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布局
icon
搜索文档
利元亨副董事长卢家红: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已开始陆续交付,“苦练内功”实现制造降本增效|走进上市公司·高见202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4:25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取自《易经》,寓意天时地利人和,旨在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企业 [1] - 2002年以不足10人团队创业,2021年登陆科创板,现为全国前列的高端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 [1] - 业务覆盖新能源、智慧物流、ICT、AI算力、汽车部品等领域,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收24.82亿元,其中锂电池制造设备营收20.25亿元,占比81.6%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成本下降26%,管理费用下降5190万元,同比减少41% [3] - 智能仓储及移动机器人业务订单规模达6.52亿元,较上年同期0.6亿元增长近11倍 [3] 研发与技术优势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保持在12%以上 [7] - 自主研发"动力电池组多机器人柔性集成制造系统",提升焊接效率和产能 [1] - 2023年下半年启动"苦练内功战略",通过数学模型和科学方法优化研发、制造、调试等环节 [4] 固态电池领域进展 - 国内较早布局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覆盖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及卤化物全体系设备 [7]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kg,远超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300Wh/kg上限 [7] - 已承接某头部车企全固态电池整线项目并开始交付 [7] - 硫化物路线占行业主流(80%以上),公司具备相关安全管控能力 [8] 全球化战略 - 2011年启动海外布局,在欧洲、北美及亚太设立子公司、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11] - 海外战略目标包括技术整合、本地化服务保障及全球网络牵引 [11] - 出海模式从"产品出口"升级为"能力输出",涵盖技术、管理标准及智能制造能力 [11] - 欧美锂电池制造技术落后于中国,公司凭借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赢得海外订单 [11] 行业趋势与竞争 - 锂电池行业进入调整期,低端产能过剩但高端产能不足 [3]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联合头部企业开发新技术 [3] - 固态电池装备和激光产业相关技术成为2025年新增长点 [3]
松霖科技半年报预告解读: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向好,战略投入夯实未来增长基础
财富在线· 2025-07-15 03: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盈利4.46亿元创历史新高 但2025年上半年受外部环境影响收入同比下滑及归母净利润下降 同时公司逆势加大战略投入布局机器人等新赛道以蓄力中长期发展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盈利4.46亿元 创历史新高 [1] - 2025年上半年主要销售区域收入同比下滑 归母净利润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1] - 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投入2.25亿元 [4] 战略布局 - 公司逆势加码关键领域如机器人赛道 为中长期发展积蓄动能 [1] - 战略性收购厦门威迪思智能运动系统有限公司 整合资源加大机器人研发投入 [3] - 重点发展服务型机器人 以TO B和TO G市场为服务对象 完善机器人系统产品矩阵 [3] - 坚定不移执行"三三一"战略 依托多品类协同优势开拓新市场和新客户 [5] 产能与全球化 - 越南生产基地于2025年6月顺利投产并开始出货 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 [2] - 越南基地投产有效对冲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打开新的出口增长空间并提升全球供应链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2] 技术与研发 - 公司累计拥有1337项国内外有效授权专利 [4] - 研发投入聚焦机器人、大健康软硬件、智能厨卫等战略方向 [4] - 形成多层次技术团队架构 包括AI领域积累、移动平台团队及原有工业设计能力、装配技术和零部件制造技术 [3] 市场表现 - 新兴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验证市场拓展策略有效性 [5] - 未来增长动力来自越南产能释放、大健康软硬件及机器人新业务成长以及创新成果转化 [5]
海尔智家20250714
2025-07-15 01:58
纪要涉及的公司 海尔智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全球化布局优势**:采用本地化研产销模式,抗风险能力和效率更强 ;全球产能超 1.6 亿台,有 130 个工业园区、163 个制造中心,形成东西半球自循环加国内外共享循环体系 ;拥有 126 个营销中心和超 23 万个销售网点,多品牌矩阵运营覆盖主流及专业市场,在多国进入家电行业第一梯队 [2][3] 2. **新兴市场表现出色**:2024 年南亚市场收入 115.25 亿元,同比增长 21.5%,印度市场收入增幅超 30% ;高端品牌卡萨帝 2024 年零售额同比增 12%,套系销量增幅 65%,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幅超 20% ;Leader 品牌 2024 年销售额同比增长 26% [2][4][5] 3. **关税影响有限**:提前布局美国本地产能,海外多地布产转移风险,如 2017 - 2024 年部分空调产能转移到泰国等地区 ;美国对东南亚加征关税时,美国收入占比小、主要品类税率低且有本地品牌优势的海尔表现更好 [6] 4. **财务表现良好**:2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速超 10%,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 49.97% ;传统家电业务份额领先,空冰洗业务贡献超 68%收入,智慧楼宇业务全球收入增长超 15% ;24 年及 25 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净利率提升,分红比例逐年提高至 48%,未来两年承诺不低于 50% [7][8] 5. **智能化创新举措**:通过三翼鸟平台提供定制化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深化场景服务能力 ;推出 AI 之眼系列科技产品,如 AI 冰箱和 AI 洗衣机,提升用户体验 [9] 6. **各区域市场增长**:北美 2024 年收入 795.29 亿元,家电销售量从 2019 年 300 万台增至 2024 年 385 万台 ;欧洲 2024 年收入 320.89 亿元,同比增长 12.42%,优于行业增速 ;澳新 2024 年收入 66 亿元,同比增长 8.14%,澳大利亚市场份额增加 2 个百分点,新西兰两位数增长 ;日本 2024 年收入 34.26 亿元,冰箱品类份额提升 2 个百分点至 16.5%,冷柜份额达 40.1% ;南亚 2024 年收入 115.25 亿元,同比增长 21%,印度超 30%增长 [16][18] 7. **未来发展前景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3 亿、238 亿及 263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27 元、2.54 元及 2.80 元,维持买入评级 [4][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研发举措**:搭建全球共创数字研发平台,设立 10 + N 创新生态体系,开放链接 25 万技术专家和 100 万优质资源 ;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如巴基斯坦大容量全自动洗衣机和太阳能混合空调 [13] 2. **生产优势**:截至 2024 年全球产能超 1.6 亿台,各品类产能明确 ;AI 赋能柔性供应链体系,有 35 个工业园区、163 个制造中心,含 61 个海外制造中心 ;收购与自建结合拓宽海外产能,在美国约有 10 座工厂 [14] 3. **销售渠道布局**:126 个营销中心和 23 万个销售网点覆盖主流和专业市场,提升交付效率 ;多品牌矩阵本地化运营促进销量增长,如 GA 助力北美大家电市场零售量份额增至 2024 年的 24.5%,2024 年收购南非热水器品牌 Quick 提升市场拓展潜力 [15] 4. **海外业务运营风险**:需关注汇率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4][17]
蔚蓝锂芯锂电高增净利预增超79% 加速全球扩产海外订单占近50%
长江商报· 2025-07-14 23:48
核心观点 - 蔚蓝锂芯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79.29%至115.15%,主要受益于锂电池业务出货量持续增加及LED芯片业务贡献提升 [1][2][3] - 公司通过两次战略转型形成LED芯片、锂电池及金属物流三大业务协同发展格局,2024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246.43%) [1][2] - 海外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2024年海外订单营收占比接近50%,并通过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布局海外产能 [1][4][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79.29%至115.15%),扣非净利润3.18亿元至3.78亿元(同比+156.05%至204.36%) [2][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28亿元(同比+20.9%),净利润1.42亿元(同比+100.56%),推算二季度净利润1.58亿元至2.18亿元(同比+62.89%至124.74%) [2][3] - **2024年全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246.43%),创历史新高 [2] 业务结构与发展历程 - **业务布局**:三大板块包括LED芯片、锂电池(通过2016年收购天鹏电源进入)及金属物流(2008年上市时主业),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 [2] - **转型节点**:2011年进军LED芯片领域,2016年切入锂电池制造,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 [2] - **产能规划**: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一期2025年4月投产,预计2025年国内产能达6亿颗 [5] 海外拓展 - **订单里程碑**:2021年与德国博世签订8700万颗锂电池订单(9585万美元),与史丹利百得达成三年供货协议(2022-2024年累计供应6.4亿至7.2亿颗) [4] - **营收占比**:2024年海外订单营收占比接近50% [1][5]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2020-2024年累计15.99亿元,2024年达4.16亿元,2025年一季度1.24亿元(同比+48.11%,占营收7.2%) [6]
金发科技: 金发科技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09:20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0亿元到6.50亿元,同比增加1.70亿元到2.70亿元,同比增长44.82%到71.15%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1亿元到6.01亿元,同比增加1.52亿元到2.52亿元,同比增长43.48%到72.12%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9亿元 [2] 业绩预增原因 - 公司在汽车、电子电工、新能源等行业的销量和毛利均实现稳步增长,同时海外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2] - 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实现降本增效,并积极开发高端专用料产品以及加快合成改性一体化项目进程 [2] - 在高频通讯及AI设备等领域加速创新应用开发,客户渗透率显著提高,带动产品销量及毛利快速增长 [2] 上年同期经营业绩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49亿元 [2]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1422元 [2]
【私募调研记录】银叶投资调研奥普特
证券之星· 2025-07-14 00:08
公司调研信息 - 奥普特启动产品化战略升级 推动技术成果向标准化 模块化产品转化 强化品牌价值与市场覆盖能力 [1] - 2024年成功举办4场生态合作沙龙探讨会 吸引160家企业参与 [1] - 2025年计划在国内外多个城市举办系列生态活动 进一步扩大生态布局 [1] - 公司通过定制与标准并行 提升产品能力 推进标准方案和标准产品的销售来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 [1] - 具备工业自动化技术基础 产品涵盖多种相机和传感器 收购泰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1] - 开拓海外市场带来新增市场空间 提升技术和产品竞争力 与国际领先企业对标 [1] - 2025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不低于20% 不包括收购并表所带来的相关主体收入 [1] - 未来业务增长动力包括机器视觉渗透率提高 客户认知提升 工业I技术迭代 全球化布局 核心竞争优势 [1] 机构背景 - 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 注册资本11800万元 [2] -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 并在北京 杭州 深圳等城市设有分支机构 [2] - 形成覆盖固定收益 宏观对冲 权益投资 量化及衍生品策略等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2] - 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首批会员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和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和远期利率市场成员 [2] - 公司愿景是成为顶尖的基金管理人 为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提供多策略资产配置方案 [2]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消息称智谱同时推进香港和A股IPO/Manus总部迁至新加坡,清空国内多平台账号
36氪· 2025-07-13 04:03
公司动态 - 智谱同时准备香港和A股IPO工作 A股上市概率较高 近期获得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10亿元战略融资 [2] - 阿里速卖通在英国推出"小时达"服务 与HungryPanda合作 已在澳大利亚、巴西、中东等地开展本地平台合作 [2] - Manus将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总部 中国区员工约120人 官网显示"地区不可用" 社交账号内容已清空 [2] 社交媒体与地缘政治 - TikTok否认开发仅面向美国用户的独立应用 驳斥路透社报道不实 [3] - 字节跳动否认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甲骨文牵头的财团 交易最终截止日期为9月17日 [3] 机器人与智能科技 -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 但未来12个月内暂无改变上市公司主业的计划 [3] - 星动纪元完成5亿元A轮融资 已交付200台产品 海外订单占比达50% [7] - 它石智航完成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 将打造具身数字引擎技术体系 [7] 消费品牌出海 - 茶颜悦色通过电商进军北美市场 在Shopify、亚马逊等平台上线40余款产品 [4][5] - 小马智行在卢森堡启动Robotaxi道路测试 与Emile Weber合作部署多辆测试车 [5] 宏观政策与贸易 - 特朗普计划对未加征关税国家征收15%-20%统一关税 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关税 [5] 资本市场与IPO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恒生指数上涨20% 完成42宗IPO集资1070亿港元 暂列全球第一 [6] - 香港IPO申请快速增加至约200宗 包括中东和东南亚企业 [6] 投融资动态 - 数问生物完成近亿元C1轮融资 资金用于女性健康诊断产品推广与研发 [8] - 硅基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聚焦AIGC数字人技术商业化应用 [8]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A股公司出海表现亮眼 境外并购案例超60例 涉及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行业 [6] - 中国进出口银行上半年投放外贸贷款6100亿元 小微外贸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0% [7] 媒体与品牌服务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帮助中国公司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8] 中东市场拓展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低成本注册方案 支持中国企业出海中东 [9][10] 行业社群 - 36氪出海学习交流群已吸引超17,000位出海人加入 提供跨境资讯和资源对接 [11]
盛景微:聚焦技术与市场,多赛道推动公司稳健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11 12:58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 04亿元,在行业增量转向存量、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取得该成绩[1] - 2024年研发投入0 89亿元,同比增长15 24%,持续保障核心技术积累与产品升级[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扭亏为盈,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有所回升[1] 行业竞争与毛利率展望 -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导致市场参与者减少及秩序重建,产品价格有望逐步回归理性[1] - 公司资金、规模及技术优势将有助于毛利率水平逐步恢复[1] 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依托"芯片设计+控制模组+系统整合"研发平台,保持高精度控制及极端环境应用领域优势[1] - 核心产品电子控制模块及起爆控制器在民爆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国内需求集中在基建和矿业领域[2] - 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推进叠加矿业供给恢复,未来需求增量可期[2] 油服市场拓展 - 针对地质勘探和油田高温高压应用开发专用产品,成为中石油、中石化核心供应商[1] - 产品在安全性和精度方面获得验证,并在相关油服场景中落地使用[1] - 高附加值领域的稳定合作有助于公司盈利结构改善[1] 模拟芯片业务发展 - 子公司上海先积聚焦高端精密模拟芯片,覆盖运算放大器、数据转换器等领域[2] - 产品应用于白色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场景,前期研发投入已实现投入产出平衡[2] - 2024年模拟芯片业务有望迎来增长,公司持续关注国产替代机会以扩大市场空间[2] 海外市场布局 - 以"雷管+炸药+爆破服务"模式推动中东、中亚及东南亚市场拓展[2] - 针对不同国家延时精度及安全性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2] - 通过设立海外公司推动本地化业务落地[2] 未来战略方向 - 持续关注具备技术共通性和市场空间的优质领域,适时考虑投资或并购[2] - 通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推动全球化布局[2]
立讯精密:双轮驱动破局 港股IPO背后是科技制造巨头穿越周期的雄心
财富在线· 2025-07-11 09:51
公司战略与资本市场布局 - 公司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与规范化水平 [1] - 公司市值超过2500亿元,此次布局将构建"A+H"双融资平台,与全球化生产基地网络形成协同 [1][2] - 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是此次上市的核心诉求,公司特别强调这一目标以直面市场关切 [2] 财务表现与业务增长 - 2024年公司营收接近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64 75亿至67 45亿元,同比增长20%-25% [2] - 汽车互联产品业务2024年同比增长48 69%,增速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3] - 公司斥资41亿元收购德国汽车线束巨头莱尼集团50 1%股权,预计带来200亿元以上营收增量 [3] 业务多元化战略 - 公司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在稳固消费电子基本盘的同时打造汽车电子第二增长引擎 [3] - 莱尼集团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线束供应商,2023年营收超400亿元,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大众等头部车企 [3] - 公司目标2025年帮助莱尼实现损益两平,并在5-7年内追平行业领先水平 [3] 全球化布局与风险应对 - 公司已在东南亚和北美建立完善生产网络,包括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等制造基地 [4] - 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影响有限,因国内制造产品只有很少部分出口到美国 [4] - 全球化产能配置为公司筑起抵御贸易摩擦的护城河 [4]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列为首要任务,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成为重点支持方向 [3] - 第三方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制造业能力短期无法被替代,消费电子产业链将继续稳健运营 [4] - 行业优质个股已显现估值修复空间,关税政策难以在中长期维持 [4]
研判2025!中国人工关节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进出口分析:老龄化需求与技术革新双轮驱动,国产替代加速中国人工关节行业规模扩张[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1 01:26
行业概述 - 人工关节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旨在替代因疾病、创伤或退行性病变导致功能丧失的天然关节,核心目标是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缓解疼痛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 - 人工关节按关节表面置换程度可分为全关节置换和表面置换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人工关节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83年以前)、奠基阶段(1983-1999年)、规模与规划阶段(2000-2012年)、创新与国际化阶段(2012年至今) [4][5][6] - 创新与国际化阶段中,数字化技术如3D打印实现痛风石侵蚀骨骼的再生修复,氧化铝、氧化锆陶瓷提升假体耐磨性,2023年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单髁关节置换术 [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金属材料(钛合金、钴铬钼合金等)、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原材料及轴承、螺钉等零部件 [9] - 产业链中游为研发生产环节,下游通过综合医院骨科、骨科专科医院等医疗机构用于患者 [9]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人工关节行业市场规模达159亿元,同比增长11.19% [1][13] - 2025年1-5月人造关节进口数量142.47万套同比下降20.76%,进口金额10.31亿元同比下降26.01%,出口数量219.55万套同比增长11.91%,出口金额14.54亿元同比增长10.53% [15] - 进口金额中美国占比最大达40.09%,出口金额中美国占比43.95% [17]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2024年关节集采续约中,正天医疗、爱康医疗、春立医疗、威高骨科及强生五家企业合计占据市场份额63.2% [19] - 爱康医疗2024年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23.03%,毛利8.08亿元同比增长19.88% [20] - 春立医疗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3.60%,毛利1.53亿元同比下降6.43% [2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深化与高端化突破并行,国产份额预计未来五年突破70%,高端市场聚焦智能关节、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领域 [24] - 数字化与个性化定制重塑产业生态,AI算法、3D打印及手术机器人技术推动精准医疗,定制化服务如"一患一型"生产使术后脱位率下降60% [25][26] - 全球化布局加剧,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策略深化渗透新兴市场,国际巨头推出"中国特供版"经济型产品反制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