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融合

搜索文档
新华网:全球最轻最小“人工心”在中国武汉植入
新华网· 2025-04-16 06:54
医疗技术突破 - 武汉协和医院成功为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植入全球首个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填补全球儿童心衰救治第三代"人工心"空白 [1] - 该装置仅重45克、直径2.9厘米,为全球最轻、最小"微型泵",手术历时5小时完成 [1] - 术后患儿次日恢复自主呼吸,5天后转入隔离病房,目前心脏功能稳步恢复,生命体征平稳 [1] 临床需求背景 - 中国每年约4万名心衰患儿住院,其中7%-10%亟需心脏移植,但全国全年儿童心脏移植手术不足百例 [1] - 体重低于30斤的患儿因体重低、胸腔狭小等限制,长期缺乏性能先进的"人工心"可用 [3] - 第一代和第二代"人工心"对血液系统破坏较大,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多针对成人设计 [3] 技术研发进展 - 武汉协和医院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科技于2021年启动针对低龄低体重患儿的磁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研发项目 [3] - 该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支持,联动国内外19家医疗机构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3] - 团队将装置重量压缩至全球同类产品最小重量的50%,能耗降低且电池续航长,转速范围为1500-3600转/分钟 [3] 行业地位 - 该装置实现三重突破:稳定性更强满足急转运需求、转速精准可调节、避免过度泵血导致功能损伤 [3] - 中国在终末期心脏病治疗方式上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式前进 [3] - 医院将继续深化医工融合,推动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研发转化 [3]
世界数字健康论坛 | 2025年3月28日
思宇MedTech· 2025-02-21 11:50
论坛概况 - 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聚焦"数智创新·激发健康医疗新格局"主题,探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2] - 论坛将于2025年3月28日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作为国家级"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3] - 活动设置主论坛+2场平行论坛(科技前沿专场+应用创新专场),包含致辞、主题演讲、校长对话、圆桌研讨等环节[8][10][11] 核心议题 - 主论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疗数字化转型,探讨AI医疗、器官移植数字化革新、医院大模型建设等前沿话题[9] - 科技前沿专场关注纳米科技在数字医疗中的基础性角色、AI变革医学教育、智慧医院可持续发展等科技创新方向[11] - 应用创新专场重点讨论数据赋能中医、高质量数据库与中药全产业链大模型、智慧中医应用等实践案例[10] 重要成果发布 - 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建立覆盖中国29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健康评价体系,涵盖健康服务、产业、环境等6大维度[14] - 19位院士联合发布"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宣言",提出普惠共享、协同攻关、伦理先行、创新引领四大倡议[16] - 现场签约中德"国际数字健康合作"项目,包括西门子医疗与清华长庚医院肝癌防治合作协议等[20][22] 行业趋势洞察 - 数字健康产业被定位为连接民生与经济的朝阳产业,需通过医工交叉融合构建新型基础设施[27][33] - AI大模型在医疗垂域面临算力、数据、算法、场景四重挑战,但能显著提升患者服务、科研和医院管理效率[46] - 中医药数字化需建立千种本草基因组数据库,构建含2000万实体、20亿关系对的知识图谱支撑全产业链大模型[43] 技术突破方向 - 瑞士团队展示"体外常温灌注"技术,可扩大30%可移植肝脏数量并实现择期手术[37] - 智能血压计通过AI实现柯氏音听诊法电子化,解决传统示波法漏诊误诊问题[52] - 精准外科工程化引入智能感知、决策、操作系统,实现手术全程风控和精益化管理[35] 产学研动态 - 海淀区推动AI赋能医药健康产业,强化算力供给和数据共享,2024年签约西门子等企业落地医疗科技创新项目[34][18] - 清华大学建立医工融合垂直孵化平台,联合东升镇建设国际数智健康创新中心加速成果转化[23][24] - 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累计参与30余项产业园建设,推动50余项重大科技项目落地[74]