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大飞机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大飞机C919一周连下两城
36氪· 2025-05-26 12:27
航线网络扩展 - 国产大飞机C919于5月25日开通上海虹桥至厦门高崎航线,搭载148名旅客,并举行水门仪式 [1] - 5月18日首次进入深圳,每日执飞一班深圳至上海常态化商业航线 [3] - 航线网络覆盖17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太原、沈阳、广州、三亚、长沙、海口、厦门、深圳、香港,共开通25条航线 [6] 运营表现 - C919执飞航班获得黄金时刻安排,例如上海虹桥-厦门航线去程7:50起飞9:55抵达,回程10:55起飞12:55抵达,满足商务旅客需求 [9] - 客座率表现优异:上海虹桥-深圳宝安航线客座率高于航线平均4.7个百分点;广州白云-长沙黄花航线高于平均7.7个百分点 [11] - 2025年1-4月机队整体利用率达7.2小时/天,单机日均起降3.7班次,接近主流窄体客机A320的3.9班次水平 [13] - 4月单月执飞近1500班次,尽管环比回落,但同比增长268.8% [16] 机队规模与交付 - 截至5月26日,C919已交付19架,其中中国东航10架、南方航空5架、中国国航3架、商飞快线1架(用于测试未载客) [14] - 东航作为首发用户,运营规模最大且直飞航点最多,计划2025年再接收10架,使机队规模达20架 [14] 产能规划与国际拓展 - 中国商飞披露2025-2029年产能规划:2025年从原计划50架/年提升至75架/年,2026年100架,2027-2028年150架,2029年200架/年 [16] - 计划最快2026年进入东南亚市场,并最早2025年获得欧洲认证 [16] 商业运营历史 - C919于2023年5月28日首航,近两年运营覆盖国内高收益航线如京沪、沪深等黄金商务航线 [3] - 2025年1月起运营上海至香港跨境每日航班,为首个跨境每日航班 [8]
通达股份:立足线缆深耕军工,业绩有望持续改善-20250522
中泰证券· 2025-05-22 13: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通达股份“增持”评级 [6][8][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达股份作为国内特高压线缆核心供应商,深耕军民机零部件加工及装配业务,业绩有望持续增长,2025 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下游需求改善,有望实现年度营收 100 亿元目标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高压线缆核心供应商,深耕军民机零部件打开新增长极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三部分,电线电缆业务是主导,2024 年贡献 52%营收及 82%毛利,航空零部件加工及装配业务有望受益于军机需求抬升和国产大飞机放量,铝基复合新材料业务产品应用广泛 [9][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69.57 亿元、77.04 亿元、83.2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9 亿元、1.52 亿元、1.88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23 元、0.29 元、0.36 元 [6][8][15] - 预计 2025 - 2027 年电线电缆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18%、15%、10%,毛利率分别为 12.5%、13.0%、13.5%;机械制造加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30%、20%、15%,毛利率分别为 15.0%、16.0%、17.0%;有色金属铝加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5%、5%、5%,毛利率分别为 2.0%、2.2%、2.4% [13][14] 投资建议 - 选取万马股份、华菱电缆、广联航空作为可比公司,公司有望享受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5]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观察者网· 2025-05-21 07:08
C919商业运营进展 - 国产大型客机C919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次商业飞行后,近期新增深圳和厦门航线,航线网络覆盖中国16座城市,包括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重庆、成都等热门旅游枢纽 [1][3] - 东航C919于2025年5月18日开通上海虹桥—深圳航线,为第13条定期商业航线 5月25日新增上海虹桥—厦门航线 [3] - 自2023年5月首航以来,中国国际航空和中国南方航空已接收C919交付 东航计划2024年再接收10架C919,机队规模将达20架 [3] 市场拓展与订单情况 - 中国商飞已在国内获得超360架C919订单,逐步打破波音737和空客A320在国内单通道客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4] - 中国商飞目标2026年让C919进入东南亚市场,并计划最早2024年获得欧洲认证 公司强调需先通过国内运营充分验证飞机性能 [6] - ARJ21支线客机已在印尼翎亚航空运营两年,日均部署时间达8小时 该机型为商飞首个海外客户项目 [6] 国际竞争动态 - 瑞安航空警告可能因美国关税政策取消330架波音737 MAX订单(标价超300亿美元),并考虑转向中国商飞等替代供应商 [6][7] - 瑞安航空表示若中国商飞飞机价格比空客低10%-20%,将积极评估采购可能性 目前尚未与商飞展开正式谈判 [7] 运营表现与行业评价 - 分析师指出C919在京沪、沪深等高收益航线的稳定运营验证了其可靠性和盈利潜力 海外航空公司和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其表现 [1] - C919通过覆盖一线城市和旅游枢纽的航线网络扩大,展现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1][3]
三角防务(300775) - 300775三角防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09:54
财务相关 - 2024 年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问题,公司表示无投资性房地产 [2] - 截止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在手订单 9.15 亿元 [3][8] - 截止 2025 年 5 月 9 日公司股东人数 52846 人 [3][7] - 2024 年合同负债同比下降 31%,预收货款占比提升至 65%,主要客户订单执行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 - 2024 年营收增速放缓至 6.3%,营业成本同比激增 12.5%,上年度毛利率未发生较大变动 [7] - 大型航空结构件毛利率同比下降 5.3 个百分点,各报告期交付产品结构略有不同致产品毛利小幅波动 [5] - 短期借款中信用借款占比达 65%,较 2023 年提升 20 个百分点,银行授信条件无实质性变化 [7] - 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 52%,但收入占比不足 5%,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8] 业务布局 - 产品已应用于我国重点无人机型号、新一代战斗机、新一代运输机及新一代直升机等各类重点型号 [2][4][5][7][8] - 积极致力于拓展商业航天领域的业务 [3] - 船舶业务占比约 5% [4] - 国产大飞机业务主要直接与商飞合作,也有部分产品通过其他主机厂供应型号 [4] - 产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等业务,也应用于民用航空及船舶领域 [5] - 针对海外航空核心客户制定了具体洽谈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 [7] 项目进展 - 先进航空零部件智能互联制造基地项目、上海三角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均按计划顺利推进 [3][5][8] - 在建项目均按计划顺利推进,飞机蒙皮项目投产等具体情况需关注公司公告 [3][7] 研发情况 - 积极加强研发人员投入,研发人员稳定增加,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同比下降 8 个百分点 [4] - 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4] 其他情况 - 公司目前无增发股份、大幅回购股票的计划 [3][6][7] - 所处行业周期长,但客户信用良好,应收账款风险较小 [4] - 资产负债结构良好,不存在债务期限结构错配风险 [4] - 制定了主要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和措施,主要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4] - 目前正在积极组织生产及交付工作,交付和验收时间以主机客户生产计划为准 [6] - 公司目前与华鹰航空无合作 [7]
安达维尔(300719) - 2025年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8 11:34
公司业务与发展战略 - 公司是国内较早参与国产大飞机配套产品研发企业,完成旅客座椅、航空厨房插件系列产品取证,推进市场推广,结合成都和广州优势加大研发,力争形成PMA产品 [2] - 2025年重点推进经营计划,包括推动技术创新、拓展业务领域、提升质量管理、引进战略人才、控制成本、推动园区建设、推进再融资工作 [2][3] - 未来聚焦机载设备研制、航空维修、测控及地面设备研制三大板块,民航领域发展“国产化制造”业务,防务领域拓展新领域新客户并发展战略产品平台业务 [3] 行业与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军工行业普遍业绩承压,订单延后、收入确认放缓、业绩下滑,公司民品业务稳步上涨,军品业务短期承压 [4] - 2024年公司业绩下滑,原因是机载训练系统无交付、测控及保障设备部分项目交付延迟,且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3.28% [14] 公司项目进展 - 深交所2024年12月受理公司定向增发申请,2025年1月回复审核问询函,4月披露修订稿 [5] - 安达维尔天津园区(一期)厂房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竣工验收并逐步投入使用 [13] 公司优势与特色业务 - 公司在多个业务领域有独特竞争优势,机载设备业务是国内排名前列的航空座椅与客舱设备制造商,直升机抗坠毁座椅市场占有率超80%;航空维修业务是国内知名第三方航空部件维修企业;测控及保障设备业务系统集成能力强;工业软件有SIPDM系统 [8] - 全资子公司天津耐思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推广等方面基本稳定,已取得相关资质,开始交付外部客户订单,后续将拓展生产能力和市场领域 [9] 公司合作与市场情况 - 与多家eVTOL主机单位在座椅等产品上签订研制合同或合作意向书,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6][7] - 目前客户主要为国内企业,暂无海外业务 [11] 公司治理与管理相关 - 大股东不参与定增是为保持公司治理结构独立性,确保决策客观性 [10] - 股权激励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业务)骨干人员,名单经审议、公示和审核 [11] - 公司将对照相关指引做好市值管理,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13] 其他问题解答 - SIPDM系统以IPD核心思想为指导,集成多种功能,助力研发型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6] - 2024年新成立广州和成都子公司,业务为航空零部件及系统研发制造与销售,结合两地优势促进业务增长 [10] - 定向增发发行价格未确定,按相关规则以竞价方式协商确定 [11] - 公司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5] - 2024年研发投入集中在机载设备等领域,未来持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满足国产化需求 [15]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深圳,北京济南等全国多地旅客来打卡
南方都市报· 2025-05-18 10:10
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 - 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执行MU5331航班,完成深圳首航飞行,后续将每日执飞深圳⇋上海虹桥定期商业航线[1] - 首航航班搭载161名旅客,接近满座,吸引全国多地"飞友"专程打卡[4][8] - C919机身采用"闪耀中国红"涂装,客舱设置156个经济舱和8个商务舱座位,提供客舱局域网服务[8] 深圳机场保障与航线数据 - 深圳机场联合航司制定专项保障方案,覆盖机位安排、廊桥靠接、航油加注等全流程,确保C919首次运行安全[9] - 深圳空管站提前部署,结合C919性能特点制定保障方案,进行多场景模拟指挥,与相关单位协同配合[9] - 深圳⇋上海虹桥航线每天7个航司执飞82个航班,前4个月承运旅客同比增长近10%,是"公交化运营"的公商务快线[11] "深快线"产品发展 - "深沪快线"为代表的"深快线"覆盖17条航线,提供专属值机柜台等服务,前4个月服务旅客超1350万人次[13] - C919加入"深快线"将丰富品牌内涵和乘坐体验,满足旅客多元化需求[13]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执飞沪港定期商业航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6 02:59
新华社香港/上海1月1日电(郭辛、贾远琨、狄春)"早上好!欢迎您搭乘中国东方航空国产大飞机C919 首航航班,从'东方明珠'上海飞往'东方之珠'香港……" 2025年元旦,由东航C919执飞的MU721"上海虹桥—香港"定期商业航班开航。当天10时44分,MU721 平稳落地香港国际机场,缓缓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圆满完成从"东方明珠"上海到"东方之 珠"香港的商业首航之旅。 这是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沪港定期商业航班,正式开启地区航线商业运营。 "以后来香港,也能坐自己国家的大飞机了。"来香港过新年的上海旅客倪韶堃兴奋地说,很高兴成为 C919"沪港快线"的首批旅客,也期待未来有更多搭乘C919的体验。 "儿子是飞机迷,所以我对国产大飞机关注度一直很高。"经常公务往来香港的内地居民万杰说,宽敞的 机舱环境让他成为C919各条航线的忠实粉丝,"C919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 由东航C919执飞的"上海虹桥—香港"定期商业航班将每天执行1班往返,由上海飞往香港的MU721航班 8时15分从上海虹桥起飞,10时50分到达香港;由香港返程的MU722航班11时55分起飞,14时05分返抵 上海 ...
国产大飞机产能要放量?零部件供应商称今年交付量大幅增加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4:36
除了订单,C919的交付能力也同样备受外界关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C919累计交付 16架,分别交付给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3架。 中国商飞发布的《2021-2040年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预测》数据显示,预计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 接收50座级以上客机9084架,市场规模约1.4万亿美元。 饱满的在手订单,再加上自主可控的背景,使得国产大飞机赛道具备较强的确定性。业界预计,伴随材 料、机载设备、发动机等环节国产化率的提高,国产大飞机产业链的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据悉,在商业化运营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C919产能建设持续推进。据中国商飞公众号,2024年12 月,中国商飞公司在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举行大飞机规模化系列化建设项目启动活动,中国商飞公司 在加快自身能力建设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依托大飞机项目促进更多航空企 业和资源在沪集聚。 近年来,中航西飞紧抓民机发展新机遇,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承担了C909、C919、AG600、 B737、A320等国内外大中型民用飞机机体部件设计、制造、配套与服务,与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美国 波音公司以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 ...
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跟踪第二十五期:印巴冲突背景下国防建设地位凸显,关注北交所军工、航空产业企业
华源证券· 2025-05-12 13:02
报告核心观点 - 印巴冲突凸显国防建设地位,关注北交所军工和航空产业企业,同时对国产大飞机产业进行重点分析,还呈现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股价表现、行业估值及企业公告情况 [2][4] 各部分总结 2025年我国国防支出为17847亿元(yoy+7.2%) - 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军方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巴方反击并称击落多架印军战机,空袭致巴方至少26人死亡、46人受伤 [4][8] - 2024年我国国防支出16652.08亿元,2025年为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预算增幅连续三年持平,2016 - 2025年国防预算连续10年个位数增长 [4][8] - 增加的国防支出用于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推进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实战化训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方面 [12] - 国产大飞机产业上游为设计研发和原材料供应,中游是客机制造,下游是飞机应用及配套服务;机体制造价值量占比约30% - 35%,发动机占20% - 25%,机载设备占25% - 30%,其余系统占10% - 15% [15][16][19] - C919是我国首款喷气式干线客机,座级158 - 192座,航程4075 - 5555公里,对标波音737系列和空客A320系列;截止2024年底,国内外客户超30家,总订单约1400架,在手订单金额超1万亿元,计划2024 - 2031年间交货 [27][28] - 未来20年全球旅客周转量预计每年增长3.75%,2043年预计达20.83万亿客公里,全球客机机队规模预计达48931架,是2023年的2倍,需43863架新机交付,价值约6.6万亿美元,约74.3%为单通道喷气客机 [29][31] - 梳理北交所航空&军工产业链15家企业,包括民士达、万通液压等 [32] 总量:北交所科技成长股股价涨跌幅中值+5.69% - 2025年5月6 - 9日,北交所科技成长产业146家企业部分上涨,区间涨跌幅中值为+5.69%,上涨公司133家(占比91%),七丰精工、慧为智能等位列涨跌幅前五 [35] - 北证50、沪深300、科创50、创业板指周度涨跌幅分别为+3.62%、+2.00%、 - 0.60%、+3.27% [35] 行业: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7.72%至37.6X - 电子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5.1X升至56.0X,>100X区间内企业数量增至14家;总市值由1314.2亿元升至1398.0亿元,市值中值由22.6亿元升至25.3亿元,慧为智能、莱赛激光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41][43] - 机械设备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55.8X升至58.7X,>100X区间内企业数量增至12家,20 - 30X区间内企业数量减至5家;总市值由958.0亿元升至1022.8亿元,市值中值由17.9亿元升至19.6亿元,七丰精工、灵鸽科技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48][49] - 信息技术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81.7X升至86.4X,各区间内企业数量不变;总市值由861.8亿元升至890.0亿元,市值中值由22.9亿元升至24.4亿元,众诚科技、国源科技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53][54] - 汽车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1.0X升至32.9X,30 - 50X区间内企业数量增至7家,20 - 30X区间内企业数量减至3家;总市值由539.5亿元升至557.2亿元,市值中值由20.2亿元升至20.9亿元,大地电气、同心传动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0][61] - 新能源产业市盈率TTM中值由34.9X升至37.6X,30 - 50X区间内企业数量增至5家,20 - 30X区间内企业数量减至4家;总市值由451.0亿元升至476.8亿元,市值中值由21.0亿元升至22.0亿元,力王股份、天宏锂电等市值涨跌幅居前 [62][63] 公告:鼎智科技决定在法国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 - 基康仪器子公司获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为振弦式传感器振动频率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66] - 艾能聚子公司于2025年5月6日复产 [66] - 万源通拟成立泰国子公司,投资不超2000万美金新建生产基地 [66] - 星辰科技以126.9万元受让深圳市星辰智能控制有限公司33.99%股权,使其变为全资子公司 [66] - 鼎智科技因拓展欧洲业务,决定在法国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欧洲鼎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万欧元 [67]
AG600完成大侧风试验 将执行科研驻防任务
快讯· 2025-05-09 14:22
AG600飞机进展 - 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近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完成陆上侧风起降试验[1] - 同时完成进气系统符合性试飞试验及发动机/螺旋桨振动应力机上地面试验[1] - 大侧风试验为取得型号合格证后的包线扩展试验[1] 技术验证成果 - 试验充分验证AG600在大侧风条件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 结果对提升复杂环境任务能力具有直接支撑作用[1] - 为扩展飞机使用范围和应用场景奠定技术基础[1] 后续计划 - AG600将基于试验成果执行科研驻防任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