况 - 永和智控2024年营收8.232亿元,亏损2.97亿元 [2] - 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3.3亿元-3.8亿元(上年同期4.2亿元),预计亏损3000万元-56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5623.41万元) [2] - 上半年亏损主要因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其他业务收入下降且负担较高折旧费用和人工成本 [3] 接盘方情况 - 杭州润锋成立于2025年7月22日,主营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制造销售 [3] - 截至公告披露日,杭州润锋未实际开展机器人相关业务,承诺后续也不会开展并将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经营范围变更 [3]
万泰生物扣非连亏一年半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38.8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6:23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3亿至1.6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1]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3亿至2.6亿元[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亿元 扣非净利润6352万元[1]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2.45亿元 同比下降59.25%[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下降91.49%[1]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1.86亿元 上年同期为盈利10.78亿元[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55亿元 同比下降76.91%[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0年4月29日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360万股 发行价8.75元/股[1] - 募集资金总额3.82亿元 募集资金净额3.18亿元[2] - 发行费用6365.19万元 其中国金证券获承销保荐费用4346万元[3] - 募集资金用途:1.5亿元用于化学发光试剂项目 1.5亿元用于宫颈癌疫苗项目 1784.81万元用于营销网络扩建[2] 再融资情况 - 2022年非公开发行2586.27万股 发行价135.33元/股[3]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35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3984.42万元后净额34.6亿元[3] - 两次募资合计38.82亿元[3]
棒杰股份大股东拟组团减持,光伏板块债务压力,上半年最高预亏1.8亿
深圳商报· 2025-08-04 03:41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上海方圆达创投资合伙企业计划在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11月24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47% [1] - 股东浙江点创先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同一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450万股(占0.98%),并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899万股(占1.96%) [1] - 上海方圆目前持股27,561,151股,占公司总股本6%(剔除回购专户后为6.13%) [1] - 浙江点创目前持股28,629,032股,占公司总股本6.23%(剔除回购专户后为6.37%) [1] - 按最新股价4.34元/股计算,上海方圆套现金额或达2928万元,浙江点创套现金额或达5856万元 [2] 公司股权结构变化 - 控股股东由陶建伟变更为上海启烁睿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由陶建伟变更为黄荣耀 [3] - 浙江点创及上海方圆分别为公司第三、第四大股东 [2] 公司经营状况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亿元至1.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2亿元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8800万元至1.48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45亿元 [2] - 亏损主要原因为光伏板块长期资产金额较大,设备折旧、厂房租金等固定费用较高 [2] - 受流动性风险影响,对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债务逾期的违约责任计提预计损失 [2] 公司业务转型 - 原为无缝服装ODM/OEM领域龙头企业,产品出口欧美市场 [2] - 2022年开始跨界光伏行业,遭遇行业低谷 [2] - 公司全称为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 [2]
300264,突然停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12:18
公司控制权变更 - 佳创视讯实控人陈坤江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公司股票自8月4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陈坤江当前直接持有公司8024.98万股,持股比例为18.63% [10] - 若控制权变更,原定增计划(陈坤江拟以3.93元/股认购不超过3560万股,募集1.40亿元)可能面临调整或终止 [13] 财务表现与风险 - 公司归母净利润已连续6年亏损(2019-2024年累计亏损超5亿元),2024年营收1.49亿元(同比+14.16%),归母净利润-5805.43万元(同比减亏) [6]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2.37亿元,净资产2711.19万元,负债率近90%,接近创业板ST标准(营收<1亿元或净资产为负) [6][7] - 亏损主因:传统业务毛利率下降、新兴业务收入下滑、高研发投入、资产减值损失 [6] 业务与战略调整 - 公司主营音视频软件、系统集成、游戏及云服务、VR业务,受传统广电市场萎缩及转型不佳影响业绩承压 [4][5] - 改善措施包括:优化现金流(催收账款、出售非核心资产)、债务重组(延长期限/降低利率)、聚焦核心业务(广电内容平台/CDN/超高清项目)、推进新业务商业化 [8] - 2025年定增若实施可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率至87.79%)、补充流动资金,但需通过审核并发行 [11][12] 市场数据 - 停牌前股价6.86元/股(总市值29.56亿元),定增价3.93元/股存在价差,复牌后股价波动可能影响发行合理性 [13][14] - 2024年Q1股东户数3.98万(较上期-6.59%),人均持股0.93万股,十大流通股东中无公募/私募/社保/QFII [15]
联环药业股价下跌4.84% 半年度业绩预告现首亏
金融界· 2025-07-30 18:25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18.2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93元,跌幅4.84% [1] - 当日开盘价19.28元,最高价19.99元,最低价17.95元,股价波动幅度达11.36% [1] - 成交量59.41万手,成交金额11.26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9705.04万元 [1] - 净流出资金占流通市值的1.86% [1] 公司业务 - 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覆盖抗感染药、心血管药、消化系统药等多个治疗领域 [1] - 江苏省医药行业重点企业,拥有多项药品生产资质和专利技术 [1] 财务业绩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净利润亏损3800万元至4500万元 [1] - 上年同期盈利6288.79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 业绩变动受行业政策调整及反垄断行政处罚影响 [1] - 反垄断罚没款金额达6103.82万元 [1]
欧晶科技上半年预亏去年亏5亿 2022上市2募资共10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7 08:43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0万元至86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26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亏损7300万元至89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28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38元/股至0.45元/股,上年同期亏损0.65元/股 [1][2]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9.47亿元,同比下降69.75% [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亿元,上年同期为6.54亿元,同比下降181.96% [2][3]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5.30亿元,上年同期为6.41亿元,同比下降182.66% [2][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59.31万元,同比下降52.20% [2][3] 历史权益分派 -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5元人民币现金(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 [3]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9日,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12日 [3]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34,356,407股,发行价格为15.65元/股 [4]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3,767.78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43,037.08万元 [4] - 募集资金拟用于高品质石英制品项目、循环利用工业硅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4] - 发行费用总额为10,730.70万元,其中国信证券获得承销及保荐费用8,077.96万元 [4] 可转债发行 - 公司于2023年11月24日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470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金额4.7亿元 [5]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627亿元 [5] - 两次募资合计10.08亿元 [5]
“假发大王”瑞贝卡被立案,4月底才因相关问题被行政监管
凤凰网财经· 2025-07-26 09:58
瑞贝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及控股股东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运行正常 [2] 信息披露违规具体问题 - 未按规定在2021-2024年定期报告中披露与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及资金占用事项 [3] - 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往来未及时披露 [3] - 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 [3] - 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不规范 [3] - 部分董事、监事薪酬未经股东大会审议 [3] - 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文青、财务总监朱建锐、董秘胡丽平被认定负主要责任 [3] 监管措施及整改情况 - 河南证监局对瑞贝卡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三名高管出具警示函 [4] - 公司于5月24日公告称已完成整改 [4] - 整改后不足半月又因未及时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再收警示函 [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但未按规定在会计年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业绩预告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19.65%、-2.57%、1.1%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系2000年以来首次亏损 [7] - 2024年第四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亏损达1.28亿元 [10] - 亏损主因系跨境电商渠道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2%,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升至近30% [10]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化纤发条、人发假发、工艺发条等产品,销往北美、西欧、亚洲、非洲等市场 [6] - 被称为"假发大王",是国内最大发制品专业公司 [6][7]
亚通股份两年半扣非预计累亏超6050万 因信披违规与三名高管收罚单
长江商报· 2025-07-23 07:33
公司财务披露问题 - 公司2023年年报因未在报告期内让渡管桩控制权导致收入确认不准确涉及金额6049 1万元 [1] - 公司2023年年报因人工成本归集不准确导致利润总额披露不准确施工周期为3个月但核算了4个月人工成本 [1] - 公司2021年至2023年年报未将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客户合并列示导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披露不符合规定 [1] 监管处罚措施 - 上海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2] - 公司时任董事长梁峻、总经理翟云云、副总经理兼会计机构负责人顾培被出具警示函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通信管网施工及运维、建筑钢材贸易、混凝土制品生产销售、光伏电站建设运营 [2]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13 05亿元同比增长6 52%净利润244 42万元同比下降46 64%扣非净利润亏损1655 76万元同比减少3143 82% [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 6亿元同比下降49 41%净利润635 64万元同比增长160 06%扣非净利润亏损3385 1万元同比减少104 44% [3]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保持盈利主要因资产处置和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增加但房地产板块收入下降导致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 [3]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50万元至115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010万元至1210万元 [3] 分业务业绩变动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因奉贤区15单元保障房项目清算净利润同比增加约380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因建设镇大同养殖场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净利润同比增加约240万元 [4] - 2025年上半年酒店业务因增加摊销净利润同比减少约90万元 [4] 累计亏损情况 - 近两年半时间内公司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超6050 86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