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

搜索文档
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变革趋势深度洞察
搜狐财经· 2025-08-31 13:49
政策导向 - 房地产政策长期锚定房住不炒 推动市场稳健前行[2] - 中央与地方将在土地供应 金融信贷 税收等方面进行多元调控[2] - 土地供应注重合理规划 增加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供给[2] - 金融信贷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监管 支持居民合理住房信贷需求[2] - 税收政策可能通过房产税调节供需关系 抑制投机性购房[2] 市场供需 - 需求端老龄化加深推动养老地产需求显著上扬[4] - 年轻群体住房需求更聚焦个性化与品质化 智能化绿色环保住宅成为新宠[4] - 城市化持续推动城市人口扩容 住房刚需依旧坚挺[4] - 供给端土地供应调控使住房供给更趋合理[4] - 开发企业依据市场需求调整策略 增加高品质住房供给[4] 技术应用 - 新兴技术应用提升行业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6] - 大数据分析帮助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偏好 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6] - 技术赋能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6] 区域分化 - 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市场成熟 政策严格 土地资源紧张 需求以改善型和高端为主[9] - 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但面临人口外流和产业支撑不足问题[9] - 三四线城市可能发展旅游地产和产业地产等特色领域[9] - 区域分化要求企业根据不同地区市场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9] 转型方向 - 行业向平稳健康多元化方向转型[11] - 政策调控常态化使市场更加理性[11] - 供需结构优化带动新发展[11] - 技术应用加速产业升级[11] - 区域分化持续推动差异化发展[11]
一夜之间,房价又给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买不买房心里清楚了!
搜狐财经· 2025-08-30 13:05
房地产市场趋势 - 部分城市房价出现松动但市场反应微妙 部分购房者反而不敢贸然出手 [2] - 房地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房住不炒"理念深入人心 [9] - 地理位置优越和品质上乘的楼盘仍受市场追捧 偏远地段和质量低劣房产面临转手困难 [9] 购房行为分析 - 购房决策本质是生活方式选择而非单纯投资决策 体现对未来安稳生活的期许 [1] - 真正需要自住的购房者受短期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炒房者则面临较大风险 [2] - 2015-2020年间部分等待抄底者错失良机 最终以两倍价格购入面积较小房产 [7] 房产价值认知 - 房产价值超越价格涨跌 提供家庭安全感和稳定居住环境 [9] - 房产可作为强制储蓄工具 帮助积累财富 [9] - 房产承载情感和维系家庭的功能不因市场价格波动而消失 [9] 购房决策建议 - 需明确购房目的 区分自住与投资、长期持有与短期变现的不同需求 [9] - 必须清晰估算经济能力 包括首付能力和月供承受范围 [9] - 应深入了解房产地段、配套、质量和开发商信誉等基本面因素 [11]
深圳二手房录得量8月有望再破5000套
搜狐财经· 2025-08-30 09:22
深圳二手房市场表现 - 8月二手房录得量达4710套 全月有望突破5000套大关[1] - 在售房源77688套保持稳定 看房成交率提升至4.33%为4月以来首次突破4%[3] - 购房者信心回升 部分因政策预期选择提前入市[3] 新房市场结构变化 - 呈现刚需和中改支撑、顶豪退潮特征[4] - 购买力向中低总价实用性户型集中[7] - 市场理性化程度提升 房住不炒定位深化[7] 二手房成交结构特征 - 出现总价下移、面积上移趋势[8] - 反映购买力降级与务实倾向[8] - 购房者更注重买得起住得好的房产属性[11] 深圳楼市整体表现 - 前7月一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近30% 领先北京11个百分点[12] - 房价自2023年三季度持续调整 市场泡沫加速挤出[12] - 伴随政策预期与旺季临近 市场或迎温和复苏[12]
马云预言要应验了?2026年的房价,已经出现4个信号,提前了解
搜狐财经· 2025-08-30 00:52
政策环境转变 - 政策导向从抑制炒房转向扶持市场稳定 包括限购松绑和房贷利率下调[3][5] - 一线城市如北京已放宽五环区域限购政策 体现根本性风向转变[5] - 政策组合拳目标从抑制转为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软着陆[5] 市场结构分化 - 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优质房源需求旺盛 高端住宅市场供不应求[7] - 三四线城市出现明显房价调整 形成冰火两重天格局[7] - 人口流动成为分化核心驱动因素 人才流入区域拥有更强市场支撑[7] 购房需求演变 - 购房目的从投资投机转向自住需求 居住属性成为首要关注点[8] - 学区 交通便利性和商业配套等实用要素成为决策关键[8] - 房住不炒理念深入人心 购房行为趋于理性化[8] 产品供给升级 - 开发商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质量 绿色建筑和智能家居成为新房标配[9] - 购房者对房屋品质 小区环境和物业服务提出更高要求[9] - 市场调整促使开发商重新定位 野蛮生长模式难以为继[9] 行业发展趋势 - 2026年市场将进入平稳健康发展阶段 注重品质提升[10] - 优质房源供给持续增加 对刚性需求购房者更友好[9][10] - 房价既不会大幅下跌也不会疯狂上涨 进入新平衡阶段[10]
苏州楼市“松绑”!取消市区新房2年限售,这波操作你怎么看?
搜狐财经· 2025-08-28 03:38
政策调整内容 - 苏州市住建局取消市区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政策 意味着购房者无需等待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满2年即可上市交易[1][3] - 政策明确"有特殊限制转让要求的住房除外" 表明在放宽限制的同时仍坚守"房住不炒"底线[4] 市场影响分析 - 新政发布两小时内新增挂牌房源达2000多套 显示市场供应量快速增加[3] - 取消限售将大幅提升房地产市场流动性 二手房挂牌量可能迎来激增[3] - 政策旨在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4] 购房者行为变化 - 改善型购房者获得更大灵活性 可快速出售小户型置换大户型[3] - 学区房需求者能够更灵活地进行房产交易操作[3] - 市场房源增加使购房者选择更多 买卖双方博弈将更加激烈[3]
2026年的房价,已有3大信号!业内人:买卖房子,提前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8-28 01:04
政策导向 - 房地产行业定位清晰 "房住不炒"成为长期政策基调 政策全面放松导致普涨的可能性极低[4] - 政策趋向精准细化 支持真实住房需求 抑制投机炒房行为[4] - 投资逻辑需转变 从短期价差获利转向长期居住价值及租金回报考量[5] 市场分化趋势 - 全国房价普涨时代结束 城市和地段分化加剧 补涨可能性减小[7] - 人口与资金向大城市核心区域聚集 产业强、有人口虹吸效应的区域房价有支撑[7] - 产业弱、人口流出城市面临长期调整 "闭眼买房都赚"模式终结[7] 住房供应结构 - 租购并举制度加速推进 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等多渠道供应增加[9] - 住房需求被分流 市场热度趋于理性 刚需群体购房压力缓解[9] - 缺乏学区/地段优势的老旧房产流动性风险上升 稀缺性和附加值成核心竞争力[9] 购房策略建议 - 刚需群体无需焦虑大涨或期待大跌 应聚焦地段户型与价格匹配度 月供建议控制在月收入40%以内[11] - 改善型群体可置换非核心资产至品质房产 优质房产仍具保值增值潜力[13] - 多套房产持有者需评估资产质量 优先处理无地段/学区/出租价值的旧房 释放资金转向核心资产或多元化投资[13] 行业展望 - 2026年楼市预计趋于平稳 大幅涨跌概率较低 理性看待房产投资成为新常态[14]
取消限售、发购房补贴……多地出台楼市新政
证券时报· 2025-08-27 13:59
苏州楼市新政 - 取消市区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政策 即日起新建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书后即可转让(特殊限制转让要求的住房除外)[2][6][8] - 政策调整旨在降低居民改善住房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支持"以小换大""以旧换新"等改善型住房需求[8] - 政策继续贯彻"房住不炒"定位 在提升市场灵活性的同时保持风险防控[9] 淮南楼市新政 - 发放购房和购买车位补贴 购买新房按实际缴纳契税金额50%比例补贴 特定群体(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多子女家庭等)按70%比例补贴 购买车位按100%比例补贴[12] - 人才购房补贴政策 正高级职称人才补贴购房款30%不超过50万元 博士/副高级职称人才补贴25%不超过30万元 硕士研究生补贴8万元 本科生补贴5万元 专科生按契税100%补助[12] - 团购住房补贴 一次性购买5套以上新房每套按契税70%补贴 10套以上每套按契税100%补贴 鼓励房企给予阶梯式折扣让利[13] - 发放购房联动消费券 购买新房可获价值3000元家居/家电/汽车消费券[14] - 金融支持政策 包括降低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及利率 优化首套房认定标准 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14] 政策导向与影响 - 政策调整体现各地下半年"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的导向 有助于提升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活力[4][8] - 苏州作为长三角重要城市 取消限售有望促进供需两端合理匹配 推动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8]
取消限售、发购房补贴……多地出台楼市新政
券商中国· 2025-08-27 13:23
近日,多地发布楼市新政。 8月26日,江苏苏州取消了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政策。 同日,安徽淮南出台10条楼市新政,包括发放购房和购买车位(库)补贴、人才购房补贴、团购新房补贴、购房联动消 费券等。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调整体现了各地下半年立足"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提升 房地产市场流动性,增强市场活力。 苏州取消限售政策 8月26日夜间,据"苏州住建"公众号消息,苏州取消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 苏州住建局表示,为进一步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即日起,取消苏州市区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登记证 书满2年方可转让的限制措施(有特殊限制转让要求的住房除外)。 对此,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调整是苏州市政府根据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居民实际需求作出的重要 决策,体现各地下半年立足"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的导向。当前改善性住房需求积极释放,原有 的转让限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此次取消限售,将有效降低居民改善住房的交易成本和时间 成本,激发市场活力,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动力。 在中指研究院苏州分院高级分析师金珂看 ...
取消限售、发购房补贴……多地出台楼市新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13
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多地发布楼市新政 包括苏州取消限售和淮南推出购房补贴等措施 体现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导向 [1][2][3] 苏州政策调整 - 取消市区新建商品住房2年限售政策 即日起实施 有特殊限制转让要求的住房除外 [2][3] - 政策调整降低居民改善住房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激发市场活力 支持以小换大和以旧换新等改善型需求 [3] - 政策继续贯彻房住不炒定位 在提升市场灵活性同时重视风险防控 [4] 淮南政策内容 - 发放购房和购买车位补贴 购买新房按实际缴纳契税金额50%比例补贴 特定群体按70%比例补贴 购买车位按100%比例补贴 [5] - 支持人才购房 新引进人才购买首套商品住房且总价不低于50万元 按人才等级给予补贴 正高级职称人才按购房款30%给予不超过50万元补贴 博士和副高级职称人才按25%给予不超过30万元补贴 硕士研究生和高级技师人才给予8万元补贴 本科和中级职称人才给予5万元补贴 专科和高级技工人才按实际缴纳契税100%补助 [6] - 支持团购商品住房 一次性购买5套以上新房每套按契税70%比例补贴 购买10套以上每套按100%比例补贴 鼓励房企给予更大幅度价格优惠 [6] - 发放购房联动消费券 购买新房发放价值3000元家居 家电和汽车消费券 鼓励提高购房补贴标准 [7] - 金融支持政策 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 优化商业贷款首套房认定标准 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7]
未来5年,持有“2套”及以上房产的人会面临2大难题,征兆已显现
搜狐财经· 2025-08-26 20:27
房地产市场历史与现状 -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自1998年启动后二十余年间 房地产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推动早期购房者资产显著增值 [1] - 房地产市场发展催生以炒房客为代表的投资群体及房产中介行业 大型企业和机构通过囤积房源推高售价 [1] - 当前市场逐渐饱和且国家出台强力调控政策 未来五年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群体面临严峻挑战 [1] 多套房产持有者面临的挑战 - 变现难度提升:购房初衷多为投机性预期 但租购并举政策及保障性住房体系挤压商品房价格上涨空间 [2] - 出租收益难以与政府廉租房和共有产权房竞争 长期持有需承担维修及物业管理等额外费用 [2] - 资产贬值风险:房住不炒政策下普通商品住宅增值空间微乎其微 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实际资产贬值 [4] - 举例说明:五年前100万元购入房产 当前名义价值未变但实际购买力已下降 [4] 住房需求与供应体系变化 - 当前多数真实需求者已拥有房产 未购房群体可通过廉租房和共有产权房等多样化选择满足需求 [6] - 住房供应体系健全完善导致商品房刚性需求大幅缩减 [6] - 投资性多套房产未来五年将面临变现困难与资产贬值的双重困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