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保供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气象局答21:高温来袭电力吃紧,气象预警“撑伞”保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09:00
高温天气对能源保供的影响 - 高温天气导致群众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增加,给能源保供带来压力 [1] - 高温天气导致水力发电出力不足,光伏发电效率降低,影响发电保供 [1] - 气象部门建立短期、中期、长期高温预报预测业务体系,提前发布预报和预警 [2] - 研发新能源发电条件预报、电力负荷气象条件预报等服务产品,研判高温对风光水等新能源供应和降温用能的复合影响 [2] - 气象部门与能源电力部门建立实时交流反馈机制,针对高温天气及时发布重要天气和能源电力影响提示 [2] 高温天气的现状和趋势 - 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8.5天)为历史同期最多,平均气温(16.8℃)为历史同期次高 [3] - 陕西、河南、山东、湖北、四川、新疆等6省(区)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 [3] - 陕西兴平(43.1℃)、湖北巴东(42.9℃)等45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3] - 预计8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华东、华中、新疆南部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 [3] 降水情况 - 全国雨季进程总体偏早,降水分布"点强面弱、前少后多" [3] - 全国共有153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当月极值,湖北咸丰(358.3毫米)等11站突破历史极值 [3] - 7月以来多雨区北抬,华北地区及内蒙古等地降水偏多明显 [3] 台风影响 - 7月下旬及8月有3~4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4] - 台风将影响航道通航、船舶靠离泊等港航作业及港口、航道、能源电力设施安全 [4]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全力以赴稳保供 迎峰度夏战酷暑
中国能源网· 2025-07-18 12:19
电力供需形势 - 全国16个省份电网用电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7月16日全国单日用电峰值达15.06亿千瓦创纪录 [2] - 蒙东地区作为跨区域输电枢纽,承担向东北、华北、华东输送富余电力的关键任务 [2] 发电侧保供措施 - 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力:6月15日以来火电累计发电43.88亿千瓦时(同比+1.01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10.99亿千瓦时(同比+1.05亿千瓦时) [5] - 新增装机贡献显著:通辽2×350MW智慧热电联产项目投运后累计发电3.07亿千瓦时,兴安盟445MW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投产使公司新能源总装机达797万千瓦 [5] 煤炭供应保障 - 通辽和锡林郭勒盟五座煤矿满负荷生产,迎峰度夏期间累计产煤638万吨(环比+57万吨) [6] - 智能化技术应用:240台采煤设备+1160台剥离设备作业,其中300+台无人驾驶宽体车效率达有人驾驶92%以上 [8] 物流运输网络 - 自有627公里锦华铁路日均最高发运26列(运量8万吨/日),累计输送煤炭201万吨 [8] - 锦州港口具备72小时紧急调拨20万吨煤炭能力,年吞吐量350万吨 [8] 跨区域协作 - 公司通过"蒙电外送"主干道持续向江苏、山东等负荷中心输送电力,缓解用电紧张 [3] - 建立"路港联动"体系,实现煤炭生产-运输-应急调拨全链条协同 [8][9]
内蒙古能源集团:闻“峰”而动 应对大“烤”
中国能源网· 2025-07-17 09:35
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措施 - 内蒙古能源集团通过强化运行监盘、设备巡检、生产值守和应急处置等措施,确保能源稳定供应 [1] - 金山热电公司优化电煤供应链管理,实时监控入炉煤关键指标,配套低负荷稳燃技术预案,保障机组高效运行 [1] - 乌斯太热电厂制定11条具体措施,完成48项隐患排查和171项缺陷消除,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6] 应急能力建设 - 金山热电公司通过全厂失电综合演练,验证黑启动流程和故障响应能力,为极端情况积累经验 [4] - 乌斯太热电厂开展防汛、防强对流天气及输煤皮带着火等专项应急演练,强化安全保障 [6] - 智慧运维公司针对高温雷雨制定细化到岗的应急预案,并实施实战演练 [28] 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 - 锡林热电公司升级机组巡检频次至日常2倍,重点监测汽轮机等核心设备温度,确保稳定运行 [9] - 智慧运维公司采用"三定三查"测温法和定制化除尘设备,使风机齿轮箱温度下降8℃,控制在75℃以下 [28] - 李家塔矿业公司通过5G+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井下设备24小时监测,日产煤量超10000吨 [29][33] 燃料供应保障 - 金山热电公司精细化煤场管理,优化掺烧配方,确保燃料充足供应 [1] - 锡林热电公司每日计划接卸1.8万吨燃煤,实时监控产运链条,保持库存稳定 [9] - 兴安热电公司科学规划夏季煤炭采购运输计划,确保煤质满足发电和环保要求 [15] 运行效率与发电表现 - 内蒙古能源集团实现机组连续稳定运行超700天,单日发电量突破2000万千瓦时 [12] - 新丰热电公司加强设备转机测温和参数监控,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规范 [19] - 长城发电公司两台机组满负荷运行,实时核查重大操作监护记录 [19]
战高温斗酷暑 能源类上市公司全力保供
上海证券报· 2025-07-17 00:21
电力供需形势 - 预计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将同比增长约1亿千瓦[1]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天数超过30天,煤炭中长期合同和现货价格均有回落[2] - 全国地下储气库累计注气超过11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有保障[2] 煤炭保供措施 - 晋控煤业同忻煤矿每天发运数十万吨煤炭,大秦铁路煤炭日运量超过110万吨[2] - 煤炭企业通过挖潜提效增加装车水平,科学调度提升列车开行密度[2] 天然气保供措施 - 国新能源本年度已为电厂调峰近百次,提升电力系统调节灵活性[3] - 新天绿能强化设备监控和管网巡检,依托智能系统精准调控供气[3] 火电企业保供 - 华银电力13台火电机组全面投入,煤炭库存可用30天以上[4] - 永泰能源裕中电厂单日发电量达5591.84万千瓦时,日负荷率86.29%创历史新高[4] - 豫能控股获准新建2台100万千瓦燃煤机组,总投资85亿元[5] 新能源发电保供 - 山东电网新能源出力达6661.5万千瓦,占全网负荷54.9%,其中光伏占比83.9%[6] - 三峡能源在运项目356个,累计并网容量超4900万千瓦,覆盖全国30个省份[6] - 新天绿能优化风电机组和光伏电站维护策略,实现"应发尽发"[7]
用电负荷五天内三创新高江苏“三招”顶住高温“烤”验
新华日报· 2025-07-12 23:22
用电负荷创新高 - 7月7日江苏13个设区市用电负荷峰值集体刷新历史纪录,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52亿千瓦,年内第三次创历史新高[1] - 苏州3307.5万千瓦、无锡1651.5万千瓦、南京1643万千瓦、南通1304.5万千瓦等城市用电负荷均创新高[1] - 预计7月下旬入伏后可能出现40℃以上连续高温,用电负荷可能再创新高[1] 能源保障措施 - 煤电作为能源结构基石发挥关键托底作用,6月27日全省迎峰度夏支撑性煤电项目配套送出工程全部投运[2] - 常州、盐城、张家港等地600万千瓦清洁高效煤电机组相继投产,提升清洁煤电机组比重[2] - 借助跨省输电工程争取区外来电,7月3日区外受电规模达2248万千瓦,次日攀升至3198万千瓦[3] - 计划今夏区外来电最大达3700万千瓦,优化省间电力现货等短期购电机制[3] 新能源发展 - 截至5月29日江苏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46%,比"十四五"初增长1.91倍[4] - 7月3日风光新能源发电达6047万千瓦创纪录[4] - 构建多元化储能矩阵,7月6日93座新型储能电站同时放电,最大放电功率714万千瓦,可满足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4] - 储能矩阵包括64座电网侧和29座电源侧电站,能储存电量1450万千瓦时[4] 储能技术应用 - 江苏新型储能装机761.6万千瓦,涵盖电化学储能、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形式,装机规模全国第四[6] - 华电仪征风光集中配建储能项目预计年消纳可再生能源电量超6800万千瓦时[5] - 国信苏盐淮安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单次储电量达120万千瓦时,可满足60万户家庭每日高峰用电需求[5] 需求侧管理 - 去年夏季居民空调负荷最高达2796万千瓦,占最高用电负荷近20%[7] - 国网江苏电力通过软件邀约居民调节空调温度,2024年夏季至今年初让出电量负荷超50万千瓦[7] - 江苏启动建设百万千瓦级居民虚拟电厂,整合居民大功率智能电器形成千万千瓦调配能力的"虚拟能量池"[8] - 空调每调高1℃可让出0.06千瓦负荷,全省4300万居民同步行动相当于一座大型电站调节能力[8]
实干显担当 创新解难题 ——记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炼油部经理王云强
经济日报· 2025-07-12 21:57
公司运营与生产管理 - 天津石化作为华北地区成品油保供主力,正开足马力确保市场供应,强调检修进度、能源保供和产品质量"3个不能"原则 [1] - 公司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在严寒环境下仅用60多小时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创中国石化同类装置最短纪录 [3] -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强化装置联动,特种装置汽油占比提升至70%以上,近3年向社会供应清洁油品1702万吨 [5] 重大项目建设与技术突破 - 2009年完成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天津百万吨乙烯配套项目,采用"蜂群式"作业法解决常压塔机泵异常,焊口及管线一次合格率达100% [2] - 2018-2020年参与天津市及中国石化重点工程,7套全新装置全线贯通投产,提升炼油加工能力和汽油收率 [3] - 2021年紧急攻克-50号低凝柴油生产技术瓶颈,7天内完成国Ⅵ标准生产并保供冬奥会张家口赛区 [4]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 建立常态化体系运行与制度化检查机制,强化问题溯源分析与整改 [6] - 2024年选拔50名青年人才创办训练营,完善应急处置督学机制 [6] - 青年员工在国家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如刘涛获全国班组长大赛化工赛道第三名,某班组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7] 行业标杆与荣誉成就 - 王云强作为公司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 - 公司团队在极端条件下创造多项行业纪录,如严寒环境最短开车时间、超低凝点柴油快速量产等 [3][4]
各地打出保供“组合拳” 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工作
央视网· 2025-07-12 02:00
电力供应保障 - 扎哈淖尔露天煤矿作为东北地区重要能源输出基地 正全力保障煤炭稳定供应 确保民生用电无忧 [1] - 煤矿67台采煤设备和2套输煤系统满负荷运行 煤炭生产效率达每小时1885吨 [4] - 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快速配料和无人操作 装运一节车厢仅需40秒 每分钟可装载80吨煤炭 [4] - 煤矿每天向东北地区发电企业输送约4.5万吨煤炭 [4] 火力发电运营 - 白音华坑口电厂每年将400万吨褐煤转化为66亿度电力 通过特高压线路送往江苏省 [8] - 电厂采用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 实现全厂设备状态监测 包括318组锅炉壁温测点和192套振动传感器 [11] - 电厂创新应用烟气提水技术 实现生产用水自给自足 有效节约水资源 [11] - 入夏以来电厂发电量达8.5亿千瓦时 为迎峰度夏提供稳定电力保障 [6][11] 生产技术升级 - 煤矿应用煤质在线分析仪和安防系统等高科技手段 实时优化生产组织和销售结构 [7] - 电厂采用巡检机器人网络 实现生产数据实时可视化 精准掌握机组运行状态 [11] - 智能生产系统显著提升煤矿装运效率 每分钟煤炭装载量达80吨 [4]
经济日报丨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保供靠什么
国家能源局· 2025-07-10 02:55
电力负荷与需求增长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同比增加1.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2亿千瓦 [1] - 高温天气是电力需求增长的首要推手,空调制冷负荷成为拉动电力负荷攀升的主力军 [1] - 经济热度是深层次原因,数据中心算力需求、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夜间经济用电需求推动电力负荷攀升 [2] 电力供应保障体系 - 火力发电作为压舱石,迎峰度夏前已完成全面检修,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充足 [2] - 水电企业精准预测来水,科学优化调度,汛期来水转化为清洁电力 [2] - 核电机组连续满功率运行,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电力 [2] - 新能源场站抢抓风光资源时段,全力争发绿电 [2]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2] 电网优化与调度 - 跨省跨区互济打破地域孤岛,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 [3] - 供电部门利用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掌握供需动态,精准调配电力资源 [3] - 柔性响应机制通过虚拟电厂平台和负荷智能调控系统,引导用户主动减产或调整用电需求 [3] 国际比较与制度优势 -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在高温下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而中国电力系统保持总体平稳有序 [4] - 能源保供体系的强大韧性展现了中国面对复杂挑战时的统筹协调能力和制度优势 [4]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 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能源体系向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演进 [4] - 通过市场化改革引导用户错峰用电,推广节能技术降低单位GDP电耗 [4]
“蒸”战高温 “汗”卫清凉
人民网· 2025-07-09 07:42
能源保供应对高温挑战 - 吉电股份员工在极端高温下坚守岗位,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白城发电公司通过系统性保供策略应对用电高峰与高温双重压力[1] - 燃料部严格执行科学堆储、精细测温、精准上煤流程,每两小时检查煤堆温度并动态调整上煤计划[1] - 集控室采取防暑措施如提供绿豆汤和藿香正气水,体现"以人为本"的保供理念[3] 光伏电站高温运维创新 - 张掖光伏电站逆变器在50℃高温下积尘严重,清灰小组通过专项清理使80台设备温度降低35%,同时排查14项隐患[3][5] - 宿松岭阳光伏电站为89台逆变器加装遮阳网,显著降低设备温度并提升发电效率,首批试点成效显著[7] - 公司计划在26个光伏电站实现遮阳网100%全覆盖,响应国家电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7] 技术细节与设备管理 - 白城发电公司凝结水泵变频间新增2台空调保持恒温环境,防止高温损害电子元件[3] - 光伏电站采用分时段作业(清晨/傍晚)避开正午高温,使用风枪和刷子精细清理逆变器精密部件[5][7] - 遮阳网安装需精准测量尺寸并紧固支架,确保与设备严丝合缝以达到最佳降温效果[7]
前5个月生产原煤19.9亿吨 今夏能源保供底气足
快讯· 2025-07-07 00:32
煤炭产量数据 - 前5个月全国累计生产原煤19.9亿吨 [1] -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亿吨 同比增长4 2% [1] - 5月份日均产量1301万吨 创历史同期新高 环比4月份增长0 2% [1] 产能释放预测 - 山西 陕西 内蒙古 新疆等省(区)先进产能继续释放 [1] - 预计今年全年国内煤炭产量增长5%左右 [1] 煤炭消费趋势 - 今年电煤消费将保持适度增长 [1] - 钢铁行业 建材行业煤炭消费稳中略降 [1] - 化工行业耗煤仍将适度增加 [1] - 预计全年煤炭消费需求增长1 5%左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