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技术

搜索文档
10亿美元!单笔最大,拿下!特斯拉官宣:金秋见;宝马牵手中国智驾公司→
新华网财经· 2025-07-17 00:36
行业合作与订单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企业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用于采购350架E20 eVTOL,这是中国最大的单笔eVTOL意向采购订单 [1][10] - 宝马与Momenta达成合作,基于国产新世代车型开发AI大模型驾驶辅助功能软件 [2][15] - 奔驰计划未来三年推出至少4款搭载Momenta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 [15]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将推出Model Y L大六座豪华纯电SUV,预计秋季上市,售价约40万元 [2][13] - 重庆市计划增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创新支撑,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 [6] - 比亚迪将进行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 [16][17] 资本市场与金融 - 中国华电新能源集团在上交所上市,募资181.71亿元,成为A股最大新能源发电行业上市企业 [9] - 港交所考虑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预计到2027年底全球88%交易将采用T+1或T+0 [9]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发展 [11] 科技与创新 - 英伟达CEO表示中国开源AI正成为全球AI革命催化剂,数百项目采用Omniverse平台 [11] - 北京亦庄推出全国首个地方6G产业专项资金政策,最高支持3000万元 [5] - 影石创新华东区域总部将落户苏州,从事智能影像等创新产品研发 [18] 消费与零售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平台优化福利体系 [12] - 钟薛高食品新增破产审查案件,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14] - 京东外卖取消"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改为赔付4元优惠券 [18] 基础设施与政策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发布《北京倡议》 [4] - 财政部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规模创历史新高 [4] - 交通运输部强调发展"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能力 [4] 区域经济发展 - 黑龙江省出台21项措施支持冰雪经济发展,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 [6] - 北京扩大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试点范围,增加"按季直付"方式 [5]
全球首款XBAR滤波器,正式发布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0 01:01
村田制作所XBAR滤波器技术突破 - 公司推出首款采用XBAR技术的高频滤波器,结合表面声波(SAW)和Resonant Inc的XBAR技术,实现低插入损耗(2.2dB)和高衰减(4800-5000MHz达11dB,3300-4800MHz达28dB)[3][4] - 新产品针对5G/Wi-Fi 6E/Wi-Fi 7/6G应用,通带覆盖5150-7125MHz,解决传统LTCC/BAW滤波器在带宽和信号损耗方面的不足[3][4] - 技术采用梳状电极和压电单晶薄膜激发体声波,在3GHz以上频段有效消除干扰,适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嵌入式无线设备[4] 高频滤波器行业技术格局 - 行业长期由SAW(村田/Skyworks主导)和BAW(博通主导)技术划分,但3GHz以上频段面临电极变窄/耦合不足等瓶颈[6][7] - 横向激励BAW(LBAW)成为新方向,Resonant公司2018年以来提交50+专利族,其XBAR技术通过IDT与MEMS工艺结合实现突破[8][12] - 中国厂商(飞骧科技/武汉大学等)和美国企业(Skyworks/德州仪器)加速LBAW专利布局,但76%相关专利仍集中在中国境内[9][13] 知识产权竞争态势 - 村田通过收购Resonant获得XBAR核心IP,26项LBAW专利在中国受保护,但面临VTT/Skyworks在欧美日的专利竞争[13] - 固装式LBAW(SMR设计)成为规避专利的替代方案,Skyworks通过声反射器设计改善散热并避开村田IP范围[15] - 全行业LBAW专利申请仅200项,存在较大空白但竞争加速,厂商重点布局IDT开发(村田)、散热优化(US20230120844等专利)和母线设计[14][17] 技术参数与市场定位 - XBAR滤波器典型性能:回波损耗17dB,在7737-8237MHz衰减27dB,10300-14250MHz衰减26dB[4] - 产品定位5G中高频段(3.3-3.8GHz B78/24.25-29.5GHz B257等)和Wi-Fi 7等需要宽绝对带宽的场景[6][12] - 相比传统方案,新技术在保持宽带宽同时实现更高衰减性能,满足超高速数据通信需求[3][4]
中国信科实现6G全息沉浸式通信千里“穿越”变日常
长江日报· 2025-07-09 00:51
6G全息通信技术应用场景 - 6G终端可实现1∶1全息影像通信,细节呈现达到睫毛颤动级别 [1] - 虚拟分身技术应用于工业维修场景,工程师可实时指导并调取数据界面 [1] - 全息投影支持娱乐场景"瞬间穿越",如演唱会现场沉浸式体验 [1] - 远程医疗领域实现专家全息影像"亲临"手术室 [3] - 智慧教育中学生可"穿越"至历史场景学习 [3] 中国信科6G技术突破 - 展示"6G全息沉浸式通信业务验证系统"及"云化基站概念样机" [3] - 实现三大核心技术突破:全域覆盖(卫星与地面基站无缝组网)、网随人动(智能天线追踪用户保障超高带宽)、AI赋能(云端算力达每秒万亿级数据处理) [3] - 2019年起布局6G研发,累计获得超千件相关专利 [4] 关键技术领先性 - 星地融合领域首创"5G体制兼容、6G系统融合"发展路径 [4] - 完成全球首个基于5G NTN标准的宽带透明转发卫星通信试验 [4] - 在超维度天线、端到端智治网络、内生智能等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 [4]
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召开
科技日报· 2025-07-08 09:30
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论坛 - 中国科协年会举办"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专题论坛 聚焦6G未来方向、机遇挑战及前沿技术 [1] - 邬贺铨教授提出《以AI为引擎探6G创新路》 强调人工智能对6G研发的核心驱动作用 [1] - 赵厚麟指出5G/6G持续创新需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移动王晓云分享《面向6G的无线接入网架构思考》[1] 6G关键技术研讨 - 北京邮电大学张建华主持"6G+AI"议题 中国电信毕奇分析移动通信趋势对6G潜力的影响 [1] - 彭木根阐述《6G通信感知计算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 北航刘建伟探讨AI赋能的6G网络安全架构 [1] - 华为武绍芸提出《基于Agentic AI的未来网络展望》 展示智能体技术在网络架构中的应用前景 [1] 6G场景化应用与生态构建 - 中国移动陆璐主持"多样化场景驱动的6G网络"圆桌会议 汇集高校及企业专家讨论场景化需求 [2] - 华中科技大学刘光华组织青年人才专场 电子科大等高校青年专家探讨6G创新生态构建路径 [2]
聚焦6G、AI与智能系统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三场专题论坛
环球网资讯· 2025-07-07 14:05
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 - 产业界专家学者围绕6G未来发展方向、机遇与挑战、前沿技术及6G研发成果展开深入讨论 [3]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发表《以AI为引擎探6G创新路》主旨报告,强调AI对6G创新的驱动作用 [3] - 中国移动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晓云提出《面向6G的无线接入网架构思考》,探讨6G网络架构设计 [3] - 中国电信首席科学家毕奇分析《从移动通信的趋势探6G发展的潜力》,揭示6G技术演进路径 [3] - 华为未来网络架构实验室主任武绍芸分享《基于Agentic AI的未来网络展望》,提出AI与网络融合的前景 [3] - 青年专家学者在"6G创新生态构建"环节讨论6G技术人才培养与生态建设 [4] AI时代网络技术创新 - 产学研专家围绕AI时代网络技术创新和实践展开讨论,涵盖光电融合网络、新型互联网等方向 [6] - 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提出《光电融合确定性网络助力AI高质量发展》,强调网络确定性对AI的支撑作用 [6] - 中国移动集团科技委副主任高同庆发表《网络AI加速融合,启幕智慧新纪元》,分析AI与网络技术融合趋势 [6] - 专家探讨《智算网络的TOP挑战》《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网络论文复现框架》等议题,聚焦AI大模型与网络部署实践 [6] - 青年人才代表讨论"AI+COM"和网络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涉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研究院等机构实践 [7] 智能系统建模、控制与优化 - 老中青科学家代表讨论智能系统前沿热点,包括智能机器人、分布式光伏控制、深海机器人等应用 [8] - 专家报告《新工业革命与智能机器人》《工业大模型+具身智能:驱动未来工业世界》,揭示智能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变革潜力 [8] - 圆桌会议聚焦工业数字化转型,华东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参与讨论 [8] - 青年科学家在"应用创新实践"环节探讨智能系统技术落地,涉及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机构研究成果 [8]
央行就CIPS业务公开征求意见,跨境支付产业有望加速发展;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00:47
重要市场新闻 - 财政部对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需排除欧盟企业参与,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金额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 [1] - 措施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 [1]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新增"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的其他业务"的表述 [2] - 截至2025年5月末,CIPS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74家,间接参与者1509家 [2] - 2024年CIPS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2] - 央行对CIPS系统业务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将促进系统推广,加速整合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 [2] - 机构看好跨境支付服务商及相关金融IT服务商等领域投资机会,概念股包括新国都、天阳科技、四方精创等 [2] 低空经济 - 民航局成立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设立6个专项工作组 [3] - 截至2025年5月,全国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3] - 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3] - 概念股包括商洛电子、深城交、天银机电等 [3] 6G产业 - 北京市发布首个6G产业专项政策,围绕6G技术标准研究、核心产品研发等五方面提供支持 [4] - 2025年为6G标准制定元年,产业有望在2029年以后进入商业化阶段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6G等未来产业" [4] - 概念股包括硕贝德、麦捷科技、国脉科技等 [4] 公司减持公告 - 税友股份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5] - 骆驼股份副总裁拟减持不超过0.74%股份 [5] - 合锻智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5] - 电光科技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2.62%股份,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0.38%股份 [5] - 国盛智科员工持股平台计划减持不超过2.8%股份 [5] - 壶化股份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6] - 恒烁股份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3%股份 [6] - 江龙船艇控股股东及董事计划减持不超过2.89%股份 [6] - 中欣氟材股东及高管计划减持不超过3.86%股份 [7]
南京:高能级平台引领科技创新“打头阵”
环球网资讯· 2025-07-03 14:05
光电集成技术发展 - 南智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成立7年为3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薄膜铌酸锂+X"异质集成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 - 南京大学与南京江北新区共建"光电子芯片"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光电科学成果转化[1] - 南京市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4%转化超万项成果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50亿元[1] 6G技术原始创新 - 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6G网络具备感知功能可实现精准定位[4] - 实验室2018年成立以来累计发布近30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 -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每秒180亿亿次2024年南京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第五创新指数科技集群全球第九[4]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南京布局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破解转化率低难题[6] - 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问天1"类脑计算机实现5亿神经元仿真应用于生物医药智慧交通等领域[6] - 2024年南京358家新型研发机构申请专利超2.2万件关联企业营收748.9亿元[8] 重点领域技术突破 - 南京玻纤院中试平台服务68家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2.3亿元增长62%[8] - 江宁药谷概念验证中心助力传奇生物CAR-T疗法获FDA批准[8] - 埃斯顿自动化中试平台将机器人装配周期从48小时压缩至20分钟产品直通率提升至99.5%[8] 政策与市场协同 - 南京出台系列政策支持高校技术转移转化组建科技成果转化学院[9] - 高校院所技术输出成交额从2020年89.88亿元增至2024年115.05亿元[9] -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落地南京设立生物医药与信息通信分中心[9]
卫星互联、商业航天飙涨!高纯度的卫星ETF(159206)涨超2%,成分股陕西华达涨超14%
新浪财经· 2025-07-03 02:25
卫星互联及商业航天板块市场表现 - 7月3日早盘卫星互联、商业航天板块活跃,卫星ETF(159206)高开涨2.58%,成分股陕西华达涨超14%,天银机电、臻镭科技、华力创通、中国卫通等涨幅介于6.73%-8.25% [1] - Wind热门概念指数中卫星互联(3.42%)、商业航天(3.13%)、卫星导航(2.62%)领涨,6G(2.07%)、军民融合(2.03%)等概念同步走强 [2] - 卫星ETF成分股成交活跃,中国卫通成交额达6.73亿元,亚光科技成交1.87亿元,华力创通成交1.82亿元 [2]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步 - 中国星网完成管理层重大调整,标志国家卫星互联网战略进入新阶段 [2] - 海外商用进展:T-Mobile与星链合作的"T-Satellite"服务将于7月23日商用,支持短信/彩信/图片传输 [3] - 国内技术突破:中国星网5月通过试验卫星实现全球首个5G NTN标准手机直连宽带视频通话 [3] - 消费级应用前瞻:华为手机直连低轨卫星计划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 [3] 卫星产业发展驱动因素 - 太空军备竞赛加速推动卫星占频保轨需求,火箭运力提升及可回收技术突破降低组网成本,卫星物联网市场规模激增 [4] - 中航证券指出"航天强国"进入落地阶段,政策资源将向商业航天倾斜,火箭与卫星领域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4] - 卫星通信被定位为6G技术底座,卫星ETF(159206)65%权重聚焦卫星制造,为市场首只纯卫星主题ETF [4]
6G时代来临 台厂不缺席 从硬件制造转向软件领域
经济日报· 2025-06-28 23:22
6G技术标准化合作 - 国际标准组织3GPP与O-RAN联盟举行联合工作坊讨论6G标准化合作 标志着标准制定与开放架构推动两大阵营战略结盟 为全球6G生态体系整合奠定基石 [1] - 双方将共同推进技术协调 建立一致性介面与术语 消弭标准间摩擦 促进设备供应链互操作性 激励更多创新厂商参与6G生态 [1] - 6G预期具备极高频谱效率 智能化网路管理 无所不在等特色 系统复杂度远超以往 需标准与开放架构协同整合实现规模性部署 [1] 合作原则与分工 - 3GPP负责制定6G规范及整体架构 O-RAN联盟补充6G规范并同步更新相关O-RAN规范 [2] - 双方透过联络声明及公司贡献合作 工作划分需透过内部协调与官方联络机制维持 [2] - 产业主要参与者对合作必要性 高层次分工原则及避免碎片化风险达成共识 [2] 对通讯设备产业影响 - 设备供应商需同时符合3GPP标准与O-RAN开放介面 提升设计弹性与模组化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3] - 电信营运商及系统整合商获得更多元设备采购选项与部署弹性 降低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加速网路创新 [3] - Open RAN的开放介面与智能化能力 如rApps和xApps 使无线接取网路具备更高智能化程度 加速创新技术导入 [3] 台湾资通讯产业机遇 - 台湾已在3GPP标准化 Open RAN自主技术研发与供应链投入 拥有自有5G Open RAN技术基础 [4] - 台湾可转向软件 系统整合 测试验证等领域 深化硬件与开放前传整合 拓展软件定义及智能化解决方案 [4] - 利用云端硬件优势发展电信云基础设施及服务 强化测试与验证服务能力 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掌握标准进程 [4]
研发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6G,迈向全域智能(瞰前沿·@科学家)
人民日报· 2025-06-27 21:48
6G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6G研发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截至2024年6月中国6G专利申请数量保持全球前列 [2] - 紫金山实验室提出"空时二维信道编码"理论 为破解无线通信"不可能三角"难题提供新思路 [2]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成功搭建国际首个6G通信与智能融合外场试验网 [3] - 中国移动联合研究院研制基于云原生的6G原型系统 单用户速率超8Gbps 建成10个站点规模试验网 [3] - 中国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 搭载首个采用6G理念设计的星载核心网系统 [3] 6G技术特点 - 传输速率有望达100Gbps以上 时延小于1毫秒 支持更广泛设备接入 [1] - 具备"三个一体"特点:通感一体(通信信号兼具感知环境功能) 空天一体(整合多维通信资源) 通智一体(通信与计算功能融合) [2] - 将解锁更多应用场景 赋能数字化智能化 带来行业生态变革 [4] 6G应用场景 - 优化低空无人机设计 提升续航时间 [4] - 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开放支撑网络 降低终端算力需求 使设备更轻便廉价 [5] - 支持XR设备将渲染计算任务卸载到云端 提升用户体验 [5] - 促进车路协同 实现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治理 [5] 6G发展路径 - 需实现网络与应用协同发展 秉持"场景牵引 需求导向 商业闭环"理念 [4] - 中国更注重通信 计算 人工智能 感知 安全等技术融合创新 [7] - 欧洲运营商更关注降低成本 提高能效 减少碳排放 [7] - 全球需加强沟通形成技术共识 推动标准统一 [7] 6G标准化进展 - 中国工信部2025年标准工作要点要求加快6G标准研究 [8] - 6G技术标准研究已正式启动 预计2030年具备商用能力 [8] - 3GPP在韩国举办6G标准研讨会 全球研发进入标准化阶段 [8] - 中国召开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 推动标准制定与产业协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