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折叠屏
icon
搜索文档
联得装备跌2.06%,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3.4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2 03: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34.23元/股 总市值63.48亿元 成交额1.27亿元 换手率3.06%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3.44万元 特大单买入434.59万元(占比3.43%) 卖出944.69万元(占比7.45%) 大单买入2491.29万元(占比19.64%) 卖出2134.63万元(占比16.8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96% 近5日下跌2.87% 近20日下跌3.50% 近60日上涨21.73%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37亿元 同比下降5.34%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310.23万元 同比下降34.78%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09万户 较上期增加4.42% [2] - 人均流通股5464股 较上期减少4.23% [2] - 华宝动力组合混合A(240004)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69.09万股 [3] - 宝盈鸿利收益混合A(213001)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67.71万股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电子专用设备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设备类收入占比98.18% 治具夹具类占比1.54% 其他类占比0.2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折叠屏 全面屏 超高清 智能座舱等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044.68万元 [3]
2026年,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关键年
Canalys· 2025-09-12 03:03
折叠屏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折叠屏智能手机通过前沿工程技术解决机身厚重问题,三星升级Fold系列并扩展Flip系列,荣耀推出更轻薄书本式机型并加大分销力度,多数安卓厂商已加入赛道尝试不同外形设计、价格定位和创新工程方案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保持660万台持平,中国市场同比增长32.8%由华为Mate和Pura X系列驱动,美国市场增长7%由摩托罗拉Razr 2025系列推动 [4] - 预计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维持在1,520万台左右,2026年有望成为转折点实现同比激增51%,但折叠屏仍将占整体智能手机市场低个位数比例 [4] 折叠屏战略价值与财务影响 - 折叠屏核心目的是展示技术领导力和研发实力,直接出货量和盈利目标相对较低,更注重品牌和营销的光环效应 [6] - 折叠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0–1.5%,在售价高于700美元机型中占5%,但收入贡献和战略价值远超体量,体现"小众但重量级"特征 [7] - 三星Galaxy Z Fold7官方售价约1,899美元,其收入相当于约15部入门级Galaxy A06 4G,2024年三星售价超1,000美元机型占销量15%但贡献44%出货价值,折叠屏在该价位段占比超20%有效提升平均销售价格并转移收入结构 [11] 市场普及挑战与解决方案 - 全球消费者研究显示96%受访者对折叠屏有认知,但近40%表示不感兴趣,超过三分之一认为价格超出预算或无法满足需求 [12] - 普及核心挑战在于"摩擦感",要求用户重新思考与手机互动方式,需激发消费者对可能性的想象力,评判成功指标可能转向用户留存率或定性反馈 [14] - 2024年书本式折叠屏平均售价比普通直板机高出289%,翻盖型高出123%,高端化虽驱动品牌认知和收入但排除大部分潜在消费者 [14] - 企业应用场景正在浮现,折叠屏在专业场景下生产力优势易被认可,三星将Galaxy Z Fold系列与DeX集成展示企业应用,其他厂商探索与企业应用提供商合作定位为生产力工具 [14] - 厂商需重新思考"先体验后购买"策略,实际动手体验至关重要,OPPO等品牌尝试"试用期"计划或退款保障以降低购买门槛 [14]
港股概念追踪|iPhone17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折叠屏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0:42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 [1][2] - 中国市场持续稳健表现 美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1][2] - 摩托罗拉Razr 60系列翻盖手机成为推动美国市场增长的核心力量 [1][2] 区域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美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摩托罗拉Razr基础款零售价699美元为市场最低价 [1] - 华为Mate X6折叠屏手机占该品牌当季折叠屏出货量三分之一以上 引领中国市场 [1] - 三星Galaxy Z Fold与Flip7在第三季度创历史最高销量 但市场份额大幅下降 [3] 产品与技术发展动态 - 华为推出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起售价17999元 [3] - UTG成为折叠屏新主流趋势 在折痕、硬度和透光率等性能指标优于CPI [2] - 蓝思科技作为UTG全球核心供应商 正进行新一代产能建设以支持高端折叠机量产 [2] 未来产品规划与预测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预计出货量800-1000万台 [3] - 苹果计划2028年发布可折叠iPad 2027年折叠iPhone出货量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 [3] - 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预计平均售价将提高5% [2]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折叠屏产业链港股公司包括鸿腾精密、蓝思科技、比亚迪电子和舜宇光学 [4]
上半年全球高端手机市场份额:苹果独占62%,三星20%,华为升至8%
观察者网· 2025-09-11 07:11
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 创历史新高 增速高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4%的增长率 [1] - 高端市场贡献全球智能手机营收60%以上 前十大高端市场占近80%销售额 [4] - 印度市场以37%同比增长成为增速最快高端市场 中国作为最大高端市场仍是增长最大贡献者 [4] 主要厂商市场份额及表现 - 苹果维持高端市场领先地位 份额达62% 但同比增长仅3% 份额因其他厂商更快增速而回落 [3] - 华为同比增长24%位列第三 通过三折叠Mate XT等独特设计从苹果手中夺回市场份额 [3] - 小米销量增长55%排第四 主要增量来自中国 高端电动汽车光环效应反哺手机业务 [1][3] - 谷歌销量同比翻倍增长105% 时隔五年重返前五 Pixel 9系列表现强劲 [1][3]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 生成式AI机型占比已超八成 硬件差距缩小使消费者选择越来越依赖AI生态系统 [4] - 折叠屏仍属小众但不断增长品类 苹果预计2026年入局折叠屏市场 [4] - 消费者对智能手机使用深度与粘性持续提升 高端化趋势在各地区愈发明显 [4]
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创历史新高
北京商报· 2025-09-11 03:33
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 增速高于整体市场4%的增幅 [1] - 高端智能手机贡献全球智能手机营收六成以上 [1] 品牌竞争格局 - 苹果以62%份额领跑市场但增速仅3% 在新兴市场表现提升 中国份额遭华为小米蚕食 [1] - 华为同比增长24% 三星同比增长7% [1] - 小米大增55%排名升至第三 中国高端市场与电动车光环效应成主因 [1] - 谷歌凭Pixel9系列同比大涨105% 时隔五年重返前五 [1] 产品技术趋势 - 生成式AI机型占比已超八成 [1] - 折叠屏仍属小众但不断增长的品类 苹果预计2026年入局折叠屏 [1]
隆华科技涨2.38%,成交额1.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820.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上涨2.38%至8.62元/股 成交1.22亿元 换手率1.47% 总市值89.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20.29万元 特大单买入1535.47万元(占比12.62%) 大单买入2686.91万元(占比22.08%) [1] - 年内涨幅18.88% 近5日涨2.01% 近20日涨4.87% 近60日涨21.07% [1] 主营业务构成 - 节能换热装备业务占比35.87% 靶材及超高温特种材料业务26.91% 环保水处理产品销售13.49% [1] - 泡沫制品与结构件9.44% 萃取剂8.76% 轨道交通产品3.05% 污水处理1.04% [1] - 公司成立日期1995年7月5日 上市日期2011年9月16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5.15亿元 同比增长23.9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12亿元 同比增长5.83%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20万户 较上期减少6.02% [2] - 人均流通股20099股 较上期增加16.3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33.03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1.71万股 [3] 行业属性与分红记录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其他通用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大飞机、QLED、军民融合、无人机、折叠屏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9808.55万元 [3]
中信证券:看好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重点关注折叠屏、AI服务器等新领域公司
中证网· 2025-09-11 01:48
产品发布 -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AirPods Pro 3及Apple Watch Series 11产品 [1] - iPhone 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核心亮点 [1] 硬件创新与AI升级 - iPhone在硬件创新+AI升级下迎来较强换机动能 [1] - 2026年有望发布首款折叠屏机型 2027年预计推出20周年纪念款机型和2代折叠屏机型 [1] 出货量预测 - 预计2026年iPhone出货量达2.4亿-2.5亿部 [1] - 预计2027年iPhone出货量达2.60+亿部重回上行通道 [1] 投资关注领域 - 看好2025-20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1] - 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同时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1]
8月CPI同比下降0.4%;今日一只新股申购……盘前重要消息还有这些
证券时报· 2025-09-11 01:15
新股申购 - 昊创瑞通申购代码301668 发行价21元/股 申购上限0.65万股 [1] 宏观经济政策 - 国家发改委强调下半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统筹推动物价水平合理回升、社会就业大局稳定与经济增长 [3] - 8月CPI同比下降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PPI同比下降2.9%且降幅收窄0.7个百分点 [4] - 六部门联合开展为期3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重点打击非法牟利和虚假宣传等行为 [4] 产业发展动态 - 我国油气与铀矿实现重大找矿突破 石油稳产2亿吨 天然气产量突破2400亿立方米 [5]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1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5] - 招商证券推荐三梯队投资方向:信息技术/优势制造/资源品、困境反转领域、现金流优势领域 [8] - 银河证券看好AI驱动电子行业 预计2026年折叠屏市场复苏 AR眼镜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8] 重点公司动向 - 比亚迪高管及核心人员合计增持5232.78万元A股股份 [7] - 豪恩汽电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域控产品仍处开发阶段未形成收入 [7] - 金风科技拟投资约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 [7] - 华菱钢铁股东信泰人寿增持6908.62万股并计划继续增持1%-2% [7] - 东阳光拟与关联方共同增资合资公司用于收购秦淮数据中国100%股权 [7] - 贝达药业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7]
苹果豪赌“轻薄”未来,或明年推出折叠屏手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09:06
产品发布与创新 - 苹果发布四款新iPhone机型: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价格从5999元起,最高达17999元 [1] - iPhone Air取代Plus版本,厚度仅5.6毫米,是苹果史上最薄iPhone,采用单摄设计、全面eSIM化(目前仅中国联通支持),搭载A19 Pro芯片、自研调制解调器C1X、无线网络芯片N1以及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 [1][5] - iPhone 17标准版搭载A19芯片,配备4800万像素融合式双摄与120Hz自适应刷新率屏幕;iPhone 17 Pro/Max影像系统大幅升级,新增200毫米长焦镜头和更大尺寸传感器,光学变焦范围达16倍,首次引入VC均热板散热 [6] 战略与产品线调整 - iPhone Air是苹果策略性新品类,承担三大关键功能:战略试验田(测试超薄组件、能耗管理技术和芯片,为折叠机奠定基础)、高端Pro系列补充(强化高端品牌形象并提供差异化选择)、利润优化(平衡销量与盈利能力,捕获发达和新兴市场需求) [3][6] - Omdia预估iPhone Air首年出货量1000万台,若成功上量将为明年折叠机提供所需生产规模 [3] - 苹果产品线扩展借鉴Mac成功经验,Air系列作为Pro系列的补充,形成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层级 [5] 可穿戴设备更新 - Apple Watch Ultra 3拥有更大屏幕和更长续航,定位户外与专业运动;Apple Watch Series 11设计更轻薄,支持血压提醒和睡眠评分功能;Watch SE 3进一步补全健康监测能力 [7] - AirPods Pro 3降噪和健康功能增强,支持心率监测和实时翻译(需配合有AI功能的iPhone) [7] - Apple Watch业务累计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但过去七个季度连续下滑;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跃居中国市场第一,苹果借新品发布预计手表业务将重返增长 [7] 自研芯片与生态布局 - 手机、手表等终端体系搭载更多自研芯片(如A19 Pro、C1X、N1),表明苹果在关键零部件上战略加码 [10] - 苹果通过稳定产品节奏和软硬件结合生态维持长期大规模体量和现金流,产品扩展围绕操作系统和生态迁移复用,形成规模效应 [10][11] - 盈利模型清晰:尺寸扩展(标准版、Plus、Max等满足不同群体,边际成本低但溢价高)、性能增强(自研A系列芯片利润率高且掌控力强)、系列化分层(Pro、Max、Air区隔满足市场需求) [11] AI与市场竞争 - 苹果未将AI功能放在突出位置,AI功能推出缓慢造成用户采用差距,部分用户推迟升级;在中国市场,苹果占据约40%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份额,但缺乏内置"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驱使用户使用豆包等第三方应用 [8]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出货量增长乏力;高端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创上半年历史新高,贡献全球智能手机营收60%以上 [14] - 苹果在高端市场份额达62%,但份额有所回落;在中国市场,2025年Q2苹果出货约1010万部,市场份额1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位列第五;华为以1220万部出货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15] - 苹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市场有所回暖;但预计第四季度销量可能面临个位数下跌,因iPhone 16系列降价提前释放换机需求、17系列价格可能小幅上涨、竞品旗舰同期上市加剧竞争 [15][16] 未来产品规划 - 预计苹果明年推出折叠手机,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达800万-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苹果对折叠产品研发已久,除手机外可能有平板等形态 [10] - 苹果一贯选择在市场成熟、生态完善后才入局折叠屏,一旦推出往往能迅速攫取行业利润 [10]
果链企业:股市涌热浪 用工迎高峰
深圳商报· 2025-09-05 16:39
核心观点 - iPhone17系列将带来超薄设计 AI原生交互 eSIM全面普及等颠覆性升级 中国供应链企业已提前出现股价走强和招工热潮 [2] - 苹果正进入第四个关键产品大改款周期 未来三年产品线将迎来AI功能深度融入 折叠形态探索 硬件结构重构等大规模革新 [6] - 从资本市场狂热 消费电子换机预期 到产业工厂车间繁忙 苹果新品发布前的"三重奏"已经全面显现 [8] 资本市场表现 - A股苹果产业链整体走强 工业富联 科森科技 恒宝股份 领益智造等涨幅居前 [3] - 十余家果链公司三季度均接待50家以上机构密集调研 包括工业富联 水晶光电 东山精密 鹏鼎控股 环旭电子等 [3] - 立讯精密拿下iPhone17系列45%整机组装份额 超越富士康成为最大代工厂 [3] - 立讯精密营收规模从2020年925亿元跃升至2024年2688亿元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3] - 立讯精密股价自4月触底反弹 截至9月4日报44.39元/股上涨2.71% 总市值达3219亿元 [3] - 蓝思科技今年7月登陆港股 独家供应iPhone17 Pro系列超瓷晶玻璃 歌尔股份筹备"A+H"上市 [4] - 果链代表公司A/H股估值相对偏低 情绪修复空间可期 [4][5] 产品创新预期 - iPhone17周期将推出四款新机型 包括基础款 Pro Pro Max和全新"Air"机型取代"Plus"型号 [6] - 全系列机型配备高刷新率屏幕 芯片和摄像头常规升级 散热性能提升 [6]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达12.2亿部 实现连续两年下滑后反弹 [6] - 苹果新一轮大改款有望成为高端市场最大驱动力 带动换机潮全面来临 [6] 供应链备战情况 - 富士康招工需求明显增加 用工高峰伴随新机量产临近 [7] - 果链企业工价高于同类工厂 蓝思科技小时工价最高达37元 富士康时薪在23-30元之间 [7] - 富士康为小时工提供差价补贴 补贴期延续至11月30日 [7] - 苹果新品产能备货周期伴随大规模用工潮 成为果链企业新品发布前"必答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